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50

miumiu2002
首页 > 学术论文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文模板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功夫肥豬

已采纳

这是一个短小精悍,耐人寻味的故事。蚂蚁和蟋蟀一个忙着准备过冬的粮食,一个趁着天气好享受。等到了冬天,结局不言自明。可是文章语言生动诙谐,令人读来忍俊不禁。故事中档有些细节尤其值得回味。“蟋蟀看见蚂蚁忙来忙去,便说:‘蚂蚁兄弟,你怎么那么傻?天气这么好,为啥不玩一玩……”这个蟋蟀自己糊涂还自以为是地及时享乐,自认不是只懂得干活的笨蛋!我想它一定会跑到树叶上,掐断树叶的茎,坐上去荡秋千。飘到河面上,玩起漂流,那沁人的清凉的水滴,令人忘却一切。漂到下流,一阵大风刮起,它从空中平稳地将落回原处。就这样一次一次地玩不够,兴头上时,便放声高歌一曲,好不自在!此时此刻的它哪里知道蚂蚁的心思。而蚂蚁呢?望着只顾眼前享乐的蟋蟀,“轻轻叹了口气,又拖着比自己体重多几十倍沉重的粮食回家去。”蚂蚁在为蟋蟀担心呢!担心它一心想着玩,做事没有远见,等到冬天来临,大自然会教训它的。故事的结尾,“蟋蟀羞愧地低下了头”很委婉。可以想象,那时大雪纷飞,北风呼呼地刮着,雪花落在了饥肠辘辘的蟋蟀身上,它没有心情去欣赏这冰天雪地的美景。已经消瘦得不成样子的它,奄奄一息,瑟瑟发抖,不知能否躲过这一劫!我真为它的命运痛惜,怒其不争,哀其不幸啊!这个寓言故事,警醒人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其实古往今来,多少实事已经证明了这是一条真理。宋高宗为扫除异己势力,与秦桧谋杀岳飞,将韩世忠革职,只图一时安稳,使得金军所向披靡,朝廷摇摇欲坠;清朝末期,慈禧太后花重金建宫廷园林颐和园,只图及时行乐,导致清朝财力不济,无力支撑北洋水师增洋兵力,甲午海战惨败乃奇耻大辱。反之,居安思危方能有备无患。看深圳小渔村沧海桑田的变迁,知道邓小平当年的卓越远见,才能有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成果;看超级大国美国对吸引全世界的高科技人才的争夺战,知道发达国家的全球视野和雄才大略。目前,全世界的首脑都在为全球变暖献计献策。我们的瞳孔充满了绿色。我们在环境问题上逐渐有了远见,我们不会等到见不到日月星辰,满目酸雨纷纷,脚下洪浪滔天,废气扑面而来,病魔肆意游荡,不会等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时候,悔不该当初!我想,这只蟋蟀可能也希望住在自己简朴而清洁的房屋里,品尝夏天囤积的粮食,高歌一曲《大约在冬季》。可它不像蚂蚁一样踏踏实实地干活。所以有了远见还要有一点一滴地行动。读完这则寓言,反省自己。我自豪地认为自己幸好是一只蚂蚁,在学习、锻炼身体、理财等方面不至于像蟋蟀一样糊涂。但是我又是一只“懒懒的”蚂蚁,在自己付出努力的时候,也会羡慕“蟋蟀”的及时行乐,悠闲自得,好逸恶劳。想到这里,我也羞愧地低下了头……

237 评论

chaorenxiaoling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是先秦思想家孔子《论语·卫灵公》之语。它告诫人们,如果没有长远谋划,就会有眼前忧患,做事要有远大眼光,不可只顾当前。以生态环境而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有否“远虑”,既关系自然的生存状态,又关系人类的发展前景。“现在”是此岸,“未来”是彼岸,如果没有“远虑”,就会迷失方向,“近忧”丛生,而难以到达成功的“彼岸”,甚至南辕北辙。正所谓“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凡事提前谋划,权衡利弊,深谋远虑,趋利避害,方可胜算。在原始社会,人类对自然尚怀有敬畏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的神秘感被逐步打破,人们渐渐地从敬畏自然转向改造自然。从20世纪以来,人类逐步陷入不可摆脱的生态危机之中。就中国而言,我们的先人早就崇尚“天人合一”,提出“天时、地利、人和”的理念。但是,随着人口增长需求增加,在借助科技工具取得进展后,有些人也开始无视自然规律而为所欲为了。他们以为中国地大物博,有用之不竭的资源,于是大刀阔斧地向自然开战,以致造成生态失衡,在带来物质财富的同时,灾难也就接踵而至。这些年来频发的自然灾害,岂不是既有天灾又有人祸吗?世人在环境与灾害关系问题上,向来存在 “乐观”与“悲观”的不同态度。有相当一些人对“天”盲目乐观,认为天不会塌下来。相反,倒是那些怀有“远虑”的人们,不遗余力地推动着生态环境的保护。自1987年挪威布伦特兰女士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之后,“可持续发展”逐步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其实,人类出现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危机不在意,撞了南墙不回头。辩证法告诉人们,事物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居安思危,危才可以转化为安;高枕无忧,以危当安,危就会渐变为祸。多一些忧患意识,就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事实说明,人类与自然抗衡,输的永远是人类。人类与自然不是主仆关系,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的伙伴关系。保护生态环境,既是人类眼前生存的需求,更是人类未来发展的保障。“近忧”与“远虑”是相联系的,忧是为了不忧,虑是为了不虑,唯有忧与虑,才能预见“风起于青萍之末”,在繁荣之中力戒骄奢,处顺境之时管窥不测,居盛况之境明察秋毫,从民意之中发现端倪,于发展之中保护环境。这样,就可以避免少走弯路,少付代价,既造福于今天,又赢得未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当以自励自警,做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的权益!

261 评论

相关问答

  • 无忧文学写论文

    必收藏!免费好用的论文查找检测、查重、下载网站合集~

    注册个名那么难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会计论文发表无忧

    一般在一些金融类的期刊发表就可以了。你专业不对口有的刊物不会录用你的文章的。一般你时间特长也就2左右,你自己可以找杂志社。不过有时候文章审核也不一定通过。而且还

    babyfaceonlyme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无忧系统论文

    大,以前普通本科的毕业论文要2200,重复率50%多,问所谓的张老师要知网检测报告还要我们加500

    深夜黑暗厨房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论文过论无忧

    出错后要及时联系导师并且更改。如果是小错,可以直接给编辑写信说明下如果是大错,可能要发声明了,可以再写一篇文章纠正错误如果是缺陷,后续的研究本来就是要解决原来的

    隐形冠军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论文

    在各领域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初中议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真正有梦

    yirendian10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