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ical2006
六月初夏,学期却已接近尾声,又到了盘点一学期班主任工作得失的时候了。对我而言,班主任工作的经验犹如沧海一粟,但同时又觉得自己收获颇丰。不管是处理得当又或有失偏颇的地方,都让我累积了宝贵的经验以备后用。下面就本学期的班主任工作做以下回顾总结: 今年继续担任一(1)班的班主任工作,通过上学期师生的共同努力,良好的班风正逐渐形成,但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还是不行,为此良好习惯的培养仍是本学期的教育重点之一。那么如何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呢?我尝试让班级管理成为大家的事,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也同时在这样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能力。因此尝试以下的做法: 一、实行“记帐管理”,约束自控能力。 一开学,我首先实行“记帐”管理。就是对学生每天在校情况好与坏一一进行记录,犯错误累计三次找谈话,帮助分析错误原因,改正了给予奖励。低年级学生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他们做这、做那,他们根本不服管,容易和老师产生对立情绪。对他们进行了“记帐”管理,学生能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表现的好坏一目了然,即使犯了错误,批评到他们头上,也能心服口服。 二、实行班级管理民主化、细致化。 要使班级成为团结、活跃,具有良好学习氛围的整体,班级小干部的作用是相当大的。开学初,班会课采用竞选的形式产生班中小干部。要求每个想当学生干部的上讲台演讲自己怎样当好小干部,随后采用民主选举选出小干部。然后对班级的各个部位实行岗位责任制,就是班级中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有固定的人去管,如早读、路队、自习、发作业、收作业、课间记律、图书管理等等。都有人去管理,有人去做。我还特别注重加强引导培养,每周二召开一次小干部会,指出他们工作上存在的问题,教给他们工作方法,放手让他们大胆干。同时树立自己的威信,这样一来不但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而且能力也逐渐培养起来。 三、建立全班学生轮流值日制度,培养自育能力。 值日问题,过去的一贯作法都是只让几个干部轮流,经过实验观察,我发现这样下去只能是好的学生好,差的仍然赶不上,因为这会使部分儿童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失去了上进心和积极性。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育能力和竞争意识,让每个儿童都有锻炼的机会。放学时的卫生由每个小组负责,采用轮流值日的方法,选好卫生小组长,由组长分派任务,按照值日工作的顺序进行打扫卫生,打扫完毕后,将卫生用具放回原位,然后在卫生值日本上作好相关的记录并由组长负责检查值日情况,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责任感,从而激励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班集体。 四、惩罚与奖励并进,规范学生行为。 对于课间纪律稍差,在经过提醒之后仍旧不改的小朋友,我也会采取小小的惩罚,比如在他跑得满头大汗的时候,我会请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休息,当然不忘对他说“可以预习下节课要上的内容”,有些喜欢打闹的孩子,我则会请他来帮我做事,比如整理本子,收发本子,拖拖地,抹抹桌子……,换个方式让他手不闲着,最后也不忘夸一句“你的手真会帮老师做事”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体会到有所作为的快乐,从而进行文明的课间活动。
太仓站沈
从一名幼儿园的小朋友转换成一名背着书包的小学生,这种新鲜感充斥着小学一年级新生的头脑,当然其中也不乏恐惧感和陌生感,但是这些感觉正常的,也都是暂时的。入学前,他们的主要活动是玩,是游戏;入学后,主要活动是学习,他们的行为和心理较幼儿园时期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提高。作为班主任,应该充分抓住和利用这一契机,从以下方面着手,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一、加强对孩子们的安全教育班主任老师要把保证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放到首位,要想方设法培养孩子们的安全意识,经常性地给他们输灌在校园中或者园外不去危险的地方,不做危险的动作或事情,过马路口时一定要“一看,二慢,三通过”,不在马路上跑和玩,不去水深的地方,不随便买零食等等的观念。一年级学生的最大特点就是好动,好奇心强,而约束他们的自由活动又不是明智之举。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在活动或运动中保护自己,最大限度地不受伤害,尽管孩子们在玩耍、奔跑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擦破皮、流点血,但这些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历练与挫折,这时不要惊慌,不然会给孩子带来压力,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其实只要处理得及时有效,一些本来不是问题的安全小事故就会得到妥善的解决。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习惯是由于重复式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经常的行为方式。好习惯是孩子成长的基石。这种行为方式可以在有目的、有计划练习的基础上养成,也可以在无意中多次重复同意动作的基础上形成。“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孩子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我们知道,习惯的力量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习惯一但养成之后,没有十倍百倍的力量,是很难加以改变。习惯对孩子日常生活、学习、性格等等都有很大影响。有人说:“习惯决定人的命运。”确实,习惯直接决定孩子的学习效率,影响孩子的性格和未来事业的成功。一年级是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如正确的阅读、书写的习惯,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与人合作的习惯,主动完成作业的习惯;自查自改的习惯;复习和预习的习惯;爱护书、学习用具的习惯;定时、定点学习,早睡早起,遵守时间的习惯;良好的卫生、生活以及劳动习惯;举止文明,待人有礼貌的习惯等等。一年级的孩子可塑性强、模仿能力强、竞争意识强、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律性、自觉性弱,所以在培养以上习惯时一定要抓细,具体,要经常抓,抓经常,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及时表扬,延迟批评自尊和骄傲是一年级学生出现的一种特有的感觉,他们认为自己是学生了,长大了,便开始模仿高年级学生,喜欢独立,以自我为中心,任性,随便,所以和同学之间的纠纷、摩擦不断,一上课就叽叽喳喳围着班主任“告状”,某某干什么坏事了,某某又怎么了等等,这时班主任就要掌握好表扬和批评的时间和度,如果公平的处理,一一分出对错,这样耽误的时间太多,而且学生因为受了批评,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自己的过失上,情绪受影响,低落的情绪体验使智力活动水平明显下降,课堂吸收效率变低。德国美学家黑格尔说:“不应该使孩子们的注意力长久地集中在一些过失上,对此,尽可能委婉地提醒一下就够了。最重要的是要在学生身上激发出对自身力量和自身荣誉的信念。”如何既不伤害孩子向往美好的愿望和自尊心,同时也不助长他们类似行为的风气呢?1.要求学生下课“告状”,课上带着好的情绪听课这样,课前的小矛盾、小问题没有谁会记到40分钟以后,“告状”的几率就低了,课堂的利用率提高了。2.延迟批评,既培养学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又给予其改正和返回的机会要把批评留在每一天快要放学的时候,这时学生往往已经在负疚的情绪中反思了自己的行为,老师只要加以指导,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3.表扬要及时、准确因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例如,学生值日时,当看到一个表现特别好的例子,就会当众说:“某某某同学真能干。”还摸摸头、拍拍背,用肢体语言鼓励学生。如果看哪个同学主动做好事,并且讲究方法,则更要表扬:“瞧,某某同学的观察力多敏锐呀,老师刚把小黑板放在地上,他就看出来需要擦。瞧,擦得多干净,大家都要学习他呀!”这样表扬后,班里课间擦黑板、倒垃圾等活大家都抢着干,谁也不袖手旁观,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管理和为班级服务。一年级孩子们的心灵是一张洁白无暇的纸,就看你画上去的是灰色的黑点,还是亮丽的彩虹。只要我们充满爱心,关心和爱护他们,并严格地要求和教育他们,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严结合,细致入微,一定会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四、重视家长的作用,督促家长,形成家校合力家长能够为班主任提供有关于学生的丰富信息,比如孩子的性格、爱好、习惯等等,这些有助于帮助班主任全方位了解幼儿的需求和兴趣。另外,家长还能帮助教师不断改进和调整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拓展课程实施渠道,丰富课程内容,完善课程评价,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另外,对于一年级小学生,要想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就必须得到家长(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同时,为了使一年级小学生所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其完整性、连贯性,家庭教育就必须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如果家庭教育不能好好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幼儿园教育的开展,使幼儿教育质量大大下降,影响幼儿的进步与发展。所以作为班主任,一定要与家长定期进行沟通,在开学伊始,就要家长的通讯方式,建立并保存完整的档案,另外,家长会和家访也是非常有效的联系方式,多方面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相互了解孩子在这期间的情况和动向、所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对于那些对孩子的状况往往束手无策的家长,班主任要做好家长的指导者,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帮助,而不只是责备和抱怨,从而一步一步指导家长如何在家庭中做孩子的生活顾问而不是替代者,如何督促和指导孩子完成作业,如何面对教师提供的孩子在校情况等。这样,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一年级的小学生在其成长阶段的最初期奠定良好的基础。总之,为了让一年级新生更快、更好地适应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学习生活,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初步建立人际关系;认识角色任务,培养积极乐观的学习情趣,建立良好行为习惯,班主任除了要有爱心,还要细心、耐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就是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天堂的阶梯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这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学校教育是我国主要的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因此,作为"班集体灵魂"的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重任。小学一年级班主任面对6、7岁的儿童,工作繁琐而细致。我相信,任何一位班主任都希望胜任这项工作并把自己从繁琐中尽量解脱出来,那么,如何养成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一、亲近学生,了解学生;展现自我,树立威望。“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我本学期顺利开展班主任工作的基础。了解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最好的途径是通过家访,谈话,活动观察等。了解全班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二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爱好等),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做什么事比较积极,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等。以便在各项活动中更加细致地作安排。在亲近与了解学生的过程中,我努力向学生展现自己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只有这样,我对学生的教育才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干部队伍的组建和培养。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干部决定的。小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我称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唯有慎重地选拔和培养干部队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还要有值得大家信任的长处。干部队伍的组建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须精心培养:其一,要大力表扬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其二,在鼓励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更严格要求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其三,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三、以强化常规训练带动教育教学工作。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一个学生调皮捣蛋、不合常规的举动往往会使一堂好课留下遗憾,使整个集体活动宣告失败,甚至使全班努力争取的荣誉付诸东流,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利益。因此,要扎实有效地加强一个学生的常规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参观常规等等诸多方面。训练可以通过班会集体教育或个个别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针对一年级学生喜欢乱叫乱喊的毛病,我采取以静制动,以小声制大声的方法,在孩子们面前我从不大声喊叫,从不敲桌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四、拟定集体与个人的远、近期目标,不断地朝目标努力制定学习任务。有目标才有动力。班主任要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和本班实际情况,拟定全班与小组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远、近期目标,让每一个学生明确我们全班和小组正在努力奋斗的目标是什么,避免盲目、低效地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动力。将集体的动力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帮助和鼓励每一个人进步,使每个人都在明显而又易于承受的压力下自觉要求自己。如国庆节诗歌表演、运动会、讲故事比赛、做国旗比赛、拔河比赛等活动中,都及时进行目标教育,同时协助学生共同完成既定目标。工夫不负有心人,本学期我班在学校各项活动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目标的制定不是目的,如何通过努力去实现目标,提高学生的素质才是目的。因此,鉴于小学生年龄与心理特征,有两点需注意:一是近期目标较之远期目标更有激励作用;二是目标的制定必须切实,要让孩子能"跳一跳摘到苹果",不能好高骛远,以免丧失孩子信心。五、激发学生竞争意识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班主任应在班内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竞争活动。必须强调,这是"互助"、"友好"的竞争而不是"敌视"和"保守"的竞争,其目的是为了取得共同的、更大的进步。激发与外班学生的竞争意识,从集体活动的表现、班级荣誉的争取、留给老师的印象以及个人获将情况等等多个方面激发全班由整体到个人的与外班的竞争意识。如每周卫生检查、早操检查、眼保健操检查。不管周一晨会有没有受到表扬,都及时将信息反馈,让孩子们每天都重视起来,形成习惯,一学期来班级各项规章制度都保持的有条不紊,这也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六、协调家长的关系,建立丰富的信息网络。班主任只凭自己的威信和力量是不可能取得教育成功的,他必须力争本班科任老师和家长对学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态度,并时常同他们交换意见。 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联系的重要途径,班主任应高度重视,确保会议质量,尽量与家长取得共识。会上可以请个别优秀家长介绍成功教育孩子的经验,可以谈教改的方向,谈本期教学内容及要求,谈本期整体情况,进行作业展览或者谈学校对家庭教育的建议均可。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班主任工作才能更加顺利轻松。此外,班主任还要通过观察、与学生谈心、干部和同学之间互相监督汇报以及听取来自校领导、其他老师、社会的意见等等途径,随时掌握与调控学生的思想行为动向。
德育工作在育人过程中是最重要的一环,好的班主任在德育方面的贡献会伴随学生的终身。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班主任德育论文 范文 ,仅供参考。 做个“六家”型班主任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直接管理者和第一责任人,是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和核心,同时班主任也是学生最信任、最依赖、最可靠也是最畏惧的人,更多小学 班主任
班主任管理是一门很值得研究的学问,它不是机械化的模式,还要考虑不同个体的学生的特点,对症下药才能起到良好效果。如果你要写作该方面的论文,不妨看看以下学术堂为你准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多向有 经验 的教师请教,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下面是我整理班主任经验论文题目的 范文 ,欢迎阅读! 班主任经验论文题目篇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二年级班主任德育工作总结五篇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二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