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39

幸福、定格
首页 > 学术期刊 > 舟山市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快到腕里来

已采纳

章飞军怒了中国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渔业资源丰富,海洋物产齐全。渔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已经是沿海城市发展的经济主要来源之一。各大沿海、海岛城市发展渔业产业的程度、水平各不相同,发展的方向各异。每个地区都有其相应的发展特色和经济管理理念。今日就对于暑假对舟山渔业资源发展状况的现状的社会实践调查作出书面的总结报告。从舟山渔业资源发展的自然条件来看。舟山富饶,得海独厚,素以“渔盐之利,舟揖之便”而闻名遐迩。它有我国著名的渔场(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亦是全国最大的河口性产卵场)和海洋渔业的重要基地(我国海洋渔业资源蕴藏量最为丰富的渔场),故有“东海鱼仓”和“祖国渔都”之美称。群岛附近海域的自然环境优越,饵料丰富,给不同习性鱼虾的回游、栖息、繁殖和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海洋生物丰富多样,舟山海域微生物的丰度较大;叶绿素a的含量西低东高,春季大于秋季;浮游植物的总量明显高于浙江其他地区,且秋季明显大于春季,浮游植物的组成以硅藻为主;浮游动物春季其分布呈北低南高的趋势,且明显大于秋季,浮游动物的组成以桡足类为主;舟山海域底栖生物种类明显多于浙中、南部海域,共有206种,以多毛类为主;潮间带生物丰富,共有325种,以藻类、软体动物、甲壳动物为主;舟山海域游泳生物丰富,种类繁多,水深40米以内区域共有328种,以鱼类和甲壳类为主,春季出现的种类数多于夏秋季,冬季最少。据《舟山海域海洋生物志》记载有鱼类317种,虾类33种,蟹类55种,藻类131种。捕捞的主要品种有带鱼、黄鱼、乌贼、鲳鱼、鳓鱼、马鲛、海鳗、鲐鱼、马面鱼、石斑鱼、梭子蟹和虾类等40余种;海水养殖主要 是海带、紫菜、蛏子、对虾、淡菜和扇贝、鲍鱼等海珍品。在海洋渔业的传统产业中,现今从事渔业生产的有8万多个劳动力,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捕捞和养殖经验。由渔业资源的带动发展,舟山后方基地建有渔港、码头、冷库、水产品加工、机修、油库等生产、生活设施。在发展过程中针对近海渔业资源衰退,调整优化作业结构,开拓外海远洋捕捞,大力开发海水养殖,使渔业稳中有增。近年又通过采取围塘、滩涂、浅海养殖并举,鱼、虾、贝、藻全面发展。从舟山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的条件来看。舟山的国民经济增长的主体是由以下的几块构成的:1.农林牧渔业 2.工业、盐业和建筑业 3.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4.交通、港口和邮电业 5.国内贸易 6.对外经济和旅游业。其中舟山的工业占经济的主导地位,但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些经济发展版块中渔业资源不单是仅仅的提高了全市的经济,它同时也促进了其它行业的发展。比如: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和国内贸易,以及对外经济和旅游业。据舟山招商网文稿:“一、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9.15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增幅比上年回落6.9个百分点;商品房施工面积271.46万平方米,增长11.6%,其中新开工面积98.23万平方米,下降4.3%;竣工面积101.7万平方米,增长61.3%;商品房销售面积85.07万平方米,增长26.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75.65万平方米,增长25%;商品房空置面积6.60万平方米,增长25.5%。二、舟山国内贸易交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年末全市有各类交易市场116个,其中消费品市场107个,生产资料市场7个,生产要素市场2个。全年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92.48亿元,增15.2%,其中水产品市场成交额32.11亿元,增长3.6%;船舶市场成交额26.3亿元,增长54.5%;船用市场成交额5.68亿元,增长3.5%。三、舟山口岸进出口较快增长。2005年,全市口岸进出口货运量2741万吨,增长7.3%,其中进口2598万吨,增长2.7%,出口143万吨,增长4.8倍。全市口岸进出口货运总值54.8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0%,其中进口50.15亿美元,增长29.6%,出口4.48亿美元,增长1.3倍。进出境船舶3864艘次,增长4.2%,其中外籍船舶1900艘次,增长16.9%。外籍船舶修理361艘次,增长25.4%,外轮修理产值4.57亿元,增长67.3%,创利税1.14亿元,增长67.3%。2005年末,舟山口岸对外开放陆海域面积833.43平方公里。四、引进外资规模继续扩大。2005年,全市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1个,合同外资金额6940万美元,增长14.3%,实际使用外资3120万美元,增长38.6%。投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7个,投资总额为2.3亿美元,增长44.7%,占全部投资额的87.5%。对外经济合作业务稳步发展。2005年,全市新设立境外合作项目3个。全年对外经济合作营业额379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1.8%。其中对外劳务合作营业额1470万美元,增长39.9%;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2325万美元,增长12.6%。对外渔业合作营业额2803万美元,增长35.8%。五、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快。以海洋文化为载体,旅游节庆活动得到进一步拓展和创新,以旅游项目开发为重点,海洋旅游精品工程建设进一步推进,“海天佛国,渔都港城--中国舟山群岛”旅游品牌进一步打响。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01.7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1.4亿元,分别增长19.7%和20.0%。其中入境游客14万人次,外汇收入7532万美元,分别增长20.2%和26.1%。普陀山、桃花、朱家尖等主要景点旅游人次分别增长7.5%、35.7%和5.1%。旅游集散服务中心投入运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年末全市有旅行社84家,旅游星级饭店61家。”这些行业的良性发展以舟山的渔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舟山市渔业资源带动经济效益及影响》中提到,由于舟山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市场上创造了良好的信誉和投资空间,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舟山市经济的对外形象是通过这一古老的行业对外展示其独特的魅力的。它的发展是舟山市其它经济的发展基础,它的发展影响到了舟山市其他的行业的发展状况。它的发展同时也决定了舟山社会的繁荣及稳定。

232 评论

vivian0415

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越来越多的旅游城市提出将旅游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旅游的学术论文,仅供参考!

对做好旅游管理的探讨

摘要: 如何做好旅游管理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旅游人文资源开发以及应对旅游危机管理两方面阐述了旅游管理的思想。

1旅游管理要加强在人文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建议

1.1 促进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统一自然资源不管多么美丽,没有人的参与就失去意义,没有人文的氛围就失去了颜色。以杭州西湖为例,是我国独有兼具美丽的湖光山色和悠久历史文化韵味的景区,这里孕育的文化非常丰富。既有家喻户晓的白蛇娘子传奇,又有文人墨客留下的象“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佳句。这些资源都可以在西湖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西湖旅游区的各个景点,可以充分利用名人故居这一旅游资源。游客在游山玩水之间,也可以充分了解到西湖文化的历史和典故,同样也可以利用杭州的民俗艺术团体在西湖景区表演西湖文化的传统民俗节目,巧妙的将文化资源和自然景物结合起来,使得游客更容易理解杭州,实现西湖景区的人文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保护西湖资源,对西湖的生态、水质、卫生状况加强保护和监督。

1.2 努力发掘人文历史旅游资源我国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众多的文化资源,像龙舟赛、元宵灯会、清明踏青、五月花会、八月观潮、中秋赏月、重阳登高、十月庙会等民俗活动,开发利用条件极其优越。要充分利用这些民俗文化,重点打民俗旅游,这样不仅可以为当地的旅游产业带来巨大的收入,也会对当地的城市发展和定位等具有很好的作用。

1.3 提高人文素质,完善旅游设施文化旅游具有文化传播和交融的作用,具有很强宣传作用,旅游就像一张名片,在带给游客旅游资源享受的同时,也将自己的形象进行了宣传。从事旅游资源服务的人员素质对旅游形象具有重要影响,在旅游景点的一些人性化的配套设施对旅游地形象也有重要影响。好的人文素质、礼貌切近的服务态度会对旅游者带来很大正面的影响,会提高游客对旅游满意度,进而对整个城市的形象具有更好的印象。旅游设施的完善程度也会对游客带来不同的感觉,游客在旅游时一般比较放松,一些人性化的设施会让他们感觉很亲切,一些带有游客可认知的语言无疑会增加亲近感。

1.4 优化资源配置,改进旅游经营策略和其他产业一样,人文旅游产业的开发、经营等需要进行细化研究,所不同的是一般其他企业开发的是有形产品,而人文旅游产业开发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产品,产品的质量通过旅游群体的满意程度体现。开发怎样的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市场前景如何、如何合理规划使得资源配置优化以及采用什么样的旅游产品经营策略都需要因地制宜、通过对人文旅游产业的科学研究实现。目前,我国很多旅游景点在人文旅游开发方面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①通过加强在人文旅游产业方面的研究,使得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更加成功,则可以大大减小旅游资源开发方面的风险;②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值得关注,不同的旅游资源如何配置更加合理,如何配置才能更加吸引旅游者,使得运行成本降低,产业收益增加,这些方面也需要进行科学的研究;③人文旅游产业的经营策略非常值得研究,并非景点门票价格定得越高,旅游产业的收入就越多,不同的旅游景点采用联合消费还是单项消费更好也需要根据消费者的旅游消费心理和旅游景点的具体情况确定。

2加强旅游危机管理的措施

旅游业是一个相对脆弱的行业,由其自身所具有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决定了她的触角极大地延伸到其他各个行业领域,使得外界瞬息的变故都牵动着整个旅游行业敏感的神经。旅游危机已成为世界许多地区的旅游业上空的阴云,良好的危机管理成为旅游业——这个应优先考虑快乐和关照产业的急迫需要。

2.1 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是一种竞争意识、超前意识、鞭策意识,也是一种凝聚剂。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应在感觉危机、认识危机的前提下,经常地、系统地讲形势、讲问题,使员工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和与企业共同承担危机与风险的主人翁责任感。居民与旅游者要强化安全意识,强调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确保平安健康也是一种增收途径。

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应是政府危机管理的核心和重点,作为旅游地区政府应首先树立危机意识,加强旅游危机战略性研究,从根本上防止危机的形成和爆发或将其及早制止于萌芽状态。

2.2 建立预警机制,实施预防管理在建立旅游灾害预警机制方面已经达成普遍共识。所谓"旅游预警制度",主要是有关部门在国内外发生疫情、战争、社会问题、自然灾害等影响旅游的事件,予以发布并警示,从而有利于旅行社和游人预见问题,并主动采取积极的安全措施。

2.3 建立应付旅游危机的应急机制旅游危机爆发后,最紧要的是建立起一套快速反应机制,尽量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灾害、事故发生后,在第一时间实施有效抢救,减少人员伤亡;在疫情发生时,防止疫情扩散;在治安事件发生后,尽快侦破案件,惩治违法分子,保护受害人,处理善后事宜。因为自然灾害导致旅游地暂时不能接待旅游者,及时告知旅游者,减少旅游者的期待成本和预期心理,有利当地旅游市场的恢复。

2.4 旅游危机过后尽快采取措施复苏旅游业首先,旅游危机过后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促销活动。其次,要利用媒体重树区域旅游形象。旅游危机之后,要尽快挖掘正面报道的价值,予以针对性的促销。第三,做好事件旅游营销,加大市场对旅游地的关注。

总之,当组织或个人面对危机时,应当把社会公共利益放在核心地位,及时反应、控制、补救、总结,并有意识地将危机转化为契机,因势利导,借题发挥,将损失减小到最少。旅游行业是很脆弱,但不经磨练、不经危机,这个行业永远都是脆弱的。作为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努力构建比较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推动本部门以及整个行业危机管理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如东.政府在旅游管理中的作用及制度创新[D].同济大学,2006,(08).

[2]牛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的利益相关者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07,(03).

[3]王咏.遗产旅游地管理体制的初步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05).

[4]张志娟.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管理[D].厦门大学,2001.

[5]乌杰.浅谈旅游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策略[J].科技资讯,2008,(01).

[6]陈景翊,姜春红.中国旅游业危机管理对策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三亚市旅游房地产发展驱动因素量化分析

[摘要]三亚市是我国旅游房地产发展的代表城市,总体发展水平在我国处于领先地位。本文在对相关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三亚市旅游房地产发展的主要驱动因子,对我国城市旅游房地产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三亚市地处海南省的最南端,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拥有土地面积1919.6平方千米。三亚市是中国热带滨海旅游资源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在境内长达209千米,每岸线上,密布亚龙湾、大东海、鹿回头公园、天涯海角、南山文化旅游区等闻名中外的旅游景点。不仅具备现代国际旅游五大要素——阳光、海水、沙滩、绿色植被、洁净空气,而且还拥有河流、港口、温泉、岩洞、田园、热带动植物、民族风情等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作为旅游业与房地产业相互渗透融合产生的新兴产业,旅游房地产目前在中国越来越得到重视,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而三亚市的旅游房地产发展不仅走在全国前列,也最具有代表性。胡浩(2005)以上海为例研究了大都市旅游房地产发展与布局,徐翠蓉(2005)以青岛市、苏琼琼(2006)以杭州市、程叙(2008)以重庆市、谢志林(2008)以南宁市和任宜煊(2009)以山东省海滨城市为例对旅游房地产项目开发及市场发展状况等进行了研究。而有关旅游房地产发展驱动方面,刘艳红(2004)认为经济增长(内因)和经济全球化(外因)共同促进了旅游房地产发展。胡浩(2005)认为休闲时间增加、政府大力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居住职能变化、商业服务业发展等条件促进了旅游房地产项目开发。从文献综述看,并没有学者对三亚市的旅游房地产发展状况做过研究,也没有专门对城市旅游房地产发展驱动因素进行研究,方法也局限于简单的定性分析。本文利用多元统计学当中的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研究影响三亚市旅游房地产发展的驱动因子,建立三亚市旅游房地产发展驱动因子逐步回归方程,并分析各驱动因子间的关系及其作用,为该市旅游房地产可持续发展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寻求城市旅游房地产发展的共性。

1三亚市旅游房地产发展现状特征

自从1996年三亚市在亚龙湾成功举行中国度假休闲游开幕式,凯莱度假酒店正式起航,后来几十个大型旅游项目相继投建,三亚市的旅游房地产业开始蓬勃发展,至今已有十多年。

现阶段三亚市的房地产销售主要为旅游房地产,其发展呈现以下特征:

(1)产品特征:旅游房地产产品主要以公寓、住宅、别墅和产权式酒店为主,作为岛外客户的“第二居所”、“第三居所”等,其中公寓、住宅所占比例较高。

(2)产品分布:主要分布具有一定景观的区域,充分利用海景、河景、山景资源。目前正在开发海景沿线的基础上向纵深发展。

(3)置业人群:有调查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的购房者来自于岛外,这一群体占到了三亚市总体楼盘客户的90%以上.并且大多为二次甚至多次置业者,集中来源于“两区都”,即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东北高寒地区和首都北京。

2三亚市旅游房地产发展驱动因素的量化分析

2.1指标选取和数据标准化

本文通过对《三亚年鉴》中社会经济、城市发展、旅游业以及房地产业等方面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选取了第三产业主导性X1、对外贸易商品进出口总值X2、全社会贷款余额X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X4、旅游总收入X5、接待过夜旅游者人数X6、社会旅客周转量X7、实有客房数X8、文教卫科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例X9、城市居民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X10和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Y等11个指标变量进行分析,其中指标Y代表三亚市旅游房地产的发展。由于不同的自变量Xi,它们的取值范围和单位都不相同,为了在无量纲影响下进行计算,利用SPSS.18统计软件对三亚市2000—2006年X1~X10和Y进行标准化处理,结果见上页表1。

2.2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因子分析

通过SPSS.18统计软件对标准化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得到相关系数矩阵,见表2。可见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大都在0.5以上,所选取的10个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可以提取综合指标。而从公因子方差中可以看到X1-X8的共同度都在90%以上,最低的X10也有62.2%的共同度,即这些变量的信息丢失较少,都能被因子解释,因此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从因子分析的总方差解释中可知第一个因子的特征根为6.918,解释10个变量总方差的69.181%;第二个因子的特征根为1.198,解释10个变量总方差的11.981%;第三个因子的特征根为1024,解释10个变量总方差的10.244%。前三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1.406%,能够包含大部分变量的信息,故选取三个主要因子,见表3。

表3显示的是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知,第一因子F1基本反映了X2~X8变量的信息,包含对外贸易、金融、物价、旅游业等方面,因此可命名为“城市经济和旅游发展水平”因子。第二因子F2主要反映了X9、X10变量的信息,可命名为“城市公共事业发展水平”因子。第三因子F3反映了X1变了的信息,可命名为“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因子。根据因子得分的系数矩阵,可以写出以下的各因子的得分函数:

F1=-0.088X1+0.135X2+0.160X3+0.167X4+0.158X5+0.133X6+0.158X7+0.123X8-0.044X9+0.033X10

F2=-0.028X1+0.029X2-0.089X3-0.061X4-0.144X5+0.041X6+0.002X7+0.128X8+0.682X9-0.565X10

F3=0.909X1+0.058X2-0.076X3-0.130X4-0.025X5+0.063X6-0.107X7+0.069X8-0.206X9-0.216X10

2.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因子分析只是对多个指标变量的降维处理,并不能解释各因子的影响作用,因此还需要对各因子和因变量Y之间的关系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

根据表4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A+0.991F1+0.130F3

方程式中的常数项为A,值为4.109E-18,偏回归系数B1为70.991,B3为0.130,经T检验,B1和B3的概率P值均小于0.001,按给定的显著性水平0.10的情形下,均具有显著意义。

从表达式可以看出:F1对因变量Y的影响远远大于F3,就是说三亚市旅游房地产的发展主要是受F1(城市经济和旅游发展水平)直接驱动影响。而F3涵盖了城市除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的其他产业的发展水平信息,对旅游房地产的发展起到支持作用,驱动力明显不如F1大。具体到城市科教文卫、交通等公共事业的发展水平因子F2,由于主要服务于三亚本地居民而对旅游房地产发展的驱动不明显,被剔除在驱动力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之外,这也与三亚旅游房地产的主要消费群体来自市外的情况是吻合的。

以上分析只是对三亚市旅游房地产发展驱动因素的量化分析,还有看到一些不能量化的方面:第一,地方政府为增加财政收益,对旅游房地产业大力扶持,出台一系列相关利好政策,促进旅游房地产的发展。第二,居住理念与消费文化的转变也促进了旅游房地产的发展。第三,大量闲余资本的炒房投机行为已经成为影响三亚市旅游房地产发展的驱动因素之一。

3结论

依托于独特旅游环境和较大的国际知名度,)三亚市旅游房地产的发展呈现出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其所体现出来的特征具有城市旅游房地产的典型意义。综合上述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三亚市旅游房地产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三亚市旅游业发展水平以及城市综合经济水平,旅游业和综合经济水平越高,对旅游房地产发展的驱动力作用越大。城市其他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旅游房地产的发展业起到一定的辅助驱动作用。

——城市旅游房地产的发展除了当地政府的政策扶持与民间资本的投资推动之外,最根本的驱动因素是城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提高城市旅游素质,发展城市旅游经济,发挥旅游产业关联带动作用是城市旅游房地产良好发展的先决条件。

328 评论

天津的明

海岸带空间及其资源开发利用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提高。在港航建设、围垦造地、海滨旅游和滩涂养殖等方面取得大规模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不良动向。本文从资源规划、环境保护、法制管理、海洋科技、海权维护、服务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以达到充分开发、永续利用的目的。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oastal space and resources in the coastal zone have upgraded it's position in national economy. Great achievement have got in harbor and waterway construction, reclairing land from the sea, tour of the shore and beach, shallow marine culture followed some new bad trends to attain the goal of adeqate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This paper suggests the possible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resource protectio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legal management, marine science...

120 评论

相关问答

  • 舟山市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

    章飞军怒了中国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渔业资源丰富,海洋物产齐全。渔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已经是沿海城市发展的经济主要来源之一。各大沿海、海岛城市发展渔业产业的程度

    幸福、定格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旅游地发展研究论文

    旅游政策对区域旅游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旅游政策在空间层面的效应是旅游政策有效调控的前提,有利于提高政策设计与配置的有效性、适用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旅游政

    欣欣公主Q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梧州市旅游发展规划研究论文

    梧州休闲旅游景区景点数量少,精品少。同质化产品多,特色产品少,主要表现在项目雷同、近距离重复布局、低水平盲目建设现象普遍,造成部分旅游景区很快走向衰败的同时也无

    吞拿鱼比萨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西安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

    会展业和旅游业都为“朝阳产业”,它们与房地产业一起并称为新世纪“三大无烟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以会展业为例,会展业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创造了巨

    喜欢运动的男孩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梵净山景区智慧旅游发展研究论文

    梵净山是近年来抖音上的超级网红景点,这种双子峰顶建造建筑物的勇气和工艺确实令人惊叹拜服,感叹古人的智慧和毅力,成就了现在的神奇魅力壮举,吸引了大量游客的观光兴趣

    9月8客馆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