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73

有前有钱
首页 > 学术期刊 > 音乐杂志有些话不问不伤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uahuaxiaoer

已采纳

送别(广泛版本)

词:李叔同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  惟有别离多

《送别》,曲调取自约翰·P·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梦见家和母亲》是首“艺人歌曲”,这种歌曲19世纪后期盛行于美国,由涂黑了脸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员领唱,音乐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调创作而成。

《送别》不涉教化,意蕴悠长,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堪称完美。歌词以长短句结构写成,语言精练,感情真挚,意境深邃。歌曲为单三部曲式结构,每个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三乐段完全相同,音乐起伏平缓,描绘了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衬托也寂静冷落的气氛。

第二乐段第一乐句与前形成鲜明对比,情绪变成激动,似为深沉的感叹。第二乐句略有变化地再现了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恰当地表现了告别友人的离愁情绪。这些相近甚至重复的乐句在歌曲中并未给人以繁琐、絮叨的印象,反而加强了作品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赋予它一种特别的美感。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淡淡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幽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听来让人百感交集。首尾呼应,诗人的感悟:看破红尘。

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送别》是作为在新式学堂中教授的学堂乐歌,广为传唱,受到大众的深爱。

1970年代和1980年代,《送别》作为插曲或主题曲分别出现在电影《早春二月》和《城南旧事》中,更使其脍炙人口,传唱不息。1997年中国摇滚乐队唐朝乐队在其第二张专辑《演义》中对《送别》作了改编演唱。

151 评论

运动的毛毛

朋友,你去百度mp3一搜不就有了

295 评论

爱宇冰冰

《送别》

词:李叔同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   惟有别离多

李叔同留日期间,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 而李叔同作于1915年的《送别》 ,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 如今《旅愁》在日本传唱不衰,而《送别》在中国则已成骊歌中的不二经典。沈心工也曾根据《梦见家和母亲》写过一首《昨夜梦》,但最终没有抵得过李叔同《送别》的光芒。

《送别》曲调取自约翰·庞德·奥特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梦见家和母亲》是首“艺人歌曲”,这种歌曲19世纪后期盛行于美国,由涂黑了脸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员领唱,音乐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调创作而成。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李叔同的诗词在近代中国文学史上同样占有一席之地。他年轻时,即以才华横溢引起文坛瞩目。客居上海时,他将以往所作诗词手录为《诗钟汇编初集》,在“城南文社”社友中传阅,后又结集《李庐诗钟》。出家前夕,他将清光绪二十六至三十三年(1900—1907年)间的20多首诗词自成书卷。

174 评论

大鹏村长

百度百科...

322 评论

美食大卡

名:cara dillon 曲:craigie hill

122 评论

小花花cat

李叔同版《送别》(广泛版本)

词: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送别》不涉教化,意蕴悠长,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堪称完美。歌词以长短句结构写成,语言精练,感情真挚,意境深邃。歌曲为单三部曲式结构,每个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三乐段完全相同,音乐起伏平缓,描绘了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衬托也寂静冷落的气氛。第二乐段第一乐句与前形成鲜明对比,情绪变成激动,似为深沉的感叹。

第二乐句略有变化地再现了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恰当地表现了告别友人的离愁情绪。这些相近甚至重复的乐句在歌曲中并未给人以繁琐、絮叨的印象,反而加强了作品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赋予它一种特别的美感。“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淡淡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幽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听来让人百感交集。首尾呼应,诗人的感悟:看破红尘。

李叔同是我国现代歌史的启蒙先驱。接受了欧洲音乐文化的李叔同,把一些欧洲歌曲的现成曲调拿来,由他自己填写了新词。这些歌曾在全国范围内广为传播。曲调带着强烈的外来色彩,歌词带着浓重的旧体诗词的韵调,这便是最初的,也是宣告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的歌。李叔同用这样的歌完成了启蒙者的历史任务。

李叔同不仅是中国“学堂乐歌”最为杰出的作者,而且较早注意将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作为学堂乐歌的题材。他于1905年编印出版的供学校教学用的《国学唱歌集》,即从《诗经》《楚辞》和古诗词中选出13篇,配以西洋和日本曲调,连同两首昆曲的译谱合集而成的。其中的《祖国歌》,还是当时为数较少、以中国民间曲调来填词的一首学堂乐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不久他东渡日本,学习西方音乐、美术、戏剧理论,主攻钢琴。曾创办我国第一部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竭力提倡音乐“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的社会教育功能。同时发表了《我的国》《隋堤柳》等怀国忧民的乐歌。

120 评论

相关问答

  • 音乐与音响杂志

    1995年 首届国产音响器材大展SPARK SC-1/800前后级电子管放大器 荣获最受好评产品称号1995年 首届国产音响器材大展SPARK 580合并式电子

    难得明白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美国音乐杂志有哪些

    美国音乐排行榜美国流行音乐排行榜美国乡村音乐排行榜

    追梦小顽童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音乐杂志

    听ING音乐之声这两本感觉还不错

    泡菜汤Ojz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音乐杂志有些话不问不伤

    送别(广泛版本) 词:李叔同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长

    有前有钱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娱乐杂志社有哪些

    广州华声杂志社地址:东风东路472号广东教育杂志社地址:广州市小北路155号广州美容新风尚杂志社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中199号海平阁2104室

    许小丹丹丹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