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94

你的小恶魔
首页 > 学术论文 > 实战化教学条件构建研究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陈果果122

已采纳

实战化教育训练改革研究要加强部队院校实战化训练,必须科学构建基于部队任务的新型课程体系,积极创建基于信息系统的实战化教学环境条件。本文就从这三个方面对实战化教育训练改革进行探讨和分析。

212 评论

真理在朕

建筑工程CBE项目化教学实践论文

1基于CBE的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

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BasedEducation,CBE)是近年来流行于北美及其他一些国家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2]。能力本位教育是从职业岗位出发,以职业和岗位所必需的能力为目标,并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课程与实施教学的系统方法。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群包含的各专业均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专业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实践教学必须从职业岗位需求出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这与CBE模式是相吻合的。因此,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正是借鉴了CBE模式,并结合专业群自身特点而进行的。依据CBE模式,通过对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群面向的建筑行业进行调研,该专业群的就业岗位群包括施工员、监理员、造价员、资料员、质量员、安全员等。针对岗位群分析各个岗位的通用技能与专门技能,从而得出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群的人才培养目标,如图2所示。

2基于项目化、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根据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以岗位群的通用能力与专门能力为主线,按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运用“模块化”“项目化”的形式开展实训教学内容的系列化建设,形成满足专业群共性需求与专门化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分为两个一级模块和八个二级模块,分层训练,将课内实践、集中实训、职业资格考证、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合理配置,连贯系统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必备的技能和技术。

3加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彰显专业特色、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点。我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群建设过程中,我们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依据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模块化、项目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校企合作条件下,不断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群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必须要加强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开发与建设,同时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顶岗实习等一系列教学模式。在我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群建设中,我们与多家知名建筑公司、咨询公司、造价事务所及房地产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实训、实习及就业基地。同时,我们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一方面将企业专家引入我们兼职师资队伍当中,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另一方面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及员工培训等工作。

4基于职业资格标准的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

职业资格是个人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知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国家对各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准入标准。因此,将职业资格标准作为高职实践教学的准绳,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的必要条件。

1)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建立突出职业能力的实践教学课程标准。针对专业群对应的岗位群,组织专业教师分析各岗位对应的职业资格,研究各职业资格证的考试大纲以及职业标准,并将其融入到我们的实践教学中,编写各实践课程的课程标准及实训任务书。并邀请企业专家,对制定的课程标准和实训任务书进行修订和认可,最终才应用我们的实际教学。

2)将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实践教学计划。直接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课程纳入实践教学体系,由本校专职教师和企业专家授课,参加社会统一的资格证考试,取得社会和行业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目前,应天学院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群已经将施工员、造价员、资料员、质检员、安全员、房地产评估师等培训项目纳入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必须至少取得其中一种职业资格才能顺利毕业。

3)基于职业资格标准的实践教学校本教材的编写。为了便于实践教学的开展,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群组织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编写实践教学系列教材。实践教学系列教材是以实践教学课程标准为纲领,紧贴职业标准,以项目化、模块化的方式进行组织,教材既要能够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更要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5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可以检验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条件、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从而促进实践教学的不断改革,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1)实践教学条件的评价。实践教学条件包括校内实训室条件、校外实训基地条件、实训教学资源等方面。通过对以上实践教学条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价,学校可以根据实践教学条件评价结果,调整实训室建设投入计划,查找实训教学资源的薄弱点,从而指导实践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

2)实践教学过程的评价。具备了实践教学课程标准、实训任务书和实训教材,关键在于整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实践教学过程评价尤为重要。建立由校级、专业群及学生构成的三级监控与评价机制。校级督导、专业督导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听课、讨论,对实践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填写《实践教学督导反馈意见表》提出实践课程教学质量反馈意见;学生通过实写《实践教学情况学生意见反馈单》,反映每节课的上课情况。同时,每学期开展期中教师(学生)座谈会、期末教师(学生)座谈会,集中反映实践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6结语

基于CBE模块化、项目化的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实践是对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群实践教学的一种创新尝试。以能力培养为出发点,模块化、项目化的实训体系为载体,以职业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为支撑,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为条件,以完善的评价和考核机制为保障,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应用能力和未来的就业竞争能力。

214 评论

嗜吃福將

〔摘要〕 就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研究的现实意义进行了阐述,浅谈了教学改革思路和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改革应在哪些方面进行课程改革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方法,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课程体系;改革;成绩考核。

1教学研究的意义

有利于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水平与质量

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由于学时有限,不能将所有的专业类实验都在实验课教学中体现,特别是在专业基础课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因此在课程实验、实践教学中,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剩余的还较重要的实验内容如何安排?以及实验类型如何确定,这关系到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及学生毕业后能快速适应社会的问题;学生能力的发挥问题等。建立应用型本科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改善目前应用型本科实验、实践教学状态,以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水平与质量。

有利于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应用型、创新型高级人才的能力培养,是在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教学交叉渗透中,在课堂、实验室、实践实习基地、工厂等一个广义的“教室”中,在专业老师、实验和实践指导老师、师傅、经理、职员、官员、市民、工人等一批广义的“教师”共同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实验、实践教学的功能就是培养学生的“五种能力”。混乱无序的实验、实践教学是根本无法实现对学生“五种能力”的培养。应用型本科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将规范实验、实践教学,使实验、实践教学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有助于彰显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是基于其对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培养。办学定位决定了其办学的基本特色。实验、实践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实现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功能的主要组成部分。构建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使应用型本科实验、实践教学规范化,使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有了机制保障,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应用型、创新型高级人才,进而极大地彰显了学校的应用型特色。

2研究的主要思路

构建应用型本科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的指导思想

A、以构建实验、实践教学整体体系为纲领,以实践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为主题,以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为切入点,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B、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以学生的目的需要、能力拓展、知识结构为中心开展实验、实践教学,构建符合实际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C、坚持高起点、有突破,体现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实现学科专业特色、地域特色和应用型特色。

构建应用型本科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的基本原则

A.目标性原则。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进行。应用型高校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是构建科学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出发点,也是评价实践教学体系是否科学合理的重要依据。B.系统化原则。遵循教育规律和认识规律,结合专业特点,按照组成实践教学活动的各环节的地位、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互相衔接,彼此连续的实践体系。C.一体化原则。不仅要做到实验、实践教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统一,还要从人才的全面素质和能力发展的要求出发,注意教学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强化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实验、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相互支撑和互相渗透,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相适应,使实践教学体系既相对独立,同时与理论教学相得益彰。构建试验、实践教学体系还需在培养方案中规范实验、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制定出相应的考核标准和要求,目标体系要落实到每个课程和教师,落实到专业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师的岗位职责之中。

3解决的主要问题

解决“四个突出”问题

一是解决在实验、实践教学中如何突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问题,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二是解决在实验、实践教学中如何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为学生构建创新环境、提供创新条件、引导创新思维,促进创新能力的形成;三是在实验、实践教学中如何突出交流能力培养问题;四是解决在实验、实践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问题。

解决四个教学模块问题

本科四年的实验、实践教学分别由多个教学单元或教学模块组成。解决好各个模块,特别是重点模块的问题,是实现实验、实践教学任务、目标的关键———通过应用型本科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建立起基本实验教学模块、开放实验教学模块、校内实践教学模块、校外工程教学模块新的教学体系,为每个模块设定科学的任务、目标和要素。

搭建“平台”

学生各种技能的培养,必须依赖一定物质条件和设施基础。实验、实践教学应具备什么样的教学条件是与教学目标、任务密切相关的,是应该经过科学论证、考量的———通过应用型本科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解决好技能培训基地的建立,重点搭建起低年级的基本技能训练平台。

解决好实验、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交叉渗透问题

理论教学是实验、实践教学的基础,实验、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实验、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不能割裂、脱节,应有机结合与交叉渗透———通过应用型本科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解决好实验、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与交叉渗透的基本要素问题。

解决好“五化”问题

一是解决好实验、实践教学内容的深层化、特色化问题,改变目前教学内容走过程和一般化现象;二是解决好施教的个性化问题,改变目前的脱离对象和千篇一律现象;三是解决好实验、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规范化问题,改变目前管理无序和混乱现象;四是解决好实验、实践教学设施、装备的现代化问题,改变目前设施、装备老化和落后现象;五是解决好实验、实践教学手段的信息化问题,改变目前教学手段单一现象。

解决好“大实践”教学观问题

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看待和实施实验、实践教学呢?对此认识和共识度并不高,需要建立“大实践”教学观。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立科学的实验、实践教学质量观,建立“以人为本”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适合于应用型、创新型、技能型高级人才培养的实验、实践教学观念。把四年的实验、实践教学,校内、校外的实验、实践教学,实验、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当作一个整体;把各个实验、实践教学模块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把对实验、实践教学的投入看作对教学的重点投入一样重视;把实验、实践教学当作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部分来实施。总之,从社会的需求认识出发,通过调研,构建实验实践体系,并贯穿于整个四年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各课程的实验、实践内容的安排及有机配合,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各门课程开展开放性实验题目,规范实验室操作规程和管理;结合各类实习,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消化理论知识,并将实验、实践教学有机相结合;将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与社会、市场相结合,达到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的目的,使学生能迅速上岗,独立工作,特别是在毕业设计工作中,选题起点结合实际,内容要求涉及专业主线,设计类与论文类分配合理,满足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211 评论

相关问答

  • 学前教育论文研究条件

    学前教育的毕业论文提纲 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可见学前教育对于儿童的作用。

    盐见黄瓜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论文试验研究条件

    实验研究要交待实验条件和实验方法:①实验条件包括实验动物的来源、种系、性别、年龄、体重、健康状况、选择标准、分组方法、麻醉与手术方法、标本制备过程以及实验环境和

    尚居装饰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实战化教学条件构建研究论文

    实战化教育训练改革研究要加强部队院校实战化训练,必须科学构建基于部队任务的新型课程体系,积极创建基于信息系统的实战化教学环境条件。本文就从这三个方面对

    你的小恶魔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课程实战化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课程改革研讨论文 摘要当前现行语文课型中存着一些弊病,随着教学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化,这些弊病显得尤为突出,语文课型转换问题就被提上意识日程。本文就现行

    吃货迷思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研究生论文研究条件

    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由以下几点组词: ⒈封面,2英文扉页,3独创性声明及授权声明,4基金资助页,5目录,6中文摘要,7英文摘要,8论文正文,9参考文献,10综

    youjinjuan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