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78

RitaQinQin
首页 > 学术论文 > 对外汉语毕业论文颜色词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吃吃喝喝小蚊子

已采纳

汉语的魅力 从夏商时期的甲骨文,到秦汉时期的隶书;从魏晋时期的行书,到隋唐时期的楷书。借助这些文字载体,我们时刻感受到汉语五千多年历史的不朽和辉煌。 毫无疑问,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中国的语言也具有悠久的历史。沧海桑田,汉语为何得以流传?是因为中华民族祈求统一、和平、强大的精神动力使然。五千多年来,无论是改朝换代,还是外族侵略,中华民族始终守护着自己的精神财富,更重要的是守护着自己的文明和灵魂,这是世界上最伟大最长久守护。《世界通史》中说过:如果一个生活在汉朝时期的人在唐朝时期复活的话,他会发现,人们的语言依然不变。如果一个生活在古罗马时期的人在几百年后复活的话,他会听到人们的语言与自己的语言大不相同。汉语的魅力由此略见一斑。 汉语简洁,语言结构简单;记载语言的文字音型结合、易懂易记,因而汉语的特点也得以延伸。汉语中的成语就是典型的例子。成语可以精炼概括一种现象,四字的成语等于用十几字甚至更多字描述出来的一种现象。而近十字的成语,说起来却十分顺口易记易理解。中国古代寓言中,常用成语为标题生动地说明这则寓言蕴含的哲理;而古希腊的寓言,在标题上则是用名词直叙地表白故事的片面。如中国的寓言《亡羊补牢》、《掩耳盗铃》和《伊索寓言》中的《狗和倒影》、《农夫和蛇》。这说明,汉语表面生动形象,实际上它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还有汉语中的俗语、谚语、歇后语十分形象,通俗易懂,上至高官,下至草根百姓,都能使用。俗语、谚语、歇后语的运用,使汉语的表现形式更丰富多彩。 汉语,因为它历史的悠久和使用的人口众多而走向全世界,成了世界地位最高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的官方语言之一。在世界的许多国家都有说汉语学汉语的人,汉语是沟通中国和世界的桥梁。汉语使中国走向世界;汉语使世界了解中国。每一声问候、每一声祝福都传递着和谐、和平的信息。 汉语,这一种古老的语言,正在向世界散发出青春的魅力。

314 评论

大懒虫杰

汉语中对颜色词的使用方式表现的是汉民族的文化心态和感情色彩:黑色: 黑者北方也,所以古人认为黑色代表北方、冬天,象征悲凉、萧瑟、愤怒。一些情况下黑色则代表不能见光,如黑心、黑帮这样的词就给人不愉快的感觉。黑色和铁的颜色相似,所以黑色也象征着铁面无私,正直。在京剧中,黑色脸谱的人代表刚正不阿,严正无私,性格严肃,不苟言笑,如包公、张飞、李逵等。黑色在古代也是尊贵和庄严的象征,在现代除了这两种含义,黑色还代表神秘,因为远古时代的人们惧怕黑暗,所以黑色也象征恐惧和神秘。因此在严肃高级的场合,男子着黑西装,女子着黑色礼服被视为庄重,典雅。而在丧葬和祭奠时,亲人朋友也穿着黑色、戴黑纱以示肃穆和尊重。 白色: 白色自古有象征死亡、凶兆的含义,是生命枯竭的表现,在办丧事时,人们设白色的灵堂,家属则要披麻戴孝(穿白色孝服)。白色在很多情况下都表示不好,如:从政治上看,白色又象征腐朽、失败、如革命时期把国民党称作百匪;而战争中失败投降则用举白旗代表;把知识浅薄、没有功名的人称作白丁;在京剧中,白色脸代表奸诈多疑,如曹操。白还代表空,没有任何收获,如“白忙”,不付出,如“白拿白吃”。其好的一面,如:在诗人的眼里白色如雪,又代表无暇、单纯和高洁,作为美好品质的象征被称颂。红色: 红色代表积极意义的时候很多,红色和血的颜色一致,所以让人联想到牺牲、忠诚,如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又因为和火焰同色,让人联系到热情、温暖、明艳的特征。于是变成成功、吉利、忠诚和兴旺发达的象征,如红包、红利、一炮而红这样的词,这也源于古代对太阳神的崇拜。结婚时的服饰和很多装饰都用红色来表示喜庆。红也是富贵的象征,古代达官贵人的住宅也被称作“朱门”。京剧中,红色脸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如关羽。红还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被用来象征革命者进步、刚毅、乐观和赤胆忠心的形象。而“红粉、红颜”等词被用来代表女性,可能与女性使用的胭脂等有关。表示消极意义时,红色被赋予了激愤和妒忌的情感色彩,如:面红耳赤、眼红、脸红脖子粗等词。黄色: 黄色在古代中国是帝王世家的专用颜色,因为在五行中,黄色居中,而且代表了金木水火土中的“土”有土地,国土的含义,居于正中,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又象征着中央皇权和社稷。班固《汉书·律历志上》曰:“黄色,中之色,君之服也。”黄色是中央大地之色,是统治者衣服的颜色。因此与帝王有关的事物大都以“黄”作为标记,除了龙袍、诏书之外,一些装饰和日常用品也着黄色,皇宫的建筑物也大多以红色和黄色为主,显得富丽堂皇。佛教也崇尚黄色,如佛像和喇嘛、和尚的衣着都用黄色,象征光明。相似的京剧中金色脸象征威武庄严,表现神仙一类的角色。如如来佛、二郎神等。而黄色代表的消极意义,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而产生了像黄色书刊、黄色电影,扫黄打非等词。紫色: 紫色在汉文化中和红色黄色一样,象征富贵和高贵。皇帝的住处,称皇宫为“紫禁宫”,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可以穿紫色衣服。“紫气东来”是一种祥瑞的预兆,据传产生紫气的地方必定是出帝王将相的仙水宝地。在汉语中说一个人得势、很受欢迎是“红得发紫”。京剧中紫色脸表现肃穆、稳重,富有正义感的人物形象,如徐延昭、专诸等。绿色:绿色是植物的颜色,是生命力的象征,现代提到绿色也多是从环保、年青朝气这样的积极意义来说。还用“开绿灯”这个词语,表示上级领导给下级某些许可或方便条件或放宽限制条件等含义。在古代文化中绿色代表消极意义使用得也不少,开始时只是地位卑微的普通人的服色,至后来发展到“绿帽子”这样具有明显贬义色彩的词,还有代表不愉快的气氛的时候,如形容一个人“气得脸都绿了”。灰色: 灰色代表消沉、失望,蕴含消极的含义。有灰色的词多为贬义,如“灰不溜秋、灰心丧气、灰头土脸”等。就是指因遭遇困难或失败而意志消沉的样子。蓝色: 蓝色在京剧文化中以蓝脸表现性格刚直,桀骜不驯,如马武、窦尔墩等形象。蓝色也给人以宁静辽阔的感觉,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蓝色也被赋予了忧郁和伤感的气息。

325 评论

中国式话

大家是不是都还在为毕业论文烦恼呢?我为大家整理了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颜色词是一个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非常感兴趣的部分,因为颜色词生动具体,能够看到或感知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为了能帮助学习者轻松的掌握汉语中颜色词的构词方式,本文在总结了部分学者对颜色词的分类和特点功能的研究基础之上,将以最简单的方式给学习者呈现一个清晰明了的框架。本文只对现代汉语中颜色词的构词方式加以说明,不作颜色词语意象的分析和对比。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颜色词;构成方式

颜色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据科学家测定,人的眼睛能区别几千种不同的颜色,能区分1000多种相近的颜色,这些颜色在人类的语言中都有反映。在现代汉语中,颜色词颇具特色,词汇丰富,词汇量很大。

颜色词是一个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非常感兴趣的部分,因为颜色词生动具体,能够看到或感知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为了能帮助学习者轻松的掌握汉语中颜色词的构词方式,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颜色词的构词方法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

一、单音节颜色词

1.基色词

在众多的颜色词中,有一类颜色词最为基本,它只由一个音节构成,用来指称缤纷世界中的单色光。现代汉民族已经分辨出“红、黄、蓝、自、黑、绿、灰、紫、棕、褐、橙”等11种色彩范畴。(姚小平1988)这类语素数量不多,在汉语中总其才十几个,但构词能力强,都能独立成词或与其他语素组合成词,是构成汉语颜色词的主体,我们把这类词称作基色词。如:红、黄、绿、白、黑、青、蓝、灰、紫、棕、褐、橙等。

这类词表示单纯的颜色,每个词所包含的颜色范畴较宽,一般可以接受程度副词的限制,如很红、太红、非常红等等。

2.专用词

还有一类单音节词的颜色词它们多由古汉语保留而来,本义原是带有某种颜色的物体。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类词发展并固定了下来,最后几乎全部成了基色词之外专指带有某种特殊物体颜色的专用颜色词,如:青、粉、黛、绛、绯等等。

这两类词都可以直接在后面加“的”修饰名词,但是加不加“的”意义都不会改变。如:红的、蓝的、绿的、粉的、灰的、青的等等。

二、合成颜色词

1.单音节颜色的组合

由两个单音节颜色词组成表示一种混合的颜色或者对一种颜色的形象进行具体描述。从现代汉语的角度看,一般以后面的语素所表示的'颜色为主,主要语义体现在后一语素上。如:绛紫、青紫、灰白、紫红、朱红、赤红、粉红、橙黄、棕褐、青绿等等。

2.借用词

借用外界某种事物的特有的颜色来描述带有该样事物颜色特征的一类色彩,从而对其色彩给以定性,使其所表示的颜色具有视觉可感性。这一类词在构词的时候,只需要在事物的后面加上“色”字即可。以这种方式构成的颜色词含有“像……那样”的意思。如:亚麻色、栗色、紫罗兰色、巧克力色、小麦色、咖啡色、茶色、琥珀色、象牙色、金色、银色等等。

这类词在使用时一定要和“色”字组成一个复合词,才能描述颜色,否则其指称意义会发生变化,不具备颜色词的功能。即描述颜色时只能说:亚麻色、咖啡色、茶色、琥珀色、象牙色、泥土色,而不能像单纯式的颜色词那样说成亚麻的、咖啡的、茶的、琥珀的、象牙的、泥土的。

3.名词修饰单音节颜色词

在描述颜色的词之前加名词作为修饰成分,对某种颜色的色调差异加以具体的限定和说明。如:杏黄、蜡黄、柠檬黄、草绿、苹果绿、天蓝、湖蓝、孔雀蓝、枣红、血红、藕红、玫瑰红、铁锈红、雪白、漆黑、铁青、沙褐等等。

在这一类颜色词里,两个字的颜色词可以单独说,也可以在词的后面加上“色”字,如杏黄、天蓝、枣红、水红、铁青、沙褐,可以单独说,也可以说成杏黄色、天蓝色、枣红色、水红色、铁青色、沙褐色。三个字的颜色词一般都单独说,后面不用加“色”字。

4.定语修饰单音节颜色词

在描述颜色的词之前加上作为定语修饰而构成的新的颜色词,对该种颜色的色调差异加以具体的限定和说明。因为色彩具有三种基本的属性,即色相、明度和纯度,所以会产生这种描述色彩属性的颜色词,如:暗红、鲜红、嫩绿、暗绿、浅咖啡色、深麦色、淡茶色等等。

在这一类颜色词里,如果定于修饰的颜色是属于第2类合成颜色词,后面必须跟“色”字,才能构成描述颜色的词语。而其他类型复合式颜色词后面可以加“色”字,也可以不加。由于这类颜色词本身已有表示程度的意义了,所以一般不再受其它表示程度意义的词修饰。

5.新兴颜色词

目前在手机和汽车行业,为了吸引顾客涌现出了大量的新型颜色词汇,如:沙滩金、梦幻紫、炫酷黑、时尚银等等。

这些新兴颜色在构造方式上基本上都是偏正式,在音节上以双音节、三音节为主。也有少数融人了英文字母,如“Dream紫”等。这一类型的颜色词更多的是人们赋予某种颜色的抽象表达,所描述的对象具有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这类新兴颜色词能不能真正意义上进入现代汉语颜色词汇中,还有待时间的证明。

三、重叠颜色词

1.单音节颜色词直接重叠加“的”

单音节基色词的直接重叠加“的”,重叠后表示程度的加深。如:红红的、绿绿的、黑黑的、灰灰的、蓝蓝的等等。有的单音节专用词也可以直接重叠,如:青青的、粉粉的,但是不能说黛黛的、绯绯的。

2.单音节颜色词加叠字

单音节颜色词后加上叠字构成新的颜色词。这一类型的颜色词所描述的颜色仍然为该单音节颜色词所描述的颜色,只不过它比单音节颜色词的表达效果更生动活泼,更形象具体。如:白生生、黑黢黢、红彤彤、绿油油等等。

单音节颜色词构成重叠颜色词之后构成形容词,形容事物的颜色,不再专指某种具体的颜色。

240 评论

每天只睡4小时

汉语中对颜色词的使用方式表现的是汉民族的文化心态和感情色彩:黑色: 黑者北方也,所以古人认为黑色代表北方、冬天,象征悲凉、萧瑟、愤怒。一些情况下黑色则代表不能见光,如黑心、黑帮这样的词就给人不愉快的感觉。黑色和铁的颜色相似,所以黑色也象征着铁面无私,正直。在京剧中,黑色脸谱的人代表刚正不阿,严正无私,性格严肃,不苟言笑,如包公、张飞、李逵等。黑色在古代也是尊贵和庄严的象征,在现代除了这两种含义,黑色还代表神秘,因为远古时代的人们惧怕黑暗,所以黑色也象征恐惧和神秘。因此在严肃高级的场合,男子着黑西装,女子着黑色礼服被视为庄重,典雅。而在丧葬和祭奠时,亲人朋友也穿着黑色、戴黑纱以示肃穆和尊重。 白色: 白色自古有象征死亡、凶兆的含义,是生命枯竭的表现,在办丧事时,人们设白色的灵堂,家属则要披麻戴孝(穿白色孝服)。白色在很多情况下都表示不好,如:从政治上看,白色又象征腐朽、失败、如革命时期把国民党称作百匪;而战争中失败投降则用举白旗代表;把知识浅薄、没有功名的人称作白丁;在京剧中,白色脸代表奸诈多疑,如曹操。白还代表空,没有任何收获,如“白忙”,不付出,如“白拿白吃”。其好的一面,如:在诗人的眼里白色如雪,又代表无暇、单纯和高洁,作为美好品质的象征被称颂。红色: 红色代表积极意义的时候很多,红色和血的颜色一致,所以让人联想到牺牲、忠诚,如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又因为和火焰同色,让人联系到热情、温暖、明艳的特征。于是变成成功、吉利、忠诚和兴旺发达的象征,如红包、红利、一炮而红这样的词,这也源于古代对太阳神的崇拜。结婚时的服饰和很多装饰都用红色来表示喜庆。红也是富贵的象征,古代达官贵人的住宅也被称作“朱门”。京剧中,红色脸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如关羽。红还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被用来象征革命者进步、刚毅、乐观和赤胆忠心的形象。而“红粉、红颜”等词被用来代表女性,可能与女性使用的胭脂等有关。表示消极意义时,红色被赋予了激愤和妒忌的情感色彩,如:面红耳赤、眼红、脸红脖子粗等词。黄色: 黄色在古代中国是帝王世家的专用颜色,因为在五行中,黄色居中,而且代表了金木水火土中的“土”有土地,国土的含义,居于正中,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又象征着中央皇权和社稷。班固《汉书·律历志上》曰:“黄色,中之色,君之服也。”黄色是中央大地之色,是统治者衣服的颜色。因此与帝王有关的事物大都以“黄”作为标记,除了龙袍、诏书之外,一些装饰和日常用品也着黄色,皇宫的建筑物也大多以红色和黄色为主,显得富丽堂皇。佛教也崇尚黄色,如佛像和喇嘛、和尚的衣着都用黄色,象征光明。相似的京剧中金色脸象征威武庄严,表现神仙一类的角色。如如来佛、二郎神等。而黄色代表的消极意义,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而产生了像黄色书刊、黄色电影,扫黄打非等词。紫色: 紫色在汉文化中和红色黄色一样,象征富贵和高贵。皇帝的住处,称皇宫为“紫禁宫”,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可以穿紫色衣服。“紫气东来”是一种祥瑞的预兆,据传产生紫气的地方必定是出帝王将相的仙水宝地。在汉语中说一个人得势、很受欢迎是“红得发紫”。京剧中紫色脸表现肃穆、稳重,富有正义感的人物形象,如徐延昭、专诸等。绿色:绿色是植物的颜色,是生命力的象征,现代提到绿色也多是从环保、年青朝气这样的积极意义来说。还用“开绿灯”这个词语,表示上级领导给下级某些许可或方便条件或放宽限制条件等含义。在古代文化中绿色代表消极意义使用得也不少,开始时只是地位卑微的普通人的服色,至后来发展到“绿帽子”这样具有明显贬义色彩的词,还有代表不愉快的气氛的时候,如形容一个人“气得脸都绿了”。灰色: 灰色代表消沉、失望,蕴含消极的含义。有灰色的词多为贬义,如“灰不溜秋、灰心丧气、灰头土脸”等。就是指因遭遇困难或失败而意志消沉的样子。蓝色: 蓝色在京剧文化中以蓝脸表现性格刚直,桀骜不驯,如马武、窦尔墩等形象。蓝色也给人以宁静辽阔的感觉,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蓝色也被赋予了忧郁和伤感的气息。如果有用,麻烦好评,谢谢~

255 评论

水蓝色的风铃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总的来说,如果是第一次写论文,那么有必要了解一篇成熟的论文是如何选定题目,确定范围,如何征引材料,组织观点的,因此,建议你在确定13个方面究竟哪个适合去写之前,利用图书馆里德中国知网或者万方数据库查阅一下这方面的研究,一来是了解这方面的研究现状,二来是从已经有的论文中学习怎么去写。既然你是第一次写论文,建议你还是选择研究德比较多的方面,这样可以参考借鉴的多一些。具体来看看你的参考选题。1涉及的是网络语言研究,比较热门,如果需要这方面的新词新语材料,我可以给你发武汉大学语情监测中心去年的《中国语情》,你可以从中去选择。但是,网络词语的对外汉语教学应用倒是很新鲜,因为新词新语的教学还很少提及,但是又很有必要,所以价值可观,可以深挖,你可以集中选取一些比较贴近生活、有教学意义的词语来做研究;2是一个很宽泛的论题,研究的也不少,适合做综述性的研究,新意不大;3是一个比较老的话题,相比于你的其他选题,这个与对外汉语结合得也少,可以排除;4就更宽泛了,而且比较理论,容易下手,但是不容易写出东西;5其实是3的一个更小的论题,这类似于“中外颜色词差异研究”之类的,也是文化方面的研究,如果没有文化心理等方面的积累,建议还是不要写,太空泛;6“好”作状语(如黛玉“你好...(狠心)”,作补语“打得好!”,你可以检索一下研究得多不多,看兴趣吧,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汉语语法研究论题;7和5属于一个类型,所以不赘述了;8和3、5也是一个类型,研究的夜比较多,内容也很庞杂,不好做精到深入的研究;9还是一样(你的13个选题中委婉语、礼貌语、称谓语占了5个,这些都属于社会语言学研究的范围);10的研究也挺多的,我们就曾经以小组讨论形式研究过;11也是文化研究,我曾经写过“薇”的文化研究,这种名物研究也很繁琐,新手不容易动笔;12很考验人的文学功底,如果看的很浅,那么单靠翻书来找例证,来总结观点,绝对会是一件辛苦至极而又收效甚微的体力活;13倒是一句反话,因为传统上都认为汉字在信息化方面,相比于拼音文字有很大的劣势。要是你认为有优势,那么这也绝对要言之有理,如果没有中文信息处理的背景,最好不要空谈。最后,建议你将13个题目分成几类,根据自己的兴趣,参考对各个方面研究现状的考察所得出的研究难度,以及每个题目的成果预期,去选择你想做的吧。第一次写论文,如果思路踢不开,可以先看看网上这方面的论文(选择《语言教学与研究》《世界汉语教学》《语文建设》等核心期刊)。祝你写作顺利!要说参考文献,不过是我的脑子而已。你可以看看我的对外汉语博客

301 评论

相关问答

  • 对外汉语优秀毕业论文

    额 这个可以上相关的论坛上搜集一下信息的吧

    不想在你身后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颜色词毕业论文演讲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

    bigsunsun001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国外对颜色词的研究论文综述

    花了2分零6秒,给你想了个题目。。(在工作之中。。嘎嘎)西方依旧朦胧月 东方却是一点红

    哇塞小熊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诗词中的颜色毕业论文

    1.大学毕业诗歌散文      第一章:流金岁月 毕业,就像一个大大的句号,从此,我们告别了一段纯真的青春,一段年少轻狂的岁月,一个充满幻想的时代毕业前的这些

    美食风中沙鸥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对外汉语毕业论文颜色词

    汉语的魅力 从夏商时期的甲骨文,到秦汉时期的隶书;从魏晋时期的行书,到隋唐时期的楷书。借助这些文字载体,我们时刻感受到汉语五千多年历史的不朽和辉煌。

    RitaQinQin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