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依然美丽
1 收集废旧材料的途径: 幼儿。由幼儿收集废旧材料,其优点很明显。其一就是收集的品种比较丰富,齐全;其二就是幼儿全过程参与,如果在教玩具制作出来以后,幼儿也会带来很大的成就感。因此这是教师在收集废旧材料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条途径。但是教师在组织幼儿和家长收集废旧材料的时候,应注意两点:①提醒家长注意收集物品的安全、卫生性能;②由于家长并不是专业的幼儿教育人,因此在收集废旧材料的时候,很可能会收集很多没有价值的材料,浪费人力物力。因此,老师要和家长及幼儿详细说明收集的范围、要求以及收集的用途,只有这样,收集到的废旧材料才会很有价值。 同事。不要小看同事收集废旧材料的途径。同事大多都是幼教同行,因此能准确把握收集的用途、标准,所以收集的废旧材料一般质量都很高,特别是在一些大型幼儿园,“人多力量大”,这可是一个好办法哦! 教师本人。由教师本人收集的废旧材料应该是质量最高,价值最高的了!因此,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就要做一个有心人,不要随意的丢弃很多仍具有再次利用的物品。 幼儿园。为什么把幼儿园也列为一个收集途径呢?那是因为在幼儿园实在是有很多的东西可以收集了,比如食堂里用来装鸡蛋的盒子,教具室用来包书、纸等的包装纸,医瓶子……这些在幼儿园你都可以大批量的收集到,这可是一个省时省力而且收集的物品还会很多哦!所以老师们在收集废旧材料的时候可千万不要忘了这一条途径! 其实在收集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收集的途径还往往不止这一些,只要老师们做生活的有心人,一定还会发现很多更好的途径、方法来! 2 废旧材料的种类 美国著名的玩具博士斯苔芬妮·奥尔巴特将她认为可在幼儿园使用的废旧材料归纳为:①建筑用的材料:如砖块、沙子、螺栓、纤维板、钉子、管子、螺丝、瓷砖、废木料、装潢用品。②缝纫用品:如带子、扣环、手套、帽子、饰物、花边、领结、袜子。③各种盒子:如礼品盒、帽盒、冰淇淋盒、塑料盒、鞋盒、牛奶箱。④废布料:如粗麻布、帆布、棉布、斜纹布、帏帐、毛毡、皮革、油布、天鹅绒。⑤美发用品:如发夹、梳子。⑥家居用品:如瓶盖、废地毯片、旧钟零件、皮夹、绳索、蛋壳、旧地板、衣架、灯罩、油毡、包装材料、刷子、绝缘套管、缎带、橡皮圈、镜子、镜框、图钉、旧轮胎。⑦家务用品:如旧铝片、瓶子(不易破碎的)、泡沫塑料、杂品袋、吸管、线轴。⑧废纸品:如硬纸板、卷轴、贺卡、杂志、报纸、餐巾纸、纸盒子、砂纸、蜡纸、包装纸。 其实,每一种废旧材料对幼儿来说,都具有人们意想不到的教育价值。 废纸类孩子可以任意的、无目的无意识的撕它来训练自己的手部小肌肉;继而可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撕,家长或教师可用针在废纸上扎好各种物品的形状或画好各种物品的形状让幼儿撕,来训练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更可以让幼儿把废纸团成纸球,和家长一起踢球、抛接球、投篮等活动,训练孩子身体大小肌肉的力量和肢体的柔韧性。并于无形之中使幼儿体验到了制作的成功感,进而也培养了幼儿做事的自信心等。 包装盒类可以让幼儿抱、推、拉纸盒到指定地点,训练幼儿听指令做事的能力;或者把包装盒挖一个能放进幼儿脚的洞,让幼儿穿“大鞋”行走,以训练他们的动作协调性和平衡能力;还可以让幼儿跨过、跳过或从纸盒上往下跳的动作,来训练幼儿的腿部大肌肉群;更可以让幼儿坐在较大的包装盒里,目光和家长对视,由家长推着、拉着、或抬着“车、轿子”走,通过目光对视,除了培养母子、父子之间的亲情外,还训练了幼儿的空间方位知觉;或者,去掉包装盒的一边儿,干脆让幼儿自己开着他们的“汽车”到处跑着玩儿,训练幼儿的奔跑能力。利用较小的包装盒,让幼儿练习形状、颜色的配对、分类等练习。 塑料瓶类利用瓶子进行颜色、大小、高矮、粗细分类,训练幼儿的感知;瓶盖与瓶子的配对,训练幼儿用手拧的技能和各种感知训练;还可以把瓶子挖开一个缺口,贴上幼儿喜爱的小动物形象,让幼儿给小动物喂食,训练幼儿用手指捏、用手抓、用勺子舀、用筷子夹等手眼协调的精细动作、还可以教幼儿认识农作物的名称、教幼儿认识小动物的名称、进行热爱、保护小动物的情感教育;还可以把瓶子里放入不同量的粮食,通过晃动发出声响,训练幼儿的听觉;也可以,把瓶子里放入水,做成扁担让幼儿用双肩挑,训练幼儿行走的平衡能力、或用双手提着走,训练幼儿手臂大肌肉群的力量、或放在背篓里,训练幼儿的负重能力;把放入水的瓶子当作“保龄球”玩,训练幼儿的手臂力量和击中的正确率;可以把两个瓶子放入颜色水或农作物用一个连接嘴连接两个瓶口,让幼儿观察、比较它们的下降速度,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把瓶子盖打成孔,让幼儿用线绳穿,训练幼儿的手眼协调和做事的耐心。 棍棒类利用冰棍棒、吸管等练习各种形状的拼图,训练幼儿的观察力、对各种事物的认识及点数能力;把吸管剪成小段,让幼儿练习用线绳穿,练习手眼协调。这样的活动设计,取材方便,幼儿重复练习的机会多。既培养了幼儿多方面能力,又减轻了幼儿家庭的经济负担;方便教师备课,家长在家可随时对幼儿进行辅导。这些废旧材料在完成它们开发幼儿智力的使命后,还可以继续回收利用,为家庭增加收入。 3 废旧材料的使用以及注意事项 废旧材料本身是没有了使用价值的物品!但在加工下,可以变成具有操作价值的物品。通过在幼儿园的多年实践,对废旧材料的使用范围也有了一个大致认识。一般在游戏活动中使用得最多。下面我就展开讲述: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活动,没有现实生活,就没有角色游戏,因此角色游戏中所使用的材料也绝对不能离开现实生活。在角色游戏中必须要重视幼儿运用替代品,以物代物开展活动,游戏材料是角色游戏的物质基础。废旧材料是在现实生活中长期使用而逐渐失去原有效用的材料,它本身就来源于现实生活,是幼儿平时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就能遇到的材料。将废旧材料作为角色游戏的材料,使幼儿在看到这些平时在家里就能见到的事物后,很容易地将所处游戏情境与现实生活情境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发挥角色游戏的功能。再加上废旧材料比起模仿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而制作的玩具,经济实惠,属于“无成本”利用,因此废旧材料自然就会受到角色游戏的“热烈欢迎”了。 体育游戏,最重要的环节是游戏的规则和过程,而对游戏中的材料,虽然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对其要求常常都不是太高,可以用多种物体来代替。如折返跑的标志物、接沙包的器具,摸高的悬挂物,这些材料都不需专一化,可以相对自由地选择材料。废旧材料本身具有取材方便、经济实惠的优点,大量地运用于体育游戏中也就顺理成章了。 音乐游戏中运用废旧材料也可以制作出趣味性很强的教玩具,比如:利用饮料瓶、盒子、蛋糕碟子等也可以制作出沙锤、鼓、水杯琴等很有意思的打击乐器。这些乐器由教师和幼儿一起制作,孩子们玩起来当然更有兴趣了! 表演游戏是幼儿带上头饰或穿上所表演角色的服饰进行表演的游戏,运用废旧物品其实也能制作出很多风格迥异的表演道具哦!比如利用报纸、挂历纸制作服装,利用糖纸、包装纸、废旧布料等制作头饰效果也不错! 在游戏活动中利用废旧材料大多是用来作为孩子们的玩具,其实废旧物品的使用范围还远远不止这些方面。 教师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教具很多也可以利用废旧物品来制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有很多利用废旧物品的机会。当然,具体可以做些什么得看您设计的墙饰的主题了! 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制作是很考验一个人创造性的!在实践操作中,废旧物品应该还有更广泛的用途。慢慢的你会发现你已经迷上了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制作!但是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制作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不含有毒物质。禁止利用有毒材料制作玩具;所涂颜料含有的铅、汞、砷及其他有毒物质都必须低于有关卫生指标;颜料和透明漆都必须无臭无味,不溶于唾液、胃液和水。 容易清洗和消毒。一般来说,聚乙烯塑料玩具最易清洗,经过太阳曝晒即可达到消毒目的。皮毛制的、毡制的玩具都不易消毒且带菌数高,不应给儿童玩。 安全可靠。对于木制的、金属制的及塑胶制的玩具,要检查材料的牢固程度,必须是不会破裂且边、角均已磨圆,表面光滑无棱角、无木渣铁刺、没有钉子;玩具的零配件应结实,不易脱落。 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4 使用废旧材料的意义 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制作能提高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幼儿利用废旧材料的欲望,体验制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教玩具通常都是幼儿在商店里购买不到的,一来可以增加幼儿的新鲜感,二来,还可以根据教学的目标进行制作,这样幼儿能从中收获更多。 节约资金。 在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制作的同时,其实也是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过程。 增强了幼儿的能力。①幼儿在活动中默契配合,互相帮助,学会了合作。②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引导,鼓励幼儿探索一种废物的多种玩法,激发了幼儿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幼儿的求异思维。③培养了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自信心、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④对幼儿知识经验、情感态度,探索能力的提高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培养了幼儿变废为宝的兴趣。 提高了幼儿身体素质。通过废物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幼儿的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出勤率比以前高许多。 促进教师的发展。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思想,确立了新的价值观、儿童观、发展观。 以上是我探索废物利用的内容、途径、方法及废物利用教育的特点、规律,希望能得到各位同行批评指正。让我们共同进步,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逐步提高教育能力,在实践中努力的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技能技巧,更好地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
小小织女星
浅谈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开发与利用
幼儿园自制玩教具,是一种教学或辅助教学的用品,它是成人(教师)根据教育需要和幼儿发展,一起本论文对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开发与利用的阐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论文摘要: 现如今利用各种废旧生活材料或自然材料制作玩教具是国际上正在流行的一种全新的玩具观。自制教玩具是为了能让幼儿在自制的过程中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让幼儿在充分的活动中得以满足,获得知识、技能的提高。一个成功的自制玩教具,必备的因素有合适的材料、巧妙的设计方法、严谨的教育设计策略和可操作的教育措施。自制玩教具的设计要能充分发挥教育优势,要根据幼儿发展需要和教育需求加以巧妙设计,有效利用其教育因素开展教育活动,以更促进幼儿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 玩教具;自制;设计;开发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幼儿教育的现状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小学教育的人材资源素质,幼儿教育受到全社会高度重视和关注。玩具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幼儿园的玩教具也成为了幼儿教育中重要的学习资源,也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和认知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市场上的玩具并不完善,种类缺乏,不足以满足幼儿的生活和学习需求。但是自制玩教具就弥补了这个缺点。幼儿对玩教具材料的操纵活动,是幼儿感知和发现问题的途径,可以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能形成多种操纵性学习方式,能开展创造性学习活动,同时也是幼儿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玩教具的制作和使用过程是幼儿交往、合作性学习的物质条件,有助于实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终身发展的培养目标。自制玩教具的开发和利用也是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的主要途径和基本手段。幼儿园中为了弥补玩教具配备不齐全,自行开发和利用自制玩教具有助于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助于幼儿教育改革的整体推进。
一、自制玩教具的内涵
幼儿园自制玩教具,是一种教学或辅助教学的用品,它是成人(教师)根据教育需要和幼儿发展需求,对各种自然资源和材料,进行收集、分类、加工、改造、组合,重新进行玩具教育因素设计后的产物。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由于材料的形状、用途的不固定和玩教具玩法的不受限制。这样启发性较大,联想的范围较大,探索余地较宽,容易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行为。综合其优势和特点,说明自制玩教具在教具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改革教学方法的角度看,它会比一般的教具更具有教育的针对性,更能体现幼儿的发展需要。这样的特点既发挥了师幼的主动性、创作性,又提高了幼儿活动的兴趣,便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自制玩教具还可以集中运用当地的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反映出当地的民俗特色、社会文化。这对幼儿园开展园本课程和特色校园的文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自制玩教具的作用
(一)从幼儿的角度看
第一,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能通过长时间静坐听讲,以观看成人演示的方式来学习。但幼儿在操作自制玩教具时会发现很多的问题,这就激发了幼儿探索的兴趣,,幼儿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在此类活动中可以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而且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这也是开发智力的一种方式。
第二,幼儿在使用玩教具的过程中,遇到困难需要解决时,要通过不同的实验反复解决问题,这个决定问题的过程就锻炼了幼儿小制作活动的基本能力。动手操作易于小肌肉的灵活发展。在反复操作中,也可以培养幼儿的良好个性,而且可以增加求知欲和增强自信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都有较好的发展和重要的作用。
第三,教师在指导幼儿自制玩教具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收集资料,可以使幼儿辨认、分类、准备和了解废旧材料的.回收使用价值。从而培养幼儿从小养成低碳节俭的生活意识。
第四,自制玩教具的过程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现在的独生子女很难有与他人合作的机会,就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任性等性格特点。而幼儿制作玩教具是在教师和家长的配合下完成的,教师或家长便成为了幼儿的合作伙伴。这样幼儿通过交流合作,就会学着谦让、谅解、友善和团结互助。这样可以帮助幼儿在其他活动中更好的与伙伴交往与合作。
(二)从教师的角度看
1.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自制玩教具可以锻炼和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教师在让幼儿制作玩教具前要做多种准备活动,这样就要求教师应了解各种玩具和研究玩具等,课下不断的充实自己,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然后根据自己所带班级幼儿的发展水平制作出适合的玩教具,这个制作的过程就是教师提高自我专业水平的过程。
2.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自制玩教具是教师了解当前幼儿各方面的发展状况的过程。在制作玩教具的过程中,通过教师传授制作方法、经验和共同制作,成为幼儿的指导者和合作伙伴,这也便于今后生活中更好的与幼儿沟通,也让幼儿更多的了解教师,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三)从家长的角度看
1.家长和教师的交流合作。自制玩教具对家长来说是家园同步和携手育儿的过程。幼儿在幼儿园的自制材料很多都是由幼儿家长带来的,这有利于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了解游戏对幼儿的重要意义。这个过程,使家长对教师的工作产生理解,能很好的促进家园合作的实现和完成。
2. 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幼儿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幼儿园渡过的,现在家长和幼儿的沟通的时间越来越少,而自制玩教具就给家长提供了一个与幼儿沟通的桥梁,在制作的过程中通过互相的探讨、研究、交流,家长开始了解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积极思考,能够自己独立地解决困难。家长在引导幼儿的过程中应多鼓励幼儿,要让幼儿体会到与父母在一起做玩具的乐趣,从而增进亲子之间感情。
三、自制玩教具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由于诸多原因要求教师注重玩教具的自制,自制玩教具对幼儿园办学水平、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在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自制玩教具的作用也有待更进一步的提升。因此,教师应注意自制玩教具存在的问题。
首先,现如今幼儿园自制玩具活动有普遍性,多数教师认为自制玩教具的制作水平最为重要,要追求自制玩具的多种教育功能。一物所承载的功能过多,结果导致内容不吸引幼儿,不是幼儿的兴趣点;而且操作难度太高,不适合幼儿,种种原因都使幼儿排斥教师自制的玩教具。
其次,自制玩教具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发挥智慧去创造一个合适教学和娱乐的玩教具。单纯的模仿成品玩具并不能适用于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做到切实服务于幼儿园开展游戏活动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和弥补市场上商业玩具的不足。
再次,幼儿园自制玩教具小学化。自制玩教具过于死板,没有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违背了《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不适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和生理年龄。
第四,由于幼儿园有限的资金难以改变玩具数量不足的状况,所以用废旧物品来弥补幼儿园游戏材料不足,但这些废旧物品大多有残留物和细菌,没有经过严格消毒处理。而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身体抵抗能力较差,这时细菌就开始肆虐,一些传染病在幼儿园出现的频率也就很高。
最后,幼儿园在自制玩教具时,应避免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幼儿园开展玩教具展评活动不应额外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使教师感到负担和压力,这样空班时间不够用,教研、备课、写教案等日常工作的时间就会减少,影响工作质量。假如教师为了参加评比自制玩具全由教师包办代替,不仅不能满足幼儿的操作需要,还会占用教师大量的业余时间。
四、自制玩教具的设计原则
(一)教育性
教育性的原则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基本精神。教师可以通过自制玩教具可以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这样有益于幼儿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在自制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人不要包办代替。而且教师在制作前要根据课程教材考虑自制玩教具适宜的"用途",把"做"和"用"相结合才能发挥自制教玩具的真实价值。
(二)科学性
教师在设计构思自制玩教具时,应注意知识,概念与原理的正确性。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这样设计出的自制玩教具才会科学合理,适合幼儿的成长与发展。
(三)趣味性
学习的第一步是兴趣,这要求自制玩教具要符合幼儿的审美情趣,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这样幼儿才能积极配合,有助于教学过程的进展。
(四)创新性
自制教玩具是为了弥补成品玩具的不足而设计的,单纯的模仿只会让自制玩教具变成一种摆设。那就要求自制玩教具构思要新颖,外形要独特,这样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和创造。
(五)简易性
幼儿园的经费不多,教师就应注意就地取材,成本低廉。以最低的成本制作成最适合教学的玩教具。而且制作方法应简单,不能浪费过多的精力,这样也会耽误其他的正常工作。至于使用方面,应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制作方便、可操作的实用性玩教具。
(六)安全性
由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与教玩具接触机会很多,可能会使幼儿受到伤害,还可能成为传播疾病的媒介。所以一定要符合安全标准和卫生要求。
五、自制玩教具的基本方法
自制玩教具最重要的就是选材,那就要求教师有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生活中的"废垃圾"变成人见人爱的玩教具。选材虽然重要,但是堆了好多材料后,教师就应区分这些收集的材料,并分类,根据材料来研究制作的方法了。
(一)自然类材料
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有许多,例如:沙土、水、树叶、果蔬皮、壳、树叶、树枝、花瓣、菜根等,教师可以根据它们各自的特性,稍加制作,就可以分别运用于不同的教学活动中了。例如:在艺术领域,单调的在纸上作画已不能满足幼儿的兴趣,所以需要幼儿和教师一同设计和制作,适合个性需求的玩教具。例如:幼儿可以制作树叶书签;贝壳和石子上可以作画,也可以做粘贴的壁画;菜根也可以做成印章,既可以运用于教学,也可以适用于游戏活动中,都是很好的选择。
(二)纸制品、印刷类材料
教师可以在生活中收集的纸盒、礼品包装盒、报纸、纸箱、纸质手提袋等。这也便于自制玩教具的制作和运用。例如:在语言领域,多选用图片类的玩教具,教师在自制过程中应做到尺寸适宜、形象逼真、色彩鲜艳。制作方法可以运用纸张来绘画,然后裁剪或粘贴等。图片类玩教具种类多样,根据页数分类分为:单幅单张和多幅连续两种。利用废旧的纸盒可以制作单幅单张的字卡,可以帮助幼儿学习单词和生字;也可以制作多幅连续的图片,这样适合幼儿进行故事欣赏、句型练习、对话练习、讲述复述等。这样既丰富了活动,也增加了教学和生活的趣味性。
(三)布、线类材料
作为幼儿园搜集这类材料比较困难,但是教师可以留意搜集一些旧衣、旧床单、旧毛线、旧T恤、孩子的小白鞋等材料。教师可以运用这些素材,使各个教学领域的活动环节变得顺畅和有趣味性。例如:在社会领域教学时可能因为玩教具的缺乏,导致课堂教学难以理解,教师应自制一些符合教学题材的玩教具,就可以使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教师可以利用布、线制作成玩偶类的玩教具。玩偶具有可爱、生动、操作性强的特点。这样可以是乏味的道理充满趣味性。
(四)塑料类材料
生活中塑料制品比较容易搜集到,塑料杯、塑料瓶、塑料盆、筐篓、塑料袋等也比较常见。教师可以根据塑料的防水和可塑等特性,将其制作为具有特色的玩教具。例如:在科学领域教师利用自制的科学玩具,可以让幼儿在玩中感知身边的科学。例如:讲述空气这个抽象的名词,教师可以用铁丝、塑料瓶、细线、纸做的小鸟等,通过实验使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
参考文献
[1] 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出版社,2002,(4):58-112.
[2] 苏婷.让自制玩教具成为"常青树"[N].中国教育报,2004,(6)
[3] 鲍小如.徽州地区举办自制玩具展览[J].安徽教育,1980,(4):40-43.
[4] 谢宁.基于游戏共同体的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9)
[5] 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3
矿山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论文本文主要从我国矿山固体废弃物的现状进行探讨,分析目前对矿山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提高矿山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以期对当前的矿山开
今年4月份,兰州某大型商场举行了一系列环保活动,其中有一项就是 “废旧电池换书卡”活动。但是没想到好心办了坏事――回收的电池没办法处理。他们想通过本报“捎话”给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选题有: 1、寓教于乐--提高幼儿园学前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2、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 3、幼儿“人来疯”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4、幼儿“告
就像把瓶子当做回收物品一样。
废旧农膜造粒技术可以将废弃农膜和废弃物进行造粒处理,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该技术的主要优点在于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废弃物的利用成本,并且可以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