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玉米粒
[中图分类号] [文献码] B [ 文章 编号] 1000-405X(2013)-7-229-2 中国地质调查局是我国目前唯一组织公益性地质钻探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的单位,自1999年成立以来,在组织地质钻探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对我国地质钻探技术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面对地质工作大发展的新形势和实现地质工作现代化目标的要求,地质钻探技术如何发展,如何更好地起到对地质工作的支撑作用,笔者对这些问题有些不成熟的想法,在此发表,希望能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探讨地质钻探技术的发展问题。 1地质工作对钻探技术的需求 目前我国矿产资源紧缺,资源问题成为制约国家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引起了国家政府和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提出的地质工作主要任务中,突出能源矿产勘查和加强非能源重要矿产勘查是两项首要任务。国家为此投入了大量经费,除了正在实施的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基金之外,又启动了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基金和地质勘查基金。此外,地方、甚至个人也在找矿方面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并进行积极的投资。近年来,随着地质工作的加强,地质钻探工作量成倍增长,一些省区的年钻探工作量达到了几十万米。钻探工作项目资金来源有国土资源大调查、矿产资源补偿费、中央财政补贴、省资源补偿费、地方财政补贴、市场项目等。钻探工作量加大,使得对钻探设备和技术的需求同时加大。 2地质钻探技术应用现状 与世界先进的钻探技术相比,目前我国地质勘探工作中采用的钻探技术总体水平比较落后。钻探施工主要采用立轴式岩心钻机,基本上是20世纪80年代左右的设计。现代的全液压动力头钻机依靠进口,我国自己研制的产品已经开始出现,但还未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而且现在只有个别钻深能力(1000m)的钻机,还未形成系列。钻探工艺方面,一些先进的钻进工艺方法还没有得到推广应用。金刚石绳索取心钻进方法虽得到了较多的应用,但还未能大面积普及。液动锤钻进(液动冲击回转钻进)方法的优点虽然为人们所认识,但由于该方法在恶劣的泥浆条件下使用时,钻具可靠性和寿命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以及这些年钻探现场管理水平的下降,使其在地质钻探中的应用较以前更少。一些具有较好前景的先进的钻进工艺方法,如绳索取心液动锤钻进方法和不提钻换钻头方法虽然都已研制成功,但实际应用很少。空气反循环取样钻进方法尽管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特点,但由于没有得到地质人员的认可,至今未能得到推广。除此之外,目前地质钻探施工中所用的钻孔护壁堵漏技术、测斜技术等,基本上也是20世纪80年代左右的水平。由于采用的钻探技术水平不高,地质勘探中钻探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不太理想,表现在台月效率较低、复杂地层钻进问题多、深孔钻进能力差、钻进成本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钻探技术对地质工作的技术支撑效果受到影响。 3地质钻探技术发展目标 笔者认为,考虑地质钻探技术发展目标时应该分阶段,应该分成近期、中长期和远期。划分原则是:至2010年为近期,至2020年为中长期,至2050年为远期。 远期(至2050年)目标 实现地质钻探技术的现代化应该是钻探技术发展的远期目标。在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和国务院温家宝就贯彻决定所作的重要批示中,都明确地提出了要实现地质工作现代化。关于地质工作现代化的定义,目前尚无统一的说法。笔者的理解是:地质工作现代化的标志应该是,在地质工作中普遍采用具有现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地质勘查技术。钻探技术是地质勘查技术的种类之一,地质钻探技术的现代化也应该符合此项标准。然而,此项目标的实现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因为只有国家的整体工业技术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后,我国的地质钻探技术才有可能从总体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地质钻探技术现代化与国家的现代化应该是基本同步的。邓小平同志在介绍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时,明确提出到2050年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1999年10月22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英国剑桥大学发表演讲时向公众宣布:我们的目标是,到下世纪中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由此看来,我国地质钻探技术现代化实现的时间应该是21世纪中叶。 中长期(至2020)年目标 地质钻探技术发展的中长期(至2020年)目标应该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地质钻探技术水平显著提高,自主研发的新型钻探设备和先进钻进工艺方法得到较大面积的推广应用,钻探装备与施工技术总体上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近期(至2010年)目标 地质钻探技术发展的近期(至2010年)目标应该是:初步完成2000m深度以内的新一代地质岩心钻探设备系列研制;改进完善一批先进的钻进工艺方法,使之达到推广应用的水平;取得一批深孔钻探、复杂地层钻探和高精度定向钻探技术研究成果;研发成功现代的深水井和煤层气井钻探用全液压动力头钻机;地质钻探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取得较显著的成效。 4地质钻探技术近期研发工作重点 中国地质调查局近期组织开展的地质钻探技术研发工作基本上是按照上述的近期目标的思路安排的,重点研究内容如下: (1)2000m深度以内的新一代地质岩心钻探设备系列;(2)满足覆盖区化探和异常查证需求、适应复杂地层条件的轻便、高效、多功能取样钻机及其配套的钻进工艺方法和器具;(3)1000m全液压动力头水井和煤层气井钻机及其配套的钻进工艺方法和器具;(4)改进完善一批先进的钻进工艺方法,包括冲击回转钻进方法、绳索取心冲击回转钻进方法、不提钻换钻头方法和深孔绳索取心方法;(5)解决复杂地层钻进技术难题,包括复杂地层钻孔护壁堵漏技术问题、复杂地层取心技术问题等;(6)高精度定向钻探技术,包括提高钻孔测量精度和定向钻进施工中靶精度的技术以及取心定向钻进技术;(7)万米科学超深孔钻探技术方案预研究。除了研究与开发工作以外,钻探新方法、新技术推广应用也是中国地质调查局钻探技术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拟开展以下一些工作: ①新型岩心钻探机具应用培训;②地质调查浅层取样钻技术应用培训;③地质钻孔测量技术应用培训;④新型地质钻探泥浆体系应用培训;⑤节水钻进技术应用培训;⑥空气反循环取心钻进技术培训和应用示范;⑦车载式浅层取样钻机应用示范。 5几个值得强调的问题 加强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其直接结果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通过技术创新可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在短期内获得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使一些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得到解决。这里举2个钻探技术领域技术创新取得显著成效的实例。第一个实例是科拉超深钻。前苏联的工业技术发达程度比不上西方国家,却钻成了世界上唯一一口深度超万米的钻井——12262m深的科拉超深井。钻万米超深井的难度非常大。这口井之所以能钻进成功,是因为前苏联人在施工这口井时进行了大量的钻探技术创新,其中3项对钻进施工的成败起决定性作用的重大创新是:超前孔裸眼钻进方法;铝合金钻杆;带减速器的涡轮马达井底驱动。第二个实例是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该项目是在坚硬的结晶岩中施工5000m连续取心钻孔。这种施工在我国没有先例,在世界上也属高难度钻井工程。该井在施工时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涉及套管和钻进施工程序、取心钻进技术、扩孔钻进技术和井斜控制技术,最终获得了高效、优质的施工效果。由于采用螺杆马达-液动锤-金刚石取心钻进方法,使机械钻速提高50%以上,回次长度由3m提高到8~9m,大大节省了施工时间和成本。 加强新方法、新技术推广应用 新方法、新技术从研发出来,到在钻探施工中得到普遍应用,通常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做大量的推广应用工作。推广应用工作包括宣传、现场演示、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等。这些环节工作效果的好坏,都会直接影响到科技成果转化及其得到实际应用所需的时间,影响地质钻探技术现代化的进程。为获得好的效果,该项工作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因为研发单位通常只是从本单位的利益和眼前的利益考虑推广应用工作,而该项目工作的计划和组织实施需要一种全局性和长远的考虑。这些年来,在钻探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所有环节中,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是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加强此方面工作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王达.探矿工程(地质工程)未来20年科技发展战略研究[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4,31(1).看了“地质钻探技术论文”的人还看: 1. 工程地质勘探中的钻探技术应用论文 2. 工程地质勘查论文 3. 工程地质勘察论文 4. 地质毕业论文范文 5. 地质学毕业论文范文
明月丶夜灬
丹东地质地貌丹东是我们美丽的家乡,她历史悠久,如果从古老岩层的地质年代算起,在距今38—18亿年前就有了丹东地域的原始古陆;如果从古人类生存的遗迹追溯,距今一万八千年前就有了人类居住;如果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描述,距今五千年前就进入了动人的传说时代。丹东在地球和人类进化发展的每一个台阶上,都留下的自己深深的脚印。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在这块热土上发掘和记载的古文化遗迹,都是丹东成长履历的见证。今天我要说说丹东地质地貌的形成,从中大家可以了解丹东的山山水水和众多矿产资源的形成原因。距今二十五亿年前.丹东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距今十六亿年前,也就是地质上叫作震旦纪和前震旦纪时期,丹东地区的地壳缓慢上升,露出了海平面,各种岩层在那时大体形成了。郊区金山镇(原蛤蟆塘)磷矿附近的几个小山,大约就是在那时形成的,这是我们丹东地区比较古老的地层。最年轻的地层是距今约一亿九千五百万年到一亿四千万年前,在地质上称侏罗纪时代形成的。古楼子、浪头一带的地层都是那时形成的。市内帽盔山上那乳白色的石岩告诉我们,它是属于震旦纪地层。风景秀丽的锦江山公园山顶上的锦江亭,就坐落在称为绢云母片岩和黑云母变粒岩的地层上。它的形成年代比帽盔山更早,距今大约有十八亿年以上。那些古老的地层形成以后,并不就是现今的样子,现今的地质是在地质学上称作造山运动的地壳运动的影响下形成的。这样的造山运动有三次,一次是吕粱期,一次是燕山期,一次为喜马拉雅期。由于造山运动造成的影响,那些古老的岩层发生了拗折、扭曲和断裂,形成了一条条的破碎带。大约距今两亿年左右,由于燕山期造山活动,地下深处的岩浆,侵入较老的岩石和地层中凝固,又经过亿万年的风化剥蚀、寒冻日晒、风雨冲刷,地壳升降运动,使周围古老的比较软的地层逐渐剥蚀搬运,逐步露出较年轻的较坚硬的石头、山脉。那翠峰似簇,景色奇异的凤凰山;那挺拔峻秀的五龙山,就是这样形成的。那碧涛滚滚的鸭绿江的诞生,也是那造山运动的副产品。鸭绿江原来是一条在八千万年前的地质中生代形成的深大断裂带。这个大断裂破碎带,经过风化和雨水的冲刷,裂缝形成了又深又大的深沟,流水不断集中,终于形成了波涛滚滚的鸭绿江。其它一些大的河流大体上也是这样形成的。丹东的地层变化过程是很复杂的。在大约一亿四千万年到一亿九千五百万年前。丹东的气候非常炎热,沼泽地到处都是,植物生长得十分繁茂,尤其是各种水草相当丰盛。这些植物枯死以后,就堆积在一起,越堆越多,越积越厚。它们被水冲沙压,不断地被埋入地下。恰好在这个时期,丹东的陆地发生了一次缓慢的下降运动,那些植物的尸体就被埋进了深深的地下。又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大约有一亿多年,这些植物的尸体由于跟空气隔绝,在高温高压下发生了碳化,变成了煤层。古楼子、爱阳、赛马的褐煤,就是那次下降运动给我们留下的宝藏。下降运动不会是永不休止的,在一定时期,就又被上升运动代替。在距离今大约八千万年的地质第三纪,丹东的地层又缓慢上升。到了距今大约二百万年的地质第四纪,地壳的上升更为明显,大片的海底在上升过程中变成了陆地。在东港市的海岸边上和海岛上的岩石中,都可以观测到海水冲刷成的浪蚀洞已经高出海面的现象。在大孤山上,也发现了海水冲刷形成的波蚀洞。证明了大孤山是在近百万年以来从海水中逐渐显露出来的。这种上升运动,现在也没有停止。这从丹东市区几百年来的地理状态的变化中可以得到证实。几百年前,丹东市的前槽沟、后槽沟可以行船。现在,这些地方已经变成车水马龙的柏油马路了。水到哪里去了呢?水在地壳的缓慢上升过程中后退了。也许有人要问,这地层每天都在上升,我们怎么看不出来呢?这是由于地壳上升运动非常缓慢,往往要经过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才可以看出来,在短时间内,只有用相当精密的仪器才可以测出来。在距离今天大约二百万年的地质第四纪前期,宽甸地区还发生过火山爆发,给我们留下了大批有气孔的石头,地质上叫着玄武岩。宽甸满族自治县城西南的黄椅山,样子十分奇特,很像一把坐椅。它就是当年的火山口。不要看它现在的样子很可爱,当年火山爆发的时候,十分可怕,在火山口附近,一切生灵郁无法逃脱死亡的厄运。但是,黄椅山是一座死火山,现在它是不会喷发了。总之,丹东山水的由来,主要是由地壳的运动决定的,这是内部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比如人类的活动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非常多,介绍你2本顶级SCI期刊GEOLOGY影响因子=3.612,地质学1区journalofmetamorphicgeology影响因子=2.99,地质学1
地质工程是社会发展所依赖的一项基础工程,其已成为国民经济目标设计及社会进步的关键技术支撑。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地质工程师发表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秦岭 Tsinling Mountains 亦作Ch'in Ling或Qin Ling。 横贯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山脉。西起甘肃南部,经陕西南部到河南西
1.广东西部沉积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钱建平,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7,7(4):317-3262.粤西大地构造地球化学演化探讨,钱建平,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North China block,Jiao-Liao-Koreablock and Tanlu fault 乔秀夫张安棣 原文刊于2002年中国地质,第29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