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老婆饼的人
为了提高养殖效益,提高羔羊的成活率、提高羊群的羔羊总体收获率、加快群体周转非常重要。其中,影响羊的养殖效益的主要因素是羔羊成活率。现我对养羊生产中影响羔羊成活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羔羊成活率的影响因素
1母羊因素
一是母羊营养。妊娠羊在配种前及排卵前后的营养水平对胚胎生存起着关键的作用,营养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严重妨碍胚胎的生存和生长。在限制母羊的能量摄入时,体况差的青年及老年母羊受到的危害最大,延缓胚胎的发育;妊娠早期营养水平过高,则会引起血浆孕酮浓度下降,也会影响胚胎的发育,甚至引起死亡;在生长、发育及泌乳等阶段中都有各自的独特需要,尤其是繁殖功能对营养条件有更严格的要求,营养缺乏时,繁殖首先受到影响。通常营养物质摄入不足、过量或比例失调可以延迟初情期,降低排卵率和受胎率,引起胚胎或胎儿死亡,产出的羔羊体弱,死亡率高。
二是母羊的母性。母性好的母羊产羔后,总是不会远离羔羊,能及时给羔羊喂奶。一般母性好的母羊奶水充足,当乳房发胀时,就会寻找羔羊,到羔羊身边。如果母羊奶水少,就很少回到羔羊身边,羔羊会因不能及时吃到奶而发育不良,易发生各种疾病死亡。三是母羊的乳房。母羊在产羔后的最初几天,如果产下为单羔,就要注意不要让羔羊只吃一边乳头,另一边3~7d不吃奶,可能就会发生乳房炎而引起坏乳房,给以后母羊的哺乳造成困难。以后如果产2只以上羔羊,就要给另一只羔羊寻找代乳母羊,否则有一只羔羊会因为缺奶而死亡。另外在剪毛时,不小心使母羊乳头受伤,也可能影响以后的哺乳。
2羔羊及饲养管理因素
一是羔羊出生重量和体质。羔羊的初生重与其生活力及以后的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初生重太小的羔羊,体弱,容易生病,抵御各种不良剌激的能力差,死亡率高。
二是圈舍环境。大多数羊场产羔安排在冬季或早春,如果圈舍条件差,母羊群产羔期间未仔细观察,有些母羊产羔后,羔羊会被冻死,或者天气太冷羔羊容易得病,是影响羔羊成活率的主要因素。
三是兽害或鼠害。圈舍简陋,羔羊由于弱小,易发生兽害,但在舍饲情况下,有时羔羊会遭到鼠害而死。四是疾病因素。羔羊抵御疾病能力弱,常发生痢疾、便秘、肺炎、口膜炎疾病,未能及时治疗,引起死亡。
提高羊羔成活率的对策
1产房和羔羊圈舍的建设
羊舍要背风朝阳,地势干燥,通气良好,冬天增加保暖、夏季有遮荫防晒等措施;羊舍内要有食槽和草架,不应把草扔到地上,造成浪费或传播疾病;产羔房内设计足够的产羔小间或产仔栏。在产羔后的最初几天母子放在一起,使之密切接触,如果遇到母羊产羔后奶少或产羔多,找代乳母羊,也可通过产羔小间让代乳母羊与哺育羔相认。母羊产羔期间保持舍内温度恒定在15℃以上。
2加强母羊饲养管理
母羊配种怀孕后,食欲增加,增膘较快,比较温顺;怀孕期尤其是怀孕后期,要根据羊的性别、强弱、大小严格分群,以免互相顶撞而导致外伤或感染其他疾病,影响胎儿的发育。妊娠前期是指妊娠的前3个月,此时由于胎儿发育缓慢,所需的营养与空怀期无明显的差别,饲养上以保胎为主。夏季不要饲喂霉烂变质的草料,冬季不饲喂带冰的块饲料和霜草,不饮冰水,以免流产。重点是抓膘度,可根据种母羊的膘情确定是否补饲精料,特别是在牧草营养价值质量不高的情况下尤为重要。
妊娠后期重点是要抓膘、保胎,一是满足妊娠母羊的营养需要,每只妊娠母羊试膘情和牧草质量每天补充含蛋白质较高的精饲料400~800g、胡萝卜500g,以及适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二是保胎,切忌在羊出入羊舍时互相拥挤;三是保持羊舍良好的环境卫生,圈舍空气新鲜,冬季保温;四是保持妊娠母羊圈舍合理的饲养密度防止舍内拥挤。准备好产房,用20%石灰水或石炭酸、草木灰等消毒,铺少量垫草等;产前3d,母羊饲料减少到最小限度,精料如常,产前1~2d让母羊留圈喂养或近圈放牧;准备好接产所用的碘酒、脸盆、毛巾、药皂或来苏尔、新洁尔来、高锰酸钾、记录表等用品。让母羊卧平或前高后低,便于产羔,接产者做好人工助产,剪断脐带(距腹约3cm),挤出血水,用碘酒消毒防破伤风;让母羊舐干羔羊,以增强母性和利于胎衣排出,必要时可用干净垫草或干毛巾协助轻擦羔体多量的黏液和胎水。
多胎的羊每羔产出时间间隔不等,快则几分钟,慢则近1h或更长。待最后一羔产出后,给母羊饮温水、盐水,5d之内不饮冷水。产羔后3d内,如果母羊膘情好,可暂不喂精料,只喂优质干草,以防消化不良或发生乳房炎。以后精料逐渐增多,到10d后达规定量,以后视情况酌增精料量,保证足够的营养,满足泌乳需要,使羔羊吃到足够的奶水。
3羔羊的饲养管理
一是辅助羔羊吃初乳。羔羊出生后剥去胎蹄,让羔羊站起,人工协助吃初乳,以利排出胎便,增强羔羊的免疫力;30min后称初生重量。母羊哺乳前就剪去其乳房周围的污毛,并挤去几滴初乳再让羔羊吮乳。
二是人工辅喂。初生的羔羊,健壮的自己能吸乳,弱的羔羊,或是初产母羊,母性不强的母羊,需人工辅喂,即把母羊圈于母仔栏,把羔羊抱到乳房前,羔羊就会吸乳,体弱的应每隔1~3h哺喂1次,如此几次,羔羊就会自己找母羊吸乳了。母羊哺羔时,常嗅羔羊尾部以辨认自己的羔羊。
三是人工补饲。母羊奶水不足时,对羔羊进行人工哺乳,可用羊奶、牛奶、脱脂奶粉或代乳品。饲喂时要遵循定时、定量、定温、定质、定期消毒的原则。定时指合理安排哺乳时间,1月龄内的羔羊,1次/3h;1~2月龄时,4次/d;2~3月龄时,3次/d;3月龄后,1~2次/d。随着月龄的增加,逐渐减少喂奶次数,适当增加每次的喂量。定量指喂量以满足羔羊的营养需要为前提,哺喂过多可引起消化不良,甚至腹泻;过少则营养不足,影响羔羊的生长发育。初期每只羔羊每次喂250g左右,可根据个体、运动量和年龄大小酌情增减。
一般说来,每昼夜的哺乳量以不低于体重的16%为宜。定温是指人工哺乳的奶温应接近或稍高干母羊体温,即以38~42℃较好。定质是指哺喂羔羊的奶汁要求新鲜、清洁,以刚挤出的鲜奶为最好。对于低温保存的奶品,喂前应进行加温和搅拌,使乳汁混合均匀[3]。定期消毒是指为了防止疾病发生,每次哺喂后都要将用具用清水冲洗干净,用沸碱水消毒,1次/2d。
四是寻找“保姆”寄养。在养羊生产中经常有些母羊一胎产2~3只羔羊或母羊产羔后产奶较少,不够羔羊吃;有些母羊产羔后死亡,留下孤羔,这时都需要为羔羊找代奶的母羊,即“保姆”羊。“保姆”羊最好选择产后羔羊已死、奶量充足的母羊作保姆,这种可以防止母羊因乳房肿胀而引起乳房炎。另外,也可选择产单羔、但泌乳性能高的母羊作保姆羊。选“保姆”羊时应注意,过寄待哺羔羊的日龄与“保姆”羊产羔日数尽量接近,最好前后不超过3d。当“保姆”羊凭借羔羊的气味识别自己的羔羊,而不让过寄代哺的羔羊吃自己的奶时,可以事先将“保姆”羊的尿液或乳汁涂在代哺羔羊身上,或在代哺羔羊及保姆羊所生的羔羊身上同时都涂抹同一种气味的东西,如来苏儿等,使“保姆”羊无法识别自己的羔羊。此外应在一胎多羔的羔羊中选强壮的羔羊去过寄,弱羔留下让自己的母羊哺乳。一般应先让羔羊吃了母羊的初乳后,再过寄到“保姆”羊那里,这样有助于增加过寄羔羊的抗病能力。
五是训练其吃草。羔羊在15~20日龄时,要训练其吃草。半月龄时补饲混合料50~75g/d;1~2月龄补饲100g/d;2~3月龄时补饲200g/d;3~4月龄时补250g/d。混合料的组成以豆子、豆饼、玉米等为好,最好不用棉籽饼;干草以苜蓿、花生秧、柳树叶等为好,干草要切碎。先喂精料,后喂粗料,还要适当加喂青饲料,同时要保证足够的饮水,并让羔羊每天下午在运动场进行一定时间的活动。
六是适时断乳。羔羊生长到3~4月龄时,必须断奶。多采用一次断乳法,即将母仔分群,不再合群,断奶后把母羊移走,按羔羊的性别,强弱分群管理。
七是适时去势、断尾。非种用羔羊在4周龄左右,即可去势,常用手术法和结扎法。断尾可在羔羊生后2周之内进行,常用烧烙断尾法和结扎断尾法。
八是搞好圈舍卫生。圈舍要求保持干燥、清洁温暖,并防止贼风吹袭。要勤垫褥草,或干土、干粪等,保持地面干燥,要及时清除脱落的杂毛、铁丝等杂物,以防造成羔羊肠道堵塞或穿孔而致死。食槽要清洁、卫生。
4加强疫病防治
在羔羊出生后12h内开始喂服土霉素,每只每次次/d,连喂3d,可起到预防效果。定时驱赶羔羊,增强体质。仔细观察,做到有病及时发现,立即隔离、治疗。预防羔羊痢疾、便秘、肺炎、口膜炎等常见病[4]。对羊痘、羊快疫、肠毒症、痢疾、口啼疫、肺炎、布氏杆菌等病,按免疫程序做好疫苗免疫工作。
稥油菋精
一、加强选种选配 母羊多胎性遗传力很强,绵羊排卵2~6个,多的达9个成熟的卵子;山羊2~7个,多的达10个以上成熟的卵子。因此,在羊群中要经常选留多胎羊,特别是选择第一胎多羔的母羊或者它本身的后代。还应尽可能选留双胎公羊做种公羊。 二、提高适龄母羊在羊群中的比重 研究表明,一般二产以上的母羊双羔率高,因此,4~6岁的母羊应占羊群总数的55%~60%,这是提高母羊增殖速度的一个重要措施。 三、提高配种前体重 母羊配种前体重与繁殖力密切相关,配种体重每增加5千克,双羔率可提高9%。据有关单位试验,配种前不足40千克的母羊,发情配种受胎率为68%,全部产单羔;40~61千克以上者,受胎率73%~100%,产羔率100%~150%。 四、短期优饲 配种前2~3周短期优饲,每只母羊每天补饲~千克,微量元素添加剂1~2克,还补饲VE和VA制剂,使母羊活重增加3~5千克以上,可以提高母羊的双羔率5%~10%。 五、使用孕乌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 在母羊发情周期的第12天或13天(即母羊发情到来之前的4天),一次注射PMSG500~1000IU,可促使羊羔母羊排双卵。 六、配种方法 适时多次输精是促进一胎多产,提高繁殖率的途径之一。精子在母羊的子宫内生存约9个小时,母羊如果排两个或三个卵,不是同时排出的,为了使卵都受精,可以在母羊发情的中期、末期多次输粗,可以提高受胎率。生产实践中常采用重复配、双重配、混合精液输精等办法,积极开展人工授精可以充分发挥优良种公羊的作用。 七、导入多产品种血液 用多胎品种与地方品种杂交,是提高繁殖力的最快、最有效和最简便的方法。据研究,用莎能山羊改良本地山羊,其后代周岁体重可提高80%以上,双羔率提高40%以上。 八、喂二氢吡啶和注射双羔素 据研究,每100千克补料中添加10~20克二氢吡啶,羊产羔率提高,母羊日增重提高。在配种前7周每只母羊预部皮下注射双羔素2毫升,配种前4周再注射2毫升,产羔率可提高。
雪野在宁
近些年,我国养羊业发展迅速,养羊的良种率占据优势,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养羊的技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浅谈高效养羊的技术要点
摘要:从高效养羊的概念、指导思想、实现高效养羊的途径、高效养羊的生产工艺与生产体系设计原则和高效养羊技术体系的要点等,多方位讨论了工厂化高效养羊新生产体系建立的有关问题,阐述了高效养羊的基本思想。
关键词:高效养羊 养羊业 生产新体系
1、高效养羊的概念与指导思想
高效养羊的概念
高效养羊特点是:羊场规模大,饲养密度高,生产全过程的技术密集,生产周期短,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高,产品适应市场需求,饲养方式以全舍饲为主。这种理想的新体系也就是规模化,集约化的养羊生产体系,它要求生产者和管理者能够准确地掌握羊群对不同环境的反应特点,采用人为控制环境的配套技术,包括营养,繁殖,兽医保健等重要环节的调控,对养羊生产实行有效的控制,并能建立或组织完善的服务体系,达到规模化,集约化高效生产与产业化服务的平衡协调。
高效养羊的基本指导思想
以畜牧科学和现代科学技术为先导,以生产经济效益为中心,在适宜,配套的生产,管理和经营体系中,最大潜力的发挥和调动新技术的效力和生产者的积极性,使养羊业成为农业经济的新增长点,形成支柱产业。
2、实现高效养羊的途径
从我国的养羊生产实际出发,建立新技术体系,推广和应用现代畜牧科技综合配套技术。在推动千家万户养羊的同时,依不同地区生态条件,组织建立养羊生产基地,不断推动专业化、规模化和集越化养羊的进程,提高我国养羊业的水平。建立和健全良种繁育及杂交利用新体系。
3、建立饲草、料高产栽培、加工与高效利用的生产一供应新体系
养羊的成本60%~70%是饲草、料。要使养羊生产有利润,首要条件是保证饲草、料的充足、平衡供应和大幅度降低饲草、料生产成本。我国青、粗饲料,农副产品资源,特别是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利用潜力巨大。
4、改善饲养管理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
改变靠天养羊,粗放饲养的传统养羊习惯,建立巩固的饲草、料生产基地,积极发展全价配合饲料工业,按营养需要进行标准化营养饲养。同时,要加强棚圈建设,根据不同气候条件,因地制宜修建羊舍。北方和高寒牧区要大力推广塑料暖棚养羊技术,南方潮湿地区提倡修建简易楼式羊舍。
5、发展“龙头”企业、建立产加销、贸工牧生产新体系
在高效养羊生产中,时时刻刻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为确保养羊业的活力,要建设好各类羊生产基地,突出特点,形成整体规模,抗御市场风险。
6、加强养羊科学研究、建立完善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养羊科学研究必须面向养羊生产,面向未来。紧密围绕养羊生产中的技术重点和难点,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采取实用技术的合理组装配套等方法,发挥技术的整体效应,是加快实现养羊现代化的关键。与此同时,建立完善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广泛采用现代化养羊技术和科研成果,不断提高养羊生产的科技含量。
7、高效养羊的技术体系与技术要点
优质饲草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要点
从生态学的食物链理论角度出发,这就是食物链的“源头”,只有加大发掘、扩大和“开源”的力度,才能有充足的“流”,高效养羊的生产基础才能牢固,也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高速发展。所以,应当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优质饲草高产栽培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
优良品种推广与品种改良技术体系要点
养羊生产方向 依各地的自然环境、消费习惯、经济、文化及市场的特点,科学地确定适合本地的养羊生产方向。适合饲养肉羊的,应以肉羊为主加速发展,适合发展山羊的,应加大发展的力度。
高效饲养与管理技术体系要点
非蛋白氮的利用 充分发掘反刍动物可以利用非蛋白氮的生物学潜力,用好用足非蛋白氮。
饲料组合效应 建立正确判断饲料组合效应的测定方法,科学合理的使用各种饲料和饲草。
饲料卫生 建立饲料卫生的技术体系,减少饲料污染,生产无污染的绿色养羊产品。
饲草青贮与秸杆微贮 实行全部饲草的青贮和秸杆的微贮加工的技术措施,提高饲草的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
羔羊早期断奶与代乳品 采用先进的羔羊早期断奶料或代乳品,对羔羊实行早期断奶,集中育肥,生产优质羔羊肉。
系统管理 将养羊生产视为系统工程,采用系统管理技术。
环境调控 对羊生存环境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包括标准化羊舍的设计,塑料暖圈及饲养设施的优化。
营养调控 按照各类羊的和生产目标营养需要特点,对羊群实施有效的营养调控,最大限度的发挥各类各品种羊的生产潜力。
高效繁殖的计算机管理 建立羊群高频繁殖的计算机管理体系,发挥多学科技术的集合优胜,使养羊生产实现高效益。
高效养羊的兽医综合保健技术体系要点
羔羊常发病的综合防治 对羔羊常发的18种疾病实行有效的综合防治,保障羔羊的健康。
种羊的兽医综合保健 建立种羊的综合保健体系,确保种羊的种用价值和高频繁殖对种羊的要求,在一年内任一时期都能保持旺盛的性欲和生产高质量的精液。
围产期母羊的综合兽医保健 对围产期母羊实行有计划的综合保健,确保母羊的健康和妊娠安全。
工厂化饲养羊群主要疾病的防、检、驱程序 按工厂化饲养的要求对羊群主要疾病实施重点的防、检、驱程序,确保大群的安全。
饲草、料及饮水的卫生质量控制 对饲草、料和饮水进行卫生控制,定期、定指标对所用的饲草、料和饮水进行质量检测,及时纠正不合格现象。
羊舍环境净化 定期检测羊舍环境,及时消除病原,最终达到羊舍环境的净化。
营养性疾病的防治 采用综合措施,正确诊断和预防营养性疾病的发生,选用对症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添加剂,注重营养的合理配合。
过腹还田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要点
工厂化养羊的积肥模式 建立适合工厂化生产的养羊生产积肥模式,多积肥,积好肥。
以增施有机肥为主的稳产高产田的建立 在以增施有机肥为主的农区逐步建立高产稳产田,建立相应的高产栽培模式。
农、牧结合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模式 依生态学原理建立新型的养羊业与农业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形成各自的产业支柱。
参考文献:
[1]壬正周.食物链原理在畜牧业上的应用[J].家畜生态,1992,13,(2):36~ 39。
[2]卢德勋.计量营养学是当代动物营养学发展的前沿[J].内蒙古畜牧科学,1992,13: (1) 11~ 13
[3]马月辉.我国羊肉生产的前景与途径[J].黑龙江畜牧兽医1993,16~8
[4]涂友仁.中国养羊业和羊毛生产概况[J].1993: 117~ 20
[5]顾洪如,牧草饲料作物在发展节粮型养殖业中的地位与作用[J].草业科学.1993: 347~ 49
[6]马玉昆.生物技术在畜牧业上的研究应用现状与展望.1997
[7]邢廷铣.食物链与农牧结合生态工程气象出版社.1997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养羊的技术论文
无论是写论文还是做研究,我们都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面对日益增多的在线论文数量,如果我们能快速有效地在许多数据中找到我们想要的文献,我们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写作效率
2017学术论文范文 根据对我国目前以及国际农业机械绿色制造的发展分析研究,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在传统的农业机械发展基础上有了一定的突破,取而代之的是农机的小型化、
机械制造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案论文 摘要 :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国家在机械制造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机械制造能力更是得到飞
这种一般都是要收费的,一篇论文写完之后也要好几天呀,如果可以的话可以谈一下价格。
为了提高养殖效益,提高羔羊的成活率、提高羊群的羔羊总体收获率、加快群体周转非常重要。其中,影响羊的养殖效益的主要因素是羔羊成活率。现我对养羊生产中影响羔羊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