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快乐1414
1、美国黑人早期布鲁-鲁斯音乐的兴衰(1890-1929)2、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研究3、音乐意义存在方式并及真理自行置入艺术作品的形而上学研宄4、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研究5、中国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之文化阐释与建构6、音乐心理视角下的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7、西方指挥艺术风格类型研究8、隋唐宫廷音乐表演研究9、卡拉斯的薇奥列塔10、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11、论打击乐与电子音乐的结合12、基于元理论的音乐表演艺术组织战略管理研究13、19-20世纪中叶捷克音乐的社会学研究14、内地音乐资源对澳门当代音乐的影响15、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研究以上十五个音乐专业方向的毕业论文题目由学术堂提供
大碗碗儿
“美声”在长笛教学中的运用内容摘要: 本文阐述了“美声”的歌唱原则、技巧在长笛教学中的运用。关键词: 美声 美声耳朵 美声呼吸 打开喉咙 “美声”(Bel Canto)就是美的歌唱的意思。仔细阅读“美声学派”大师的著作,我们会发现“美声学派”要求歌唱者能够表现以下这些特点:纯正的发音、优美的音色;演唱时的轻快和杰出的技巧;强弱自如、连音流畅;由正确的发声方法和听觉训练所形成的完美的音准;能随心所欲地表达感情和乐思。由此可见,“美声”的歌唱原则是有助于歌者的训练的。而将美声的歌唱原则运用在长笛教学中,同样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1.“美声”耳朵的训练“美声耳朵”的训练其实就是“美声学派”关于听觉训练的目标。教师不仅训练学生视唱与音程的辨别,而且要求学生像对待发展正确的音高那样去发展学生预想中想达到的完美的声音音质的能力。一旦做到这一点,受过训练的富有识别力的耳朵就会引导学生自主地在练习中不断地去衡量音色、音准,并判断元音是否纯净、节奏是否准确,以及其它声乐问题。但是要获得正确的训练有素的听觉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任务,只能在教学中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这一因素同样适用于长笛教学。对学习器乐的学生来说,“耳朵好坏”(指听觉能力的高低)是相当重要的。几乎所有的学生在接受器乐训练的同时就已开始了有系统的听觉训练。就拿音乐基础训练之一的练耳课程来说,要从小学一直坚持到大学,几乎成为仅次于专业学习的、历时最长的科目。长笛这件乐器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因为它是一种初学时很容易掌握的乐器,(虽然它和其它的乐器一样,要精通它,达到最高水平是很难的)。长笛携带方便,不需调音,是一件固定音高的乐器,较之非固定音高乐器—拉弦乐器,在音准上相对容易把握一些。虽然长笛有这样的优越性,但仍要用耳朵仔细去辨听音色是否统一,音准是否准确。长笛是一件边棱音乐器,无需哨片,长笛的声音主要依靠吹奏者的气息控制和嘴唇的微调来调整。诸如呼吸不匀、嘴唇过紧或过松、吹孔覆盖的多少、嘴唇是否居于吹孔中心等等都会影响到吹出来的声音。这就需要用耳朵仔细听辨,勤奋练习,逐渐达到标准。2.“美声”呼吸的训练这里“美声”的呼吸指“美声学派”的先驱者为了要获得一种音质优美、圆润、甜美、柔和、连贯、轻松自如的歌唱效果,从长期的教学和演出中总结经验,终于得到一种一致认可的、最科学、最有效的歌唱呼吸方法—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将这种呼吸法运用于长笛吹奏中,也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同美声唱法的呼吸训练相一致,长笛教学中对呼吸的要求也是胸腹式联合呼吸。获得这种科学的呼吸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使笛声美妙清脆,柔和持久;使吹奏出来的音符干净清醇,流畅清晰。这就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练习—(1)可以采取陶醉的“闻花香”式的呼吸训练,口鼻同时缓缓地深吸气,两肋扩张、横膈膜下降,将气保持在腰间系皮带处控制一会儿,体会气息的扩张支持后再将气缓缓呼出,呼气时仍将继续体会腰部一圈的扩张保持。这种缓呼缓吸的练习是胸腹式呼吸的最好练习,它使得长乐句的吹奏不再成为困难。(2)可以采取“狗喘气”式的呼吸训练,即快速地吸气,导致两肋快速扩张,随后再快速将气呼出,如此反复的急吸急呼就象狗喘气时那样。这种呼吸的训练可以练出腰腹肌很好的弹性,对完成跳跃、短促的音符有轻快的效果。(3)可以采取“抽泣”式的呼吸训练,就象人伤心抽泣那样,快速地将气吸入后再将气缓慢地吐出。这种急吸缓呼的呼吸适用于较长乐句中的抢气,使得吹奏长乐句时气口很小,吸气不占时间又能保持整个乐句的连贯性。(4)可以采取“深吸气、暖哈气”式的呼吸训练,口鼻同时将气深深地吸入,再将气控制着轻柔地呼出,可以用保持长笛的吹奏嘴型同时往手心暖暖哈气的方法来体会这种呼吸的控制,这种呼吸训练可以极大地美化长笛的音色。3.“美声唱法”打开喉咙的技巧在长笛教学中的运用喉头是人声的声源体。歌唱发声时喉头位置的状态,与呼吸的深浅、共鸣腔的调节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它将会影响到声音的音质、音色、力度、音准以及声部特征。因此,歌唱发声时喉头应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正确位置上。喉头相对稳定是指歌唱发声时的喉头始终处于自然、自如、颈部肌肉放松、易于发出优美声音的稳定状态。正确的喉头位置形成于打开喉咙深吸气的状态。打开喉咙最充分、最自然、最适度的方法就是练习打“哈欠”。这里的打“哈欠”实际上是哈欠刚刚酝酿时的“半打哈欠”状态,这个状态下的哈欠,鼻腔呈开放状态,软口盖积极向后上方牵提,舌松软平放,使得舌根和后咽壁距离拉开而形成一个拱型空间。打开喉咙的优越性在于扩张可调节的共鸣器官(口腔、喉腔、咽腔),主要是扩张咽腔部分,使喉、咽、鼻整个咽腔部分形成一个适合于发声共鸣需要的通道,气息和声音畅通无阻地通过,声音从而得到扩大和美化。因此将“美声唱法”打开喉咙的技巧借鉴运用于长笛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首先,吹奏长笛时打开喉咙使得脖颈、下巴、喉咙都得到了放松;其次,打开喉咙使得口咽腔部分积极扩张,呼吸通道更加通畅;最后,打开喉咙的优势为长笛能获得美妙、舒展、轻松的音色和音质营造一个可行的物质条件。以上,将“美声”的歌唱原则运用到长笛教学中,对长笛教学的改进起到了“触类旁通”的作用,也有助于解决学生在长笛学习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麦兜爱李公主
先给你一些做参考莫扎特:G大调长笛协奏曲第1号 莫扎特的G大调长笛协奏曲和他的大多数作品一样,是为特定的使用目的而写的,这次干脆就是为了挣钱,为了筹措从萨尔茨堡到巴黎的一次昂贵的长途职业旅行所急需的款项。1777年10月底,莫扎特和母亲已远游至曼海姆,那里有著名的乐队和歌剧院。曼海姆的宫廷对这位二十一岁的天才并不太感兴趣。最后,一位业余长笛家德.让--一个在曼海姆的荷兰人--前来约请莫扎特创作一些简易的长笛协奏曲和长笛四重奏 长笛作为独奏乐器,莫扎特并不喜欢,所以尽管手头拮据,还是迟迟不写。荷兰人于1778年2月底离去时,订货还远没完工,莫扎特的收费只好减半。但是,尽管他不喜欢这一乐器,但一动笔就不可能无动于衷。荷兰人收到的一首G大调协奏曲远远超出了他原先期望的业余水平,并且成为此后二百年来长笛演奏家和听众的艺术享受 第一乐章:庄严的快板,G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 在长笛独奏前,我们听到乐队呈示几个主要主题,第一个是最重要的。显然,这就是莫扎特在选用"庄严"来说明速度时心目中的主题。整首协奏曲虽然轻盈优美,开始主题却有某种程度的洛可可的庄严宏伟。独奏长笛接下去演奏时,不满足于单纯按照惯例换个调来呼应那些乐队主题,而且按照典型的莫扎特的路子,穿过关系调e小调领域,用一个似怨似慕、似泣似诉的短句来丰富这一乐章。这一短句迄今犹为长笛专有的主题瑰宝。 呈示部一个跳跃的小小的终止音型结束,这个音型毫无显眼夺目之处,直到莫扎特的想象力扑了过去,把它改变成一长段展开部(01段03分40秒),五彩缤纷,绚丽多姿。几个基本主题的再现由独奏与乐队共同演奏,直到华彩段,这时莫扎特听任独奏者自由炫技。 第二乐章:不太慢的柔板,D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 如歌的慢板乐章为全曲之冠,有浪漫派的惆怅之感,带有加弱音器的弦乐的夜曲色彩。一个肃穆的空八度动机式音型引入主旋律,先由单簧管唱出,然后是长笛在呢喃的小提琴上独奏。 对比的第二主题(02段03分35秒)是一个具有思慕之情的上行旋律,令人联想起格鲁克的巴黎歌剧《奥菲欧与尤丽狄茜》极乐世界一场中著名的长笛独奏。这一乐章充分发展了交响奏鸣曲式,结束前有一段自由的华彩。 第三乐章:回旋曲,小步舞曲速度,G大调,3/4拍子,回旋曲 这个精美的洛可可风味的末乐章采用法国回旋曲式,基本主题第一次都出现在独奏乐器上,这一主题回复三次,每次都略事装饰。各插段都是以晶光璀璨的炫技开始,然后在音乐内容上越来越丰富,中间一个插段按法国习惯主要采用小调,最后一个插段结束在自由华彩上。接着,转入回旋曲基本主题的最后一次回复,最后几个小节似乎在温柔地抚爱。莫扎特:D大调长笛协奏曲第2号K.314 这首可爱的乐曲似乎特别适合长笛,中间乐章颇有诗意,第三乐章充满火花。然而,最近学者发现这首协奏曲原先是为双簧管写的。莫扎特创作此曲时二十一岁,是为意大利双簧管演奏家裘塞皮.费连迪写的,此人从1777年4月起为萨尔茨堡大主教服务。我们不知道莫扎特写完总谱的确切时间,但显然是在这一年秋天前往巴黎以前。 莫扎特把这首双簧管协奏曲带在身边。去巴黎途中最重要的一站是曼海姆,著名的曼海姆乐队是当年技艺最为精湛、影响深远的乐队。队员中有不少著名大师,其中有些还是有影响的作曲家。曼海姆乐队的首席双簧管弗里德里希.拉姆几度演出了莫扎特的协奏曲,屡获热烈喝彩。 莫扎特在曼海姆乐队队员中还有一位朋友--长笛家温德林。通过温德林,他从一个荷兰的业余长笛演奏家德.让那里得到了一笔报酬优厚的订货。他交出两部协奏曲和三首长笛四重奏,到手九十六个盾。两部协奏曲中,第一部K.313是新创作,第二部从他为费连迪写的双簧管协奏曲改编而成,原来是C大调,长笛吹奏时移至D大调。 作品分析 第一乐章:开朗的快板,D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 第一个乐章在当时听起来一定特别别致,轮廓分明的小音型、烂漫的节奏、洋溢着古典主义风格的意大利席歌剧轻松活泼的气息。切分的正主题在开始几小节由乐队奏出,立即继以歌唱性较强的对比旋律,由第一小提琴奏出。独奏长笛的进入十分辉煌,是一个急剧上升的音阶和一个长久持续的高音,乐队在其下面再次宣布乐章的正主题。长笛继续吹奏辉煌的经过句,转入旋律优美的第二主题(04段01分33秒)。 在莫扎特的后期作品中变得如此重要的,中间的"展开段",这里不过是连接乐章前后两半的一个灵巧的过渡。基本主题素材的再现十分正规,用一个华彩段和华丽的乐队全奏完美地收尾。 第二乐章:不太慢的行板,G大调,3/4拍子 慢乐章充分发挥了长笛的歌唱能力,特别是在乐队的副旋律上持续吹奏长音。莫扎特小心地使用他所熟悉的倚音,给这支歌增添了几分富有诗意的哀愁。 第三乐章:快板,D大调,2/4拍子,回旋曲式 末乐章是一首步态轻盈的回旋曲。它所根据的主题,莫扎特歌剧的爱好者一定会认出,是《后宫诱逃》中最明媚的灵感的源泉。那就是歌剧中勃隆德的热情洋溢的歌《何等幸福,何等快乐》。她在这首歌中盼望她所热恋的佩德里洛来救她出宫。这个选句由长笛的仙乐般的音色吹出后,立即由乐队接下去。 独奏长笛吹奏的第一个插段,好象是最初的选句的再现,但很快就用琶音和音阶向其他方面岔开去。乐队间断地加入,但在长笛尚未到达高潮性的华彩段之前,乐队早以成为它的快乐而听话的奴仆,乖乖地退居幕后,这主要是为了同迷人的独奏声部的感情相呼应而插入。
吃遍全宇宙!
可以写长笛的循环呼吸,长笛的音色,长笛教学需注意问题,作曲家风格的把握,某个曲子各个细节怎么处理,场地气息的控制,巴洛克时期的装饰音与浪漫时期的装饰音的区别,怎样提高长笛的技巧……
这些网站可能有用: (居然有下载的..)题目(查到的,你可以稍加改动):《论法国长笛学派对我国长笛演奏的影响》
1、美国黑人早期布鲁-鲁斯音乐的兴衰(1890-1929)2、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研究3、音乐意义存在方式并及真理自行置入艺术作品的形而上学研宄4
论文的题目是论文的眼睛 ,是一篇文章成功的关键。下面我将为你推荐关于数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到你! 1. 圆锥曲线的性质及推广应用 2. 经济
1、美国黑人早期布鲁-鲁斯音乐的兴衰(1890-1929)2、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研究3、音乐意义存在方式并及真理自行置入艺术作品的形而上学研宄4
音乐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很多,下面学术堂整理了二十个好写的论题,供大家参考:1、多媒体技术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2、高校音乐专业合唱训练与视唱练耳的关联互动3、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