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夕玲儿
为医者,只言其效如神,不言禁忌之用,轻则伤身,重则促命也。 学医必读古籍,用药必遵古法。用古法解读被滥用的千古名方! 《金匮肾气丸》—— 误用最多的补肾方! 自从《六味地黄丸》成了补肾名方以后,它的兄弟《金匮肾气丸》就成了壮阳的名方了。而各种专家和网友的以讹传讹,再加上“适应性广”的假象,很多以为自己肾虚的朋友,就经常会尝试服用此药了。 如果真的是肾虚引起的寒邪困于少阴,或者肾阳不能归元引起的水液代谢不畅,用肾气丸确实没有任何问题,而且效果如神。但这两种情况,对于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或者大病初愈的术后病人,比较多见。而对于大部分现代人来说,并不那么适合。 一,痰热内盛者误服:助火生痰 《本草新编》 痰出脾、肺者,用熟地则助其湿,用之似乎不宜。倘痰出于心、肝、肾者,舍熟地又何以逐之耶。故人有吐痰如清水者,用二陈消痰化痰之药,百无成功,乃服八味汤,而痰气之汹涌者顷刻即定,非心、肝、肾之痰用熟地之明验乎 脾肺失运而生痰,最忌滋腻之物,抑脾而塞肺故也。肾气丸以熟地为君,脾肺虚弱而肾气未散者不可妄服。关于脾肾,很多古籍有所记载,很多人被诊断为脾阳虚后,又以为火生土,所以当补肾阳以生脾阳,此大谬也。今之人,肾阳衰者寥寥无几,很多年轻人手脚凉或者性生活不协调,就误以为是肾阳虚衰,就乱用补药,为害甚多。 二,肝郁者误服:助肝伐脾 《王孟英医案》 谢谱香体属久虚.初冬患嗽痰减食.施某视之.云是肾气不纳.命火无权.叠进肾气汤月余.遂致呕恶便溏.不饥无溺.季冬孟英诊之.脉甚弦 .苔腻舌红.乃中虚而健运失职.误投滋腻.更泄枢机.附桂之刚.徒增肝横. 方中肉桂和附子,最能助阳动火,肝气不郁者,尚可借其而外达,散其热。如果肝郁而气机内蕴者,则助肝阳猛烈上行,使脾胃之气不能四达,进而大小便失职,气机上逆。 三,阴虚血燥者误服:耗肾伤血(手淫伤精者亦然) 虽然肾气丸中以熟地为君,剂量颇大。但其泽泻,茯苓,皆为伐肾之品。如果有寒饮,则桂附司其职而应之,如无寒饮邪气,则桂附反转为伤肾阴之品。更助泽泻,茯苓,使肾中之真阴,更加耗损,而助浮阳逆上。十分危险。 四,初服有效,久服有害 中药最可怕的地方,就是起初有效,再服无效,而且很多副作用感觉不到。比如肾气丸,由于其附子之性,初服的时候,很可能感觉有温通之感,呼吸不畅或者小便问题都有好转,实际上却受了很多暗伤而不自知。 在我治疗的朋友里,这种情况很多见,基本上是大部分。而且很多医生一开药就是一个月两个月的开。初期吃感觉有效,于是便一直吃了下去。结果造成了很多难以恢复的问题。 《王孟英医案》 初服颇若相安者.方中附桂刚猛.直往无前.痰亦不得不为之辟易.又得地黄等浓浊下趋之品.回护其跋扈跳梁之性.然暴戾之气.久而必露.柔腻之质.反阻枢机.治节不伸.二便涩少.痰无出路.愈伏愈多.一朝卒发.遂壅塞于清阳升降之路.是以危险如斯. 这个医案,病人是促发脑梗,就是因为初期感觉有效,于是就吃了两个月的肾气丸。结果春天阳气升腾,而痰阻上行之路。发生脑梗。 总结:千古名方建功伟,古人今异莫乱用。 总体来说,古代人贫乏者多,生活又相对清苦,所以很少有痰火,湿热等等问题,也不会因为太复杂的社会关系而导致各种压力和肝郁问题,所以在古代,肾气丸确实适用面很广。 而今人之体,已然改变了很多,不详细判断,很容易弄巧反拙。而造成今天这种滥用情况的,却是医者妄下判断导致的多,病人盲从于网络专家的次之。 《伤寒论》到处都在教,其中的古方确实异彩纷呈。但是药就药,尤其是伤寒论中的经方。判断不清就盲目服用,危害甚多。 即使对证用药的情况下,也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做加减和药量调整。肾气丸在古代的变化十分的多。并不是古方就一定要按古代的比例吃。切记。 【人行天下,笑谈众生,人生本应无拘无束,何必自寻烦恼。】 【海纳百川,学贯古今,知识本应融汇贯通,何必诸多限制。】 (予自然) 专注本源疗愈,助人解除身体及心灵上的困扰。 健康,心理,修行等方面有任何问题,欢迎与我交流。 如果觉得本文有助于你,请分享知识,帮助他人。
西尔米奥奈
记得有一年立秋节气刚过,我正在西藏的拉萨做讲座,突然接到求助电话,说有一位老人,突然精力衰退,白天躺在床上,不吃不喝,也不愿意说话,昏昏欲睡。问我怎么办?
我问这种情况有几天了?对方回答有几天,我一看日历,正是从立秋那天开始的,我心想,节气这东西真的很神奇啊!这么准确!我当时的判断是,立秋的节气,天气开始变凉,秋天对应金,其气清肃,阳气弱的人,会有所感应。
而肾阳不足的人,会出现“但欲寐”的精力不足、总想睡觉的表现。所以,我建议他们给老人服用一下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看看效果如何。
结果,后来接到电话,说服用的当天晚上,老人就来了精神头,起床看了两个小时的电视,然后,逐渐恢复。
这就是中医神奇的地方,我们每天感受这种神奇,所以才会更加热爱它,更加佩服古人的智慧。
那么,这个金匮肾气丸到底是什么方子呢?
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神奇的来历吧!
首先说名字,这里面,可有您不了解的内容呢!这个方子,我们现在看到的最早的出处,是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这本书里,但是在这个书里,它有三个名字,分别是:肾气丸,八味肾气丸,和崔氏八味丸。
从崔氏八味丸这个名字来看,仲景当年也是有所引用。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是后人加入书中。这是文献研究的事情,就不给大家介绍啦!
那么,在《金匮要略》这书里面,此方都治疗什么病呢?我给大家总结一下,一共有五种情况:
1
“脚气上入,少腹不仁”。大家一看,我的妈呀,这金匮肾气丸还治疗脚气?
,各位千万不要误会!这个脚气,不是今天的真菌感染的脚气!古人讲的脚气,指的是湿气太重,湿浊之气,从下往上冲,导致的各种问题,因为往往从下、从足部腿部而起,所以叫脚气!
所以,各位看古代的书,看到“脚气”二字,心中要明白的。
《金匮要略》书里写的,意思是寒湿之气很重,导致少腹出现拘挛疼痛等问题,用此方治疗。
2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在这里面,张仲景指出了,这是肾虚导致的!症状除了前面的少腹不仁、拘急,又加上了肾虚腰痛、小便不利。
所以,有肾虚腰痛的朋友们要关注了。
那么,这小便不利到底是什么症状呢?我在刚刚学习中医的时候,体会琢磨过很久,现在给大家简单地讲,就是小便次数多,但是,每次又不是那么通畅,每次的量不多,次数反而多的感觉。
3
“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在这段条文里面,张仲景增加了上焦的症状的描述。
当一个人体内寒湿重的时候,会出现湿浊之气上冲的表现,会蒙蔽心阳,会影响呼吸,所以,这样的人往往有气闷的感觉,此时应该把湿气从小便排出,也可以用金匮肾气丸的。
4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这样的描述,让大家想起了今天的一些糖尿病的类型,就是阳虚型的糖尿病,在一定阶段,会出现口渴,不断喝水,但是喝多少尿多少的情况。
所以,现在阳虚型的糖尿病患者,服用金匮肾气丸,控制效果是不错的。
另外,某些因素导致的尿崩症等,用此方的思路,效果也不错的。
5
女子转胞不得溺。所谓“转胞”,是一个中医的专门用语,指的是妇女在怀孕的时候,因为胎儿压迫膀胱,导致小便不通的症状,原因多是正气不足,张仲景在这里指出是肾气不足,用温补肾气,利小便的方式来治疗。
讲到这里,给大家总结一下,这个金匮肾气丸,治疗的就是肾阳不足,导致的水湿停滞,出现的种种问题。
我前面文章讲过的阳气不足的情况,尤其是肾阳不足的情况,就可以用金匮肾气丸来调理。药品说明书上,写的是: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这些问题,我打个比方,人体就好比是一台蒸汽机,下面点火,水笼头往水管里面注入水,在火的加热下,里面的水化为蒸汽,推动整个机器运转。
可是,现在下面的火灭了,机器冷了下来,水无法变成蒸汽,整个机器无法运转,而进水的水龙头还开着,机器里面的水越来越多。那此时该怎么办呢?有效的办法是:一边把火点着,一边把多余的水排出去一些吧!是的,金匮肾气丸干的,就是这个工作。
我用现代的机器,来比喻无比精妙的人体,实在是罪过,但是,我想这么讲,大家就能理解其中的道理吧?
那么,这个金匮肾气丸到底是那么,这方子里面,都有什么药物,如此有效呢?什么方子呢?
这方子神奇了,我给大家来拆分一下。
方子的组成是:熟地八两、山药四两、山萸肉四两、茯苓三两、泽泻三两、丹皮三两、桂枝一两、附子一两。
这个方子,一共八味药,前面六味,就是著名的六味地黄丸。
所以,补阳的金匮肾气丸,主要的部分,药量最大的,居然是补阴的六味地黄丸,然后,仅仅加上少量的桂枝和附子(后世给改成了肉桂和附子),就变成了补阳的方剂啦!
严格地说,方子里面的熟地,是滋补肾精的,中医认为,精化气,肾精化生阴阳二气,产生肾阴肾阳。
在六味地黄丸里面,药物的导向,是由肾精产生肾阴,而在金匮肾气丸里面,稍微加上一点温热的肉桂、附子,则辅助肾精化生肾阳。
从药物的份量来看,金匮肾气丸里面主要成分是六味地黄丸,为何加上少少的一点肉桂附子,就会变成补肾阳的方剂呢?
我给大家来解释一下吧!
古人认为,阴阳互生互根,如果没有阳,则没有阴,同样,只有阴足了,才能生阳,缺乏了其中的任何一个,另外一个都会变成孤阴孤阳,都会消亡。所以,阴的充足,是阳生存的基础。这个方子里面,先把阴补足了,然后,用肉桂和附子引导它们化生阳气。
我打个比方吧,这阴是主静主润的物质基础,我们可以比喻成一桶汽油,这汽油本身不会着火,需要什么?需要一根火柴,把这根火柴点着了,往油桶里面一扔,汽油就变成熊熊大火了,此刻,需要一箱子的火柴吗?不需要的,一根就足够了,就是这个道理。
这个金匮肾气丸的药物配比,似乎就是这样的。
好吧,这个方子,今天就讲到这里,但是,提醒大家一下:
我们讲的是《金匮要略》里面的金匮肾气丸,现在这个药 ,在药店里面的名称是:桂附地黄丸。
而现在药店里面的金匮肾气丸,实际上叫济生肾气丸,是桂附地黄丸(也就是正宗的金匮肾气丸)加上了车前子和牛膝两味药,增加了祛湿的作用,如果湿气重的人,可以选用今天药店里面的金匮肾气丸的。
joannatang2008
金匮肾气丸是作为温补肾阳的药物。 金匮肾气丸又名八味地黄丸或桂附地黄丸。方剂是由六味地黄丸中的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与桂枝、附子等八味中药配伍组成。金匮肾气丸作用功效分析如下: 金匮肾气丸,以附子、桂枝为主药,各取少量,取"少火生气"之意,意在微微补火以鼓舞亏虚的肾中阳气,补命门之火,引火归源;再辅以地黄等六味药物滋补肾阴,促生阴液;如此配伍组方是本着阴阳互根的原理,阴阳并补,使得“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补阳效果更稳固、更持久。为进一步治疗肾阳虚水肿,本药还配伍了牛膝、车前子以清热利尿、渗湿通淋、引血下行,治疗水肿涨满、小便不利、腰膝酸软等肾阳虚水肿症状。十种药物精当配伍,使其具有温补下元,壮肾益阳,化气利水,消肿止渴,引火归源的功效。金匮肾气丸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肾阳虚所致的病症,如腰膝酸冷、咳嗽、阳痿、早泄、慢性肾炎、糖尿病醛固酮增多症、肾性水肿,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支气管哮喘、更年期综合征等所表现的腰痛腿软、身体怕冷,小腹拘急、小便清长、舌淡体胖、脉细无力等症。 经临床实践与研究证实,金匮肾气丸作用还有抗衰老、增强免疫力、改善脂肪和糖代谢等。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下面是关于慢性肾衰竭护理论文范例的内容,欢迎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护理。方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研究进展摘要:糖尿病随着近年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患者几乎成为了中国患者的主流。而糖尿病的危害也在日趋严重,它可能会导致以酮
儿童得了急性肾小球肾炎,首先注意休息,以卧床休息为主,避免蹦跳、跑步等剧烈运动。其次,由于是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所以对于咽痛、发热、扁桃体肿大的患儿,可以给予青霉
màn xìng shèn yán chronic nephritis 慢性肾炎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简称,是一种常见而难治的慢性肾脏疾患。临床以水肿、蛋白尿、血尿
(一)吸烟:大量的前瞻性观察发现吸烟与肾癌发病正相关。吸烟者发生肾癌的相对危险因素(RR)=2,且吸烟30年以上、吸无过滤嘴香烟的人患肾癌的危险性上升。(二)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