•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14

七月的蟹
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红楼梦的鸳鸯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一天五吨饭

已采纳

《红楼梦》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研究《红楼梦》的人很多,甚至还成了红学。对《红楼梦》中的人物分析很多,当然也少不了对《红楼梦》鸳鸯的人物分析。当然对《红楼梦》鸳鸯的人物分析评价大多都是正面的,但是人无完人,所以难免有点负面的缺点。

《红楼梦》鸳鸯 剧照

鸳鸯虽然出生低微,又受到贾母的喜爱,但是并没有恃宠而骄,没有仗势欺人。她的善良当真值得我们大家的一致肯定。“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人为了得到一样东西可以舍弃自己别的东西。鸳鸯为了自由舍弃了爱情,最后更是舍弃了自己的生命。这其实是一个不自由的人的刚烈和悲哀。出生在贾府的的鸳鸯就是这么一个没有自由的人。可能奴隶出生的鸳鸯应该早就习惯了顺从,但是从她为自己的清白而死的时候,那刚烈的反叛,才会更加的突兀,才更加的令人记忆深刻、可歌可泣。鸳鸯从小就开始伺候贾母,她的聪明能干深的贾母的欢喜,所以才会有人说贾母吃饭都离不开鸳鸯。如此尽善尽美的评价,即使是《红楼梦》中也没有人能比的上鸳鸯。贾母眼中的鸳鸯是虽然年长了些,但是心思比较细,能知道我心思,为人又比较稳重。这样的人是千金难买的。

都说人无完人,《红楼梦》最后几回写的是鸳鸯的自私,她为了不让贾母心烦,就不在回潇湘馆的消息,以至于林黛玉最后会是在病榻无人问津的局面。

在《红楼梦》的一百二十一回合,赵姨娘口吐白沫,满地翻滚,仿佛鬼魂锁魂一样,丫鬟彩云说道“鸳鸯姐姐,你是自愿走的,与赵姨娘有何相干,你放了她吧?不禁让人狐疑,赵姨娘与鸳鸯有何恩怨。

《红楼梦》剧照

鸳鸯自小伺候贾母,贾母对鸳鸯也十分看重,因为贾母的看重,鸳鸯成了众位丫头中最有权力和地位的,连王熙凤对鸳鸯也要敬重三分。贾母信任鸳鸯,有的时候鸳鸯可以替贾母发话,而且鸳鸯这个人,言行举止合乎法度,从来不用权力欺压别人,这么一个公认的好姑娘,赵姨娘与鸳鸯有何恩怨呢?

这恐怕还要从贾赫想要讨鸳鸯为妾开始说起,贾赫的妻子邢夫人生性怯弱,听到丈夫想要纳鸳鸯为小妾时,便前去劝说,邢夫人提到做妾室的好处,进门就当姨娘,比起做丫鬟体面又尊贵,生下一儿半女,没有人敢欺负,还屡次和赵姨娘对比,赵姨娘生下一儿一女,过着主子的生活,没人敢小看她,暗示鸳鸯也该同意做贾赫的妾室。

鸳鸯虽然是一个奴才,但自幼长在贾母身边,看遍了为人妾室的悲惨遭遇,她的个性和自尊比一般的人要刚烈很多,赵姨娘虽然是个姨娘,吃穿用度只比一般的奴才好上一点,她行为还不收敛,仗着自己是个姨娘,颇受贾政欢心,在府里作威作福,邢夫人拿她和赵姨娘相比,鸳鸯自然怨恨。

很多人看了《红楼梦》后对《红楼梦》鸳鸯的结局很是好奇。其实鸳鸯最后死了。这没什么好奇怪的。人固有一死,只不过大多数人为什么而死不同,或者死的方式不同罢了。那么《红楼梦》鸳鸯的结局到底是怎么回事?

《红楼梦》鸳鸯

在《红楼梦》中的鸳鸯,她一出生就背负着荣国府家奴隶的身份,虽然是贾府老祖宗贾母身边的红人,但是鸳鸯她并没有因此恃宠而骄,她自重自爱,从没有仗势欺人,所以受到了贾府上上下下各色人等的好感和尊重。由于长得比较漂亮,被贾赦给看上了,非要娶了鸳鸯做小妾。海洋邢夫人和鸳鸯的哥哥、嫂子来劝她。但是鸳鸯并没有就这么屈服了。鸳鸯这个人见识很深,在他人看来能被贾府的大老爷贾赦看上,是天大的荣幸,但是鸳鸯不这么觉得,所以她拒绝了。被贾赦逼得紧了,鸳鸯就在贾母面前铰发立誓:表示自己谁都不嫁,如果在逼她,她就只好一死了之,谁也不要想逼她嫁人。这是何等正气凌然。她义正言辞的回答了 *** 之徒的胁迫,表现出那种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

虽然鸳鸯依靠着贾母,暂时抑制住了贾赦对自己的逼迫,是贾赦的阴谋无法得逞。但是鸳鸯自己清楚依靠贾母对抗贾赦不是长久之计,所以她对自己的命运有着清晰的认知。鸳鸯早就有了自己的打算。所以在贾母一死,鸳鸯就自杀了。这可能是殉主而死,但是更多的可能是想用死来保全自己的清白,保护自己不被贾赦所玷污。

红楼梦鸳鸯,顾名思义,说的算就是《红楼梦》里的丫鬟金鸳鸯。鸳鸯是红楼人物之一。金鸳鸯在《红楼梦》中,是贾母的大丫头。红楼梦鸳鸯的父亲姓金,所以叫金鸳鸯。金鸳鸯一家世代在贾家为奴,所以金鸳鸯在贾府的丫头中有很高的地位。

《红楼梦》鸳鸯

《红楼梦》里鸳鸯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因为在古代奴隶生的子女还会是奴隶,所以在《红楼梦》里金鸳鸯的父母世代都是在贾家做奴隶的,她是荣国府的“家生女儿”,她一出生背负的就是在贾府为奴的命运。但是幸运的是上天给了鸳鸯一双好的面容,记得书中是这么描写说鸳鸯模样生得“水葱儿似的”,长得如此可人,而且有聪明能干,所以很受贾母的喜爱。

鸳鸯虽说是贾府许许多多的丫鬟中地位最高的,就因为她是伺候贾母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伺候位高权重人的仆人,其他人对这个仆人也会礼待有加。比如说皇帝身边的太监就有很大的权利,在汉灵帝时期,十常侍已经在祸乱朝政了。所以在贾府中,贾母可是老祖宗级别的,所以伺候她的鸳鸯,也很受他人的的尊重。《红楼梦》中有鸳鸯到王熙凤屋里去,凤姐和贾琏都起身让座,凤姐甚至要叫她鸳鸯姐姐,其实凤姐和鸳鸯是差不多大的。贾府的规矩之大可见一斑。所以鸳鸯受到的礼遇要高于一般的丫鬟。但是他善良、为人有很公道,从不弄权。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有被翻拍成很多的电视剧和电影。那么有了翻拍的作品,自然就有其中的人物。《红楼梦》中就会出现那个贾府地位很高的丫鬟鸳鸯,大家对《红楼梦》鸳鸯的扮演者很感兴趣。

《红楼梦》鸳鸯扮演者郑铮

历来中国对名著的翻拍很是频繁,所以《红楼梦》也不例外。因为《红楼梦》翻拍的多,所以《红楼梦》鸳鸯的扮演者也很多,比如说是早期的唐月瑛、徐志群、郑铮等人都是鸳鸯的扮演者。近期的比如说柯淑勤、蔡飞雨也是《红楼梦》鸳鸯扮演者。知道了这么多就简单介绍一下她们。

郑铮饰演的是1987年的《红楼梦》。郑铮是中国内地的女演员,山东济南人。在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组建了一个话剧团,但是因为没有合适的剧本和机会,没多久剧团就被停止了。

柯淑勤饰演的是1996年的《红楼梦》。她是台湾实力派的演员,被称为是台湾戏剧界的大姐头,获得过多个奖项的提名,在2004年还获得过亚太影展的最佳女配角奖。

蔡飞雨饰演的就是近几年新版《红楼梦》中的鸳鸯了。蔡飞雨是辽宁凤城人。她毕业于 *** 艺术学院的表演系。她在2006的时候参加“红楼梦中人”选秀获得宝钗组的冠军。在2007年更是因为全国红楼梦中人获得了《最具古典气质奖》。更加值得蔡飞雨高兴的是,她在2008年的时候参加了北京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

301 评论

甜蜜到腻

《红楼梦》中鸳鸯的人物形象如下:

1、聪明能干有才华

《红楼梦》的鸳鸯是贾母的第一个心腹之人,帮贾母管理财物,替虚伪的大家族儿辈尽孝。小说中说,没有鸳鸯,贾母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这是心灵的安慰,给了贾母——这个“可怜的老太太”很多的快乐。所以,她才能够“拒绝”贾赦的淫威和荒唐的纳妾要求。

她“三宣牙牌令”所表现的才华和刘姥姥进大观园时候的和王熙凤的“捣鬼”,有才女应有的品质和浓厚的青春女儿的气息。

2、善良

《红楼梦》第七十一回“鸳鸯女无意鸳鸯”,鸳鸯没有“告密”,而是尽自己能力保护司棋。刘姥姥来荣府“打秋风”,她热情的赠礼令刘姥姥感激不已,铭记终生。

3、刚烈敢为

《红楼梦》第四十六回“鸳鸯女誓绝鸳鸯偶”,鸳鸯敢于对贾府大老爷说“不”,誓死抵抗贾赦的无理、荒唐的求婚要求。以致于贾母死后,她没有保护伞,便决然悬梁了。

此事发生在第一百一十一回“鸳鸯女殉主登太虚”,其中她还敢于质询王熙凤关于办贾母的葬事的粗疏问题。

《红楼梦》以三个回目点明“鸳鸯”,绝不是偶然。她是小说中依赖于封建家族、封建社会而又反抗性最强的人物之一。

4、妥帖心细

她的稳妥是可见的。贾母是贾府中最高的掌权者,可是自己的东西都交给这么一个丫头保管,没有出过一点差子。贾母对她很放心,这就能说明鸳鸯的妥帖忠诚。

原文贾母评价鸳鸯也可以看出:“有鸳鸯,那孩子还心细些,我的事情他还想着一点子,该要去的,他就要了来,该添什么,他就度空儿告诉他们添了。”

5、不贪财,不仗势欺人

红楼梦七十二回贾琏实在应付不了贾府的偌大开支,只好求“好姐姐”鸳鸯帮忙,“把老太太查不着的金银家伙偷着运出一箱子来,暂押千数两银子,支腾过去。”

从这些细节看,贾琏通过鸳鸯倒腾“老太太查不着的金银家伙”,鸳鸯掌管着贾母的很大一部分金钱,但是却从没有归己用,老太太对她很放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鸳鸯

204 评论

一坨Lemon

浇析鸳鸯之义烈鸳鸯是贾母身边最得力的丫鬟。贾母的生活起居都是鸳鸯全力服侍,而贾母对鸳鸯也是很信任和宠爱。在《红楼梦》中,鸳鸯是众丫环之首,处于特殊的位置上。连贾琏、王熙凤等主子都另眼相看,没有人敢去欺负她的。鸳鸯对贾宝玉都不买账,不要说其他人了。而鸳鸯是有与众不同的处事和为人态度,不同于平儿、袭人,只要能争个小妾、姨娘的地位,算是心满意足,也不同于晴雯,由于得到宝玉的喜欢,为人泼辣、尖刻,最不饶人,容易得罪人。可以这样说,鸳鸯处在较为优越的地位,不骄不傲,不卑不亢。对于其的性格,我们可以用二个字来概括——义烈。正是这种性格,获无数《红楼梦》的读者喜爱。鸳鸯之义,在司棋的事情上我们可以看出她的义及对处于同样丫环地位的人的同情心。司棋与表兄私会,无意中被鸳鸯撞见。,司棋吓得跪在鸳鸯面前求他不要告诉别人,并吓得生了一场病,对此,鸳鸯也批评司棋这种私会的行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认为这种私会是大逆不道的。鸳鸯自然不会摆脱这种社会偏见。但鸳鸯富于同情心,看到司棋病重情况,看看司棋这种可怜情况,反觉得“心酸”,“也哭起来”,并向司棋表示“我又不是管事的人,何苦我坏你的声名,我自去献勤”。这可知鸳鸯的义了。鸳鸯的这句“我自去献勤”,说明他为人的可敬之处。对于那些主人,她根本没有去献殷勤的想法,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一种人,对上阿谀奉承,吹吹拍拍,对下神气活现,仗势欺人。曹雪芹笔下的鸳鸯没有这种恶习,这也是人们所喜爱的原因之一。鸳鸯之烈,在抗婚上充分体现出来了。在四十六回“尴尬人难免尴尬事,鸳鸯女誓绝鸳鸯偶”中,贾赦看中鸳鸯,想把她收入房里,作为小妾。在这件事上,各种人物的态度是不同的,可以看出每个人的处世态度和精神面貌。邢夫人为了保住自己,不管贾赦的要其是否合理和现实,硬着头皮去找鸳鸯谈话,说了很多赞美话。什么“这些女孩子里,就只你是个尖儿,模样儿、行事作人,温柔可靠,一概是齐全的”。什么“放着主子奶奶不作,倒愿意作丫头,老爷待你们又好。这一年半载生下一男半女,你就和我并肩了。家里人你要使唤谁,谁还不动?现成主子不做去,错过这个机会,后悔就迟了。”等等,对此鸳鸯一概不理会。王熙凤在邢夫人找她商量时,照着邢夫人的意思敷衍,认为“鸳鸯素习是可恶的”,但对鸳鸯吃不准,怕弄不好,几面不讨好,所以采取回避的态度,在旁看好戏,显得狡猾之极。鸳鸯听了邢夫人一番话,根本不愿意,想到园子里走走,去散散心。碰到平儿和袭人都给她出歪主意,平儿认为应该嫁给贾琏,袭人认为设法嫁给宝玉,争当小妾和姨娘。因为平儿和袭人只求满足这种地位,所以也就这样劝说。遭到鸳鸯的一顿臭骂,鸳鸯骂道:“两个蹄子不得好死的!人家有为难的事,拿着你们当正经人,告诉你们与我排解排解,你们倒替换着取笑儿。你们自为都有了结果了,将来都是做姨娘的。据我看,天下的事未必都遂心如意。”并发誓说:“一辈子不嫁男人,又怎么样?乐得干净呢!”鸳鸯的哥嫂认为这是个高攀的好机会,有这样一个亲戚真是求之不得。故其嫂嫂急急忙忙来找鸳鸯,为这件“天下的喜事”来做说客,结果被鸳鸯狠狠地奚落了一番,讨个没趣。鸳鸯坚决不从,不愿做什么小妾、姨娘,在贾母面前表示无论如何不从,鸳鸯说“我是横了心的,当着众人在这里,我这一辈子莫说是`宝玉',便是` 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着我,我一刀抹死了,也不能从命!”在这种情况下,贾母自然不可能再逼鸳鸯了,只好说:“我通共剩了这么一个可靠的人。他们还要算计。”就在这时,邢夫人来了,结果被贾母说了一遍,自讨没趣。对鸳鸯来说,取得抗婚的胜利。鸳鸯抗婚中,充分体现其刚强的烈性。鸳鸯在关键时刻,实际上对贾母也不买账。贾母毕竟老成,自然不会做出有失自尊的蠢事,来个顺水推舟解决了鸳鸯的抗婚事件。鸳鸯之死,充分反映出她的烈性,贾母在,她尽心司伺服,处在这样的位置上谁也不敢去欺负她。俗话说:“打狗看主子”。贾母是贾府的最高统治者,对其尽心尽责的丫环鸳鸯,自然起到一种保护作用。贾母病死,对鸳鸯来讲失去一个依靠和保护人,对鸳鸯是一个打击,而且这个打击迟早要来到,贾母一死,贾府中一些人却虎视眈眈地看着她,特别是贾赦及邢夫人等一些人会报复她打击她。在这种情况下,鸳鸯为了一身清白,只有一死了之。所以,可以这样说,鸳鸯是贾赦等人害死的、逼死的。鸳鸯在贾母灵堂上痛哭了一场,想到“自己跟着老太太一辈子,身子也没有着落。老爷是不管事的人,以后便乱世为王起来了。我们这些人不是要叫他们撮弄了么?谁收在屋里头,谁配小子。我是受不得这样折磨的,倒不如死了干净!”避开众人自尽了。鸳鸯之死,是对贾府这个封建堡垒的一种强烈控诉,体现了鸳鸯的烈性。鸳鸯的义和烈,体现了她洁身自好的品德,是《红楼梦》中深受读者喜欢和钦佩的一个人物,

94 评论

堆高于岸

鸳鸯自小服侍贾母,因聪慧贤淑深博她的喜爱,以至于众人都说贾母连吃饭都离不了她,这种尽善尽美的评价,纵观荣宁二府怕是无人比肩了。贾母自己眼中的鸳鸯更是:虽年长,幸心细;能知意,且稳重;既守份,又擅言。给个真珠人也不能换。鸳鸯引起我注意的时候,已经到第八十八回,她去给惜春送>,惜春笑问道:"你写不写?"鸳鸯道:"姑娘又说笑话了.那几年还好,这三四年来姑娘见我还拿了拿笔儿么."。。。。。。惜春道:"这样说来,老太太做了观音,你就是龙女了."鸳鸯道:"那里跟得上这个分儿.却是除了老太太,别的也服侍不来,不晓得前世什么缘分儿."。。先是我惊异于鸳鸯是识文擅字的,这在丫环群中绝对是鲜见的,何况她还是个生来就要学着怎么服侍主子的家生女儿。随后我更惊异于她口中的缘分。她说的那么淡然,毫不矫情。全然不是一个奴才的口吻,倒像是朋友间的真心告白。再想起她那些启唇即来的酒令更让我三度结舌。酒令是活跃宴席气氛的催化剂,分雅令和通令两类。雅令须引经据典,分韵联吟;通令要杯温思成,即席应对。无几分文采和敏捷是万万不能的。贾母欢饮必要行令,行令鸳鸯必主。这样一个丫头教我如何不要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她。鸳鸯的出场并无让人惊艳之处,却是温柔气息扑面而来.“水红绫子袄儿,青缎子背心,束着白绉绸汗巾儿”丫头的一般装束,略显露了她的平实,没有对她长相的描述,只有肤白体香,惹得宝玉腻在她身上要嘴上的胭脂吃,鸳鸯不得不叫袭人来解围。为着鸳鸯的没有动气,这一节成为很多人断定她恋上宝玉的无稽之谈,再加上抗婚之后她保持着与宝玉之间的不语,更使这些人坚信着这一荒唐的论点。其实仔细想想就会知道这中间是多大的一个误会:首先鸳鸯本身的年龄远大于宝玉,而宝玉自小在贾母身边长大,自然与鸳鸯非常稔熟,连深恶宝玉的赵姨娘都得承认他长的“得人意儿”,也就难怪这些大的丫环姐姐们宠爱着他了。是的,这里鸳鸯对宝玉的态度实有溺爱的成分。其次,众所周知宝玉打小就爱和女孩子厮混且有个爱红的毛病,他这种涎皮赖脸的样子是大家看惯了的,所以鸳鸯才未当回事情去发作,而只是喊袭人来劝。鸳鸯的话语中也表明她是认同袭人要跟宝玉一辈子的,所以要说她对宝玉有什么想法实在是不通。而之后她终日哑对宝玉,不过是少女的一种负气之举,兼带着对宝玉的失望。毕竟她自幼视为姐妹的金钏之死,宝玉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说到这里,我不免又想起贾琏来,鸳鸯对他有情吗?前有凤姐,平儿的玩笑,后有贾赦的嚣叫。那么究竟鸳鸯的心思是否愿委身于他呢?当然不愿意,抗婚记还没开始正式开演,平儿就已先行摇头:“平时里我们说起话来,听她那主意,断乎是不肯的。”不肯做什么?即便是私下里,那个时代的姑娘也不会公然说出想嫁或者不想嫁谁的话。至多是流露过什么意思。结合鸳鸯后来骂她嫂子的话,不难猜出,她曾经不止一次的流露过不肯做姨娘的态度来。正像她自己在临死之际的感叹:“谁收在屋子里,谁配小子,我是受不得这样折磨的。”如此看来凤姐平儿和她玩笑也是因为这个不肯,真有可能她们也就不会那么戏闹了。包括后来鸳鸯借贷给贾琏,同样说明不了什么。鸳鸯探望凤姐是顺路问候,前提也是知道贾链并不在家,而巧遇贾链回来,寒暄几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彼时鸳鸯的谈吐不仅是落落大方而且还是非常机灵。贾链开门见山地借几千两银子,鸳鸯听了,笑道:"你倒会变法儿,亏你怎么想来."这种不惊不惶,不应不拒的话,巧妙避开了一个或者殷勤或者尴尬的场面。而曹公又将上青云再送一步,让那个小丫环适时地把她叫了去。

149 评论

相关问答

  • 红楼梦毕业论文加目录

    摘要:曹雪芹的《红楼梦》以委婉有致,从容细腻的笔调,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性格的人物形象,尤其对林黛玉人物形象的刻画,无不渗透着曹雪芹大量的心血。寄人篱下的林黛

    goodluck6699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毕业论文红楼梦鸳鸯

    夏金桂连王熙凤的脚指头都比不上……看两人分别对二姐和香菱的手段就能看出来。王熙凤可是做的让大家都以为她是好人,夏金桂就差远了,就一泼妇

    Pistachio陆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毕业论文红楼梦研究

    朋友 呼吁学术版权

    真真麻烦啊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论文红楼梦研究

    1、最容易的是可以就书中某一人物来写,通过其性格及行事作风和人物命运等剖析这个人物对故事发展的作用、与其他人物的交叉关系、作者的用意等等。或者以小见大,这个人物

    starcraftgod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红楼梦所以毕业论文

    纵观人类情恋的演变史,大体可分为史前情感史,古代情感史和现代情感史三个阶段。如果文学史正是人类情感史的一种反映再现,那么《红楼梦》一书在时代中的位置就更加清晰了

    怀念橡皮筋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