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岛全屋定制
收集资料。在网上查2012年洪水资料。从书上查有关天气、暴雨、洪水、自然环境、居住环境资料。大致确定题目。北京市XXX地区洪水灾害的预防策略。根据你收集资料情况,可作调整。大致确定论文章节。1概述。北京市XXX地区自然地理人文经济情况。2洪水的形成。按书上说的,多说几种类型,确定北京是什么类型。3洪水灾害的因素。哪些是扩大灾害的因素,以北京XXX地区为例,列表作图。4预防策略。气候类的,建站点、预报等,工程类的,疏、引、堵、储等,机制类的,预案等。5结论。
酸甜苦辣咸丫头
水是生命的基础,城市的命脉。大连市是淡水资源紧缺的城市之一,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用水矛盾突出。 论文在调查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大连市1905-2001年的年、月的降雨资料,1951-2001年的日降雨量资料以及2003-2005年的短历时降雨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利用安置在大连理工大学校园内的虹吸式自计雨量计,监测了数十场降雨过程,分析了大连市降雨的特点,计算并绘制出频率曲线,尤其对造成危害性较强的暴雨进行了时间特性的分析,结果得出了大连市暴雨的年、月、日以及短历时的时间特性,同时对雨型特点也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在雨水资源化模式上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和方法,最后以大连理工大学校园为背景实例,对校园的雨水提出利用规划,并且进行了雨水量的计算和蓄水池的设计,完善了雨水资源化的理论。 本文根据降雨资料分析、实验研究和数学分析以及实例的计算,主要得到了以下成果和结论: (1) 大连市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07mm,年内分布十分不均匀,在6-9月间多年平均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年降雨量最大、最小差值达到倍之多,说明大连市降雨量年、月间变化较大。 (2) 大连市年暴雨发生次数和暴雨量具有随机性,在多年年降雨量有所减少的情况下,暴雨的年降雨量却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暴雨绝大多数发生在每年的6-9月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暴雨雨型中,均匀分布的雨型很少,绝大多数都是非均匀雨型,且以单峰雨为主,双峰或者多峰所占比例很小。在单峰雨中雨峰偏前的较多,雨峰在中间或者偏后的较少。暴雨在短历时内产生较强的降雨,而且暴雨的间隔时间尺度越短平均雨强就越大。 (3) 以大连理工大学校园为典型试验区域,进行雨水资源规划,分别计算了各类用地类型收集雨水量,设计贮水池容积,按照不同的雨水利用类型计算校园冲厕、绿化、洒水等的需水量。
midnightdq
普通雨量器降水量观测误差的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普通雨量器 降水量 观测误差 分析
【论文摘要 】 本文分析了普通雨量器降水量观测过程中引起降水量误差的原因,并依据SL21—90《降水量观测规范》的有关规定对普通雨量器降水量观测误差的控制做了明确的要求,对基层测站的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性作用。
1、导言
普通雨量器是使用时间最长,而且设置最广泛的降水量观测仪器,它采取了把自然降水量通过已知一定面积的承水口收集后导入储水瓶,然后再将收集到的降水量用专用量杯量取的方法测取,所以它构造简单,使用方便,是基层测站常用的降水量观测仪器之一。但在观测过程中和其它水文观测项目一样,由于受一些因素的影响难免存在一些观测误差,下面就其存在的误差进行探讨。
2、误差来源
湿润误差
普通雨量器的承雨器和储水平内壁对部分降雨的吸附造成的水量损失,称湿润误差。湿润误差是负向系统误差,使观测的降水量系统偏小。湿润误差与雨量器的材料、结构以及风速、空气湿度和气温有关。雨量器内壁越光滑,口径越小,承雨器湿润面积越小,湿润误差越小。风速大、湿度小、气温高,湿润误差就大。
湿润误差包括承雨器和储水瓶两部分,用下式计算:
△pω=(C1+C2)n (1)
式中:△pω—为等时段降雨量观测的湿润误差(mm);
C1、C2—分别为承雨器和储水瓶一次降水量观测中的湿润误差(mm);
n—为该时段内雨量器的湿润次数。
SL21—90《降水量观测规范》指出,每年降水量的湿润损失一般为—,一年累计湿润误差可使降水量偏小2%左右;降微量小雨次数多的干旱地区,年湿润损失可达10%。
蒸发误差
降水停止到观测时刻或降水间歇期间雨量器储水瓶中水分蒸发造成的损失,称蒸发误差。蒸发误差属负向系统误差。蒸发误差可用下式计算:
Δpe=edhd+enhn (2)
式中Δpe—为时段降水观测蒸发误差(mm);
ed、en—分别为雨量器白天和夜间蒸发损失率(mm/h);
hd、hn—分别为时段降水观测中白天和夜间的蒸发时间(h)。
降水观测蒸发损失与观测站所处的区域的气候条件有关,而且随季节不同而变化,所以蒸发误差的有关参数必须通过实验确定,不可盲目借用。
SL21—90《降水量观测规范》指出,蒸发损失量可占年降水量的1—4%。
溅水误差
较大的落在地面上,可溅起—高,并形成一层雨雾随风飘入雨量器内,使观测的降水量大于实际降水量,这项误差称为溅水误差。溅水误差属于正向系统误差。
实践证明带风圈的雨量器溅水误差可使年降水量偏大1%。
地面雨量器的溅水误差可使年降水量偏大—1%。
动力误差
风对雨量器承受降水的干扰造成水量损失,称动力误差。动力误差由飘溢现象产生。飘溢现象是指降雨或降雪时部分降雨或降雪不落入雨量器中的现象。飘溢现象主要是由于雨量器在大风气流中发生流严重变形而产生的,此时经过雨量器上方的气流和雨点的迹线几乎与地面平行,使雨滴飘走而不是落在雨量器内,雪中的比重更小,因而飘溢现象更严重。
动力损失等于雨量器捕捉降水量与实际降水量之间的差值。由于观测降水时多种因素影响,很难确定出实际降水量或真值降水量,而地面雨量器受风的影响较小,也就是说,不管风速有多大,地面风速总为零。雨滴又总要活在地面上,所以在无雨是溅入和风吹雪的干扰时,地面雨滴是捕捉的降水量接近实际降水量。
仪器误差
这里的仪器误差,是仪器作为工厂的合格产品本身具有的误差,不包括仪器现场安装调试不合格、器口安装不水平等认为原因产生的误差。
承雨器环口直径加工误差
设实际降水量为p0,承雨器环口标准内径为D0,含有加工误差的直径为D,由此观测的降水量为p,由于
(3)
应用权对标准差传播体,得
S(p)=2S(D) (4)
SL21—90《降水量观测规范》规定,雨量器承雨器口内径采用200mm,允许误差为,相对误差为,以此作为限差,得器口加工误差标准差S(D)=,由此引起的降水量观测误差标准差为
S (p)=2S(D)= %
当降水量p=10mm时,承雨器器口误差引起的降水量误差标准差S(p)=。
量雨杯示值误差
量雨杯的内径为40mm,截面积为,承雨器截面积为,是量雨杯的25倍,亦即将雨器收集到的1mm深的降水倒入量雨杯内,水柱则有25mm高;这就等于将降水深度放大了25倍,从而提高降水测量精度。
测记误差
SL21—90《降水量观测规范》要求,降水量观测要求记至,其相应标准差为。
其他误差
观测场距离建筑物或树木太近、仪器承雨口不水平等,都可以给降水量带来较大误差,但只要按SL21—90《降水量观测规范》的要求操作,这些误差时可以减小或完全避免的。
3、消除误差的'方法
溅水
雨水溅失对于大多数雨量器来说约为,可视为器差,很容易消除。
蒸发
蒸发引起的误差则与许多因素有关,基层测站站的地理位置,气象条件(温度、风、湿度),还有仪器本身的结构、材料等。据多年工作经验得知,各种类型的雨量器由于蒸发引起的平均误差占年降水量的3-6%,单独的观测误差是。
为了减小蒸发的影响,一是要求承雨器的接雨面一定要光滑,使雨水到达接雨面很快通过漏斗;减少雨水的沾附;二是降雨一经停止时,立即进行测量,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和湿度较小的干燥季节,要及时量取由蒸发引起降水量的损失。
动力
风是造成影响准确地测量降水量的主要原因,风往往导致仪器测得的降水量偏小,降雨时,观测误差取决于降雨类型,确切地说取决于雨滴大小和风速。而在固态降水时,被风吹走的降雪量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加。所以理想的条件应该是:雨量器器口上空能形成平行的气流,避免有风的局地加速度,尽可能减少冲击器壁气流或湍流。在仪器安装时,避免装在过于空旷和四周有高大的树林或建筑物的地方。风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大的,因此雨量器内收集的降水量随着仪器安置高度的增加而减少。所以雨量器的器口高度应尽可能低一些,低到能防止从地面可能溅入雨水为度。《降水量观测规范》统一规定为为普通雨量器的高度70cm。
4、结论
湿润误差、蒸发误差和动力误差属于负向系统误差,其中湿润误差和蒸发误差的确定还比较容易,但确定动力误差却比较复杂,为探讨动力损失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可在区域内选择若干雨量站展开地面雨量器与标准高度雨量器对比观测实验。动力损失Δpa用捕捉率来表示,两者关系为
Δpa=pm(1- ) (5)
(6)
式中pm—为标准高度雨量器观测降水量;
Pg—为地面雨量器观测降水量;
R—为捕捉率,捕捉率越大,动力损失越小,当R=1时,Δpa=0。
基层测站对降水量观测值,一般不对上述系统误差进行修正;但应对这些误差有所认识,在观测中按SL21—90《降水量观测规范》要求采取措施尽量减少上述误差。尽可能将误差控制在1—2%以内。
在要求较高的水平衡分析和水资源评价中,如需考虑上述误差,可通过实验确定有关参数。
参 考 文 献:SL21—90《降水量观测规范》。
参考下: 进入21世纪后,特别在我国加入WTO后,国内产品面临巨大挑战。各行业特别是传统产业都急切需要应用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进行改造和提升。例如纺织行业,温
现任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6年5月2日,韩春雨作为通讯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
指导学生写地理小论文,可以充分调动爱好地理的学生深入钻研地理科学的积极性,促使他们细心观察地理事物和现象,探究地理的本质和规律。 教师指导学生写地理小论文包括选
《北京水务》杂志上面有很多
健在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生于浙江省余姚县,现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中国著名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