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weil0726
也就是某刊平均每篇论文的被引用数,它实际上是某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证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的次数,与该刊前两年所发表的全部源论文数之比。 影响因子的产生和应用 在1998年,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博士在《科学家》(The Scientists)杂志中叙述了影响因子的产生过程。说明他最初提出影响因子的目的是为《现刊目次,Current Contents》评估和挑选期刊。目前人们所说的影响因子一般是指从1975年开始,《期刊引证报道》(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每年提供上一年度世界范围期刊的引用数据,给出该数据库收录的每种期刊的影响因子。JCR是一个世界权威性的综合数据库。它的引用数据来自世界上3000多家出版机构的7000多种期刊。专业范围包括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JCR目前是世界上评估期刊唯一的一个综合性工具,因为只有它收集了全世界各个专业的期刊的引用数据,JCR光盘版有许多很好的界面,显示了期刊之间引用和被引用的关系。可以告诉人们,那些是最有影响力的期刊,那些是最常用的期刊,那些是最热门的期刊。除影响因子外还给出:期刊最新排序(Current Rank)、刊名缩写(Abbreviated Journal Title)、国际统一刊号(ISSN)、总引用数(Total Cites)、及时性索引(Immediacy Index)、总文章数(Total Article)、被引半衰期(Cited Half-Life)。 影响因子及JCR给出的以上指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地说,对以下各类人员具有多种实用价值。 1)图书馆员 制定文献收藏计划和经费预算,向读者推荐优秀期刊。 2)编辑 了解和掌握自己编辑的期刊的情况,制订有效的编辑规划和办刊目标。 3)出版商 掌握和监测出版动态,掌握出版机会,做出新的出版决策。 4)作者(科研人员) a.寻找和确定与自己专业有关的期刊, b.确定论文投稿期刊, c.证实已经发表自己论文的期刊的水平。 5)信息研究分析人员 a.跟踪文献计量学的发展趋势, b.研究学科之间及各学科内的引用模式。 c.研究学术论文生产的学问[2]。 d.研究专业学科的发展变化趋势。
癞皮狗旺旺
影响因子是较低水平。影响因子在1以上是比较高,2以上则是高的范围,一般人发论文影响因子一般是如题所说的左右,而研究学者则有可能达到10以上。影响因子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的。以1992年的某一期刊影响因子为例,IF(1992年) = A / B,其中,A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在1992年中被引用的次数;B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数。影响因子往往和期刊息息相关。因为影响因子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的期刊引证报告(JCR)中的一项数据,指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它是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影响因子高,期刊的影响力就越大。但值得注意的是,影响因子的判断也不是绝对客观的。不同专业对应的期刊杂志的影响因子差别很大,综合类的和专业类的期刊影响因子差别也非常大,一个综合类的期刊,它是一个大类,研究的领域广,所以引用率也比较高,因而影响因子就高;而比较小类的冷僻的专业,因为研究的人本来就少,被引用率就低,所以影响因子就会低,这些都要根据情况而定。所以普通/初次发表文章的作者选择期刊建议适当关注影响因子,结合具体的发表要求选择合适的刊物,不必过于追求高影响因子,高影响因子的刊物普通作者发表压力是很大的,中稿几率也是非常小的,所以是没有必要的,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你是要现在发布吗?如果急的话我要找找才能告诉你。
刊名: 湖南中医杂志(Hun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主办: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周期: 月刊出版地:
学术堂为大家推荐几本中医类的核心期刊,供大家参考:1、《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刊物简介:主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教学
时间太紧急了,不好安排的,核心半年出的很少。你可以申请走加急,或者是考虑转的。树人论文可以去查看一下,有的选就选,没得选只能再想其他方法。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eCAM)影响因子从前年的2.97一跃到去年的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