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73

爱dele的Vivian
首页 > 学术论文 > 曾国藩近代史评价论文范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苹果香蕉最爱

已采纳

《清史稿》: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竦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天性好文,治之终身不厌,有家法而不囿于一师。其论学兼综汉、宋,以谓先王治世之道,经纬万端,一贯之以礼。惜秦蕙田五礼通考阙食货,乃辑补盐课、海运、钱法、河堤为六卷;又慨古礼残阙无军礼,军礼要自有专篇,如戚敬元所纪者。论者谓国藩所订营制、营规,其于军礼庶几近之。晚年颇以清静化民,俸入悉以养士。老儒宿学,群归依之。尤知人,善任使,所成就荐拔者,不可胜数。一见辄品目其材,悉当。时举先世耕读之训,教诫其家。遇将卒僚吏若子弟然,故虽严惮之,而乐为之用。居江南久,功德最盛。国藩事功本于学问,善以礼运。公诚之心,尤足格众。其治军行政,务求蹈实。凡规画天下事,久无验,世皆称之,至谓汉之诸葛亮、唐之裴度、明之王守仁,殆无以过,何其盛欤!国藩又尝取古今圣哲三十三人,画像赞记,以为师资,其平生志学大端,具见于此。至功成名立,汲汲以荐举人才为己任,疆臣阃帅,几遍海内。以人事君,皆能不负所知。呜呼!中兴以来,一人而已。 胡林翼:曾公素有知人之鉴,所识拔多贤将。李瀚章:其深识远略,公而忘私,尤有古人所不能及者。石达开:虽不以善战名,而能识拔贤将,规划精严,无间可寻,大帅如此,实起事以来所未见也。薛福成:自昔多事之秋,无不以贤才之众寡,判功效之广狭。曾国藩知人之鉴,超佚古今,或邂逅于风尘之中,一见以为伟器;或物色于形迹之表,确然许为异材。平日持议,常谓天下至大,事变至殷,绝非一手一足之所能维持。故其振拔幽滞,宏奖人杰,尤属不遗余力。尝闻曾国藩目送江忠源曰:“此人必名立天下,然当以节烈称。”后乃专疏保荐,以应求贤之诏。胡林翼以臬司统兵,隶曾国藩部下,即奏称其才胜己十倍。二人皆不次擢用,卓著忠勤。曾国藩经营军事,亦赖其助。其在籍办团之始,若塔齐布、罗泽南、李续宾、李续宜、王鑫、杨岳斌、彭玉麟,或聘自诸生,或拔自陇亩,或招自营伍,均以至诚相与,俾获各尽所长。左宗棠: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李鸿章: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 朱孔彰:中兴景运,群公辈出,十年之间,削平大难,非天生圣相而振兴之,乌能若是邪?然履危濒死屡矣,有百折不挠之志,宏济艰难,虽曰成功者天,抑亦人谋也。赵衰之言曰:“说礼乐,熟诗书,为元帅。”孙叔豹之言曰:“太上立德,次立功,次立言,谓为三不朽。”公独兼之。至天津之役,攘垢忍尤,以安邦国,老成至计,谋出万全,可谓至忠矣。 欧阳昱:予观文正一生,不善用兵而善用人,牛溲马勃,无不收纳。所以群才效用,大寇荡平,而为中兴第一功臣也。 梁启超:①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中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烁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吾以为曾文正公今而犹壮年,中国必由其手获救。②吾谓曾文正集,不可不日三复也。 谭嗣同:历观近代名公,其初皆未必了了。更事既多,识力乃卓。如曾文正、惠敏父子,丁雨生中丞,洞彻洋务,皆由亲身阅历而得。左文襄晚达,故沈观最久。 杨昌济:宋韩、范并称,清曾、左并称,然韩、左办事之人,范、曾办事兼传教之人也。王闿运:用将则胜,自将则败。容闳:故其身虽逝,而名闻千古。其才大而谦,气宏而凝,而为清代第一流人物,亦称旧教之特产人物。章太炎:曾国藩者,誉之则为圣贤、谳之则为元凶。蔡锷:①曾、胡两公,中兴名臣之铮佼者,其人其事,距今仅半个世纪。②带兵如带子弟一语,最为慈仁贴切。能以此存心,则古今带兵格言,千言万语皆付之一炬。 蔡东藩:若曾、胡二公,文足安邦,武能御侮,清之不亡,赖有此耳。 毛泽东:①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美无缺,使以今日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②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 蒋介石:①曾公乃国人精神之典范。②辛亥以前,曾阅曾文正全集一书,……民国二年失败以后,再将曾氏之书与胡左诸集,悉心讨究。蒋廷黻:国藩以执两之道,贯经世之学,于社会之改造,则恢复民族固有美德,此之谓守旧;于民族之前途,则接受西洋文明,此之谓革新。二者同时进行,乃其对我国近代史之大贡献也。盖徒然恢复旧礼教,则不能抵抗帝国主义者之机械科学,何况旧礼教之本身,亦复百孔千疮,有待救正乎?若徒然接受新文化而不恢复固有之美德,则此腐化之旧官僚社会,根本不能举办事业,更何况社会民族之立场,有何术以全盘改造之乎?吾人之所以佩服曾国藩,诚以其眼光远大,订此救国救民之方案,与后日国父之民族主义如出一辙矣。 陈公笃:国藩素拘谨,其才不如胡左,而功倍之,独知人善用,是其特长。 胡哲敷:五百年来,能把学问在事业上表现出来的,只有两人:一为明朝的王守仁,一则清朝的曾国藩。 萧一山:国藩以严谨胜,宗棠以豪迈胜。 徐中约:曾国藩的政治家风度、品格及个人修养很少有人能予匹敌。他或许是十九世纪中国最受人敬仰、最伟大的学者型官员。

195 评论

小小暖和

曾国藩?增剃头了解一下,对了,诋毁太平天国的,最早就是清末保守派,其次就是是老蒋和汪某,民国初年还有反污蔑太平天国法案,梁启超、宋教仁代言的。

281 评论

戆戆的囡囡

曾国藩(1811-1872年),字伯函,号涤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他的人生,他的智慧,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以至他虽已去世一百余年,提起曾国藩,人们仍然津津乐道。

有的评论者说:如果以人物断代的话,曾国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人,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

这句话从某一角度,概括了曾国藩的个人作用和影响。

他也是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人物。

曾国藩是晚清汉族地主阶级的进步分子,创立湘军,屡败屡战,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这里面主要是太平天国腐化内乱的因素,当然曾文正的战斗精神可嘉--屡败屡战,哈哈)。

他的另外一个主要成就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师夷智以制夷”的主张,筹建了江南制造局等近代工业,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西方先进技术。

从某种意义上讲,曾国藩等汉族地主通过镇压天平天国起义和兴办洋务运动起家,实际支撑着清朝的危局,为近代北洋军阀的兴起奠定了基础,曾国藩可谓是北洋军阀的鼻祖。

总体来说,曾国藩是进步的封建地主阶级,对于清朝统治者而言,他是股肱之臣,有功之臣。

很多人甚至将他成为晚清中兴之臣。

对于劳苦的农民兄弟而言,他只是满清的走狗,屠杀农民起义的刽子手。

客观上,通过洋务运动,建立了近代工业雏形,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但是任何人都无法脱离时代的局限,曾国潘终究是落后的封建地主,他的大思维更当时的西方列强相比,是远远落后的。

当时掌权的是愚昧无知、软弱无能的慈禧太后,曾国藩在镇压国内人民(太平天国)功勋卓著,在对外(西方)方面毫无建树(幸好他死的早,没想李鸿章在1895年那样受辱) 。

洋务运动的成果---北洋海军、福建水师等在与日本、法国的战争中被动挨打,全军覆没,可悲可叹。

由于曾国藩在传统文化、官场权术方面的确有过人之处,备受后人推崇,包括枭雄和英雄。

*** :①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美无缺,使以今日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②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

蒋介石:辛亥以前,曾阅曾文正全集一书,……民国二年失败以后,再将曾氏之书与胡左诸集,悉心讨究……实不愧为当世之名将。

题外话:

一说到近代历史,很多人都会说落后就要挨打,其实不尽然。

看看中法战争(法国不胜而胜,清朝以胜求和)、甲午海战(实力占优却一味避战,躲进威海卫死亡之港,让日本三面夹击全军覆没,),恐怕对西方包括倭寇的畏惧情绪和懦弱才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害怕与列强结怨,不敢与之真刀真枪的干,寄希望于国际调停,一味割地赔款,目的只有一个:维护自己的统治,鱼肉百姓,贪图享乐,苟安思想严重。

(跟南宋一个德行)其实以晚清的实力绝对可以战胜日本,完全遏制日本的任何侵略中国的企图,那样历史就改写了。

可惜晚清是扶不起的阿斗,所谓朽木不可雕也。

英雄生在近代,大都壮怀激烈,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既不能摧锋于正锐,也不能挽澜于极危,纵是英雄也枉然啊。

近代史着实让人郁闷难当,建议大家多研究建国后的对外斗争史,抗美援朝、1962中印边界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那才解气,那才是中华血性男儿的本色。

97 评论

白色棉袜

简单点说:曾国藩毁誉参半,誉在前半身,创湘勇,斗官文,参何桂清,荡太平军,攻下金陵(即当时太平天国的天都天京),办洋务,着手办理幼童出国,当然有容宏的协助,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詹天佑,曾大帅最厉害的就是识人,相人之术,以及不可不提及的教育子女和胞弟。毁多在天津洋教与平民冲突一案的处理上,被当时的清议派,以及不知情的庶民视察为卖国行为。总体说来,曾国藩是才堪大用,于大处着眼,手段狠,人称曾剃头,一生坚持理学,并且躬行了一身,俭朴有加,只是军事指挥才能的确是一般,用人之术当时确无人能及他翰林出身,喜欢给人写对,也是因为他有一手的好字。只可惜天文,地理,外文一概不知

159 评论

伪文艺的姑娘

对于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应该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也就是放在当时的环境来分析判断,对于曾国藩的评价,我个人的观点是功过参半,从大的角度来说是功稍大于过,因为曾国藩曾经镇压过太平天国起义,对于反封建的民族革命来说,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罪人。但是他所代表的是地主和封建官僚阶级的利益,当时他不可能站在他的对立阶级农民阶级的立场上,所以他要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就必然要镇压农民阶级的反抗。但他这是阻碍历史的发展,从历史的角度应该批判和反对,这也就是他的过。当然对于历史人物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曾国藩的功在于,积极加入到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之中,他也想为当时的晚清政府富强起来,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尽一个受孔孟儒家学说教育的封建知识分子报国的责任。当然,曾国藩教育的后代,比如他的孙子曾纪泽一位出色的外交家,用自己出色的辩才,以及左宗棠的武力支持成功收回了西北喀什地区的大片被沙俄侵占的我国领土。这与他的家规教育是分不开的。所以曾国藩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不能简单的评价他是对是错,应该一分为二的去看,所以,对于曾国藩来讲,他是有过的,但是他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是作出过贡献的所以也是有功的。但就从大的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他应该是功稍大于过。(以上仅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335 评论

helloJ80430

袁世凯具有代表性,去百度搜,关于他的正反面评价多的是,好吧还是我帮你搜一篇吧。以下内容为百度知道网友回答:对政治人物,与其追究其道德,不如认真关注他在制度建设上的取向和作为,那才是影响深远的东西。 史学家们大都会同意,在大清帝国袁世凯是个颇为前卫的人物。从1895年开始的变法维新运动中,他是强学会的支持者,严复的朋友;除了小站练兵成绩突出外,所上奏章,谈论国事也颇有见地。进入20世纪,身为北洋大臣和直隶总督,推行新政成绩最为显著。 大清王朝最后10年推行新政的主要成就之一是废除科举,实行新的教育制度。促使朝廷当机立断,在1905年开始永远废除科举的就是袁世凯和张之洞。而兴办学堂最多的也是他所管辖的直隶(今河北省)。他的精明之处还表现在吸取过往改革受制于原有官吏而失败的教训,非常重视“开官智”,把现有官吏的重新培训摆在突出地位。 在政治体制改革和建立新的社会管理体系方面,直隶也走在全国前列。全国首次地方选举是1907年的天津市政选举。这是他努力推行的地方自治运动的成果之一。义和团事件后,规定中国不准在天津地区驻军,精明的袁世凯训练三千警察进驻这个地区,维护了主权和地方治安。用警察取代衙役管理社会治安,应该说是一个进步。 在经济领域,发展工商企业也用力很勤,成绩显著;有的项目至今仍在继续发挥作用。中国人今天仍热情传颂詹天佑修京张铁路的功绩,但往往不了解这条铁路的决策、资金筹措,包括决定用中国人和中国资金修建等等主要是袁世凯的功劳。一位美籍华人史家说:“它(京张铁路)是由袁发起、提出和取得的惊人成就。” 以往史学家认为袁世凯是被政治错误埋葬的。但即使在政治领域,也有许多事件是值得推敲的。一是袁世凯的称帝问题。他的称帝是君主立宪,是有别于封建的帝制的。他是参考了当时比较强大的英日等国的国体。二是签订21条。随着日本等国一些档案的解密和观看袁世凯签订21条的手迹及签订21条前后他的言行,袁世凯在此事件中是没有大错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唯一能作的,也就是用艰苦的谈判,来换取一些对自己国家有利的条件。在当时,即使换了别的势力,别的人当政,也只能这样了。所以最后21条被迫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接受了。国家定为国耻纪念日,说是奇耻大辱,这确实是的。不过在签字之前的日,袁世凯就向全国通报,说不得已,只有签了,这实际上是奇耻大辱。在国人说这是奇耻大辱之前,他都承认这是奇耻大辱。在签订以后,袁世凯又下了一道手令:不经政府批准,有租让给外国一寸土地者,以国贼论处。当时的这种谈判,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没有办法。当时中国留学海外的精英胡适就说:这个谈判应该说在之前中国的历史当中,是没有过的,该柔的时候柔,该刚的时候刚,争取到了对自己最大的退让。王芸生在30年代初编辑的《60年来中国与日本》的时候也说,在回顾整个谈判,袁世凯的指挥和领导,应该说是没有大错的。当年的一些历史学家也都肯定了当时21条的交涉。所以说他拱手卖国,是没有历史依据的,陈伯达给他的窃国大盗的“谥号”也是偏颇的。至于出卖戊戌变法和暗杀宋教人,更是缺乏确凿证据。 除此之外,在政治领域反而有一些是应该肯定的: 首先,执政第一年就制定了《国会组织法》,接着又依法进行选举,并在1913年初召开了国会。 其次,1913年1月9日公布《文官考试法》,表明他有意建立现代国家机关。其中规定文官高等考试,以国法学、刑法、民法、国际公法、行政法、经济学和财政学七种为主科,一定要考。商法、政治学、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通商约章等五种为附科,应试者自择其一。 再次,他推行军民分治,一再下令军警不得干预政治,也是完全正确的。 总的看来,他在制度层面的施政有可取之处,不能一概抹煞。

179 评论

相关问答

  • 曾国藩论文参考文献

    嘉庆十六年(1811年)十一月十一日,湖南长沙一个小乡村的平民家庭里,诞生了一个将改变晚清甚至近代中国的人。曾家世代以务农,但也有别的门路挣钱,家境宽裕,因而对

    康茂暖通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中国近代史史论文题目

    求一篇近 诸葛代 文库史

    土豆泥nice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曾国藩故居社会价值研究论文

    世人皆知曾国藩,却少有人知曾国藩的祖辈们! 史载曾国藩的曾祖曾竞希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年幼做长工谋生,为了改变家族命运,辛苦劳作、勤俭持家以积攒钱财。曾竞希

    Q吃吃吃买买买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曾国藩近代史评价论文范文

    《清史稿》: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竦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天性好文,治之终身不厌,有家法而不囿于一师。其论学兼综汉、

    爱dele的Vivian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曾国藩论文知网

    自己写一方面吧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同时又是中国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和洋务运动的开山人物。近年来,他的思想和理论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和

    yyy777777777777777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