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zhenpeng
健康传播是美国70年代开始兴起的传播学研究领域。健康传播在美国的发展,离不开其社会保障制度和传播学理论的发展。相比之下,我国的健康传播研究则显得比较滞后。随著大众对健康的关注,健康传播势必会引起更多人的研究。关键词:健康﹔传播学﹔健康传播传播学的始祖施拉姆曾说:“传播学的研究就如同各个学科交叉路口的位置,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路过并留下了自己的痕迹”[1]。健康传播学作为传播学研究的领域之一,是在当时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问题日益关注,以及传播学蓬勃发展的势头之下兴起的。一、健康传播的缘起及现代健康传播特征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对健康问题的认知。健康传播,承载著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使命。古代社会,由於受到技术、物质等条件的制约,健康传播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显得既很朴素而又初级。古代的健康传播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存在与民间的,老百姓之间相互传播、自由散发的关於健康方面的谚语、俗话、民间故事﹔另一类则是医患之间所进行的人际传播。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社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古老的健康传播开始向现代健康传播发展。现代健康传播与古代健康传播相比出现了一些新特征。这些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健康传播内容不再仅仅关注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更多关注改变生活方式预防慢性疾病﹔健康传播的模式由单向教育过渡为双向互动﹔健康传播的策略,开始运用社会营销,名人效应,娱乐——教育的策略﹔健康传播的媒介,运用网络等新媒介技术手段进行传播。二、美国的健康传播研究20世纪70年代健康传播从美国发源。1971年,美国心脏病专家杰克‧法奎尔和传播学者内森‧迈克比联合开展了一项“通过降低体重、减少吸烟、降低血压和血脂水平,从而降低心脏病的发病危险”的“心脏病预防计划”。在此计划中,一些传播学的研究方法首次被运用到健康传播的领域。因此,美国的斯坦福心脏病预防计划被认为是现代健康传播的开端。随后1975年国际传播学会(ICA)芝加哥年会上,ICA“治疗传播兴趣小组”正式更名为“健康传播分会”。“健康传播”被学术界首次提出并正式使用。进入80年代,健康传播开始渐趋成熟。80年代末期,美国的健康传播研究领域终於有了全美第一份健康传播学的专业期刊《健康传播》(季刊)。《健康传播》为健康传播类专业开辟了一个学术研究阵地。90年代以后,美国的健康传播研究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各个研究机构和高校之间有了更多的互动和交流。1996年美国的健康传播类学术期刊《健康传播季刊》创刊,此刊於1989年的《健康传播》相比更偏重於国际性和应用性的研究。此外,一些社会资金的融入也为健康传播的发展注入了更多的活力。三、我国的健康传播研究我国的健康传播研究起步较晚,最初对於健康传播学的研究源於健康教育界,而不是传播学界。1987年,全国首届健康教育理论学习研讨会上第一次系统介绍了传播学理论,提出了传播学在健康教育中的运用等问题。之后随著人们对健康问题的不断关注,健康传播学逐渐进入研究者的研究视野。我国对於健康传播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1.健康传播的概念界定及其现状的分析研究。起初,对於健康传播的认识是从医学视角出发的。认为健康传播是指人们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健康的目的而制作、传递、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健康传播是一般传播行为在医学领域的具体和深化[2]。随著对健康传播认识的全面和深入,健康传播被定义为:是一种在特定的社会和历史环境下,以传递健康信息、普及健康知识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3]。在健康传播研究的众多议题中,有两大类议题占据了主要地位,一类是以健康问题意识为导向的研究议题,另一类是以传播学问题意识为导向的研究议题。与此相对应,在研究人员的构成上,健康领域的研究者与传播学领域的研究者共同构成了健康传播研究人员的主体。2.媒体在健康传播中所起作用的研究。据2007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医学与健康”排在公众最感兴趣信息的首位。正因为大众对健康有迫切的高质量的追求,各种媒体如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以及网络都开设了大量的健康类节(栏)目。在健康传播中,大众传媒充当几种角色:社会健康环境的瞭望者,医疗健康政策制定的呼唤者和推动者,医学健康知识的普及者[4]。对於媒体在健康传播中所起的作用,大多是围绕不同媒体和不同栏目进行的研究。也有一些是针对某些重大社会疾病中媒体所起的作用而进行的思索。由於媒体在健康信息的传播中,承担著传播者的角色。因此,健康类媒体应该为读者提供最科学、最实惠、最可行的求医问药指南。3.健康传播的受众分析及其传播效果研究。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应该是受众的接受程度。适宜的健康传播方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亲和力、公信力和服务性的特色,是影响公众接受程度的重要因素。有了亲和力,公众对你传播的知识才爱听爱看。有了公信力,公众会感到你传播的知识值得听与看。有了服务性,公众从中有了收获,才认同你传播知识的价值,给予接受。这些都是健康传播达到预期效果的保证和健康传播群众性的体现。而群众性既是健康传播的起点,也是终点或目标。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现在提出了分众传播的新概念。分众传播是一种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传播不同内容的传播方法,是多点到多点的信息传播方式[5]。分众传播的恰当运用,可以满足不同受众的信息需求,从而使信息传播的效果达到最大化。4.对台湾地区和其他国家健康传播的经验研究。鉴於我国内地对健康传播研究的水平还很有限,所以我国内地有些学者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来研究台湾和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通过学习台湾和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更好的指导我国内地做好健康传播的研究。美国是健康传播的开山鼻祖,加之其健康传播发展的比较好,所以对美国健康传播的研究比较多。对於台湾健康传播的研究,台湾著名学者徐美苓从科际整合的观点,回顾岛外健康传播研究与教育的发展,接著对中国台湾的健康传播研究与教育概况及现有资源进行评估,从具有“传播”主体性的角度,对健康传播的教与学进行了反思性探讨[6]。台湾的另一名学者秦美婷则以台湾医药新闻发展史上具有领先地位的《民生报》为研究目标,通过对台湾地区肺结核、艾滋病、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传染病的例证分析,寻找到了媒体的信源权力及其外部信源权力。还有学者对台湾地区的健康城市和健康社区进行了研究,提出个人的健康与否已不仅仅是个人的因素或问题,而与整个社区、城市及国家紧密关联。健康的观念不应只停留在过去对“生理”的单一重视,或只注重部分个人的“心理”的健康,而应当同时兼顾到个人在生理、心理及社会的健康状况,从而达到“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的目标。除此之外,还有学者通过对2002年到2006年的《中国健康教育》杂志与英国的《Health Education》杂志刊载文章进行传播基本要素的比较研究。基於中英两国健康教育研究基本状况的不同和两国间的差异,借鉴国际研究发展的经验,我国未来的健康教育研究应注重学科基础研究,注重学校教育,从青少年抓起以发挥其最大的功效﹔重视健康教育传播研究,重视专业传播队伍建设以提升研究成果的传播扩散,普及转化能力﹔加强多学科、多部门的协作研究,注重国际研究与国际合作,以加快研究发展步伐。总的来说,上述研究成果,使得健康传播的研究视野更加的广阔。但是健康传播对於庞大的农村人口以及农民健康问题的关注却很有限
我给你提供个论文的框架供你参考。题目:博客传播视角下的危机事件研究——以XXX为例一、绪论(1)研究目的及意义(2)文献综述及分析(3)研究方法及创新二、博客传
论文综述范文写法如下: 1、标题 文献综述的标题一般多是在设计(论文)选题的标题后加“文献综述”字样。 2、提要或前言 此部分一般不用专设标题,而是直接作为整个
文献综述通常包括三个部分:前言、主体和总结。前言部分主要说明文献综述写作的目的,介绍主要概念、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涉及问题的范围)、文献起止年月、问题的现状和争
写文献综述,当然要学会拆字法了,就像杨修、赖布衣一样,从一个关键字里引申出多重、多层次、多维度的意义。话说回来,对于本科来说不太必要。言归正传,首先讲文献第一,
首先, 你的名字是匿名的。 其次,传播学方面的文献也是很多的。 最终的是,我可以分享一下,文献综述的做法。 文献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