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珊瑚
诸葛亮与营销可以借用《三国演义》描述的徐庶走马荐诸葛,通过司马徽等当时这些名仕介绍,以及茅庐附近的民众对他的印象,造成强有力的社会形象,最终成功推销了自己。虽然是推销给一个当时的小军阀,但是大的也不要他呀,没有工作经验,没有背景,不是正好证明诸葛亮能审时度势,正确给自己定位吗?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正应该学习他这点。
Too兔rich
如果有人问你,“三国”中你最崇拜的是谁?你会怎样回答?是叱咤风云的张飞?他虽武艺高强,但却性情暴烈;是文武兼备的周瑜?他虽智勇双全,但却心胸狭隘……。而驻足于我心中的三国英雄是那个长得像神仙一样,气度非凡,手上摇着鹅毛扇,身上披着长灰袍,一身散发着儒雅睿智气息的-------诸葛亮。提起“诸葛亮”这三个字,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他是《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从“三顾茅庐”的故事和 “隆中对”的文章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仿佛天地间,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天下大势一切都在他的运筹之中!所以才有了刘备的“吾得亮如鱼得水耳”的如获至宝的感慨!每当我再次读起这些故事时,我总会感慨万千,平时,我取得一点好成绩,就开始沾沾自喜,自以为是,和诸葛亮比起来,真是多么令人惭愧啊!《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赤壁》、《三气周瑜》、《空城计》、《七擒孟获》等等的故事,无不说明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与足智多谋。“孔明灯”、“木牛流马”、“八阵图”的横空出世,我们能够体会出诸葛先生的那种创新精神,也正是这些新奇古怪的发明,解决了那个时代传递信息、山地运输粮草的等等难题。他之所以拥有这些渊博的军事、政治和科学知识,这与他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是分不开的。我们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努力做到勤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善于开动脑筋,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做一个博学多才的人。他的《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言辞恳切,感人泪下,充分地体现了诸葛亮对国家的忠心,对工作的细心,对人事的热心和对兴复汉室的决心。难怪陆游曾高度评价:“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也是诸葛先生留给我们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诸葛先生!您虽手无缚鸡之力,弱不禁风,但您的聪明才智、您的创新精神、您的高尚品德无不深深地吸引着我,我敬佩您,您是我心目中的三国英雄!
七色缤纷彩虹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近百年中国古代文学的性别研究2、微信与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与创作3、从"内""外"之争到文化诗学--文化诗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语言学转向述评4、中国古代文学在对外汉语中的跨文化教学5、文学传播学的创建与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6、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7、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主要特征8、中国古代文学的重数传统与数理美--兼及中国古代文学的数理批评9、再论古代文学文体学的内涵与方法10、"诗言志":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的一个标本11、论中国古代的文体学传统--兼论古代文学文体研究的对象与方法12、学科史·研究史·学术史--国学与古代文学关系的三个视角13、困窘与出路:古代文学研究"文化学转向"的背后14、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现代化"的点滴思考15、论古代文学的当代价值及其呈现
猪猪侠xtt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1 《诗经》分类研究(情诗、思妇诗、离别诗等)2 先秦诸子文研究(《论语》、《庄子》、《孟子》、先秦寓言等)3 屈原与楚辞研究(生平、悲剧成因、作品辨伪、思想与艺术等)4 中国文学批评史专家专著专论研究5 亡国之音哀以思——论李煜词6 柳永词的雅和俗7 论柳永对苏轼词的影响8 苏轼的人品与词风9 李清照前后期词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10 苏轼、辛弃疾豪放词风的比较11 论秦观词的艺术特色12 论黄庭坚的瘦硬诗风13 《三国演义》和历史文学创作问题14 《水浒传》主题辨析15 汤显祖戏曲观的研究16 《聊斋志异》爱情题材论17 《红楼梦》主要人物形象论18 简论中唐多情传奇19 从李贺诗看其“鬼才”之名20 简论李商隐的咏史诗21 李商隐的“无题诗”的艺术特色22 简论中唐多情传奇23 李煜词评价之我见24 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25 豪放大师苏轼的婉约词26 论关汉卿喜剧之“双璧”《救风尘》与《望江亭》27 古典长篇小说名著(任选一部)中的女性艺术形象试论28 《三言》中爱情作品的反封建倾向29 《红楼梦》中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试论30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的女性悲剧31 谈影视剧中历史题材作品的时代精神与当代意识32 论《三国演义》塑造诸葛亮的艺术经验33 论《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艺术特色34 论《西游记》的孙悟空形象35 论《牡丹亭》的杜丽娘形象36 论“三言二拍”表现的市民生活特色37 论《桃花扇》的李香君形象38 论《桃花扇》的结构艺术39 论《儒林外史》对八股科举制的批判40 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41 论论李汝珍的《镜花缘》42 论二晏词43 论苏轼的散文特色44 论陆游晚年的思想和诗歌创作45 从林逋的咏梅诗到姜夔咏梅诗46 辛弃疾词与南宋理学的关系47 论元杂剧中的包公形象48 论《西厢记》中张生的形象49 论元杂剧中的李逵形象50 贾谊论51 《史记》人物传记所体现审美情趣52 《史记》人物传记中人物形象分析53 汉乐府诗分析54 陶渊明的人格和诗风55 南北朝乐府民歌艺术风格比较56 正始文学与建安文学异同论57 论曹植诗歌的整体风格58 魏晋隐士与魏晋文学59 《世说新语》刻画人物60 魏晋南北朝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61 陶渊明与谢灵运诗歌比较62 《西厢记》的传播63 元杂剧的题目正名64 元刊本杂剧中的角色问题65 《窦娥冤》的悲剧特征66 三国演义的成书问题67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68 牡丹亭》的传播69 《红楼梦》中改名问题70 石头传说与贾宝玉形象71 石头传说与孙悟空形象72 传奇戏的文人化问题73 戏曲的案头化研究74 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的变化及意义75 《桃花扇》中的女性问题76 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77 论辛词的英雄情节78 论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色79 论辛弃疾的“以文为词”80 论韩愈的“以文为诗”。81 “清空骚雅”、“幽韵冷香”的白石词。82 关于白居易《新乐府的评价83 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84 韩愈散文的艺术风格85 元散曲的艺术风格86 柳宗元的寓言创作87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88 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89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90 论杜牧的七言绝句91 论归有光的散文92 论李商隐的无题诗93 《牡丹亭》的艺术成就94 西蜀词与南唐词之比较95 论《西游记》的诙谐风格96 欧阳修词的艺术风格97 《金瓶梅》人物论 98论纳兰性德词99 欧阳修散文的情韵美100 王安石后期的诗歌
无非就是从主要人物和贡献下手战争就是战将的奋战保的君主建立大业的方面文化 以蔡邕妇女 曹氏父子 以及诸葛的前后出师表 还有马均 诸葛亮的发明 华佗 张仲景的医术
新华网浙江频道4月29日电(翁璟 王鑫方)记者28日从第五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现场获悉,中日两国动画公司正在合作拍摄动画版《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名著将首次以动画片形
很好写啊。你可以分开写,一个一个的评论;也可以一块写完,然后评论;也可以先写你的论点,再拿他们事迹靠。写法就差不多。但是无论怎么写都要深挖!往时代和政治上靠,比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
我感觉可以渗透一下他个人家里的情况,比如他岳父(摆石头镇的老者),妻子(阿丑),他弟弟的情况和对诸葛亮的影响帮助等,烘托一下个人的品德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