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谅未来的未来
摘 要:委婉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人们为了避免直接谈及某些概念时,常采用比较委婉的语言来代替。本文将从产生的原因、特点和分类这三个方面来谈谈英语委婉语。 关键词:委婉语 产生原因 特点 分类 引言 委婉语是世界文化中普遍的语言现象,当说话者感到直率地说话不妥,怕引起听话者的误解,出于礼貌、含蓄,通过遣词调整来克服心理障碍,这种特殊的雅语就叫委婉语。 委婉语(Euphemism)确切地说,就是以曲折、婉转的方式来表达某些事实或思想,以减轻其粗俗的程度(社会文明的要求)或淡化其不便说出的令人不快的一面(社会交往中礼貌原则的要求),使谈话双方不因谈论这些事物而感到不安和窘迫。英语委婉语最初的使用范围是在涉及神、性、身体部位、死亡和疾病等一些禁忌领域,而最早的委婉手段是使用相关的替代词,间接婉转地表示禁忌内容。通过间接的表达方式,既可以保证交际正常顺利地进行,又不致于犯“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交往日益频繁,英语委婉语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一、英语委婉语产生的原因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英语委婉语的产生与语言交际中的礼貌原则息息相关。委婉语产生于“俗讳”,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有密切关系。在语言交际中,人们常常避免直接使用涉及神灵、性、身体某些部位、排泄、死亡和疾病等方面的词语,这些词语就成了禁忌语(Taboo words)。而代之以委婉的表达方式,以减少其违反社会公共意识的程度,达到礼貌的目的。当然,有些礼貌实质上是极其抽象的,乃是出于一种钦敬,例如God的委婉语the All Mighty, the lord of lords, the king of kings,就是一种惶恐的崇敬心理的反映。具体的礼貌多是为了“讳”,是为了避免谈话双方的尴尬。例如用sleep together或make it代替have sex,用limb或log代替leg,用social disease代替AIDS。表示die的委婉语就更多了,比如pass away, join the majority,be no more, kick the bucket等。这种用委婉语代替禁忌语的间接表达方式,维护了语言交际中的礼貌原则,保证了交际活动的正常进行。当然,委婉语的使用并不仅仅是因为禁忌,同时也是出于美化、扬升的需要。因此在语言的运用中,人们会把barbers称为hairdressers,将dustman称为sanitation engineer,把old说成是elderly或senior,把ugly说成是plain或ordinary,把poor说成是needy、disadvantaged或in financial difficulties。为了掩盖侵略的实质还会把侵略战争说成是international armed conflict,把政治丑闻中的“窃听”称为intelligence gathering。所有这些使用在职业、年龄、相貌特征、经济状况的委婉语,以及使用在广告、外文辞令、政府宣传等范围的委婉语,不管使用这些委婉语的动机、目的是什么,产生的后果会怎样,它们都具有一个共性,即在语义上都有所扬升。因此,可以说委婉语的产生是语言交际中礼貌原则的必然要求,人们正是为了维护交际中的礼貌原则而使用委婉语的。委婉语的产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反映,也是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 二、英语委婉语特点 首先委婉语具有时代性。同一个事物,同一个意思,在不同时代往往有不同的委婉表达法。下面的例子很能说明委婉语或委婉表达法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据有关学者统计,“怀孕”一词在英语中曾先后有如下一些委婉表达法:She has canceled all her social engagements. (1856)她取消了她所有的社交活动。She is in an interesting condition. (1890)她处在很有兴味的情况中。She is in a delicate condition. (1895)她处在很微妙的情况中。She is knitting little booties. (1910)她正在编织小囡的袜子。She is in a family way. (1920)她快要当家了。She is expecting. (1935)她快生(孩子)了。She is pregnant. (1956)她怀孕了。 其次委婉语具有地域性。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不同,其风俗、禁忌也不同。这种差异体现在语言中就表现为语言的地域差异。例如,英国人把男用避孕套叫做“一种法国的东西”(French letter),法国人把它叫做“一种英国的东西”(Capote angloise)。同是一个社会习惯要回避的事物,各地域的说法不同。 然后委婉语具有语域性。在不同的语境中,或在同一语境中不同年龄、身份、地位或受教育程度不同的人委婉表达也不尽相同。例如,上厕所,女士可能说to powder one, to freshen up;男士则可能说to go to the toilet, to relieve oneself或because nature calls。而小孩则可能说make number one, go to the pot。 另外,委婉语已经渐渐习语化。很多委婉语经人们长期使用,成为固定表达,已经习语化,并且进入了英语词汇。有些同一意思的内容先后由不同的委婉语替代。如mad(发疯的),先后有crazy, mentally deranged等替代过。而有些委婉语则是临时的。例如,有一家人把euphemism用作“厕所”的委婉语,其原因是这家人曾有一次没听清客人话中的停顿。他们把客人的“I need, to use a euphemism, to wash up.”(委婉地说,我想洗洗手) 听成了“I need to use a euphemism to wash up.”。 三、 英语委婉语分类 根据人们使用委婉语的具体目的,我们可以把英语中的委婉语分为以下几类。 1.避免禁忌语(taboo)。禁忌语是人们多数情况下不能直接说或不想说的话,常是令人感到难堪的词语,如果直接说出来给人的感觉就是粗鄙、生硬、刺耳、无礼。因此这类词语要么完全避免不用,要么就用委婉语来代替,使之更中听、礼貌、典雅。古往今来,人们最害怕的莫过于死的恐惧,它使人不敢直言,或不愿直言,所以有关死亡的委婉语就空前地多。如:to be asleep in the arms of God, to be at peace, to meet one’s maker, to return to the dust, go to a better world, be with god。除了死亡令人恐惧外,人们对疾病的恐惧也是相同的。为了减轻病人的思想包袱,提高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人们就采取了一系列回避的说法:big C或long illness(cancer),social disease(syphilis梅毒或AIDS艾滋病),the old man’s friend(pneumonia肺炎),hard of hearing(deaf),problem-skin(acne痤疮)。 古今中外,性器官和性生活经常被蒙上一层朦胧的诱人的面纱,因此英语中也便有了相应的委婉语。把loose woman说成是willing woman,把group sex说成是cultural exchange,把prostitute说成是bachelor’s wife或lost girl.这样的说法就避免了伤害当事人,因为此类行为往往被看作是不道德的。 2.避免太过直接伤害对方的委婉语。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对年老联想得更多的就是负担。英语中,尤其要注意,对别人通常不要直接说老。相应的,老人称为senior citizens,而不是old people;退休人员称为pensioners而不是retired people。对身体过于清瘦的女性我们用“slender”,而不用“skinny”或“boney”,而对胖的人我们用“plump”或“over-weight”代替“fat”。相貌较差的用“not pretty”或“plain”代替“ugly”,这样一些说法容易让人接受,避免伤害他人自尊。有时收入也常常使用委婉义,debts,poor,cheap clothes相应的委婉语是negative savings,economically deprived, low-income dresses。谈到学习成绩差的学生(be low average student)可以说:He is working at this own level.这样说就不会伤害别人的自尊心。 3.避免使自己粗俗无礼。前面委婉语讲的都是避免直说触怒别人,让人难以接受而这类词主要是人们认为其本身不够文雅、含蓄,因此给以委婉语使之高雅,避免别人认为自己太粗俗,也顾全了面子。如“厕所”,在许多场合说起会给人恶心的联想,因此用bathroom,power room,the rest,room comfort room,wash-ing room, ladies’,gents’等来代替。 4.避免歧视别人。在很多国家都是脑力劳动被视为高贵的工作,而体力劳动被视为卑微的工作。为了避免工作给从业人员带来精神不安,人们极力将一些职业委婉化,以抬高其身价。例如:dining-room attendants (waiter or waitress), cleaning operative(road-sweeper or dustman), guest worker(foreigner labor)。同样运用这种委婉方式,landscape worker(园林工人)类比成“landscape architect(园林建筑师)”,连无职业的家庭主妇也被美称为“domestic engineer”, butcher也上升为“meat technologist(肉类技术专家)”。 5.政治委婉语。如果说其他方面的委婉语多数是禁忌,为了避讳和典雅的话,那么政治委婉语主要是为了遮掩和美化。这在新闻和领导人发言中尤为常见,政治委婉语由于其所在领域的特殊性,我们在运用他们时应该格外留心。如student strike称为student unrest, aggression被说成是police action, retreat却美其名曰adjustment of the front, massacre却说成是search and clear。另外,穷人叫under privileged or disadvantaged,穷国家叫backward nations or under developed nations。 结束语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人们谈论那些令人不快或尴尬的事情时,所使用的较为礼貌的说法。它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但是委婉程度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间、文化、场合的变化而变化的。由于人的道德观念不同,文化层次不同,他们对委婉语的使用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都应该对英语中的委婉语仔细斟酌,适时适地地运用它们。随着东西方文化的日益加深,研究西方委婉语,了解西方文化特色,有了更高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郝南.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和谐校园[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院(社科版),2005,22(3). [2]白涛,刘才刚.大学生诚信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5,(10). [3]葛峰.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成因及应对策略[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5). [4]韩克文.浅谈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J].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0(3). [5]李桂山.委婉语散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4). [6]顾嘉祖.介绍《英语委婉语词典》[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1). [7]李桂山.委婉语散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4).
小佳姐~:)
摘 要: 委婉语是人类社会中瞢追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由于东、西方 文化 的不同,在委婉语的使用上也存在许多差异。本文对 中、西委婉语跨文化现象进行了对比研究,揭示了其内在联系。 ' 关键词: 委婉语;文化;对比研究 委婉语,又称婉曲,或讳称,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英文euphemism一词源自希腊语, 词头"eu一"的意思是"good"(好),词干"phemisrn"的意思是"speech"(言语),整个字面的意思是"word of go0d omen"(吉言),有人称其为"语言遮羞布"。英语是--f-]国际性的语言,其委婉语的使用尤为广泛,它在 定程度上反映了英语国家的习俗和社会文化。而同为世界最重要语言的汉语,同样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 的历史,博大的文化,其委婉语更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宗教信仰 和风俗习惯。对它们进行跨文化的对比,找出其共性与差异,有助于揭示语言与文化的内在联系。因此,本 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以与大家共飨。 英语委婉语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传统委婉语(traditional euphemisms)和文体委婉语(stylistic euphe- misms)。所谓传统委婉语,是与禁忌语密切相关的。如生、死、病、性等禁忌事物,如果直接表达,就是禁忌语,给人的感觉是粗鄙、生硬、无礼;反之如果间接表达,就是委婉语,给人的印象是典雅、含蓄、中听、有礼。 所谓文体委婉语,实际上是恭维语,溢美之词,与禁忌语无关。死亡是人类普遍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由于英汉两种文化背景不同,所反映出 的对死亡的看法存在很大差异。____在英语国家的人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关于死亡的委婉语多 半来自《圣经》,与____信仰密切相关。许多_都相信"来世"和"原罪"之说,在他们看来,死亡就意 味着"to go tO heaven"(进天堂)、"to be called to Cod"(被召唤到上帝那)or"to cancel ones account"(销账)。____认为在最后审判中,人人都要把记载自己在世上所作所为的账本交给上帝审判。 在中国,没有一种宗教能像____在英语国家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汉语有关死亡的委婉语体现的是多种思想体系和宗教信仰,表达的是对人生、死亡不同的看法。 首先是起源于孔子时代的儒家思想体系。儒家观点认为,人的自然生命可以完结,但其高尚精神和道德都将永留人世。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指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因此,辛亥革命前后,许多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和人民利益慷慨赴义,被称之为"舍生取义"、"就义"、"取义成仁"。 而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理论中,则有"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生死无终始者为友"之说,死生之所以能忘,在于他完全能与"无终始者"的天地万物同在 庄子把生死看作同万物一样的一种变化,汉语中的"永垂不朽"、"羽化升仙"等委婉语,反映的正是这样一种观念。 再看与西方____齐名的佛教,虽然起源于印度,但自唐朝以来,对中国的影响不可言喻,更有着与____"来世"相似的"世代轮回"之说。我们经常说的"去世"、"逝世"、"谢世"等死亡委婉语,皆出于此。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语汇相当丰富,有关死亡的委婉语更是远远多于起源于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的英国。和尚之死为"涅盘";高龄而死为寿终;殉情为"飞蛾扑火";为贞节而死为"全节";为民族利益而死为"殉国";随君主一起死为"殉葬";为保卫祖国而死是"烈士";共产党人之死是"去见马克思",更有老百姓所谓的"地下工作者"等对死人的谑称。 以上所述也许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西方人难以理喻的,但同样,两大民族都把死亡看作"休息"或"睡眠","final sleep"、"to be at rest"、"to return to dust"这些都反映出了两大民族对"死亡"看法的相似之处。 中、英两国对婚前、婚外性行为都持否定态度,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已为人们逐渐认可和接受。这一点从 affair(桃色事件)、trial love(试婚)掩饰中都有所体现。英美人谈及"私生子"一词时不用 bastard,而是说成 love child,因为前者除有"私生子"的意思外,还有"杂种"的含义,而后者则不带有歧视、骂人的意味,体现了对私生子一视同仁的态度。而这几年中国人用"婚外恋"、"外遇"、"情人"、"试婚"等委婉语对过去所不齿的"偷情"、"养汉"、"搞破鞋"等婚外性行为进行了宽容的遮羞。 英语国家的 教育 界也出现了不少委婉语。他们中有人不把教师称作"teacher",而"educator"。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尽量用积极用语来代替消极用语。当教师谈到学习差的学生(below average student)时,他们不用"she/he is poor in her/his studies",而用"she/he is working at her/his own level(她/他在根据自己的水平学习)",这样就不会伤害学生本人及家长的自尊心。说"she/he Call do better work with help(她/他在有人帮助的情况下,可以学的更好些)",比直接说"she/he is slow(迟钝)or stupid(笨)"更不会得罪人。做教师的当然不会说学生 stupid(笨),lazy(懒),这样说会使学生和家长都很难接受。所以把 lazy student叫做under achie.ver(未能充分发挥潜能的学生),这种表达听起来既不刺耳,也没有说明成绩如何,也可能勉强及格,也可能不及格。又如用"he/she depends on others to do his/her work(他/她靠别人做作业)"代替"he/she cheats inclass"o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尊师重教的典范。自孔予以来,教师被尊称为"先生",教授技术的人则被称作"师傅(父)",即有代父教子之说。今天我们把老师称作"园丁",称学生为"小树苗",纠正他们的错误叫"修枝打权",对他们的培育是"浇水施肥",他们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孔夫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得到了升华和扩展。因此,今天的学校里,早巳听不到"朽木不可雕"、"榆木脑袋"、"没出息"等挖苦侮辱学生的话语,取而代之的是''很好"、"下次努力"、"如果好好写字你会更棒"等鼓励的话。开家长会时,老师更经常说:"您的孩子很聪明,但注意力不集中"或"您能注重培养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的进步会更大"、"孩子反应较慢,但很用功"、"您的孩子更适合学技术"。这些委婉的说法,既使家长认识到了孩子的缺点,又很容易接受老师的批评。 英美国家从事服务行业的人收入可观,但其社会地位并不高,官方为了对此加以粉饰,常常使用装饰词"sanitation engineer"而不是garbage collector。因为后者会使人联想到垃圾,而前者则会给人一种垃圾被消除之后的卫生、洁净之感,同时其社会地位似乎也提到了与工程师一样令人景仰的高度。类似的还有buildingengineer(建筑维护技师)代替janitor(照管楼房或者办公室的工友),hair stylist(发型设计师)代替barber。 在中国,随着社会的变革,"拾荒者"、"下岗"、"弱势群体"、"家政服务"、"保洁员"等一些粉饰性名词也相继出现。这反映出随着社会的发展,交往的增多,东西方文化相互融合,观念上的差异也在逐步缩小。当然,由于国情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一种文体里需用委婉方式表达的情况在另一种语言里往往不存在,而一个民族的禁忌和委婉在另一个民族可能是人们公开谈论的话题。因此,对英、汉委婉语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两种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对我们教学更具意义。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孔庆成:委婉语现象的主体透视[M),外国语,1993 3、张梦:英美话语文化导人[J),许昌学院学报,2006.3。
华丽的转身159
摘 要: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和语意现象,委婉语在英语中使用的十分广泛,本文通过总结归纳的方法分析了几种常见的委婉语类型及其使用。� 关键词:委婉语;类型;使用 �� 英语中的euphemism (委婉语)一词源自希腊语。词头“eu -”的意思是“good ,well”,词干“pheme”的意思是“speech”,整个字面意义是“word of good omen”(吉言) 或(好的说法) 。一般来说,委婉语就是使用语气温和、迁回含蓄、文雅动听、令人愉快的表达方式代替粗俗生硬、直露刺耳或不能登大雅之堂乃至损害双方关系的语言。英语委婉语的产生有着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并反映了英语国家的社会心理状、社会价值观和相应的文化传统。委婉语在英语中的使用十分广泛, 常见的委婉语可分为如下几类:� 一、与不幸事件相关的委婉语� 对人类来说最不幸的莫过于死亡了,所以人们最忌讳的应该“死亡” 。所以与死亡相关委婉语非常多,有的委婉语与宗教有关,如: go to the next world ( 到另外一个世界去) ,to be at rest(休息,安息),to join the immortals(加入不朽者之列),to answer the final summons (最后一次应招),to join the Great majority(跻身于多数之列) ,depart from this world for ever(撒手人寰 ,离开今世),to return to earth(归之尘土) ;还有些与宗教无关,如:kick the bucket (蹬腿 ,翘辫子),jump the last hurdle (跳过最后的栅栏), to lay down one’s life (马革裹尸 ,为国捐躯) ,to shoot one’s last shot (射出最后一发子弹),the last voyage (最后一次航行),to pay one’s debt to society(向社会偿还债务),have one foot in the grave (行将入土) ,to call curtain (谢幕) 等。这些委婉语的使用 ,也许可以减少人们的痛苦 ,以寄托人们的哀思 。� 疾病与残疾常常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痛苦,所以在不得已提及这些时,人们也常常使用委婉语以避免引起自己和他人的不快。如:以 social disease (社会性疾病) 来代替venereal disease (性病);以 preventable disease (可以预防性的疾病) 来代替 syphilis(梅毒) 或 aids (艾滋病); 以 a growth (赘生物) 来代替 cancer (癌症);以 heart condition (心脏状况有问题) 来代替 heart attack (心脏病);用 physically handicapped 或 physically inconvenienced(生理上有障碍的)来代替 the crippled (残疾人);以 hard - of - hearing (听觉有困难的) 或 defective hearing ( 听力有缺陷) 来代替 deaf (耳聋的);以 visually retarded (视力有障碍)代替 blind (失明的);以 mental deficiency (智力缺陷)代替 retarded (智力低下的,弱智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贫困也是一件为人带来痛苦和不幸的事 。涉及到贫困的话题常常给经济状况窘迫,生活贫苦的人带来一定的伤害,所以人们也常用委婉语指代与贫困相关的词汇,如:将poor people(穷人)委婉地称之为underprivileged people (享受权益比大多数人少的人)、the less fortunate(低收入人)、low - income people(财产不多的人);把拖儿带女的寡妇 (widow) 称之为“依靠救济抚养子女的母亲”(a welfare mother);把债台高筑的人 (a man in debt)说成“积蓄为负值的人”;把贫民窟 ( slum) 说成“低于标准的住宅”( substandard housing);把贫困地区 (poverty- stricken areas) 说成“享受权益较少的地区”(underprivileged areas) ,等等。� 二、与隐私相关的委婉语。� 在英语中涉及婚姻和性的词语都属于个人隐私,一般常使用委婉语代替。如:把 sexual relations without marriage (非法同居)称为trial marriage ,free love (试婚); 把 adultery(通奸) 称为 be intimate with sb. (与 … 有亲密关系) ;把 have sex with(性行为) 称为 to go to bed with(与某人发生性关系);把未婚先育称为get into trouble (陷入困境)或者have an accident (意外事件,出了问题);把illegitimate child (私生子)称为love child (爱情之子,婚外恋之结晶)。 � 在西方年龄属于个人隐私,因为很多人尤其是女人忌讳直接谈论别人的年龄,年龄大的人更是不喜欢“老”这个表示年龄的词,就出现了许多有关“老”和“年龄”的委婉表达方式 ,如“年长公民”(old people)被委婉称之为“深资公民”( senior citizen) 或有丰富经验的老人(experienced old people)”;将 “政界元老(old politicians)”称之为“受人尊敬的老人”a distinguished gentlemen ;“老年”(old age)则称之为“黄金年龄”(golden years)。� 分泌和排泄虽属人的自然生理现象,但也是个人隐私的一种,不宜直说,所以把fart (放屁)委婉地称之为break wind ,pass wind (排气);把urinate (小便)称为pass water (排水(造水) ,caught short (被搞的措手不及) ,get some fresh air (去呼吸一点新鲜空气去) ,give oneself ease (使自己舒服一下) ,answer the call of nature (自然的需要) ,do number one (一号,做第一件事)等;defecate (大便)婉称为do number two (二号事),move the bowels(轻松一下肠子) 。� 三、与职业相关的委婉语� 社会分工高低贵贱十分悬殊,从事低微职业的人群中产生一种地位忧虑感,通过邻近原则,运用借代或比喻的手段,使其语义升扬,使社会地位较低下的职业显得体面高雅,从而大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要 。如:从事体力劳动的园林工人(gardener)子就成了技术含量高的“风景建筑师”(landscape architect) ;修枝工、花木匠(tree - trimmer)成了“树医”(tree surgeon) ;理发师( hairdresser)成了“美容专家”(cosmetician) ;机关的打字员(typist)成了人们羡慕的“秘书”( secretary) 。 � 四、与国家事务有关的委婉语� 经济、政治、外交等都是国家的重要事务 ,为了缓解矛盾、促进发展、加强交流等特殊目的,在这些领域也有许多委婉语。如:把“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称为“经济萧条”(economic depression);把 “经济不景气”(economic recession)说成经济调整时期;(a period of economic adjustment);把“日益紧张的劳资关系”(conflict between the employer and the employee)称之为“工业纠纷”(industrial dispute);把学生罢课示(boycott classes)说成“学生不安”( student unrest) ;把“被政府歪曲和篡改的新闻报道”(news slanted and doctored by the government)地说成“整理过的新闻”(managed news) ;把加强“警察镇压”( suppression)称为“法律与秩序”(law and order);把“情报特务活动”(spying)美化为“公共外交”(public diplomacy) ,窃取报的人是 plumbers (管子工 ) � 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和语义现象,委婉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并渗透到了语言运用的各个层面,对委婉语的了解和掌握,能够改善人们的言语行为质量,减少话语冲突,从而使语言交际活动顺利进行。 �� [参考文献]� [1]朗文. 当代英语大词典[ Z].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 [2]陆谷生. 英汉大词典[ Z].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 [3]刘纯豹. 英语委婉语词典[ Z].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 [4]从莱庭. 英语委婉语详解词典[ Z].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 [5]吕煦. 实用英语修辞[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 [6] 王寅. 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 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3.� [7]成令瑾. 英语说话艺术和写作技巧[M].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 [8]黎昌抱. 英语修辞格探新[M]. 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 � [9]邓炎昌.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礼貌原则对比研究论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怎么去写
论文的研究对象预期中(期望)能带来的理论意义(比如开创性的理论研究方法,对某个理论或者计算方法的优化等)、经济效益等。总之就是你这篇论文的意义何在。(反正你做这
关于 议论文 作文 评语又有哪些呢?议论文作文在作文写作中占着很重要的角色。下面是我为您分享的议论文作文评语精选,希望对您有帮助!
摘 要:委婉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人们为了避免直接谈及某些概念时,常采用比较委婉的语言来代替。本文将从产生的原因、特点和分类这三个方面来谈谈英语委婉语。 关键
要写自己感兴趣的,有话题可写,人云亦云的东西,给答辩老师印象不好。尽量有创新点和你自己的思考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