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杨紫陌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相互作用中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及变化规律。社会心理学在个体水平和社会群体水平上对人际关系进行探讨。下面我给大家带来社会心理学论文题目选题最新推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社会心理学论文题目
[1]社会神经科学的起源与发展——脑电图对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探索
[2]建立儒家人文主义的学术传统:由 文化 “复建”到文化“复兴”
[3]心理测量视角中的科技风险研究述评
[4]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5]心理与认知神经科学实验中心建设与管理模式
[6]经济心理学影响力增强
[7]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探析
[8]三论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智能时代的用户体验和创新设计 方法
[9]心理健康素养研究述评与展望
[10]城市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社区心理学与社区心理服务
[11]《态度与行为:社会不赞许行为的心理机制》简介
[12] 财经 素养的内涵与三元结构
[13]中国特色心理学问题的思考
[14]基于网络心理经济视角的农产品网售研究
[15]宽容与信任之社会心态的双向建构:“认同-渲染”模型构想
[16]城市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社区心理学与社区心理服务
[17]对潘菽心理学思想演变及其理论的研究
[18]舞动治疗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19]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本土社会心理学的启示
[20]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分会2017年学术年会在福州大学成功举办
[21]物质主义与冲动性网络购物的关系:妒忌和个人相对剥夺感的中介作用
[22]自恋与发布自拍照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23]发布自拍照与女大学生自尊的关系:积极反馈与身体满意度的序列中介作用
[24]社会心理学在农民工心理健康方面的应用
[25]日本产业组织心理学会长细田聪一行访问西安科技大学并做客胡杨林大讲堂
[26]少年司法与心理学的整合:一个初步的探讨
[27]文化混搭心理研究与现实中国社会的发展
[28]基于家庭心理学的长子的心理状态比较研究
[29]不同类型网络昵称的印象评价研究
[30]从航空驾驶到工业设计:情境意识研究的拓展
[31]论“大数据”、“云计算”时代背景下的心理学研究变革
[32]伯科维茨:攻击、愤怒和助人行为研究的巨匠
[33]社会网络分析在大学新生人格核心词汇研究中的应用研究
[34]论人的心理对经济的影响
[35]“叙事心理学”译丛和《心理学质性方法导论》将于2016—2018年陆续出版
[36]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
[37]行为薄片撷取技术:心理学研究中的经典范式
[38]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 Engagement
[39]教师资格证“国考”下“公共心理学”课程改革之思考——以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为例
[40]实践智慧: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的知识形态
[41]八周网络健康学习项目对大学生身体活动和果蔬摄入行为的干预研究
[42]经济心理学视野下“个体判断和决策”的研究进展及学术贡献
[43]泄密案例研究——泄密行为模型的建立
[44]俄罗斯社会心理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作用分析
[45]地方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46]90后大学生对法国人刻板印象实证研究
[47]害羞的心理学解析及调控
[48]王洁. 民国时期心理学课程发展研究
[49]中庸思维对社会适应的影响:心理弹性和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
[50]组织心理学研究的情境化及多层次理论
管理心理学论文题目
1、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管理心理学的组织作用研究
2、基于管理心理学下的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工作探析
3、浅析管理心理学在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4、基于管理心理学视角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探析
5、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管理层的领导艺术
6、管理心理学在服装生产管理中的运用与分析
7、谈管理心理学视角下中小学课堂管理
8、管理心理学在烟草商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分析
9、管理心理学在职校学生干部管理中的运用--以SGZ学生干部培养为例
10、新时期 教育 管理心理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探析
11、浅议腾讯公司的管理模式--基于管理心理学的视角
12、新时期教育管理心理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13、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及新生代应用分析
14、管理心理学视域下开放大学教师激励机制创新
15、1+x证书背景下的课证融合模式研究--以《管理心理学》为例
16、浅析管理心理学在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17、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下激励机制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改革的理论研究
18、基于转化式学习的 思维导图 教学法在管理心理学中的应用
19、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在事业单位的应用与探索
20、立足管理心理学 浅析高校学生组织建设与管理
21、激励与评价:管理心理学视野中的地方志管理
22、管理心理学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运用
23、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4、管理心理学应用性课程建设探究
25、管理心理学应用在部队全面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26、新时期教育管理心理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27、管理心理学在上市公司人力资源薪酬激励机制中的运用探究
28、管理心理学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创业质量提升策略
29、管理心理学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探讨
30、管理心理学视角下激励理论在学生管理中的改进
31、管理心理学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应用
32、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33、浅谈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34、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35、管理心理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36、信息化下校本教学资源库建设思路与创新研究--以学院网络开放课管理心理学为例
37、工程公司 企业管理 中防卫过当的解决方案
38、《管理心理学》有效翻转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39、从管理心理学角度浅谈民生公司的员工激励 措施
40、基于管理心理学探析消费维权档案的安全保障
41、翻转课堂在文科课程的实践与 反思 --以"管理心理学"课程为例
42、护士长服务型领导行为培训方案的构建
43、浅析管理心理学在新闻采访中的应用
44、高校管理心理学研究型学习模式的构建
45、管理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档案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46、新时期教育管理心理学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尝试
47、管理心理学视阈下手术室"90后"护士的管理
48、基于管理心理学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探析
49、基于微模式的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效果提升策略研究
50、多元领域视角下的专业物质环境文化建设研究
最新心理学专业论文题目
1、景颇族初中生的民族社会化觉察及其特征
2、特征观点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在线评论的情感分析方法
3、自爱与他爱:自恋、共情与内隐利他的关系
4、跨期选择单维占优模型的过程检验
5、社会公平感对不同阶层目标达成的影响及其过程
6、情绪概念加工与情绪面孔知觉的相互影响
7、网民对“人祸”事件的道德情绪特点——基于微博大数据研究
8、家庭环境对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阅读投入、阅读兴趣的中介作用
9、汉字的无线索回忆再认效应:重复学习和重复测验的作用
10、选择性注意对听觉内隐学习的影响
11、基于记忆的注意捕获和注意抑制效应:ERP证据
12、削弱效应是否存在:工作场所中内外动机的关系
13、团队断裂带对团队绩效的影响:团队交互记忆系统的作用
14、工作性通信工具使用与双职工夫妻的幸福感:基于溢出-交叉效应的分析
15、公司形象和产品属性超越的协同效应:基于刻板印象内容模型
16、情绪性注意瞬脱的认知机制:来自行为与ERP的证据
17、大学生自伤行为的强化敏感性基础
18、副中央凹中字N+2的预视对汉语阅读眼跳目标选择影响的眼动研究
19、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及其分离对建议采纳的影响
20、MAOA基因rs6323多态性与母亲支持性教养对青少年抑郁的交互作用
21、有关创造力测量的一些思考
22、形旁和声旁在形声字识别中的作用
23、多身份追踪中基于表情特征的分组效应
24、孤独让我爱上你:产品陈列对孤独个体产品偏好的影响
25、做会后悔还是不做会后悔?——自我调节模式对不作为惯性的影响
26、权力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机制及相关因素
27、情境对共情的影响
28、双语即时切换下非目 标语 言语音和语义的激活状态
29、暴食症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
30、公仆型领导:概念、测量、影响因素与实施效果
31、员工为什么乐于助人?多层次的领导–部属交换对帮助行为的影响
32、失眠的自助式认知行为治疗元分析:疗效、影响因素及证据评价
33、消费者触摸渴望的形成机制解析——基于认知体验视角
34、中学生学业羞愧:测量、生理唤醒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35、出声阅读和默读之间的差异
36、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角度看自我
37、从效应量应有的性质看中介效应量的合理性
38、 中国象棋 经验 棋手与新手的知觉差异:来自眼动的证据
39、祖辈共同养育背景下多重依恋关系及对幼儿社会-情绪性发展的影响
40、社会交往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
41、相对剥夺感:概念、测量、影响因素及作用
42、时间分解效应及其对跨期决策的影响
43、冲动性对不同成瘾行为发展的调控及其神经机制
44、内隐序列学习意识的具身机制
45、经验取样法——一种收集“真实”数据的新方法
46、听障和听力正常人群空间主导性和空间参照框架的交互作用
47、粗暴养育的内涵、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48、片段再认任务在内隐序列学习研究中的有效性检验
49、认知重评对负性效价的抑制促进条件性恐惧消退
50、领导-成员交换与情绪枯竭:互惠信念和权力距离导向的作用
社会心理学论文题目选题推荐相关 文章 :
★ 2017年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题目选题
★ 社会心理学方面的论文
★ 有关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论文
★ 关于社会心理学学术论文
★ 社会心理学论文3000字(2)
★ 关于社会心理学的论文
★ 社会心理学相关论文
★ 社会心理学选修课论文2000字
★ 社会心理学相关论文(2)
★ 社会心理学论文4000字
汤汤小朋友
管理心理学论文先提出人本管理思想的确立及其内涵,然后论证激励是人本管理的核心,在这部分综合对比一下关于人性的“X”理论和“Y”理论,以及“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的假设,讨论一下它们的适用范围及相互联系,为下面讨论激励的实施做准备。重点讨论激励的五种方式:目标激励,期望激励,责任激励,危机激励,奖励激励。最后指出建立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激励机制得以保持的关键。 一、人本管理思想的形成及其内涵 在农业文明时代,土地是第一生产要素,谁拥有了大片的土地,谁就占据了生产链的最高端,支配着生产过程和产品的分配。工业革命将人类社会带入到了机器大生产时代,农业文明式微,资本成为生产的关键因素。而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知识的爆炸式发展,知识技术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人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和应用者,成为现代化生产中最具创造力,最活跃,最有革命性,也是最有战略意义的资源。可以毫不夸张的说,21世纪谁拥有了一流的人才,谁能让一流的人才产生超一流的效益,谁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只胜出。 国外许多大企业都十分重视人才的作用。IBM前总裁华生曾说:“你可以接收我的工厂,烧毁我的厂房,但只要留住我的人,我就能再造IBM。”比尔盖茨也有类似看法。有记者曾问他:“比尔盖茨先生,假如你今天白手起家,你还能再创造出一个微软吗?”盖茨略一思索后回答:“可以,只要让我挑选100个人带走。”当今美国之所以能雄踞世界一极,并且在很多研究领域都远远领先对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从世界各地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 没有人哪个领导者再怀疑人才的重要性,但不是每个管理者都明白如何才能留住人才,并能让他们快快乐乐,尽心尽力地为公司效力。更少的管理者知道如何让每个员工都变成人才——在自己本职岗位上做出卓越的贡献。看一下古典管理理论和泰勒倡导的科学管理理论,工人被看作是可以尽力压榨的生产工具。他们被视为生物机器,管理者很少从人性,人的情绪,感情,意志等心理因素方面来有效的管理和激发他们。 事实上人不是冷冰冰的机器,人对工作并不总是那么的厌恶,像老板想象的那样,只有在监督与压力下才能老老实实的工作;工人的工作动机,也不仅仅是为了食物和金钱。人是有感情,有心理活动的,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有很大的弹性,这与其心理状态有着直接而深刻联系。鉴于人是企业的首要资源,人的管理问题也应该是管理学的核心问题。探索人的心理活动,通过激励人心的各种途径和技巧,从内部点燃员工的激情,来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也成了十分重要的课题,这正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管理心理学立足与人本思想,以有别与传统的管理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对人的管理问题。二、激励是人本管理的核心 激励是管理心理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是管理心理学的核心问题,也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激励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激励大师金克拉曾说:“你若想成为人群中的一股力量,便必须掌握激励,生活就是这样,你把它放入自己所处的人际中,人们就记得你信任你,就像黑夜相信灯光一样。”研究管理心理学,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掌握个体与群体的心理,激发每个人的积极性 ,做到人尽其才。 通用前CEO杰克.韦尔奇总结的GE核心领导要素E4(Energy活力、 Energier激励、 Edge敏锐、 Execution执行)中就有激励一项。他曾说,管理人员应成为团队的成员和教练员,他们的工作是提供帮助,而不是控制他人,还应有能力去激励他人。激励和鼓动他人的能力——富有感染力的热情——会使组织的能力发挥至极致。可以毫不夸张的说,21世纪只有两种管理者,懂得如何去激励员工的管理者和失败的管理者。 在具体讨论激励的方式之前,先来讨论一下管理心理学的一些基本假设和原理,然后再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来讨论激励的实施。 关于人性的假设有“X”理论,“Y”理论,超“Y”理论。也有“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的假设。早期的管理者以及我国现在相当一部分管理者比较倾向于“X”理论和“经济人”的假设思想,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Y”理论及“社会人”和“自我实现人”的假设。我认为这些理论本身并不矛盾,也不能说哪个理论是正确的哪个理论是错误的,每种理论都有其合理因素,都有其适用的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需求的改变必然会造成这种过渡。理论本身不过是事实的一种反映。在工业革命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虽然有很大提高,但工人的物质,安全等基本需求仍未得到充分满足,资本家提供的生产条件,工资待遇都很差。流水线式的大规模工业生产使大多数工人的工作不过是简单、重复的机械操作
紫枫2007
论文摘要:组织中员工行为的选择关系着组织整体绩效水平的高低。本文从行动理论行为过程中分析了从个体对环境引发因素的认知做出判断,并导致情绪变化和特定行为倾向,最终导致行为的发生。提出了个体的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水平在这一过程中有缓冲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和竞争的加剧,员工的行为选择和与之相关的绩效水平对组织的竞争优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上世纪90年代Salovey和Mayer提出的情绪智力的概念引起了学界和实业界的广泛兴趣,尽管情绪智力的概念存在诸如缺乏具体模型和有效的测量方法等问题,但其仍然是组织行为研究的热点领域。许多研究关注于情绪智力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探讨了情绪智力和情绪管理水平与绩效的关系,但对其内在的作用机制揭示还不够充分。本文从行为过程视角分析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对行为选择的影响,以期能剖析个性特征对行为及绩效的作用机理。 1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的内涵 1.1情感倾向及其内涵 情感倾向相似于人格个性特征的部分内容,但又不等同于人格个性特征,它是个性构成中某些成分和特质的组合或集合体。Berry和Han—sen等人将情感反应分为积极情感(trait—positive affect,PA)和消极情感(trait—negative affect,NA)两个大的纬度,并指出这两个纬度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相互独立的关系,因此对一个特定的个体来说,这两者可以同时以较高或较低的程度存在,也可以是一个纬度程度较高而另一个纬度表现极不明显。尽管最近的研究表明了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独立性和两极性的特性,但一个具有积极情感的个体表现得更为自信、热情、向上而富有激情,相反一个具有消极情感的个体表现为懒散、冷漠和情绪低落,消极情感程度高的个体更容易产生担忧焦虑、害怕紧张和愤怒等情绪,而消极情感程度低的个体通常表现为平静和满足。 1.2工作场景中的情感倾向 在工作场景中,情感倾向影响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Spector等人认为,由于人际冲突是职业活动中的主要压力源,态度和行为研究中人际关系是主要的考虑因素,而态度的形成特别是态度的情感层次与个体的情感倾向密切关联。积极情感的个体显示出较好的社会支持,更满意于人际关系,因而可能会积极的面对引发事件,成功地处理压力环境,通常会具有较高的工作和组织认可度。Levin等人研究了情感倾向和工作态度之间的关系,发现消极情感和工作满意度之间呈现反向关系,Cropanzano等人发现消极情感反应以情感倾向为基础,不仅与工作满意度负相关,而且与组织承诺负相关,但与流动意向及流动率正相关。George解释为工作态度是个体对工作环境的情感反应,这一过程受到个体情感倾向的影响,所以积极情感的个体对工作环境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进而反映在工作态度上。另一方面,情感倾向与工作压力的关系也是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Burke和Watson等人研究发现,高消极情感的个体容易产生压力感和不满意,他(们)总是盯着自己的不足和失败,倾向于思考环境中的负面的、消极的特征,因而会产生消极的自我概念,而情绪智力通过情绪过程和情绪状态同样对这一过程发生作用(通过影响判断结果)。因此,高消极情感的个体面对困难时,会作出相对悲观的判断结果,并感觉到压抑和较低的心理幸福感。 1.3情绪智力及其内涵 情绪智力的概念最早出现在Gardner的著作里,尽管没有用到情绪智力这个词汇,但其含义与今天的情绪智力的定义十分相近:即知晓并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和意图,在此基础上指导自己的行为。Salovey和Mayer在 1990年正式提出了情绪智力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正确、有效处理情绪信息(包括自我和他人的情绪信息)的能力,这些信息与情绪识别、情绪构建、情绪调节控制相关”,Salovey和Mayer指出情绪智力体现于情绪的感知、吸收同化、理解和管理过程,其结构包括四个要素:情绪的语言和非语言方式的表达和评价;自我和他人情绪的调节规制;有助于成长的情绪知识;产生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情绪的能力等。Goleman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情绪智力的“五胜任力模型”,即:自我感知、自我调节、自我激励、社会感知(移情思考)和社会技能(关系管理)。可见,情绪智力是关于个体感知并管理自身和他人情绪及意图的能力。 1.4情绪智力与绩效的关系 在情绪智力与个体成功的关系的研究中,Goleman认为情绪智力在个人成功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他甚至认为个人成功的80%应该归功于情商,而智商只有20%的贡献。Salovey和Mayer认为如果从学术成就和职业地位两方面评价个人成功,情绪智力可以解释个人成功的10%到20%,尽管后来的研究表明智商(IQ)与个人成功存在相关(r=0.45,Mayer、Salovey和Caruso,2000。他们同时指出,单一个性因素只能解释个体成功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关于情商与个人成功的关系的结论仍然缺乏实证支持。Jordan和Ashkanasy研究了团队情绪智力水平与团队效能的关系,发现高情绪智力水平的团队在研究期间一直保持高绩效水平,低情绪智力水平的小组初始绩效不高。Lennox和wolfe认为,在管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中,自我表现的调整修正能力和对他人敏感性是重要的因素,它可以有效促进自我地位的改善,获取相关资源的支持,从而提高任务效率。 2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在工作行为选择中的缓冲效应 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互动的结果,互动过程是多维且复杂的。Wallbott和Scherer的情绪经历五步骤模型对这一过程的解释为:个体随时监控并评估着环境,不寻常的事件导致身体和心理的变化,随着生理应激水平的提高,一定的身体动作和脸部表情就会出现,个体因刺激而产生特定的行动倾向,对环境事件的认知和解读是情绪经历的基础,如果感知到环境事件能增进自我福利,则会产生积极情绪,反之产生消极情绪。情绪所激发的行动会降低先前的消极的、负面的感觉,这些行动要么意在直接改变环境,要么回避摆脱环境。在工作场景中,有些行动可能对组织是有利的,有些行动则是有害的。在工作场所,比较典型的员工行为可以分为两类: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OCB)和反工作
确定选题是撰写论文的首要工作,好比冲锋陷阵的先头部队,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就是把选题看作论文写作成功的一半。下面我给大家带来管理学专业各方向的论文题目,希望能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相互作用中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及变化规律。社会心理学在个体水平和社会群体水平上对人际关系进行探讨。下面我给大家带来社会心理学论文题目选
1.意识状态与创造2.音乐与创造3.多样化经验与创造4.创造性的性别助长效应5.创造欲望(动机)与创造6.运动与创造7. 娱乐与创造8. 阅读方式与创造9.家庭
关于 教育 学的论文应该如何进行选题呢?在教育学界,关于“教育”的定义多种多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教育学专业 毕业 论文题
1.农村初中生害羞心理与自我价值感关系研究2.当代军校学员心理危机探析3.在航海类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4.浅谈影响儿童心理的家庭因素5.灾难中人们的心理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