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76

呆呆呆cat
首页 > 学术期刊 > 关于夹竹桃的研究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andy526368302

已采纳

夹竹桃夹竹桃,原产印度、伊朗和阿富汗,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遍及南北城乡各地。性喜充足的光照,温暖和湿润的气候条件。有红色和白色两种。中文名称: 夹竹桃别称: 柳叶桃,半年红门: 被子植物纲: 双叶子植物目: 龙胆科: 夹竹桃属: 夹竹桃拉丁名: Nerium indicum Mill颜色: 红色(天然)、白色(人工培植)常绿大灌木,高达5米,含水液,无毛。叶3—4枚轮生,在枝条下部为对生,窄披针形,长11-15厘米,宽2—2.5厘米,下面浅绿色;侧脉扁平,密生而平行。聚伞花序顶生;花萼直立;花冠深红色,芳香,重瓣;副花冠鳞片状,顶端撕裂。蓇葖果矩圆形,长10-23厘米,直径1.5—2厘米;种子顶端具黄褐色种毛。 原产伊朗,现广植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各省区均有栽培。茎皮纤维为优良混纺原料,又可提制强心剂;根及树皮含有强心甙和酞类结晶物质及少量精油;茎叶可制杀虫剂,其茎、叶、花朵都有毒,它分泌出的乳白色汁液含有一种叫夹竹桃苷的有毒物质,误食会中毒。 茎皮纤维为优良混纺原料;叶及茎皮有剧毒,入药煎汤或研末,均宜慎用。能强心利尿,定喘镇痛。试用于心力衰竭,喘息咳嗽,癫痫,跌打损伤肿痛等。并可以制杀虫剂,人畜误食可致命。本种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根及树皮含强心苷和酚类结晶物质及少量精油。 生长环境:全系栽培,多见于公园、厂矿、行道绿化。各地庭园常栽培作观赏植物。 采集加工:夏秋采叶,鲜用或晒干。 性能:苦寒有大毒。 花似桃,叶像竹,一年四季,常青不改。从春到夏到秋,花开花落,此起彼伏。迎着春风、冒着暴雨、顶着烈日,吐艳争芳。 夹竹桃的祖先在印度、伊朗,它是一种矮小的灌木,主干、枝条上有许多分枝,最小的小枝呈绿色。 夹竹桃的叶长得很有意思。三片叶子组成一个小组,环绕枝条,从同一个地方向外生长。夹竹桃的叶子是长长的披针形,叶的边缘非常光滑,叶子上主脉从叶柄笔直地长到叶尖,众多支脉则从主脉上生出,横向排列得整整齐齐。 夹竹桃的叶上还有一层薄薄的“腊”。这层腊能替叶子保水、保温,使植物能够抵御严寒。所以,夹竹桃不怕寒冷,在冬季,照样绿姿不改。 夹竹桃的花有香气。花集中长在枝条的顶端,它们聚集在一起好似一把张开的伞。夹竹桃花的形状像漏斗,花瓣相互重叠,有红色、黄色和白色三种,其中,红色是它自然的色彩,“白色”、“黄色”是人工长期培育造就的新品种。原产地伊朗,印度等国家和地区。 现广植于亚热带及热带地区。中国引种始于宋、元时代,各省区均有栽培。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忌水渍,耐一定程度空气干燥。适生于排水良好、肥沃的中性土壤,微酸性、微碱土也能适应。夹竹桃常绿大灌木,高达5米,无毛。叶3—4枚轮生,在枝条下部为对生,窄披针形,全缘,革质,长11-15厘米,宽2—2.5厘米,下面浅绿色;侧脉扁平,密生而平行。夏季开花,花桃红色或白色,成顶生的聚伞花序;花萼直立;花冠深红色,芳香,重瓣;副花冠鳞片状,顶端撕裂。蓇葖果矩圆形,长10-23厘米,直径1.5—2厘米;种子顶端具黄褐色种毛。茎直立、光滑,为典型三叉分枝。三叶轮生,少为四叶轮生和二叶对生,线状披针形至长圆披针形,全缘、革质,叶面光亮,侧脉羽状平生。聚伞花序顶生,花冠漏斗形,有红、黄、白三种,单瓣、半重瓣或重瓣,有香气,瞢荚果长柱形。花期6--10月,果期12月一翌年1月。常见栽培变种有:白花夹竹桃,花白色、单瓣;重瓣夹竹桃,花红色重瓣;淡黄夹竹桃,花淡黄色、单瓣。

230 评论

萤火虫696969

夹竹桃 (《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拘那夷、拘孥儿(《竹谱详录》),棋那卫、柳叶桃(《花历百咏》),叫出冬(《中国树木分类学》),水甘草(《现代实用中药》),九节肿、大节肿(《湖南药物志》),白羊桃(《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夹竹桃的叶或树皮。 【植物形态】夹竹桃 常绿灌木,高达2~5米。叶具短柄,3叶轮生,少有对生,革质,长披针形,长7~19厘米,宽1~3厘米,先端尖,全缘,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平行羽状脉。聚伞花序顶生;花紫红色或白色,芳香;萼紫色,外面密被柔毛,上部具5枚三角形的裂片,内面基部有腺体;花冠漏斗状,5裂片或重瓣,右旋,相互掩盖;雄蕊5,贴生于管口,花丝短,有白色长毛,花药先端有丝状附属物,密生白毛,螺旋状卷扭而伸出于花冠外;子房2室,花柱圆柱状,柱头僧帽状。长蓇葖果2枚,长约15~18厘米。花期8~10月。栽培种常年有花。 广东、广西、四川、福建、云南、河北、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等地均有栽培。 【采集】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 【化学成分】叶含强心成分,主要为欧夹竹桃甙丙,系夹竹桃甙元与夹竹桃糖所成的甙。还含欧夹竹桃甙甲,欧夹竹桃甙乙,去乙酰欧夹竹桃甙丙等。叶中的强心甙,在开花期含量最高。还含三萜皂甙(甙元为熊果酸及齐墩果酸),芸香甙,橡胶肌醇等。 树皮含夹竹桃甙A、B、D、F、G、H、K等,系洋地黄毒甙元和乌他甙元的各种糖甙。 根含酚性结晶物质,挥发油、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三萜成分。 花含羟基洋地黄毒甙元、乌他甙元、洋地黄次甙、夹竹桃甙H等。 【药理作用】①强心作用 一夹竹桃粗制剂:早年即已证明国产夹竹桃具有显著的强心作用,无论叶、茎、皮、木质与花均有效力,以叶的作用较强,花最弱。湖南产红花夹竹桃及福建产白花夹竹桃叶之醇提取液,对蛙、在位猫心、衰竭之狗心肺装置以及猫、狗心电图研究均证明有强心甙样作用。红花夹竹桃叶醇提取液在肠内吸收较快,但不完全(最高达52.7%);福建产夹竹桃叶提取物,经胃与经肠给药效应相似,吸收较有规律,但吸收率仍比洋地黄毒甙低,其蓄积作用介于羊角拗甙与洋地黄毒甙之间,与欧夹竹桃甙丙接近。夹竹桃叶中提出之无晶形粉,亦有显著的蓄积作用。浸剂及醇提取液对豚鼠及大白鼠均表现利尿作用;煎剂及醇提取液对小白鼠还有镇静作用,在此作用量时已影响心率,此镇静作用(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并延长圜己巴比妥的睡眠时间,对小量或中量的咖啡因及苯丙胺所引起的小鼠活动增加有拮抗作用)可能是其所含之强心甙或甙元所致。②欧夹竹桃甙丙(简称甙丙)最初自欧洲夹竹桃中提出,现知国产夹竹桃中亦含此有效成分,与甙丙为同一物。在豚鼠及兔的离体心脏、蛙及狗的在位心脏以及猫的心电图研究中,均证明自国产夹竹桃中提得的甙丙具有强心甙的作用特点,作用强度则介于毒毛旋花子甙及洋地黄之间,在作用速度方面(用鸽作试验),应属于迟效心甙类。口服吸收较洋地黄毒甙(31%)、地高辛(25%)、毒毛旋花子甙G(不吸收)均高,鸽口服3小时后吸收率为53%,猫口服3小时后的吸收率为50%,也高于羊角拗甙(27%)。对不麻醉猫,口服量需二倍于静脉注射量,方达同样作用。以半数致死量为指标,则口服与静脉注射之比为1.4~1.6。在胃肠道不被破坏,但具有较明显的蓄积性,三天消除量为56.3%,15天才排泄完。生物活性:甙丙为O.368±0.032毫克/公斤(鸽)、O.27±O.0095毫克/公斤(猫),较毒毛旋花子甙GO.17±O.01毫克/公斤(鸽)为低,大约为其1/2或更低,但高于地高辛0.544±0.44毫克/公斤(鸽)及洋地黄毒甙O.777±_0.071毫克/公斤(鸽)。甙丙治疗指数(8.6),较羊角拗甙(6)或黄花夹竹桃醇提溶液(6.66)为高,因此较安全。甙丙对热较稳定,有较强的致吐作用。低浓度扩张血管,高浓度则使之收缩;小量抑制子宫收缩,大量则使其张力增加。对猫无催眠作用。当患者对洋地黄及毒毛旋花子甙不能耐受时,口服甙丙仍能耐受。口服吸收出现作用快、睡眠好转;利尿作用较洋地黄弱。 ②其它作用 叶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有轻度的抑制作用,叶和根皮对离体豚鼠子宫有兴奋作用。 【性味】苦,寒,有毒。 ①《岭南采药录》:"味苦,性木寒。" ②《广西药植图志》:"微苦,有大毒。" ③《南宁市药物志》:"苦辛,平,有小毒。" ④《云南中草药》:"辛,温,剧毒。" 【功用主治】强心利尿,祛痰定喘,镇痛,去瘀。治心脏病心力衰竭,喘息咳嗽,癫痫,跌打损伤肿痛,经闭。 ①《岭南采药录》:"堕胎,通经。" ②《科学的民间药草》:"叶:强心,利尿,祛痰。" ③《陆川本草》:"叶:镇痛,去瘀。治跌打损伤肿痛。" ④《中国药植图鉴》:"催吐。" ⑤《陕西植药调查》:"镇痉。" ⑥《湖南药物志》:"通利关节。"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分;研末,3~5厘。外用:捣敷。 【宜忌】孕妇忌服.不宜多服久服,过量则中毒。 【选方】①治心脏病并心力衰竭:夹竹桃绿叶(不老不嫩者),用湿布拭净,于60~70℃低温下烘干研末。成人第一日用一分至一分二厘,分二至三次服;第二、第三日,每日八厘至一分二厘,分二至三次服,至病情好转,可减为每日三厘或更少量。(《湖南药物志》) ②治哮喘:夹竹桃叶七片,粘米一小杯。同捣烂,加片糖煮粥食之,但不宜多服。(《岭南采药录》) ③治癫痫:夹竹桃小叶三片,铁落二两。水煎,日服三次,二日服完。(《云南中草药》) 【临床应用】夹竹桃有类似洋地黄的强心作用,且生物效价较后者为高,因此临床曾试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取得了较好疗效。 ①制剂、剂量及用法 目前尚不统一。虽然临床均采用新鲜红花或白花夹竹桃叶作为药材,但不同的采集时间、叶片老嫩的选择,都可能使其具有不同的生物效价。一般多采用不老不嫩的绿叶,有的则采用秋季摘下的老叶。叶片采集后,用湿布抹拭干净,置于60~70℃温箱内烘干,研粉过筛,装入胶囊或制成片剂内服。用法用量颇多差别:一第一日用0.2~0.3克,2~3次分服,以后在临床严密观察下根据症状、心率酌情使用;病情好转后可改为每日0.05~0.1克维持量,持续至症状、体征消失后停药。二第一日0.3~0.4克,分2~3次服;第二、三日每日0.2~0.3克,分2~3次服;待发生疗效后减为每日0.1克或0.05克作为维持量,持续至症状完全消失后停药。三夹竹桃化的剂量为0.3~0.6克,皆于1~2日完成;维持量为每日0.1克。四每次0.1克,最初日服3次,1~2天后改为2次,2~3天后再改为1次。根据病情及药物反应随时掌握给药次数及停药时间。五每次0.2克,每日2~3次;或首次服0.2克,以后0.1克,每日3次;心力衰竭控制后改为维持量0.1克,每日1次。六@第一天成人用O.06~0.09克,分1~2次服;以后每日用0.06克,一次顿服或分2次服;至发生疗效后用0.03~0.06克,每日1次,作为维持量。并认为开始剂量每天不宜超过0.09克,维持量每天不宜超过0.06克。此外,有的单位将夹竹桃叶用几种不同方法制备,区别使用,甲法:于九月中旬连续几个晴天后,在中午12时左右采集较老的叶,洗涤晒干,磨粉装胶囊。一股每次60毫克,每日2~3次,服2~3日,以后用维持量每日25~100毫克,绝大多数为每日50毫克。乙法:于晴天上午10时左右,均匀采摘老、中、嫩三种叶片,洗涤后放在70℃温箱内烘干,磨粉装胶囊。剂量约高于甲法一倍:第一、二日每日300~400毫克,分3~4次服用,当心率减慢以及其它症状减轻时,改为每日100毫克,维持5~7天后停药。丙法:以夹竹桃的老叶1片,作为相当于洋地黄0.1克×20计算,晒干磨粉备用;夹竹桃化的剂量相当于老夹竹桃叶0.5~1片,维持量为1/20~1/30片。丁法:于八月中旬下午三、四时采摘白花夹竹桃叶,洗净置于50~60℃温箱内焙干研粉备用。夹竹桃化剂量为150~450毫克(多数用200毫克),在1~4天内完成(大部分2~3天内完成);维持量每日50~100毫克。实践证明,叶的老嫩、采集时间、气候及焙制方法可影响强心甙的含量,因此临床剂量不同,今后宜统一规格。除了口服法外,也可采用 *** 法,主要用于对口服有恶心呕吐而影响治疗的病例。每次用夹竹桃叶粉0.2克加水20毫升,于清洁 *** 后作保留 *** ,根据病情每日用1~3次。 ②疗效观察 临床曾试用于风湿性心脏病、肺原性心脏病、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梅毒性心脏病以及先天性心脏病、产后心脏病、毒性心肌炎等所引致的心力衰竭,均取得较好效果,有效率在90%以上。大多数病例用药后均有明显好转或不同程度的改善,表现为尽量增加,水肿消退或改善,肝脏缩小,心率、脉率减慢,肺部罗音消失或减少,气急、胸闷、咳嗽、发绀等症状消失或减轻,静脉压下降,臂肺、臂舌循环时间缩短。伴有心房颤动的病例,少数恢复为窦性心律,多数虽心室率减慢,但心房纤维颤动仍然存在。疗效发生时间,最快的在用药后12小时内,有的在1~2天内,也有的在3~4天后始见效果的。心力衰竭基本控制时间大多在一周左右。普遍认为夹竹桃的作用发生较洋地黄为快而蓄积作用较弱。夹竹桃的利尿作用显著,用药后尿量增加,虽未加用利尿剂,但水肿能很快消退;但也有认为夹竹桃的疗效以解除气短及降低心率最为显著,消退水肿及利尿作用较次,或谓服药后对呼吸、心率、血压恢复较早,而肺部罗音、水肿、肝大等消失较迟。文献记载夹竹槐有缓解冠状动脉痉挛的作用,而临床证明用它治疗心肌梗死、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梅毒性心脏病有心绞痛症状的心力衰竭,亦确有效果,此点似较洋地黄为优。此外,有人指出夹竹桃的疗效,以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的心力衰竭最为显著。也有认为由于夹竹桃叶直接作用于心肌,能增加心输出量,所以用于高输出性心力衰竭如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能收到满意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曾有人指出夹竹桃叶对风湿性心肌炎(活动期风湿性心脏病)可能不利,宜慎用或不用。 【中毒】夹竹桃的毒性反应类似洋地黄,主要表现在胃肠道方面,严重时可出现传导阻滞、心动过缓、异位节律等心脏反应。但根据临床观察,其毒性反应较洋地黄为低,可能与用量小、排泄快、蓄积作用弱有关;按上述剂量服用而发生反应的约占30%左右。大多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痛、腹泻;个别有头晕,倦怠,指尖或口唇发麻,思睡,暂时性痴呆,紫斑等。少数病例出现心律失常,如期前收缩、传导阻滞、房室分离、由窦性心律变为心房颤动等。也有认为服夹竹桃后部分病人出现恶心、呕吐,乃是消化道受激惹所致,并不表示中毒,应慎重地与洋地黄过量时的恶心呕吐相鉴别;如继续服药,这些消化道症状可日渐减轻。但应该注意,毒性反应不仅与剂量偏高有关,而且与病人的耐受程度及敏感性等亦有密切关系。临床曾报告一例虽用量不多,但却引起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期外收缩的严重后果,由于未能及时掌握病情变化及早停药,结果造成死亡。因此,严格掌握剂量和用法,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包括心电图观察),是防止中毒的重要一环。毒性反应发生后,一般经停药、减量或对症处理即可消失。如呕吐严重,影响治疗的,可并用冬眠灵,腹泻的可投予鞣酸蛋白。心律失常虽然不多,但也有出现,说明夹竹桃的治疗剂量与毒性剂量很接近。心律失常发生后应即停药,并配合钾盐治疗。有人建议,服夹竹桃叶的同时,应给氯化钾每日3克,但须密切注意尿量变化。 此外,因服过量夹竹桃而造成严重中毒或死亡的,国内亦屡有报告。所服用的均为患者自己或其家属采摘的新鲜夹竹桃叶,数量自10余片至60片不等。除死亡者外,中毒病例主要为心脏的毒性反应,表现为第2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有窦性心动过缓或并有阿-斯氏综合征、伴有房室传导阻滞的发作性心动过速及窦性心动过慢等,均经抢救而渐恢复。

130 评论

喵咪天才

这是网上的一些资料,希望对你有用,原文地《夹竹桃》是季羡林一九六二年写的一篇散文,第二年发表在《人民文学》第一期上。这是一篇用优越的语文条件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一丝不苟地写出来的佳作,对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散文来说尤其如此。季羡林也因为这篇《夹竹桃》而被宗璞称为“夹竹桃知己”。 对于散文,季羡林不同意所谓的散于形的说法。他在《漫谈散文》中说:“综观古今中外各名家的散文或随笔,既不见‘散’,也不见‘随’。它们多半是结构谨严之作,绝不是愿意怎样写就怎样写的轻率产品。”这是季羡林在阅读、写作了几十年的散文之后对这一文体的理解,也是他创作散文的一个原则,更是我们欣赏散文时可以期待的一种幸福。 季羡林所说的“不散”、“严谨”当作如何理解呢?饶宗颐在论及季羡林的学问时说他同时具备常人所难以具备的三个条件:超越的语文条件,多姿多彩的丰富生活经验,可用的实物和图籍、各种参考资料。“这样不是任何一个人可以随便做到的,而季老皆具备之;故能无一物不知,复一丝不苟,为一般人所望尘莫及。”(蔡德贵《季羡林传 序》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版)饶氏所言,虽指学术,但对我们体味季羡林的散文,也颇具启发。品读季羡林的散文,我们就会发现,他所说的不散、严谨之类,表现在他自己的散文创作中,就是用超越的汉语条件一丝不苟地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传达给他所热爱的读者。超越的汉语条件是指他散文中对汉语的运用水平;一丝不苟是说他散文结构的严谨;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则是在严谨与规范之外的独特性。散文《夹竹桃》比较典型地体现了他的这种创作特点。 在《夹竹桃》中,优越的语文条件表现在作者熟练而充分地利用汉语时空广阔的特点,走笔生花,稳步而行,不急不缓地把夹竹桃的品性、把作者自己的感觉、思想精致地传达出来。他的语文优势,是以淳朴为本的,如写自家门前夹竹桃时的语句:“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我小的时候,天天都要从这下面走出走进。”就像是与朋友讲述自己的记忆,更像是和邻人饭后闲谈。于淳朴之中展开了对夹竹桃的种种记忆和想象。季羡林主张散文要“淳朴而不乏味”,要有起伏节奏。为了实现这种效果,除了在结构设置方面有所注意外,他不露痕迹地发挥了自己的优越语文条件。他在用平实的语文叙述时,会突然嵌入一句文言句式,或用方言口语来突出语言的节奏感。还是在叙述自家的两盆夹竹桃:“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我顾而乐之,小小的心灵觉得十分奇妙,十分有趣。”少年时那满是幻想的心灵,把这两盆红白夹竹桃转化成现实世界所不能实现的雪火相容的境界。作者回忆至此,已成熟了的心灵更觉当时有趣,其心情已非淳朴的语言所能表达,于是不禁用变换句式的方法,把“顾而乐之”突然镶嵌在他的讲述中,改变了本是平和的节奏,既表现了自己的兴奋心情,又强烈提醒读者注意自己彼时此刻的心情。在《夹竹桃》中,季羡林为了节奏和变化,还在口语般的叙述中,适当地用四字格的语词。如在讲述他们家花之多时,用“总之,一年三季,花开花落,没有间歇;情景虽美,变化亦多”。这不仅体现了语言的起伏变化,还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感。 季羡林并不是只用上述一种方法来增加语言的节奏感。适时地穿插口语,同样也使语言风趣而多变。在描述夹竹桃的韧性品格时,作者写道:“夹竹桃却在那里静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嘟噜的使用,既具象又传神,和前边的量词“朵”比起来,又有地方个性。所有这些都增强了这篇散文的可读性。 一丝不苟地写作,既是季羡林对散文结构等技术层面的刻意追求,更是对情感态度的严格要求。季羡林曾这样说过:“我扪心自问,我的感情是真实的,我的态度是严肃的,这一点决不含糊。我写东西有一条金科玉律:凡是没有真正使我感动的事物,我决不下笔去写。”(《季羡林散文集·自序》)因为有真感情在,而真感情又支撑着“我”活跃在字里行间,所以他的《夹竹桃》才精心经营而不显矜持,有寄托而不生硬。也正因为如此,季羡林的散文可模仿其形,但不易学其神髓。 夹竹桃因叶似竹、花如桃而得名,原产亚洲南部,我国早有栽种。归有光就说它是“奇卉来异境,粲粲敷红英”。古人写夹竹桃,或从其非竹非桃的品性来寻找文思,如归有光的“芳姿受命独,奚假竹桃名”;或以其兼具竹之清节和桃花之艳丽而抒怀,如沈与求“摇摇儿女花,挺挺君子操”,李开先“但能长抱节,何必太呈娇”。和前人不同,季羡林对夹竹桃的书写和寄托都是与自己的独特生活经验和对这经验的体味、思考相联系的。 《夹竹桃》的立意虽不同于先贤,但结构却似“时俊”。其开头和结尾用的是当时散文创作中常用的“开头设悬念,结尾显其志”的方式,中间用少年时对夹竹桃的想象、幻想来承接,继之以长大成人后对夹竹桃的暂时疏远为转折,结尾用中缅友谊显时代之志。起承转合,时代痕迹明显。但是为什么这种在结构上时代痕迹明显的散文,我们今天读来仍然感到亲切呢?这主要是突出了“我”对夹竹桃的感觉和体验,在作者的叙述中,夹竹桃和我的生活经验建立起了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若没有“我”对夹竹桃的想象、经验和记忆,夹竹桃仍就会是散文开头的那句话“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吗?我不相信。 在李铮编的《季羡林年谱》中,有对这篇散文背景的介绍:一九五九年,季羡林作为民间外交的使者,应邀参加缅甸研究会五十周年研究大会。所以散文的后半部分写缅甸的夹竹桃,写它的象征意义,这都是他的真实经验和感觉。而散文的前半部分,是中年人对童年的回忆,是朝花夕拾。这部分最为独特。尤其是少年对月光下夹竹桃想象的那段:“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读到此,我们已经不能不接受作者关于夹竹桃是他“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的判断了。 季羡林用一丝不苟的态度把《夹竹桃》种在优越的语文条件的土壤中,让《夹竹桃》绽放在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里。这使得他的散文在强调同一的时代里独放异彩,也使《夹竹桃》这篇短文有了文学史的意义。

223 评论

芳芳Flora

夹竹桃是天然红,是人工培育白。夹竹桃被人称为桃子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__^*) 嘻嘻……

335 评论

qian520xing

夹竹桃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夹竹桃夹竹桃,原产印度、伊朗和阿富汗,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遍及南北城乡各地。性喜充足的光照,温暖和湿润的气候条件。有红色和白色两种。中文学名: 夹竹桃 拉丁学名: Nerium oleander 别称: 柳叶桃,半年红 门: 被子植物 纲: 双子叶植物 目: 龙胆 科: 夹竹桃 属: 夹竹桃 颜色: 红色(天然)、白色(人工培植) 栽培管理1、繁殖方法2、栽培技术3、病虫害防治夹竹桃夏季硬枝扦插需要注意哪些一、苗床的选择及处理二、插条的选择及处理盆栽夹竹桃药用价值1 药理作用2 临床应用研究1、繁殖方法 2、栽培技术 3、病虫害防治夹竹桃夏季硬枝扦插需要注意哪些 一、苗床的选择及处理 二、插条的选择及处理盆栽夹竹桃药用价值 1 药理作用 2 临床应用研究主要用途注意事项花语相关作品 艾青文章 朱宣咸中国画作品 季羡林同名散文展开 编辑本段详细介绍 夹竹桃常绿直立大灌木,高达5米,含水液,无毛。叶3—4枚轮生,在枝条下部为对生,窄披针形,长11-15厘米,宽2—2.5厘米,下面浅绿色;侧脉扁平,密生而平行。聚伞花序顶生;花萼直立;花冠深红色,芳香,重瓣;副花冠鳞片状,顶端撕裂。蓇葖果矩圆形,长10-23厘米,直径1.5—2厘米;种子顶端具黄褐色种毛。 原产伊朗,现广植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我国各省区均有栽培。茎皮纤维为优良混纺原料,又可提制强心剂;根及树皮含有强心甙和酞类结晶物质及少量精油;茎叶可制杀虫剂,其茎、叶、花朵都有毒,它分泌出的乳白色汁液含有一种叫夹竹桃苷的有毒物质,误食会中毒。 朱宣咸中国画《夹竹桃》茎皮纤维为优良混纺原料;叶及茎皮有剧毒,入药煎汤或研末,均宜慎用。能强心利尿,定喘镇痛。试用于心力衰竭,喘息咳嗽,癫痫,跌打损伤肿痛等。并可以制杀虫剂,人畜误食可致命。本种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根及树皮含强心苷和酚类结晶物质及少量精 法国庭院夹竹桃全系栽培,多见于公园、厂矿、行道绿化。世界各地庭园常栽培作观赏植物。编辑本段采集加工夏秋采叶,鲜用或晒干。编辑本段性能苦寒有大毒。 花似桃,叶像竹,一年三季,常青不败。从春到夏到秋,花开花落,此起彼伏。迎着春风、冒着暴雨、顶着烈日,吐艳争芳。 夹竹桃的祖先在印度、伊朗,阿富汗,是一种矮小的灌木,主干、枝条上有许多分枝,最小的小枝呈绿色。 夹竹桃的叶长得很有意思。三片叶子组成一个小组,环绕枝条,从同一个地方向外生长。夹竹桃的叶子是长长的披针形,叶的边缘异常光滑,叶子上主脉从叶柄笔直地长到叶尖,众多支脉则从主脉上生出,横向排列得整整齐齐。 夹竹桃的叶上还有一层薄薄的“蜡”。这层蜡能替叶子保水、保温,使植物能够抵御严寒。所以,夹竹桃不怕寒冷,在冬季,照样绿姿不改。 夹竹桃的花有香气。花集中长在枝条的顶端,它们聚集在一起好似一把张开的伞。夹竹桃花的形状像漏斗,花瓣相互重叠,有红色、黄色和白色三种,其中,红色是它自然的色彩,“白色”、“黄色”是人工长期培育造就的新品种。编辑本段毒性夹竹桃是最毒的植物之一,包含了多种毒素,有些甚至是致命的。它的毒性极高,曾有小量致命或差点致命的报告。当中最大量的毒素是强心甙类的欧夹竹桃甙及neriine。强心甙类是自然的植物或动物毒素,对心脏同时有正面或毒性的影响。在夹竹桃的各个部份都可以找到这些毒素,在树液中浓度最高,在皮肤上可以造成痳痹。科学家相信夹竹桃内仍有很多未知的有害物质。另外,夹竹桃树皮上有rosagenin,可以造成像番木虌碱的影响。整棵植物包括其树液都带有毒性,其他的部份亦会有不良影响。夹竹桃的毒性在枯干后依然存在,焚烧夹竹桃所发生之烟雾亦有高度的毒性。些许或10-20块叶子就能对成人造成不良影响,单一叶子就可以令婴孩丧命。对于动物而言,只要其体重的每公斤有0.5毫克的夹竹桃就可以致命。大部份的动物对于夹竹桃都有不良或死亡的反应。 根据美国毒物控制中心联合会毒物暴露监督系统(Toxic Exposure Surveillance System)的报告指出,美国于2002年就有847名夹竹桃中毒事件。在印度就有多宗以吃夹竹桃来自杀的案例。香港曾有因用夹竹桃枝在烹调食品或搅拌粥品而致死的案例。 台湾也曾经发生过有人以夹竹桃枝当筷子,吃下有毒汁液中毒惨案。编辑本段原产地伊朗,印度等国家和地区。 现广植于亚热带及热带地区。中国引种始于十五世纪,各省区均有栽培。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忌水渍,耐一定程度空气干燥。适生于排水良好、肥沃的中性土壤,微酸性、微碱土也能适应。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109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竹叶青论文范文资料

    论文范文这个网站挺不错的里面可能也有你需要的。

    胖墩儿可可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竹书纪年与古史研究的关系论文

    《竹书纪年》对史学界的震撼,在于它所纪录的史料与《史记》所描述的不单只内容不同,而且价值取向相异。

    新羊年新气象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广西竹编研究论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范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正式提出经过了漫长的过程。相对于有形的物质类文化遗产,非物

    寻梦的蒲公英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关于夹竹桃的研究论文

    夹竹桃夹竹桃,原产印度、伊朗和阿富汗,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遍及南北城乡各地。性喜充足的光照,温暖和湿润的气候条件。有红色和白色两种。中文名称: 夹竹桃别称: 柳

    呆呆呆cat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核桃研究论文

    寿命为几百年,丰产期从第三年开始第五年进入盛产期,一直将持续三百年以上

    jessiedido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