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山庄产橘子
4月22号凌晨,中南大学粉冶院一名研二的研究生坠亡,而黄同学的催命符,是一篇即将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论文。黄同学的聊天记录显示,他在国际期刊上投稿了一篇论文并且被录用,但也正是这篇论文,把他一步步推向了自杀的深渊。
黄同学的论文在3月22日就已经被期刊接收,但是他在两天后,发现自己投稿的论文存在很严重的问题,于是就向老师表达了撤稿的想法,但最后因为种种原因,依旧没有撤回。之后的几天里,黄同学的情绪开始变得焦虑。他担心这一事件会导致自己被扣上学术不端的罪名,甚至有可能拿不到学位证。
同时,由于论文加上了导师和院长的名字,黄同学担心论文事件被发现后连累他们,于是焦虑的情绪愈发严重。而且由于论文被国际期刊收录非常难得,黄同学也曾公开表示自己的喜悦。
但同时,也由于焦虑和同学说过论文存在错误的事情,担心被有心之人利用,举报他学术不端。慢慢地,黄同学开始觉得可能整个学院都知道了自己论文出错的事情。
在这样的多重心理焦虑下,黄同学的压力陡增。4月20号,黄同学的朋友打电话问他情况,黄同学表示和导师说了,并且自己也想通了。但是,他和导师之间的对话并没有向朋友提及。但就在那之后,黄同学却跳楼坠亡了。
中南大学发布情况说明
中南大学4月22日发布情况说明称,4月21日早晨6时许,我校粉末冶金研究院2019级专业硕士生黄某某坠楼身亡,警方初步判定为高空坠落(排除他杀)。
学校对于黄某某同学的不幸离世深感悲痛和惋惜,对该生家属及其亲朋表示深切慰问。学校正全力配合警方调查,积极做好善后工作。
MIssinGLess
2021年4月22日,中南大学发生了这么一起令人心痛的事件,从官方平台上面公布的情况看出,在当天早上6点左右,该校19级的硕士生黄某突然坠楼身亡。而此次坠楼的原因尚不得知,有猜测可能是因为此前黄某发布的一期学术论文,在后期核对的过程中发现数据不对,害怕该文章成为了自己学术不端的证明,心理压力过大之下选择了跳楼身亡。
该事件在发生之后,警方第一时间介入了调查,从现场的情况已经排除他杀,初步判定该受害人是高空坠亡。虽然特别惋惜,但是学校方面也第一时间做好善后工作。而根据同学提供的聊天记录可以看得出来,这次意外伤身亡很有可能与黄某之前发表过的一篇论文相关。黄某一直以来在学校期间特别优秀,此前还曾经在某国际期刊上面发表个人论文,然而就是这么一件令人羡慕的事情,却没有想到这篇论文将黄某推入了黑暗的边缘。
从黄某与同学的聊天记录基本了解到黄某在坠亡之前的心理状态,在2021年的3月22日,黄某在网站上发表的论文被接收。然而在之后两天时间里,黄某再次修改其论文的时候,无意中发现论文存在些许的问题,希望撤回论文,但是论文已经发表并不能够撤回。
3月30日,论文问题依旧没办法解决,心理所承受的压力明显上升,在4月10日时论文正式发表出来,黄某心理承受的压力特别严重。要知道论文对于黄某毕业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是该错误被整个学院知道之后,很有可能会举报,如果判定为学术不正,则会被取消学位。此后在4月20日时,黄某依旧挣扎在论文的深渊中,还和老师交流。虽然和导师讲述自己已经看开了此次事件,但没想到就在4月21日选择了跳楼身亡。
其实在当下年轻人不堪心理重负,而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这种事件并不少见。就在今年的4月份笔者所在的小县城里面就发生了一起高中生跳河结束自己生命的事件,当时还觉得特别惋惜,毕竟还只是17岁,还没有见识过这个世界的大千美好,就这么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不管是对于其自己而言还是对于家人来讲,都是难以接受的一件事情。有很多在我们看来当下难以解决的事情,随着时间的磨砺,等成熟了之后再回头看,只会一笑而过,所以千万不要随意放弃自己的生命。
如果文章存在姓名、地址和一些印刷等可以被纠正的错误,就没有影响。但是如果是学术不端等情况,就可能会却被取消学位。 扩展资料
作者 赵广立 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徐永平近来感到非常愤懑。 7年前,团队在 PLOS ONE 上在线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近日,这篇论文被
企业的战略是着眼于长远、适应公司内外形势而作的指导性发展规则,它指明了在竞争环境中公司的生存态势、经营方针和发展方向,进而决定了其重要的工作内容和竞争方式,所以
一流水平。 《CELL》(《细胞》)是一种由美国爱思维尔(Elsevier)出版公司旗下的细胞出版社(Cell Press)发行的关于生命科学领域最新研究发现的
尊敬的用户,根据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的规定,博士研究生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学术研究,并在相关领域的国际学术期刊或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因此,发表论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