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52

一一欧巴桑
首页 > 学术论文 > 地震灾害论文参考文献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jiujieayiyua

已采纳

1、硕士论文:《自然灾害防控过程中的人类行为研究》,东北师范大学, 科学技术哲学, 2007,作者:耿东风。2、硕士论文:《自然灾害:人与自然的另类互动》南昌大学 2009 鲁晓燕 3、参考文献:苏桂武 高庆华 自然灾害风险的行为主体特性与时间尺度问题,自然灾害学报 2003, 12(1)4、国家科委全国重大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 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总论) 1994 5、马宗晋.李闽锋 自然灾害评估、灾度和对策 1990 6、聂高众.高建国.马宗晋 中国未来10~15年地震灾害的风险评估

336 评论

candy晓琳

1、硕士论文:《自然灾害防控过程中的人类行为研究》,东北师范大学, 科学技术哲学, 2007,作者:耿东风。2、硕士论文:《自然灾害:人与自然的另类互动》南昌大学 2009 鲁晓燕 3、参考文献:苏桂武 高庆华 自然灾害风险的行为主体特性与时间尺度问题,自然灾害学报 2003, 12(1)4、国家科委全国重大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 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总论) 1994 5、马宗晋.李闽锋 自然灾害评估、灾度和对策 1990 6、聂高众.高建国.马宗晋 中国未来10~15年地震灾害的风险评估 [期刊论文] -自然灾害学报2002(01)

253 评论

真锈菜刀

1、硕士论文:《自然灾害防控过程中的人类行为研究》,东北师范大学, 科学技术哲学, 2007。2、硕士论文:《自然灾害:人与自然的另类互动》南昌大学 2009 鲁晓燕 3、参考文献:苏桂武 高庆华 自然灾害风险的行为主体特性与时间尺度问题,自然灾害学报 2003, 4、国家科委全国重大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 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总论) 19945、马宗晋.李闽锋 自然灾害评估、灾度和对策 1990 6、聂高众.高建国.马宗晋 中国未来10~15年地震灾害的风险评估 [期刊论文] -自然灾害学报2002

222 评论

汐汐蘑菇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408.

[2]Janssen W.,et networks on resilience,vulnerability and adaptation within the human dimensions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Environmental : 240—252.

[3]田亚平,常昊.中国生态脆弱性研究进展的文献计量分析.地理学报.(11): 1515~1525.

[4]Adger Environmental : 268—281.

[5]United Nations Inter-Agency Secretariat of the International Strategy for Disaster Reduction(UN/ISDR).Living with risk: A global review of disaster reduction Nations .

[6]石勇,许世远,石纯,等.自然灾害脆弱性研究进展.自然灾害学报.(2): 131~137.

[7]沈珍瑶,杨志峰,曹瑜.环境脆弱性研究述评.地质科技情报.(3): 91~94.

[8]靳毅,蒙吉军.生态脆弱性评价与预测研究进展.生态学杂志.(11): 2646~2652.

[9]Committee on Techniques for Assessing Ground Water Vulnerability,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oard,Commission on Geosciences,Environment,and Resources,National Research water vulnerability Academy Press,Washington,—204.

[10]杨燕舞,张雁秋.水资源的脆弱性及区域可持续发展.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4): 85~88.

[11]Hamouda .,·Nour El-Din 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systems in the eastern Nile Resources : 2697—2725.

[12]Füssel : A generally applicable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climate change Environmental : 155—167.

[13]周嘉慧,黄晓霞.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评述.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 55~59.

[14]李鹤,张平宇,程叶青.脆弱性的概念及其评价方法.地理科学进展.(2): 18~25.

[15]周爱国,孙自永,徐恒力,等.地质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地质科技情报.(2): 71~74.

[16]孙杰,贾建业,詹文欢.区域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应用研究.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73~76.

[17]刘传正,张明霞,刘艳辉.区域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初步研究.地学前缘.(1): 242~245.

[18]邢丽霞,李采,郑跃军,等.国土资源与地质环境健康指数(LRGE-HI)的构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 129~134.

[19]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院.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图(1∶5000000)及说明书.北京:地质出版社.~25.

[20]邓启东,冉勇康,杨晓平,等.中国活动构造图(1∶4000000).2007.北京:地震出版社.

[21]姚鑫.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研究进展与问题兼谈规范编制.地质论评.(1): 22~30.

[22]李晓,易名初,王连庆,等.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编图研究.地质力学学报.(3): 23~29.

[23]邓起东,张培震,冉勇康,等.中国活动构造与地震活动.地学前缘.(S): 66~73.

[24]邓起东,张培震,冉勇康,等.中国活动构造基本特征.中国科学(D辑).(12): 1020~1030.

[25]郭纯青,王莉,王洪涛.中国岩溶生态地质研究.生态环境.(2): 275~281.

[26]马柱国,符淙斌.中国北方干旱区地表湿润状况的趋势分析.气象学报.(6): 737~746.

[27]张科利,彭文英,杨红丽.中国土壤可蚀性值及其估算.土壤学报.(1): 7~13.

[28]许峰,郭索彦,张增祥.20世纪末中国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特征.地理学报.(1): 139~146.

[29]张培震.中国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地震地质.(3): 577~583.

177 评论

Emily147303

请参考一下《国际地震动态》

320 评论

相关问答

  • 地质灾害期刊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003-8035]期刊详细信息期刊名称: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缩略题名:THE 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I

    pochacco要加油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地质灾害与地震论文范文参考

    自己想...!!!!

    神仙鱼左倾45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地质灾害论文格式

    1、写论文最忌讳开篇很大范围去写,应该“以小见大”去写。所以你可以从最近几年发生的几次影响巨大的地震去写,关于中国的地震灾害,影响严重的当属“汶川大地震”。除此

    柔情似水9999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强震区特大地质灾害研究论文

    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按灾种将易发级别相同的评价单元合并连片,并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对边界加以修正,即可圈定出地质灾害易发区。碎屑岩区和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区划分出...w

    自由自在的GUCCI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地质灾害研究论文

    岩土工程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论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

    陈家小鱼儿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