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38

超超超级棒的
首页 > 学术期刊 > 想要提高论文被期刊收录概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吕鹤是谁

已采纳

SCI是国际公认的权威检索工具,SCI还被国内外科学界当做制定科学发展规划,所以一篇被SCI录用的论文价值可想而知,那么如何提高SCI论文的入选率呢?其实SCI论文本身的学术水平是关键,但高水平的论文未必就一定能被收录,这说明提高入选率还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的。1、应向SCI源期刊投稿投稿应首选SCI核心库(内围)的期刊,SCI源期刊虽然每年都有调整,但仍有自己的核心刊物圈。核心刊物圈中的论文一般全部被收录,而非核心刊物的论文需经专家评议后有选择性地收录。绝大多数SCI源期刊及其核心期刊均分布在国外,我们只有向其源期刊投稿,并尽量选择上文提及的核心期刊,论文才有入选的可能。2、注重论文格式的标准化SCI源期刊对论文格式的标准化程度要求十分严格。撰写论文时应注意论文格式的标准化及所在单位英译名的标准和统一。论文题名、作者、机构名称等项目是否齐全,参考文献著录是否规范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论文题名(Title)。论文题名应简明、确切,不要太长、太笼统。英文标题开头第一词禁用The、and、an、a,尽量少用缩略语,要省去定冠词和不定冠词;题名内不应列入非公知公用的符号、代号,以及数学公式、化学结构式等。标题要主旨明确,要用实词,标题主旨和文章的主旨要一致。(2)作者姓名(Authors)。作者姓名应按国标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拼写。作者姓氏在前,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名字在后,首字母大写,双名连写,其间加半字线。注意:不要将姓氏写在名字后,也不要将名字缩写;复姓应连写;多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隔开;对于多作者、多工作单位,应在每一位作者名的后面标注作者的排序。(3)英文摘要(Abstract)。SCI检索系统采用英语,它们在收录一篇文献时,主要看英文摘要,因此,一篇论文能否得到重视,能否把科研成果准确地传播出去,能否被SCI收录,摘要的内容和质量起很大作用。(4)关键词(Keywords)。关键词应是代表论文内容与主题的单词。关键词尽量用名词词组,避免形容词或形容性词组做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要对应。(5)摘要一般分为两类,信息性摘要和指示性摘要。当今绝大部分的科技期刊和会议论文都要求作者提供信息性摘要。信息性摘要(Informative Abstract)即报道性摘要,也称资料性摘要,它主要报道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结论。指示性摘要(Indicative Abstract, Descriptive Abstract)即介绍性摘要,也称陈述性摘要。它主要介绍论文的论题,或者概括表述研究的目的,用简单的几句话使读者对论文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一概括的了解,不需要介绍方法、结果、结论的具体内容,也不需要用数据进行定量描述。摘要的长度应根据文献类型及摘要的用途不同而变化。若无特殊要求,信息性摘要通常以150~250 words为宜,不多于250 words;指示性摘要以100~150 words为宜。(6)参考文献(References)。参考文献的编写应遵循GB771《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引用文献中书刊的层次、数量、出版年份要仔细挑选核实,因为它可反映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创新程度。因此,编辑在审稿时经常通过参考文献部分评判论文。此外,应争取多引用已被SCI系统收录的同行作者的文献作为参考文献。3、尽量用英文撰写论文据JCR2003的统计数据,截止2003年底,SCI系统共收录源期刊5907种,涉及65个国家和地区,收录中国期刊数为67种。这67种期刊中用中文发表的有15种,占22.139%;用英文发表的有45种,占67.116%;用中英双语发表有7种,占10.145%,一半以上用英文发表。SCI收录的期刊大部分是以英文出版的,每年选择非英文的参评期刊不到10%,SCI选刊时除了要通过各种选刊标准进行评估外,文种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目前,EI收录的中国期刊近300种,相比而言,绝大多数的EI收录期刊也为英文语种。科技工作者尽量将自己的论文用英文撰写,使重要的科研成果得以被SCI收录。4、推荐审稿专家科技工作者向国际权威期刊投稿时经常被提问:Are there any individuals you would like to suggest or exclude as potential reviews?这就是希望作者在投稿时推荐审稿专家或者排除不适合审稿的同行专家。众所周知,在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时需经同行评议(peer review)。同行评议有两条途径:一是编辑推荐(Editor-suggested),二是作者推荐(Author-suggested)。据英国研究者对10种杂志的329篇稿件的788个评审分析研究表明,作者推荐较之编辑推荐的审稿专家建议稿件接受并发表的比例较高而建议退稿的比例较低。因此,科研工作者应多参加国际会议和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以便更好地推荐国际上顶级同行作为审稿专家,提高论文被SCI源期刊接受的几率。

114 评论

dp24044979

对于许多人来说,发表一篇学术论文是自己常常不得不面对的事情。但如何完成一篇论文?更重要的是,如何能够使自己的论文很顺利地被期刊采纳,得以发表,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有策略,制定好写作计划

在写作前,不妨事先决定好你的目标期刊,然后再按照其要求写作,这样比较省时间。

分析你学术领域内的那些期刊

收集一些你研究领域内的专业期刊,尤其是你的投稿对象。

定一个大纲,然后开始写

必须要先写一个详细的大纲,内容可精确到拟投稿期刊的具体栏目。

从开始到结束都注重反馈

即使是在最开始准备时,也应该与4~5个人讨论你的想法,把提要的草稿拿给他们看,听取反馈。这只需要花费很少的时间。

设置特定的写作目标和子目标

内容、用词、篇幅都要规划好,这是你在写作时就应当心中有数的目标。

和他人一起写作

虽然多数人认为写作是孤独的活动,但与他人共同写作可以帮助你发展信心,能写得更流畅并保持精力集中。

分析审阅人的反馈

很多评阅意见会帮助你提高论文质量,甚至提高你的写作质量。

坚持不懈

这是需要随着时间慢慢培养的。在与他人讨论你的论文和投稿时,你可能会得到这些品质。

91 评论

april841002

如何提高科研论文的被录用率?这既是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也是编者所关注的重点。科研工作者撰写的论文是他们科研成果的载体,每一篇论文都花费作者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或在实验室通宵达旦地试验,或蹲在田间地头观察,或长期地跟踪调查、积累数据,长年累月才能完成一篇论文写作的准备材料。可以说,这样的论文饱含着科研工作者大量的心血,是其辛勤劳动成果的结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他们的科研水平。任何一位科研工作者创作出论文都希望能够为编辑部所录用,并以最快的速度发表。然而,怎样才能为编辑部采用并以最快的速度发表呢?笔者拟从编辑的角度,以科研人员的投稿情况为例探讨这个问题。1.创新题目,一目了然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新颖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亮点。题目是文章的总纲,是反映论文最重要内容的词语的逻辑组合,是一篇论文给读者和审稿人的第一个重要信息。题目新颖生动,读者、审稿人便有兴趣继续往下看。如果题目陈旧,读者、审稿人一看便索然无味,那么论文被通过便有了一定困难。论文题目须用心斟酌选定。论文题目要求准确、恰当地反映所研究内容的范围和深度,文题和内容相符;避免过于笼统,不滥用虚词;简明醒目,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词语、字符、代号等。2.与时俱进,增加材料的鲜活力确定题目后,要认真构架论文,从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方面都要严格、严谨、规范;论文条目的写法符合刊物的要求;数据资料、试验结果要实事求是,特别是对结果要作必要的统计、归纳和总结,结论简明、真实,不夸大其辞;引用文献在文中具体标明,并在文后列出参考文献;文中使用的量、单位、符号、缩写等,都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自己“创造”。此外,要注意科技论文的写作风格,做到表达确切、科学、规范,避免空话、大话、套话。认真校对,尽可能消灭差错。笔者在编校中经常发现,有些论文数据、计算结果有差错,错别字和符号、标点打印错误较多。对于这样的论文,往往给人“草率、不严谨”的印象,即使学术质量较好,编辑也不会首选这样的论文。尤其对于稿源比较丰富的刊物,这类论文往往不被看重,即使录用,也要经过编辑、作者的多次修改,发表时间会大幅度延后。因此,科研工作者在完成论文打印后,一定要认真校对,尤其是公式、符号及关键词。3.了解刊物,讲究投稿策略论文完成后,往什么刊物投稿以及如何投稿?这既要做到有的放矢,也要讲究策略。首先,科研工作者要认真衡量论文的水平,以及能够接受的发表时滞等因素,将稿件投向水平相当的科技期刊。科技期刊主要分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两大类,核心期刊一般会在封面的醒目位置标有核心期刊的字样。每种期刊都有自己的办刊宗旨和读者定位,投稿前一定要仔细阅读所投刊物的《投稿须知》或《投稿指南》,了解期刊的主要栏目以及各个栏目对稿件的详细要求,比较论文与期刊相关栏目是否匹配。这样可避免稿件因不符合所投期刊的栏目而被退稿,也避免了稿件因被退回再改投其他期刊而耽误了论文发表时间。投稿也要选择时机,一般来说,对高校学报,在假期后投稿,如果被录用,发表时滞是比较短的,因为假期后是高校学报处于相对“稿荒”的一段时期。4.及时与编辑部沟通稿件投出去后,作者盼望编辑部能早日回复审稿意见的心情就更加迫切,希望能通过专家的审稿,希望能早日安排发表。这就需要作者及时与编辑部沟通,了解编辑部对稿件的处理进度。每个编辑部都有一套相对固定的稿件处理流程,整个流程有许多环节,包括稿件的三审制度,对稿件编辑加工的三校一读制度以及出刊印刷前请作者最后一次校对等。有些环节作者不需要了解,但有些环节作者如能了解一二,对自己的论文何时审阅、何时会有审稿意见、何时能够出版,就能做到大致心中有数。比如,编辑部一般对来稿进行登记、送审、退修、汇总意见后决定是否录用,这段时间大致是1.5~2个月。如果编辑部送外地专家审稿,或者论文需要致较大地修改,则时间一般在3个月以上。因此,论文寄出3个月左右没有收到录用通知或退稿回复,作者应及时通过适当方式,询问编辑部对稿件的处理进度以及能否被录用。5.结语一篇科研论文的顺利出版,是作者和编辑人员共同的希望。科研工作者的劳动不仅要体现在“稿外”,还应在“稿内”下功夫,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以规范的科技论文形式表现出来,认真撰写论文,突出重点创新成果,增强论文内容的鲜活力;还应讲究投稿策略以及投稿后及时与编辑部沟通等,和编辑人员共同完成论文的顺利出版。

105 评论

相关问答

  • 摘要被sci期刊收录什么意思

    就是比中文杂志刊登更牛的~

    西风华诞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会议论文被期刊收录

    是一样的,只是有时候是全文收录(或检索),有时候是摘要收录(或检索),但是国家图书馆等出具的检索证明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官方承认的。EI检索类型分为2种:CA

    麻辣宝宝彩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想要提高论文被期刊收录概率

    SCI是国际公认的权威检索工具,SCI还被国内外科学界当做制定科学发展规划,所以一篇被SCI录用的论文价值可想而知,那么如何提高SCI论文的入选率呢?其实SCI

    超超超级棒的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学位论文被期刊收录

    是很牛逼。 SCI、EI、ISTP是世界三大重要检索系统,其收录文章的状况是评价国家、单位和科研人员的成绩、水平以及进行奖励的重要依据之一。 中国知网不是期刊,

    无忧快乐起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施工技术期刊初审收录概率

    应该不是的。

    :小小的菇凉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