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76

游走老者
首页 > 学术期刊 > 关于世界语论文范文资料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糖姨是谁啊

已采纳

外国文学史的编著是外国文学学科史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一代学人的外国文学史研究的成就和经验的一种总结方式。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外国文学史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当下很多高校都将认知诗学引入外国文学教学中,而这种创新式的方法可以较好地辅助教学,同时也对学生文学能力的提升有着较大的帮助。本文将着重研究认知诗学对当下高校阅读的影响,根据当下高校的文学教学现状对其课程设计提出几点关于认知诗学教学的建议,以求能对高校研读外国文学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阅读教学;外国文学;诗学;理论

引言

“认知诗学”是文学教学领域的一种应用理论,它指代对现有的文学作品做出相应的文本解读,并且将现实能力与文学造诣联系在一起。因此认知诗学对当下的文学教学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将认知诗学充分地融入到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外国名著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与当下教育部倡导的教育改革有着密切的联系。[1]当今很多高校过分注重文学理论课程的安排而忽视了外国文学的重要作用。这种做法显然是对外国著作博大精深的文学内涵的极大忽略。引导学生进行外国名著的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开拓其文学视野,并且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对人文思想的领悟力和文学素养。很多高校在外国文学课程的安排上仅仅保留六十个左右的课时,这对于充分领略外国名著的深刻内涵是远远不够的。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老师很难将外文精读的方法完整地传授给学生,在外文名著的阅读上很难做到详尽细致。结合我国当下文学教育的现状,很多文学家教育家都对外文课程改革提出了较多建设性的意见。很多学者对高校文学教学做出了一些新的理论探索和实践。例如,后现代主义理论、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等,这些都可以引进外国文学教学之中去。本文将结合对文学理论的研究,探究认知诗学对我国外文教学的启发性和建设性作用。

一、外国文学教学现状分析

当今社会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文学教学更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文学教程领域,认知诗学是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它重在对文学内涵提供文本解析的依据,能够将个人的现实经历与文学主旨联系在一起。对各个专业的学生而言,文学课也是提升专业技能的必修课之一。它对培养学生们的语言语感、写作及理解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就我国当下的教学状况来看,外文课的作用却日渐消退。[2]

(一)重视程度下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已经逐步迈入了高速信息化的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多种媒介快速地获取想要的信息。但是由于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使得人们接受到的信息质量得不到较好的保证。同样在外国文学的教学开展中也遇到了一些阻碍。虽然教师与学生都了解外国文学的内涵价值,但是最终学生对外国文学的掌握程度却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从我国高校对待外国文学课程的态度来看,除了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外,还存在教学方法上的不足。在进行外国文学著作解读时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化,无法将著作中的精髓和特点较好地传达给学生。学生在理解作品内容和自我感悟提升时就无法获得较好的效果。

(三)知识教学与实际应用脱节

造成高校对外国文学教学极大忽略这一问题的原因并非是单方面形成的,而是多种原因共同导致的。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对方法的选择不够与时俱进,学生对外国著作理解较差,因而兴趣较弱。开设外国文学这一课程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让各个专业的学生通过对外国名著的解读来提升专业能力和文学素养,因而在教学中开展的各种方法和活动都要回归到课程开设的最初目标中。但从我国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学生们对作品的解读并没有突破文学理论的禁锢,很少能够深入到作品的中心思想、语言分析及写作内涵中去,因而也没有达到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目标。

二、外国文学教学要突出认知诗学作用

在文学研究中不同的理论会对阅读产生不一样的作用。认知诗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个研究方向。通过众多文学大家的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和探索,认知诗学已经逐渐成长发展起来。认知诗学重在将文本内容进行解读之后与现实事实进行联系。将认知诗学引入到外国文学的课堂中,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外国著作中的内容含义以及作者的写作思想。[3]对学生深刻理解著作中的精神内涵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作品的美学价值并极大地提升文学素养和精神境界。当今高校对外国文学的日常教学并没有严格的限定,因而教学活动的开展形式就拥有极大的自由空间。对当下高校的教学情况进行观察研究发现,很多学校的课程设置大多以平铺直叙的讲授为主,在教学中应更多地站在认知诗学的视角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相应的研读。目前外国文学教学的开展遇到了一系列的阻碍,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不够到位,同时也没有将外国文学对我国学生的学习作用进行合适的定位。而认知诗学的观点就是要做到对阅读、语言和写作能力进行同时培养,共同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让学生在阅读作品时加入自己的思考可以更好地理解外国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同时又可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而将阅读与写作同时培养的方法,对学生的辩证性逻辑思维具有较好的提升作用。[4]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很多学生尽管有着独立的思考理解能力,但是却无法较为系统清晰的表达。而要想改变这一情况,就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外国著作的品鉴,开阔视野。认知诗学提出文学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我。通过对经典名著的阅读可以使人们获得思想层面的感悟与提升,同时促进人们对生活和理想的思考。总而言之,阅读名著对人们的身心发展有着莫大的益处。

三、外国文学教学中理解与应用

认知诗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进行外国文学教学时往往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更多地为同学们讲述文学史的知识内容。很多时候教师都忽略了对作品内容的精读,或者用较少的时间来开展此部分的内容教学。而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讲述作品的作者介绍、写作背景和故事概述上。而认知诗学所偏重的正是学生在研读著作时的理解和感悟等心理活动。这种观点也正逐渐被很多的教育家所采用,我们只有把认知诗学充分地应用到外国文学课堂中,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同时也要做好从传统教学方式到认知诗学引领下的课堂的转变工作。

(一)教材编写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认知诗学的引入使得学生对外国文学的阅读迈上了一个新的阶梯,然而要想充分地发挥认知诗学对教学过程的提升作用,就要层次渐进地开展一系列课堂改革活动。我国现存的教材更多地沿用编年体的形式来进行排版,这种固定的模式将背景及作者放在首要位置,而把教学重点放在后面。按照学生的兴趣维持时间来看,这对学生的学习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便是对传统的教材进行模式的改变,将最重要的作品内容部分放在开头或重点推荐。[5]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提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将学生的关注度最大限度地引发,从而循序渐进地进行其他内容的补充教学。

(二)运用认知诗学提高外国文学阅读兴趣

在课堂中开展外文阅读对学生来说其实是一个较为枯燥的讲解过程,只有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将课堂效率达到最大化。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学生的自主思考。学生面对大量枯燥乏味的知识失去学习和阅读的兴趣,这也成为外国文学教学中较大的难题。认知诗学注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对读者与作品之间的情感与思想交流做了大量的研究,能够有效地将文学阅读与现实日常联系在一起。将认知诗学的结论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改善阅读障碍的问题,使得学生将生活与作品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提升阅读的积极性。

(三)运用认知诗学提高学生的文学创造能力与文学审美

文学创造力主要表现在读者进行阅读时自我思考、提升和创新的思维能力。即读者将自身的认知经验和思考方式融入到阅读里,从矛盾到融合,从迷惑不解到豁然开朗,从而在观念的摩擦中产生新的想法和观点。认知诗学理论就曾经提到,在进行开放式的阅读过程中读者也加入到了作者的文学创作之中,甚至能够想象出超越原作的内涵情境。我们也不妨将此类理论引入到外国文学课堂中,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到作者的写作情境中,深入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理念,并激发学生与切身实际经验相联系的通道。帮助学生以认知诗学的方式领略著作的内涵,并提升自我精神境界。很多高校的学者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偏向于注重实用性的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方面。更有很多人高举文学无用论,将文学阅读视为选修课。但是认知诗学理论认为,文学阅读可以达到成长教育和娱乐身心的目的,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读者通过置身于文学海洋来逃离现实世界的束缚,通过文学载体与作者进行精神层面的沟通。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适当地关注学生在阅读外国文学时的内心感受,进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在认知层面建立文学意识,提升学生自我思考和认知感悟的能力,通过新的课程教学理念体验文学的美学价值。

四、结语

认知诗学是文学教学领域的一种应用理论,主张对现有的文学作品做出相应的文本解读,并且将现实能力与文学造诣联系在一起。认知诗学对当下的文学教学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将认知诗学充分地融入到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外国名著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与当下教育部倡导的教育改革有着密切的联系。[6]我们首先要做的便是对传统的教材进行模式的改变,将最重要的作品内容品读部分放在开头,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除此之外教师在课程评估方面应打破传统的应试模式,采用开放式的途径对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进行全方位的考察,从而更加真实有效地将学习结果反馈给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将认知诗学切实应用到外国文学的教学课堂之中,有力地推进新课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贾彦德.中西文化差异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贾琼.从语义指向分析看现代语法句法结构[J].语文建设,2013(29).

[3]胡敏.基于交流语境的写作教学研究[J].语文建设,2014(31).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李海林.致力于语用教育实践探索是当务之要[J].语文建设,2014(34).

[6]李涛.文本形式分析与阅读教学[J].语文建设,2016(01).

【摘要】在高校教学中,外国文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与我国文学进行对比的有效途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学的需要了,所以应该进行改革,促进外国文学朝着更加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本文重点对改革后的教学实践加以阐述,并且分析了主要的改革思路,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可以促进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外国文学;高校教学;实践;改革

一、外国文学的教学现状

在进行传统外国文学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从文学史的发展历程谈起,进而进行综合性的描述,重点研究了西方的文学史。教学内容则主要来源于书本,因此学生很难在学习的过程中将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能培养创新意识。外国文学的学习主要是以锻炼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培养理论知识为主,所以充分了解文学的发展史固然重要,但是缺失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造成学生无法将所学的内容应用于实践之中。无法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另外,外国文学的学习时间明显不足,有些院校甚至将其与文艺理论相合并。教师能够获取新鲜信息以及进行交流的机会也逐渐减少,这样就会造成学生无法掌握最新的知识。高校图书馆中的文学资源越来越少,而学校扩大招生人数后,图书馆的资源已经达到饱和状态,众所周知,学习文学就要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体会其中的人物情感以及写作特色,如果缺少了阅读的书籍,必然是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然就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向学生介绍作品的内容,造成研究文学作品的时间缩短。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也就无法充分地发挥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当前外国文学的教学现状,这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外国文学在高校教学中的改革

在当前的教学工作中,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外国文学的教学现状进行改革。首先是对信息技术进行充分的运用。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信息技术令教学的内容得以进一步拓宽,所以教师可以运用的教学手段以及方法变得更加宽泛了。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可以作为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是一项明显的改革内容。具体来说,在应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起对网络课件的应用,将其展现给学生,这样就可以有效的解决过去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并且学生的主动性也能得到有效地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不仅具有学术性的特色,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另外,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开展教学,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影视资料也是一种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更多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前,很多外国文学都被翻拍成影视作品,尤其是一些名著,通过观赏这些影视作品,学生可以更加便捷的理解外国作品发生的背景以及所具有的文学价值,更重要的是可以将原著与翻拍的作品相对比,这种声情并茂的展现方式更加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促进教学效果的进步,学生也会对外国文学拥有重新的认识。其次,教师素养的建设是高校外国文学改革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膨胀的社会,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项极大的挑战,因为如果教师无法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那么就无法令学生信服,所以教师必须要从自身的能力入手,加强素质方面的建设。“与时俱进”是教师素质建设的基本目标。外国文学同一般的文学学习有所不同,这是一门时间跨度大,内容深厚的学科,所以对于教师的文学素养具有更高的要求,如果这方面的能力都不能得到满足,那么就无法达到学生的期望值。同时,在学生主动性方面的培养也是考验教师功底的内容之一,要明确学生的兴趣在哪里,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加强学生对外国文学的欣赏能力,能够令他们在课堂上主动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是课程改革中的重点要求。第三,注重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批判思维是一种综合的思维能力。外国文学的教材背景与内容,是应该让学生接受这种与创新意识直接联系的批判思维的,而强化这种理解起到促进作用。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西方文化、文学的背景,结合探索型的文学形象的评析和文学评论家对文学作品的创造性批评,有意识地让学生认识到培养批判思维能力与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是直接相关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培养批判精神就是培养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批判思维就是在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从高校外国文学的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思路来看,提高外国文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文学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应该开拓学生的视野,加强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身及人文素质全方面都得以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高校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改革的要求,在教学手段、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以及教师素养建设的方面多下功夫,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创新教学,达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梦.论信息技术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6(32).

172 评论

janetwen1390

语言学(linguistics)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探索范围包括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运用和历史发展,以及其他与语言有关的问题。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语言学的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语言学的发展与趋势

论文摘要:世界的全球化趋势决定了语言交际的重要性。研究语言学对于外语教学,特别是以英语为目的语的外语教学就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立足于语言学的基础发展,着眼探讨其发展趋势,试图从其中把握其研究热点。

1 语言学的发展

语言学的前身应该可以被既定为历史比较语言学(Historical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追溯更早则称之古代语文学阶段。现代语言学是从索绪尔开始的,索绪尔开创了结构主义新时期,这一时期索绪尔(F.De.Saussure)著有《普通语言学教程》(Th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结构主义中以美国结构主义影响最大,F.Boas, E.Sapir, L.Bloomfield 三者较为出名,他们创立了新结构主义学派——美国描述语言学,三者中以后者较为出名,所以美国语言学也叫“布龙非尔德主义”。

1.1 美国的结构主义

美国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四种:替换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分布分析法、直接成分分析法,其主要内容如下:

(1)替换分析法(Substitutional Analysis),即用一个语言单位代换另一个语言单位是否得到新的事实。

(2)对比分析法(Contrastive Analysis)是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语言单位,找出他们相同或不同部分从而确定单位性质。

(3)分布分析法 (Distribution Analysis)为研究词位出现的位置,词类(实、虚)分布的位置。

(4)直接成分分析法(Immediate constituent analysis)一个句子首先可切分成两个部分,切到词素为止。

(5)序列分析法(String analysis)是把句子带有修饰或不带有修饰的基本单位、结构成分或基本单位、修饰成分。

(6)转换分析法(Transformational analysis) 为把任何的结构看成核心句(Kernel sentence)的转换,所谓核心句是基本句型(SVO, SV等)其他是核心的拓展或是从核心句转换而来的。

1.2 系统功能语言学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 M.A.K. Halliday (韩礼德) 师从伦敦学派J.R.Firth(弗斯)。后来,我国的两名学者罗常培和王力,打破传统语言或结构主义的根本,把语法形式意义、语言用法等系统地有机地连结起来。

1.3 转换生成语法

20世纪50年代Chomsky 对美国结构语言提出挑战,创立了转换生成词法或形式语言学,提出研究重点人是如何从有限的语言单位创造出无限的语用句型。这一时期的发展共经历了五个阶段:经典理论时期、标准理论时期、扩充标准理论时期、修正式扩充标准理论时期、最简的解释理论时期。这个时期Chomsky提出了两个很重要的概念:深层和表层结构。这两个概念对“同形异义、异形同义”歧义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2 语言学的动态研究

语用学 (Pragmatics) 即语言使用学,其主要研究问题包括:指示语 (Deixis)包含人称指示、时间指示、话语指示、承接指示;前提 (Presuposition), 语用推论, 以语言结为根据,靠逻辑推论语言的前提条件;语用含义(Implicative)话语含义, 给语法事实提供重要功能解释。

2.1 语篇学

语篇学是在句法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叫篇章语法或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上世纪70年代开始,语言学由静态到动态的大转变,由结构研究到功能研究。篇章语法主要解决篇章结构研究;篇章语义主要解决篇章意义连贯,研究篇章的层次。篇章的语用研究,重点探讨会话结构、话轮(说话顺序)邻近配对(前者说话的反应),也解决影响会话因素(心理因素、文化),篇章理论研究,研究篇章的产生。

2.2 社会语言学

社会于语言关系的科学,它是一门交叉科学。从社会变化与发展来研究语言变化,又由语言变化来研究社会的规律。其分为微观社会语言学与宏观社会语言学。微观是研究具体的语言与社会关系,如语言与性别、语言与民族等,也研究语言的细节,如语言世界、语言等。宏观主要是研究语言与社会中的地位和社会对语言的选择,如国际文化交流中采用哪几种语言、在本国推广哪几种语言、语言的推广和文字改革等等。

3 我国语言学研究的热点

3.1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

单以核心刊物《外国语》上发表有关系统功能语言学就有30多篇;《外语教育研究》上发表有10多篇;出版的重要著作有胡壮麟先生的《系统功能语法概念》于1989年在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语篇的衔接语连贯》;程琪龙的《系统功能语法导论》。论文集有湖南教育出版社的《语言系统与功能》;清华大学出版社的《语篇·语境》;任绍鲁的《语言·系统·结构》等等。系统功能的基本概念的引进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胡壮麟为首,系统功能的语法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系统功能语法的语言观于方法论;对系统功能语篇研究理论进行实践和补充。

3.2 语用学的研究

近年来,《外国语》在语用学发表文章达30多篇;《外语教学与研究》有10多篇;出版的专著主要有:何自然的《语用学概论》;何兆熊的《新编语用学概要》。语用学在90年代最现风光,也当之无愧地成为最核心的科目,其研究有三个特点:

(1)在继续引导外国的方法的同时,通过对语言具体事实提出修正何补充。例如:何自然的《国外语言学的研究》。

(2)对语用学的内涵进行了新的开拓。比如何自然的《语用模糊》、《情态动词的语用分析》由卫国的《现在完成时的语用含义》。

(3)从翻番而论转入专题研究。把汉语与外语的研究联系起来。例如刘绍忠的《“清”字用法汉英对比》。

3.3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

《外国语》和《外语教学与研究》上共有10多篇;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特点主要表现在:(1)由宏观方法转入微观具体语言现象分析,例如:《委婉语社会语言研究》、《语言变化的社会因素》。

(2)从解释的社会学角度转向心理学语言运作的社会心理机制。例如:王德青的《社会心理语言学科性质语研究对象》和素定芳的《委婉语研究》。

3.4 话语分析研究

《外国语》中有将近20多篇;《外语教学与研究》有10多篇。从80年代中期开始系统介绍西方话语分析基本概念与理论。90年代转入英汉对比分析。从话语口语转入语篇研究。近几年来,话语分析有交叉和重叠趋势。

4 我国语言学研究的趋势

(1)研究对象看,由微观转入宏观,语言本身系统转向跨学科研究,出现交叉学科,如跨文化交际学、国情语言学;由结构研究转入功能和应用研究,由静态到动态,如描写构词句法规则到句法结构的不同功能;单个词的意义到单词在特定环境中的意义;由单一语言研究转向多语言的对比研究,如对比语言学,包括双语对比、多语对比,包括同族语对比、非同族语对比,即有语言自身的对比,也有语言与文化的对比,如跨文化交际学。

(2)研究方法看,由单层次和单角度,静态研究转入多层次、多角度、动态研究。

(3)研究目的看,目标不断从窄到广,从肤浅到深度;从描写转向解释 Chomsky 试图从大脑的遗传基因来解释语言的事实;从理论的探讨转向应用价值分析,如计算机的发展离不开语言学,语用学的分析应用到法庭审讯中等。

(4)发展趋势看,语言学研究有三个:①侧重宏观语言学,语言与心理、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文化的关系;②着眼认知语言,语言与大脑关系;③鼓励用科学技术研究,如《对学者个人差异研究》。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何自然.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浅议对比语言学

摘 要:对比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了解事物、研究事物的最常用方法,其也是语言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对比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一支,发展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本文仅就对比语言学的定义、分类、历史发展、原则与程序做一简单概述。

关键词:对比;对比语言学;定义;分类;历史发展;原理与方法

一、对比语言学的定义及分类

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其中的不同之处,并将这类研究应用于其他有关领域(许余龙1992/2008)。对于这一定义,我们可以理解如下:首先,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它和其他分支密切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其次,对比语言学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对比描述,而普通语言学则是对某一种语言的普遍描述。再次,对比语言学是在共时理论的框架下发展的,也就是说其研究的对象,是语言的发展状态,而不是其演变。最后,对比语言学虽然研究描述语言之间的异同,但重点却在不同的方面。

对比语言学可划分为理论对比语言学和应用对比语言学两大类。理论对比语言学又由一般理论对比语言学和具体理论对比语言学构成。一般对比语言学是一般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旨在研究对比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具体对比语言学是具体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旨在运用对比语言学的原理和其他语言学的相关知识,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具体的对比描述。应用对比语言写属于应用语言学的范畴,其也可以划分为两类,即一般应用对比语言学,它旨在研究如何将对比语言学的理论成果应用于语言外语教学活动中去。另一类是具体应用对比语言学,其任务是对两种语言进行具体的对比描述,以便为某一具体的应用活动服务。

二、对比语言学的起源与历史发展

自从人类产生了语言后,语言之间的比较与研究便蓬勃发展起来,对比语言学学科作为现代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有两个渊源,一是起源于欧洲,其二是起源于美国。欧洲的对比语言学学科始于19世纪末,发展于20世纪初,其理论框架为对比型理论性的共时语言分析,而后由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学家继承发展。美国的对比语言学发展于二战期间,对比语言学的英文名称contrastive linguistics一词,由语言学家Whorf于1941年在其著作《语言与逻辑》一书中首次提出。而与欧洲传统的对比语言学特点不同,美国对比语言学的研究主要是应用性的。表现在运用语言对比的方法进行语言接触和双语现象研究等理论方面的探索,另外还运用对比语言学研究为外语教学服务。但20世纪60年代以后,对比分析的两个理论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受到极其严厉的批判,对比语言学也开始走下坡路,从此一蹶不振。而与此同时,对比语言学在欧洲却持续发展,大部分的语言学家则采用转换生成语法作为对比描述的语言学框架。在此后的30多年中,理论对比语言学在欧美越来越受到了关注,学科地位得到提高,学术界对对比语言学本身的一些理论、方法问题的探讨也逐渐深入。我国国内的对比研究学者有严复,此外还有马建忠、黎锦熙、赵元任、王力和吕叔湘等都对汉外对比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对比语言学的原则与研究程序

(一)对比语言学的一般原则:共时对比原则和同语体对比原则。

共时对比原则:对比研究是一种共时比较,当我们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状态进行对比描述时,不能拿不同时代的语言现象进行对比。

同语体对比原则: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具有不同的功能语体,不同的语言拥有不同的选择、使用、组织语言单位的规范和规则。书面语与书面语对比,口语与口语对比,即相同的语体进行对比。

(二)对比研究的程序:

1、确定对比范围。首先确定对比的范围,即描述的对比层面是什么。比如在音、词、句、篇章、语用等选择一个层面来进行比较。其次需要进一步确定其具体对比描述对象是什么,也就是对比的语言单位。例如,在语法层面上,可以选择词组或句子结构等单位作为对比的对象。最后就是对比的语言学内容。

2、文献搜集与研究。首先先要搜集某一对比范围内已有的对比研究,这样可以使我们避免重复做别人做过的工作。其次就要搜集出这个研究范围内对两种语言分别所作的分析研究。

3、确定理论框架。对比研究的理论框架是指以某一种语言分析研究的理论或模式为基础的对比描述方法。选择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确保语言描述的可比性。我们常用的对比描述方法有中心词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近年来,转换生成语法,格语法等也被许多研究学者所采用。而对比研究的理论框架的选择取决于对比研究的目的和范围。

4、搜集语言材料。语料可以分为实例语料和内省语料。而内省语料又可以分为自我内省语料和实验内省语料。选择语料我们需要考虑对比研究的性质和目的、理论框架、描述内容这些因素。

5、分析对比。对比分析是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某一确定的理论框架对搜集的语言材料作某一方面的分析和对比。

6、总结。分析对比后,我们要总结这一对比的成果是什么,讨论其意义和价值。同时,也可以找出其局限性,提出自己的设想和建议。

四、总结

对比语言学作为现代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目的殊途同归是为了解决教学或翻译问题而对比两种语言的异同。对比可以在语音、语法、词汇、语义、语用等层次进行,也可以从语言的文化、心理、民族角度进行对比研究。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对比语言学这一学科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和青睐。

参考文献:

1、 许余龙.对比语言学(第2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10

2、王利众.对比语言学综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

286 评论

莎拉波哇

【世界语的代码】 ISO 639-1∶ eo ISO 639-2∶ epo ISO/DIS 639-3∶ either[编辑本段]【世界语的发明】 世界语是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博士于1887年创制的一种语言,至今已122年。他希望人类借助这种语言,达到民族间相互了解,消除仇恨和战争,实现平等、博爱的人类大家庭。柴门霍夫在公布这种语言方案时用的笔名是“Doktoro Esperanto”(意为“希望者博士”),后来人们就把这种语言称作Esperanto。本世纪初,当世界语刚传入中国时,有人曾把它音译为“爱斯不难读”语,也有叫“万国新语”的。以后有人借用日本人的意译名称“世界语”,一直沿用至今。[编辑本段]【世界语的优点】 世界语是在印欧语系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人造语,吸收了这个语系各种语言的共同性的合理因素,更加简化和规范化,具有声音优美、科学性强、富于表现力的特点。 世界语共有二十八个字母,书写形式采用拉丁字母,一个字母只发一个音,每个字母的音值始终不变,也没有不发音的字母,其语音和书写完全一致,每个词的重音固定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学会了二十八个字母和掌握了拼音规则以后,就可以读出和写出任何一个单词。 世界语的词汇尽量采用自然语言中的国际化部分,其基本词汇的词根大部分来自印欧语系的各自然语言,其中大部分来自拉丁语族,少部分来自日耳曼语族和斯拉夫语族。世界语词汇的粘合性及前缀、后缀的使用,大大丰富了它的构词能力,而且也简单明了。世界语词汇的这些特点减轻了人们记忆单词的负担。 世界语的语法是在印欧语系的基础上加以提炼的,其基本语法规则只有十六条,比较有规则,但又相当灵活,因此比较容易掌握。 世界语的这些优点,使它比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易于学习和掌握。 在人类历史上,先后出现过几百种国际共同语方案,但至今生存下来的只有世界语这种方案。这是因为:(1)世界语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而是在印欧语系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语言规律,经过研究整理而成,并且在使用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2)由于世界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的优点,世界语比较容易推广;(3)柴门霍夫在公布世界语方案后多次声明,世界语不是他个人的,而是属于全人类的,易为大家所接受;(4)世界语是“中立性”的语言,它不排斥、也不企图取代任何一种民族语,是为人类在进行国际交往时提供一种国际辅助语。其目的是使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平等,更加容易,符合各国人民要求发展、要求和平的愿望;(5)在很多国家有许多热心的世界语者在积极宣传、推广并使用世界语,在国际上也建立了各种专业性的组织。 现在世界语已传播到120多个国家。约有一千多万人掌握和使用这种语言,已被应用于政治、经济、文教、科技、出版、交通、邮电、广播、旅游和互联网等各个领域。 目前,世界语还处于推广阶段,它的应用范围还是有限的。随着世界语的不断推广,一定会有更多的人认识到世界语作为国际辅助语的作用。[编辑本段]【世界语的语法】 ·单词规则 1. 每个词读写一致。〔注:每个字母只发一种音,每种音只有一个字母。〕 2. 单词重音永远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 3. 没有不定冠词,只有定冠词la,可用于所有的性、数、格。 4. 名词词尾为-o,复数形式加词尾-j。格只有两种:主格和宾格。宾格由主格加-n构成。其他格借助介词来表示。 5. 名词和定冠词末尾的元音可以省略,用省略号来表示。 〔注:用上面的一撇(')来表示。〕 6. 形容词以-a结尾。它的格和数与名词同。比较级用pli和连接词 ol构成,最高级用plej。 7. 人称代词mi, vi, li, s^i, g^i (代物件或生物), ni, vi, ili 加形容词词尾即构成物主代词。数、格的变化与名词同。 8. 副词词尾为-e,各比较等级与形容词同。 9. 基数词(没有词尾变化)是: unu 1, du 2, tri 3, kvar 4, kvin 5, ses 6, sep 7, ok 8, nau^ 9, dek 10, cent 100, mil 1000。几十和几百由数词简单连合构成。序数词加形容词词尾,倍数加-obl-,分数加-on-,集合数词加-op-,介词po表示"每……(若干)"。此外,数词也可以有名词和副词形式。 〔注:po tri表示"每份三件"之类。〕 10. 用其他否定词的时候,就不再用ne。 〔注:有些语言会在一句里用两个否定词,表示一次否定。世界语不会。〕 11. 动词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动词的各种形式:现在时用词尾-as;过去时-is;将来时-os;假定式-us;命令式-u;不定式-i。分词(有形容词或副词的意思):主动现在时-ant-;主动过去时-int-;主动将来时-ont-;被动现在时-at-;被动过去时-it-;被动将来时 -ot-。被动式的各种形式都用动词esti的相应形式和所需要的动词的被动分词构成,被动式所用的介词是de。 12. 介词都要求主格。 〔注:介词后面的名词、代名词用主格。〕 13. 表示方向时,词末加宾格词尾。 14. 每个介词都有确定不变的意义;但是如果我们需要用一个介词而从意义上看不出应该用哪一个,那时我们就用没有独立意义的介词je。介词je 也可以用没有介词的宾格代替。 15. 合成词由词的简单连合而成(主要词放在后面);语法词尾也被看作独立的词。 16. 所谓外来语,即大多数语言取自同一来源的词,在世界语里不加变化地应用,只需照世界语拼些法书写;但如由一个词根派生几个不同的词时,最好只不加变化地采用那个基本词,并由此按照世界语的规则构造出其它的词来。 〔注:世界语的新词就是根据这一条引进的。只把基本词引进世界语,照印欧语或其它本来的语言的拼法或发音,转写成世界语,并加词性的词尾。把基本词引进世界语后,再照世界语的构词法,派生出其它相关的词。〕 ·常用虚词/造词语缀 冠词:la (the) 代词: mi=I; min=me; mia=my; la mia=mine vi=you; vin=you; via=your; la via=yours li=he; lin=him; lia=his; la lia=his shi=she; shin=her; shia=her; la shia=hers ghi=it; ghin=it; ghia=its; la ghis=its ni=we; nin=us; nia=our; la nia=ours ili=they; ilin=them; ilia=their; la ilia=theirs 相关词表: Kiu=Which/Who Kio=What Kiam=When Kie=Where Kial=Why Kiel=How Kiom (da) = How many Tiu=That (adjective)); tiu chi = chi tiu = this Tio=That (noun); tio chi = chi tio = this Tiam=Then; tiam chi = chi tiam = at this moment Tie=There; tie chi = chi tie = here Tial=Therefore; tial chi = chi tial = for this reason Tiel=Thus/In that way; tiel chi = chi tiel = (in) this way Tiom=That much/many; tiom chi = chi tiom = this much/many 造词语缀 mal-(反义词前缀):simpl-a --> mal-simpl-a (complicated); bon-a (good) --> mal-bon-a (bad); nov-a (new) --> mal-nov-a (old) -in -(女性后缀):frat-o (brother) --> frat-in-o (sister); patr-o (father) --> patr-in-o (mother); amik-o (friend) --> amik-in-o (female friend); Esperantist-o --> Esperantist-in-o ·用法示范 [1] English original: What is that? That is a dog. Who is that? That is my friend. English-ized Esperanto: Kio est-as tio? Tio est-as dog-o. Kiu est-as tiu? Tiu est-as mi-a friend-o. Esperanto translation: Kio estas tio? Tio estas hundo. Kiu estas tiu? Tiu estas mia amiko. [2] English original: When will you come? I will come soon. Where are you? I am in the USA. English-ized Esperanto: Kiam vi com-os? Mi com-os baldau. Kie est-as vi? Mi est-as en USA-o. Esperanto translation: Kiam vi venos? Mi venos baldau. Kie estas vi? Mi estas en Usono. [3] English original: Why are you in the USA? Because I live in the USA. How will you come to Europe? I will come aeroplane. English-ized Esperanto: Kial vi est-as en USA-o? Char mi liv-as en USA-o. Kiel vi com-os al Europ-o? Mi com-os per aeroplan-o. Esperanto translation: Kial vi estas en Usono? Char mi loghas en Usono. Kiel vi venos al E?ropo? Mi venos per aviadilo. [4] English original: Do you speak Esperanto? Yes, I speak a little Esperanto. I am a new Esperantist. I like this language. It is simple, logical and very beatiful. English-ized Esperanto: Chu vi speak-as Esperant-on? Jes, mi speak-as iom Esperant-on. Mi estas new-a Esperantist-o. Mi lik-as tiun chi language-on. Ghi est-as simpl-a, logical-a kaj tre beatiful-a. Esperanto translation: Chu vi parolas Esperant-on? Jes, mi parolas iom Esperanton. Mi estas nova Esperantisto. Mi shatas tiun chi lingvon. Ghi estas simpla, logika kaj tre bela.[编辑本段]【世界语使用者】 通过华盛顿大学的Sidney S. Culbert博士的研究,有1,600,000使用世界语的人达到了相当的水平。这个数字只限于那些“专业精通”的世界语者人群中(拥有实际的除了问候和简单的词组的以外的会话能力)。这个研究并不是针对世界语的,而是对世界上大多数的语言所进行的研究。这个数字也被Almanac World Book of Facts和Ethnologue所引用。假设这个数字是正确的,这就意味着世界人口中的大约0.03%人使用着这种语言,迄今仍远没有达到Zamenhof的使它成为世界通用语的目标。人类学家也宣称世界上有大约200-2000的世界语第一语者。[编辑本段]【世界语的批评】 世界语并不需要被认为是国际辅助语言的理想解决方案。世界语也受到了很多的批评意见,特别是来自其它的辅助语言团体的批评。其它的在二十世纪出现的辅助语言对世界语提出的批评有: 一大套的词素体系,虽然世界语者和语言学家宣称这使得世界语更具灵活性和具有更丰富的表现能力。 包含了六个在ASCII编码中没有的字母,这就给世界语在电脑上的输入带来的麻烦,正如那些没有ASCII编码的语言所带来的麻烦一样。虽然这种情况在Unicode和X-system中得到了解决。 带有男性主义色彩的词缀表达方式。像德语那样,通过在阳性词语后面添加-in来表示阴性词语。(世界语中没有表示中性的词根) 对欧洲语言的过分依赖。虽然一些语法结构(例如黏着)比较像亚洲的语言。 过于自由的语序。 由于语言中的自然主义倾向,世界语有些单词不符合构词法,显得过于累赘。例如,在世界语里,“自由”一词是libero,“自由主义”一词却是liberalismo,而根据构词法,“自由主义”应为liberismo。又如,在世界语里,“组成联邦”一词是federi,而“联邦”一词却是federacio,其实按照构词法,“联邦”应为federo。federacio=federo。 然而没有别的辅助语言的使用人数达到世界语的使用人数。其它的辅助语言有的是基于世界语而发展起来的,例如伊多语 (Ido),有的则与世界语相距甚远,这些语言在二十世纪初时都曾在一定的时间内流行过。其它的可供考虑的语言包括:成型中立语(Idiom Neutral),奥克西登塔语(Occidental),创新语和拉丁国际语;其中一些语言的最初设想并不是用来作为国际辅助语言的,例如:Lojban。因为世界语是最广为人知的人工辅助语言,很多人都忽略其他的人工辅助语。但是在因特网上拥有关于其它的辅助语言的信息。2002年7月开始,一批中国的国际语爱好者创立了大同语,这种语言在世界语基础上,综合了英语和汉语的一些特点,放弃了名词的宾格,而以句子中词语的顺序确定其地位,并以一批来自英语的词汇替换了世界语的部分基本词。大同语取消了世界语加帽特殊字母,更适用于在电脑中输入。但也有批评者认为大同语不仅并未解决世界语中的大部分问题,反而更加依赖英语了。[编辑本段]【世界语字母表】 世界语字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再加上六个带变音符号的字母。不过,世界语字母并没有使用 Q、W、X和Y。下面是世界语字母表的所有字母: Aa, Bb, Cc, Ĉĉ, Dd, Ee, Ff, Gg, Ĝĝ, Hh, Ĥĥ, Ii, Jj, Ĵĵ, Kk, Ll, Mm, Nn, Oo, Pp, Rr, Ss, Ŝŝ, Tt, Uu, Ŭŭ, Vv, Zz 世界语的字母表中有六个带重音符号的字母:ĉ, ĝ, ĥ, ĵ, ŝ和ŭ,这个字母表中没有包括字母 q,w,x和y。 ·世界语字母表 Aa Bb Cc Ĉĉ Dd Ee Ff /a/ /b/ /ts/ /ʧ/ /d/ /e/ /f/ Gg Ĝĝ Hh Ĥĥ Ii Jj Ĵĵ /g/ /ʤ/ /h/ /x/ /i/ /j/ /ʒ/ Kk Ll Mm Nn Oo Pp Rr /k/ /l/ /m/ /n/ /o,ɔ/ /p/ /r/ Ss Ŝŝ Tt Uu Ŭŭ Vv Zz /s/ /ʃ/ /t/ /u/ /w/ /v/ /z/ 如何解决世界语中的特殊字母,根据柴门霍夫博士的说法是:如果印刷厂没有这些特殊的加帽字母而需要排版世界语文章时,可以在与加帽子的字母相对应的字母后面加上h来区别,但是这样写会产生矛盾.还有人说要通过字母改革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存在许多种方案,不过一般最常用的同柴博士说的后加H,还有就是后加x方案。 其实世界语的几个特殊字母在电脑中的输入早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了,目前采用最多的世界语输入软件当为俄罗斯世界语者创建的EK软件,这个软件可以免费下载使用,输入的加帽字母在一般的其他软件界面上都可以很好支持。本人试对该软件软件部分汉化,以方便中国的世界语学习者使用,下载地址为: ,建议输入法转换快捷键设置为Ctrl+Alt+Space,这样就不会与其他输入法转换发生冲突。加载了EK软件后,输入世界语字符会十分方便。

334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世语童论文范文资料

    儿童 文学与小学语文 教育 有着天然的联系,儿童文学界和语文教育界都在致力于两个学科的整合研究。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儿童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语文课

    王颖880804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关于看世界杯论文范文资料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又揭开了战幕,让我们这些小球迷也可以大饱眼福。“我爱世界杯”这个口号更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世界杯那是球迷的节日,世界杯的赛场没有种族歧视,没有高

    天权STAR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关于世界语论文范文资料

    外国文学史的编著是外国文学学科史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一代学人的外国文学史研究的成就和经验的一种总结方式。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外国文学史论文,供大家参考。

    游走老者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关于中国事世界话论文范文资料

    也许失去了光明,我们才会珍惜这世界的缤纷绚丽,但只有迎向光明,我们才能亲眼见证这个世界的美丽。周末的公园里,夕阳唱晚,柳条在微红的夕阳里慵懒惬意地闲散着,把倩影

    倾城闸北摄影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关于工商界论文范文资料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脚步也向更深层次迈进,如何更好地组织和监管经济的发展,对工商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他们也肩负起了重要责任。下面是我

    angelwhere? 1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