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14

lovelymandy
首页 > 学术论文 > 透气式口罩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暗旦无光

已采纳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十分重要湿润的口罩虽然有些难受但很多人都认为防护效果不会打折扣江苏省疾控中心消媒所副所长吴晓松介绍口罩要是靠静电力来吸附病毒一旦潮湿了之后就消除了静电作用对防护效果会造成影响口罩潮湿后尽快更换专家还表示戴口罩前、摘口罩后应做好手部卫生要区分口罩正反面不能两面戴每只口罩的使用时间不宜超过8小时出门时可以多携带一个口罩备用最重要的是选购口罩时一定要走正规渠道购买符合国家标准的口罩如佩戴口罩出现胸闷、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前往户外开放场所一次性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均为限次使用不建议清洗或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

166 评论

轻清净静的美好

此文来自网络整理,言者无罪,闻着多看多戒,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保护好身边人!        虽然距离全国复工还有一段时间,但是现在部分省市还是陆续复工了,大多数人还是要挤地铁、乘公交车,戴口罩是标配,但口罩买不到,买不起,那么,对于普通上班族而言,怎么样延长口罩使用寿命呢?       强调一下,我特地明确了是普通健康人群日常上下班和工作场景佩戴的防护口罩。        查了文献,N95口罩皮实,日常生活场景下连续戴6天,过滤效率还能保证90%。那就是说,如果是一枚N95,佩戴过程中没有和飞沫短兵相接,那么戴一周都是可以的,如果不去高污染区域,两周都可以接受。 为了防止口罩外表面被污物直接污染,可以给口罩再戴一个口罩,就是外面加一个能洗涤的薄棉布口罩,每天肥皂认真清洗这个外保护布口罩后烘干。 当然,现在物资紧缺,N95留给医务人员使用吧,我们佩戴N90和普通医用口罩都足矣。 参考台湾劳工安全卫生研究所的试验报告: 1, 70摄氏度烘干口罩半小时,是稳妥可行的办法,此法处理后对口罩过滤效率和外形损伤都比较小。 我建议优选烤箱,另外家庭用衣物烘干机也可以,把口罩放胸罩的洗衣袋里,放进去烘干就可以了。 2 ,紫外消毒,波长254nm,30300微瓦(秒/平方厘米)强度下,30秒就够了。这是最好的办法,如果有相应紫外小设备,省时省事,而且最大程度保护口罩外观,可以适当延长消毒时间到3到5分钟,因为担心紫外强度不够。 3 ,口罩外表面喷酒精,不能量太大,不要弄湿了口罩,湿了变形还损伤口罩滤过性,不是优选办法,同理,蒸汽蒸口罩也不是好主意,强调一下,保持口罩干爽很重要。 总结一下,给口罩戴布口罩,用紫外或干热消毒是最好的重复使用办法,如果口罩有呼气阀,那么烘干要考虑呼气阀会被损坏的问题,可以把烤箱温度降到56摄氏度,消灭新冠病毒足够了。台湾建议的70摄氏度是可以灭常见大肠杆菌的。 当然勤洗手更重要,能居家办公不出门是最好了。 非典时期没有现在这么高级的N95,传染科大夫戴的也就是十几层厚的纱布口罩,买这种口罩,冬天戴着还是能接受的,湿了赶紧换,每天洗,洗了烘干反复用,只要不去医院,这种厚纱布口罩虽然土一点,还是有确切作用的。听说32层纱布口罩可阻止飞沫,也可防病毒侵袭,但与人面部密合性差,防病毒效率相对低。但对普通生活场景而言,勤洗手的同时,戴纱布口罩挡飞沫是可行的。最大好处在于可自己制作,可重复使用,平时18层就够了。 实在没有符合要求的口罩,挤地铁公交戴个布口罩也比不戴强,自己出气弄湿了之后马上摘掉,酒精消毒手后再戴上新口罩。在中国戴口罩是必须的,因为人口密度大,乘坐公共交通人群规模大,养成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肘关节捂着习惯的人还不多 另注:口罩的相关知识 一、口罩分为三个标准: n95是按美国标准NOISH生产,厂家是3M和霍尼韦尔; FFP2是欧洲标准EN149; KN95是中国标准GB2626-2006。 凡是口罩上印着执行标准是这三种的都是合格口罩。 二、医用n95口罩需要防高压液体喷溅,所以比普通n95更高的标准;以3M为例,型号1860和9132是最常用的医用防护口罩。 此外,还有儿童款的1860s。普通人或者不接触高压液体喷溅的医务人员,可以选择符合NOISH标准的普通n95口罩。 三、FFP2标准口罩的欧洲生产商有德国的UVEX等;FFP3则是更高层次(99)的防护口罩。 四、中国标准GB2626-2006是指普通KN95口罩标准。 医用KN95口罩标准是GB19083-2010。 (同样,普通人和不接触高压液体喷溅的医务人员,可以使用普通KN95口罩。) 五、另一个常见问题是,口罩选带阀或不带阀口罩?普通带阀的口罩比较舒适。 医用口罩不允许带阀。 当普通人为感染或疑似感染者时,必须选择不带阀的医用口罩。 六、医用外科口罩,常见的标准是YY0469-2010,或YY0469-2011,它印在每只口罩的独立外包装上。 分享一下吧: 1860 / 1870+ 这个型号是用于医疗作业,防湿尘等 8210 / 8511 这个型号是用于建筑工程,防灰尘等 9210+ 这个型号是用于工业工程,防砂尘及腐料等 从国外代购,很可能买到建筑用N95防尘口罩,完全不防病毒,大家一定要仔细看~还是明知却故意为之:以下被大量代购的两款,包括有名的3M品牌,虽然都是N95,但纯粹是建筑用

80 评论

喝茶的樱桃

不会哦,我购买之后佩戴了4天左右,没有异味,还是很清新舒服。

119 评论

Smileの夏天

口罩存在异味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我们要分不同类型的口罩来看。其中常见的无纺布口罩存在异味的原因有原料在提炼的过程中产生的异味;不良商家为降低成本添加回料而造成的口罩异味;无纺布活性炭口罩在生产过程中工艺有误而造成的酸味。市面上冬天卖的比较火的棉布口罩也存在异味,主要由于棉布口罩在贮存的过程中发霉变质产生的异味还有就是印花口罩在印刷过程中残留的气味。在这些气味中有些是对人体无害的,当然根据个人对气味敏感程度不同也会有差异。气味问题是一直困扰口罩行业的重头问题,目前行业领先的3m公司也无法完全解决这一问题,但是行业中也有不少品牌再为之奋斗。兰禾的技术人员曾经和埃克森美孚技术人员在无纺材料的学术研究会上共同探讨沟通表明 :即使是美孚所能做到的是,尽量接近无味,无法杜绝无味。不过这种味道,如果原料和产品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会逐渐消失。这类异味对人体无害。真正以消费者贴身利益为核心的品牌才是值得信赖的好品牌。兰禾一直秉承着这一理念,立志带给消费者贴心舒适无异味的良心口罩。

227 评论

生活算个球

口罩有异味是因为口罩在生产时候会有灭菌处理后残留的味道不影响使用,打开通通气就好了哦~开颜品牌的口罩体主要是由无纺布材料制成的,口罩焊接必须是融化无纺布再冷却成型的,这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氧化产物,有点味道是正常的呢,您可以放在通风处晾一下哦!

141 评论

五小样儿同学

挺高端的,我记得官网他们都放出了相关的检测报告。

231 评论

赤影妖妖艾可

厦门瓶子科技解密口罩的异味原因目前无纺布口罩存在的异味问题,总有消费者屡屡抱怨。通过消费者对天猫各大主流品牌无纺布口罩的评价可以得出结论:口罩异味严重是目前这类产品亟待解决的一个痛点,是消费者的需求点。那么口罩的异味的前因后果是什么?1 首先从原材料说起主流无纺布口罩的材质是PP无纺布。 而PP无纺布的原材料是聚丙烯。PP无纺布是通过聚丙烯粒料或者粉料通过拉丝形成的。 聚丙烯的理化性质通过下图可以看到原来聚丙烯是无臭无毒的。那么问题来了,口罩为何有异味?还是接着原材料聚丙烯粒料来说,聚丙烯粒料的生产过程涉及非常多的技术要求,总的来说聚丙烯粒料在生产的过程中由于自身降解和各种添加剂的使用,导致聚丙烯粒料就有了异味(论文参考:洛阳石化聚丙烯有限责任公司中图分类号)至于异味成分,下文会提及。到现在为止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原来口罩异味是因为无纺布有异味,无纺布有异味是因为其原材料聚丙烯粒料有异味。那么可以改善这个问题吗?答案是可以的,中国在聚丙烯领域已经有很高的技术水准,中石化,中石油的聚丙烯粒料品质就很好了。国外的埃克森美孚的聚丙烯粒料也是相当的好。当然口罩异味的成因不是单单原材料的问题。下文会逐步提到。到此我们初步得出结论是:改善原材料来源可以改善原材料的异味问题。我的观点是:无纺布工厂全国很多家,生产聚丙烯粒料的也有很多家。找个技术水平过硬的无纺布厂商,并且其聚丙烯粒料来源严格要求,(中石油,中石化,或者埃克森美孚等大型石化企业)。才能生产出“低异味”的无纺布。然而国内同时做到这2点的无纺布供应商非常少。因为对于整个无纺布行业来说,运用于口罩方面的无纺布数量占比不大, 而其他这些无纺布运用的场合对于本身的异味水平要求不是很高,所以价格低廉的聚丙烯原料粒就“凑合能用”。我咨询过无纺布行业的人士,由于无纺布行业竞争相当激烈,普遍一吨无纺布的利润居然压低至1000元左右,如果选用好的聚丙烯原料粒,一吨的成本要加500元,直接砍去50%的利润。 也就导致了除非客户明确要求使用好的聚丙烯原料粒,否则他们是不会去增加这部分成本。 最终结果就是这些无纺布用在口罩上面时,所导致的异味问题。那我们开始引入第二点,我上文也提到了,为何无纺布供应商除了原料来源出色之外,还需要自身技术过硬呢?还是接着聚丙烯粒料来说,聚丙烯在150度以上就会发生断链,生成一系列的氧化产物,而这些氧化产物恰恰是异味的来源之一。添加剂使用不当,催化剂残留等,都会产生异味。要控制异味产生,需要高效挥脱设备,控制添加剂使用量和使用品类,控制催化剂残留等,我就不多做描述。(可参考论文:宁夏工程技术 2013年6月第12卷第2期) 所以需要有相当规模和技术条件的供应商。 个人在长期接触过程中了解到出色的无纺布供应商,是有自己独特的加工方式来降低这个问题的产生。至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有了优秀的粒料的同时,还必须要有优秀的加工粒料的技术,才能保证生产的PP无纺布具备“低异味”的水平。 成品无纺布低异味的,我在国内只找到了2家。接下来我们来研究下,假如我拿到了优秀的“低异味”无纺布是否就能解决口罩异味的问题? 答案是否定的。首先,无纺布本身具有很强的吸附周围气味的能力,在储存和运输的过程中如果发生不当,这个无纺布就会有异味。这就涉及到生产厂家至少需要单独的储存无纺布的仓库,并且实现良好的保存,不潮湿,不发霉,不发生虫蛀。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假设保存运输良好,离“口罩低异味,或者无异味” 也还有一段路要走。 那我们就来说说,到底有什么东西还在影响着无纺布的异味问题?------生产!第三点,生产问题。这是个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目前无纺布的成型工艺是超声波焊接,在没有其它的加工技术出来之前,我们只能用这个方法来加工。那么这个加工方式是否会对异味问题有影响?答案是肯定的。那我们就来说说到底是怎么个影响?我们先来看几个图片(表1参考论文:《材料科学与工艺》2004,11(3):311-314)也就是说,当温度高于420度时,聚丙烯全部分解了,分解的过程掺杂氧化反应,会生产一些列刺激性气体。 而超声波焊接的瞬间温度无法测量,业内人士的观点是下面这样的可以大概理解“相差几百度,甚至更高”这个温度区间应该覆盖了聚丙烯的分解临界温度。产物会有刺鼻的油味。因为这个温度无法提供有效的论文和实验数据作证,其靠谱程度不是很高。那我们再来看一组图片,和上文一直提到而未交代的异味成分到底是什么。(以下图片参考文献:《河南化工》,2008,24(11):43-45)聚丙烯在空气存在的情况下,更确切的说,是在有氧气存在的情况下,150度就开始热氧化产生如此多的异味气体。值得一提的是,超声波焊接成型,必须融化无纺布,也就是融化聚丙烯,而聚丙烯的融化温度如下图所示:也就是说,口罩焊接温度至少维持在160度以上,一般是240度进行焊接。 只要口罩能焊接成型,就必定存在高于150度的热氧化温度,(一般240度进行焊接,刚好是理想的热氧化温度)必定产生热氧化产物,产生诸多异味小分子。 如果温度控制不好,如上文提到的超过420度,就已经完全分解。产生刺鼻油味。另外,某些工厂习惯进行紫外线消毒,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紫外线能够破坏聚丙烯的化学键,断键之后与氧结合,产生醛,酮等物质。所以部分卖家经常讲的,这是消毒的味道,紫外线对无纺布进行消毒是能产生味道,但是消毒消毒,毒性更大了。无论是否消毒,统统将异味说为消毒的味道的现象很多,实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不知道为何有异味。至此我们得出结论:口罩异味原因有以下几点1 无纺布的原材料聚丙烯粒料有异味2无纺布生产过程不当,无纺布有异味,3无纺布储运不当,工厂环境限制,摆放半成品空间有异味,导致吸附环境异味。4生产工艺限制,聚丙烯热氧化现象和聚丙烯完全分解现象存在,导致有异味。至此,我们来详细研究下重点!口罩异味成分以及潜在的伤害。首先是无纺布的原料聚丙烯粒料如果来源不当,原料粒能产生的有害气体(参考文献:河南化工2007年第24卷)其次,假设聚丙烯原料粒正常,低异味,那么在无纺布生产过程(下文的PP制品加工)中产生这些有害气体(参考文献:宁夏工程技术,第12卷第二期)第三:假设前面2个都不存在,那么在做口罩的过程中会产生这些气体(参考文献:洛阳石化聚丙烯责任有限公司471012)综合这3部分的产物研究发现,最终口罩上的异味主要成分是羰基化合物,甲醛,乙醛,酮,醇,酸,苯乙酮等等 而这些气体合称 VOCS 有机挥发性气体,对人体有害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有异味可以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是有毒。个人观点:说口罩有毒,骇人听闻,但的确有这么多期刊论文,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出这个结论。这些期刊论文所带来的研究成果,很大一份已经应用在无纺布制造工艺上。然而所要求的技术条件比较高,很少无纺布厂家能做到。无纺布应用领域很广,这些成果再要应用到口罩上面可能口罩届还没意识到。另外这些研究成果也有在口罩上出现一部分(我不清楚是有心的还是巧合)但系统运用这些研究成果,并且提供解决方案的几乎没有。导致目前口罩市场异味严重的口罩占了相当高相当高的比例。口罩它有毒,但有毒气体成分是否浓度已经达到可以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人能明显感觉到口罩内的异味让自己不适,恶心,无法接受,那就具备一定的毒害了。职业原因,我个人经常佩戴口罩感受异味程度以及阻力大小,我有鼻炎,我经常一做这事儿,鼻子就堵住了。直到我发现了这些,我才知道为何我鼻子会堵。并且久的话,喉咙还会痛。我是相当用力的吸,我吸入了那些气体。是否可以通过检测手段来判定口罩内部的气体浓度?个人认为难度较大!国标里面有讲到口罩的原材料必须对人体无害,但不知道就算原材料无害,咱加工一下,就有害了。而且国标里面对这点只是一句话带过,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口罩内部的这些挥发性气体分为2部分,一部分是无纺布产生的表层气体,一部分是焊接产生的焊接气体,表层气体容易充满包装袋,通风即可祛除表层的部分异味。 而焊接线和另外几层布料则被包裹封闭在里层,无法短时间扩散,并且挥发过程时间很长。口罩作为保障健康的产品,我希望首先它本身要无害。孕妇和儿童,老人,体弱者,这些人能承受的浓度不管高低,尽量做到最低,甚至没有是最好的。我不是在危言耸听,我亲身体会。做口罩勿忘初衷!

189 评论

相关问答

  • 参考文献设计格式杂志

    期刊文献的参考文献格式为分为期刊、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专利文献、国际、国家标准、报纸文章、电子文献。具体如下: (1)期刊 [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

    哈笑折腰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透气式口罩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十分重要湿润的口罩虽然有些难受但很多人都认为防护效果不会打折扣江苏省疾控中心消媒所副所长吴晓松介绍口罩要是靠静电力来吸附病毒一旦

    lovelymandy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气雾剂设备论文参考文献

    #南京9名大学生因吸电子烟急诊入院# 2021年4月 13日晚,南京120陆续接到来自某高校9名学生的求助。他们同时出现了 头晕、心慌、烦躁不安

    洛林小叮当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版式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海报设计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对于写论文的同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分享了一些海报设计的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1] Krumhansl, C. L. 2002. “

    redfishchy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人口统计论文参考文献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人口问题论文参

    假小肥仔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