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爱Mr彬
钢琴踏板的运用--我的毕业论文 “踏板被人称为钢琴的灵魂。”从鲁宾斯坦的这一名言我们不难看出钢琴踏板的运用在钢琴演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论是水平粗浅的初学者,还是蜚声海内的钢琴大家,在演奏中无一不会不使用到踏板,但是关于踏板使用方面的文献却寥若晨星。在钢琴教学,尤其是初、中级程度的钢琴教学过程中,很少有教师对学生系统的教授钢琴踏板的使用技巧,只是在需要学生使用踏板时才会零碎的作出一些指导。而这样导致的诸如:只顾踩踏板而不及时放、为追求所谓的“气势”“热闹”而胡乱的使用踏板、更有甚者将踏板作为技术缺陷,力度不足的掩饰等毛病。有鉴于此,我在总结了前人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多年来在钢琴学习上的一些心得对钢琴踏板的运用做一番探讨,有不足和疏漏之处还望予以斧正。 一.踏板的基本功能 钢琴踏板的使用是弹奏方法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踏板使用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弹奏的声音、色彩和风格。因此在谈钢琴踏板的使用技巧之前,有必要先简介一下钢琴踏板的最基本的功能。 1、右踏板是延音踏板,一踩下去,钢琴里的制音器全部打开,所有弹到的音就会延长。当脚一抬起来,制音器又压在琴弦上,音的延长就中止。 2、左踏板是弱音踏板(ulna cord) 在一般家用立式钢琴上,踩下左踏板,琴槌整个往前挪一些,离琴弦的距离就缩短了,声音相应就弱了。在演奏用的三角钢琴上,一旦踩下左踏板,则是整个键盘向右稍挪动。在三角钢琴上原来每个琴槌应击中三根弦,踩了左踏板以后,整套琴锤就会稍向左侧移动,这时琴槌只能击一根弦了。这样声音不但弱多了,而且产生了不同的音色变化。所以有时乐谱上标明"一根弦"或"三根弦"就是表示用左踏板式是放开左踏板。由于左踏板在演奏琴上能作出这样的力度和音色的变化,它的作用就不仅是帮助演奏者弹得更弱,也是为了增加声音的柔和,并除掉音质中任何敲击的成分。左踏板往往被比作“旋乐演奏者的弱音器”。 3、中踏板最经常地的被称做延长音踏板(sostenuto)。在立式钢琴上,它会使击弦机上方一块厚绒降下来,挡在琴槌与琴弦之间,这样弹出来的声音就小得只有自己听得见,屋外的人则听不见,这是为了不影响别人,没有演奏上的意义。而在演奏用三角钢琴中的作用与在立式琴上的作用完全不同。这个踏板的作用有点象巴罗克时期乐队里的通奏低音。用来支持旋律声部的流动,换句话说,如果钢琴的高音声部极为复杂,但是左手的跨度又很大,必须弹奏低音(控制和声节奏)需要将低音延长,如此一来,钢琴家就不能两头兼顾(因为没有第三之手),这时候,左踏板的优势就极为明显了!它的作用就是在这是发挥了出来。钢琴家踩住这个踏板,再弹低音,这个低音就会被持续(而不象右踏板那样使整架钢琴当时发出的音都延长)然后,在这个低音的支持下,就能很从容的弹奏较高声部的曲调。所以,这踏板就是解放左手,有目的的减低弹奏难度的踏板。 二.踏板运用的基本技巧 首先有必要补充一下一些踏板技术动作的基本要领 1.脚的位置 脚的位置在使用踏板的时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演奏当中脚的错误位置会妨碍脚和手之间的敏感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在同一时间用同一只脚使用两个踏板的时候,如有时需要这样用中踏板和左踏板时。正确的方法是脚应放在能使最大的压力点来自脚趾和脚的交界处的位置上。不要太靠近钢琴,脚尖几乎顶着琴板,用脚心踩踏板,这样不灵便;也不要偏远,只用脚趾踩踏板,这样不塌实。 2.脚的动作 脚跟不要离开地面,以脚踝为主要动作部位,用前脚掌将踏板踩下去、放起来。放掉时,脚掌可以一直不离踏板,如果为了放得干净也可以稍离一点点。 下面我们开始探讨一下踏板使用的一些基本技巧 由于我们常用的是右踏板,而另外两个踏板的使用比较少见。因此我在这一部分内容里主要对于右踏板的使用技巧进行分析。(附表 ) 1. 踏板,又称节奏踏板或重音踏板,在这个技巧中踏板与一个和声同时被踩下去,在下一个和声前一刹那被放掉,然后再和下面新的和声发声的同时踩下去。适用与强调节奏特点的乐曲中,可以产生增强音量,获得浑厚共鸣的效果。在肖邦《前奏曲》OP.28 NO.20中由于整首乐曲都是柱式和声连接,属于一种进行曲风格,如果使用音后踏板就会使得旋律变得过于连贯,而失去乐曲本身的那种类似沉重步伐的效果,因而在踏板法的选用上要使用直踏板,一个和声一换。(本身乐谱上也有标记要使用直踏板)(谱例 肖邦 《前奏曲》OP.28 NO.20) 舞曲风格的乐曲踏板的使用在于表现舞蹈风格的特点,如《内蒙古民歌主题小曲七首 舞曲》中4个小节构成一个乐句,前3小节踏板踩在节奏重拍上,而第4小节踩在节奏弱拍上这是和蒙古舞蹈的舞步相一致的(《内蒙古民歌主题小曲七首 舞曲》) 2. 音踏板 我们常说的“切分踏板”和“跟随踏板”,两者和“连音踏板”都是一回事,即连奏中的更换踏板。“切分”的意思是,弹奏连奏中的第2个音时,手往下时,脚往上(而后再踩下),类似切分音的节奏。跟随的意思是,脚跟着第2个音弹下后重新踩下的。——目的都是一个,连上两个音,又不使前后音相混。它是最常用的踏板技巧,它的最简单的应用是出现于当两个音或和弦要用一个无缝的,又不被模糊的连奏连接起来时。如果想要清楚的换好踏板,没有以前的和声的遗留,并在声音中没有裂缝,以下的步骤是必要的: (1)弹奏,并用踏板抓住第一个和弦。 (2)接着当弹奏下一个和弦时,抬起踏板。 (3)听新的和弦的声音。在锤子重新打击琴旋的一刹那,制音器应该已经制止了原来和声的声音。 (4)当手指继续按住琴键时,重新踩下踏板。再仔细听,要肯定没有以前的和声被留在新换的踏板中。 (5)每个新的和弦重复以上过程。 在格里格的《致春天》OP.43 NO.6中右手的和弦是在模仿春风在吹拂的效果,如果使用直踏板那么就无法表现这种意境,但是如果使用如图示中的方式来踩踏板的话可以使的右手的和声进行更加连贯。(格里格 《致春天》OP.43 NO.6) 当然在不可能把低音的每个新变化保持足够长的时间,以保证踏板的清楚更换的时候是可以把踏板提前抬起的。如在肖邦《夜曲》OP.27 NO.1中象谱例中所标识的那样,既可以使和弦在衔接时声音不会有明显的间断,也不会由于将踏板踩到新和弦出现后所带来的声音浑浊的效果。(谱例) 3. 抖动踏板,又称颤音踏板。是利用脚在踏板上快速的,相当浅的踩动(附表) 这种踏板的使用主要是为了追求特殊的音色,或降低声音的亮度。 在肖邦《奏鸣曲》OP.35的最后乐章中,为表现一种“坟墓上的风”的效果,就必须使用抖动踏板,来表现它的轻薄的、不规则的模糊感。 4. 全踏板,半踏板这是基于踩踏板的深浅而言的。全踏板即将踏板踩到底,是音响获得持续而连贯的效果。半踏板当乐曲的和声背景上保持一个低音时,而上面的和声出现混浊,用很小的动作,把踏板放起一半,然后迅速踩下,以获得既使低音长久,又使高音纯净的效果。还有将踏板踩1/4 1/3 1/2 3/4 等用法来使钢琴产生各种各样的音色变化,从而使音乐更加完美,音色更加丰满。这对演奏者对音乐内容的正确理解及脚下的工夫深浅与灵敏的听觉要求很高了。 5. 有一种跟脚没有太大关系的“手指踏板法”: 每一个断奏的音下键到底不放并且不需脚踏板的帮助从而使击弦机不归位——弦的震动持续,和踏板的效果一样而且不会与其他音符浑浊成一团,这多在谱面的连线处且尤其是没有踏板的地方(比如赋格)使用 要注意:保持不放的下的过程和触键的位置对音色有很大的影响。 三.踏板的运用 对于如何选用踏板我们应当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和声的变化 乐曲中随着和声的变换而变换踏板,这是一个比较基本的常识。演奏者在演奏时要对乐曲的和声变换有所了解,以选择正确的踏板使用方法,如果对乐曲的和声没有做出恰当的分析,那么所选择的踏板使用方法就有可能不恰当,造成声音混乱,破坏演奏的效果。因此正确而恰当的和声分析是关系到踏板的使用是否正确的根源。使用时必须在和声的每一个新的变化之前的一瞬间放掉踏板,然后在弹新的和声的瞬间精确的踩下踏板。如果采用适当的速度,声音就不会有明显的间断。因为和声的音响会填满踏板更换之间的空隙,使和声清楚连贯。尤其是演奏古典乐派和浪漫派的作品中,这种更换踏板的方法增强了和弦的效果,不免了声音的浑浊。如柴科夫斯基的《四月》中每小节换一次和声,踏板也每小节换一次。
兔小主改名了
钢琴的魅力初三议论文800字篇一
我常陶醉于悠悠琴声中,徜徉于黑白琴键间。那优美的琴声奏响那些美好的日子······
小时候,妈妈领着我,认识了钢琴。第一次坐在钢琴前,抚上黑白分明的琴键,在老师的指导下,敲响一个个动听的音符,仿佛置身森林,清新、祥和,钢琴的声音犹如鸟儿的歌声,清脆、婉转,把我的魂都勾走了。虽处于炎炎夏日,但我也兴味盎然。好似有海风拂过耳畔,苍苍凉凉。
“勤学”少不了“苦练”。那时,我家尚未买琴,妈妈把我放在租的琴房里,就匆匆忙忙地离开了。我爱不释手地抚摸着钢琴,带着满怀的激动敲响了琴键。悠扬的琴声在我的耳畔萦绕,带着冰激凌那醉人的香味,带着徐徐清风那惬意的凉爽,深深触动了我的心。初学的曲子非常简单,弹上几遍就可熟能生巧。但学了一段时间后,曲子更长了,音符更多了,节奏更新颖了,弹起来总是磕磕绊绊,刺耳的声音使我心烦意乱,我甚至开始发呆。一次练琴,老师教的曲子我总弹不好,我干脆就不想练了,再搬来一张椅子,与琴椅拼在一起,躺在上面,闭目养神,逐渐进入了梦乡。一觉醒来,恰好接近妈妈来接我的时间,我就装模作样地敲一串音符,防备妈妈的“突袭”。此后,我便经常这样做,老师面前也只好支支吾吾地应付几句。
一次周末,妈妈忽然问我:“琴学的怎么样了?”我半虚半实地答道:“我不太会看谱······”妈妈拿出我的琴谱,指着上面的音符认认真真道:“这个是‘哆’,这个是‘来’,哪个是‘咪’······”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我不吃饭了,你赶紧吃了去练琴,我还有事要出去。”望着妈妈匆匆而去的背影,我愧疚极了,琴声悠悠又盘旋于身旁。
又一周过去,我坐在钢琴前,虽然依旧是尖锐的琴声,但我一点儿不灰心。不知道为什么,心中总有一个闪闪发光的音符在跳跃,悠悠琴声在耳边回荡。我没有再睡觉,因为我置身音符的海洋,如痴如醉,早已忘却了双手的酸痛。那心中的音符,吸引着我,走进音乐的世界。
几个月后,我的琴技突飞猛进,不仅醉了自己,也醉了妈妈,醉了家人。
那悠悠琴声,时刻荡漾在我的脑海里,它奏响了我的恒心和毅力。
钢琴的魅力初三议论文800字篇二
每个人羡慕他人的同时也在努力改变自己,造就让别人羡慕自己的机会……成长的路上,这几乎成为我不断进步的动力。
许多人幸运地成为我羡慕的对象,例如那些能拉出狂野奔放的二胡曲子的;那些能弹奏出恬静优雅的琵琶曲子的;那些能吹出委婉悠扬的笛子曲子的。可最让我惊羡的还是世界钢琴演奏家——朗朗,他十指轻抚,在黑白琴键上随心所欲地驾驭乐器——钢琴。我时常幻想着哪天我也能像他那样……
五年级开始接触钢琴,我故意瞒着同学,目的就是想给他们一个惊喜,让他们看到有朝一日让人羡慕的我。一开始从“哆”学起,一个简单的音符,一首简易的乐曲都让我激起奋斗的小感动,我感觉自己离朗朗的距离越来越近了。可渐渐地,学得越来越难,学业也越来越重。一首本来很快学会的曲子却花了我足足一个月的时间,老师有时也委婉地说我节奏感不强,要学好钢琴可能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那时候的我,浮起来想放弃的念头。想让同学羡慕的那个“理想”早已消失在云霄天外去了。整整一个暑假,我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何而学钢琴,或许仅仅是因为父母的期待和自己内心深处的某种莫名的挣扎和坚持。直到星海学院在读生,钢琴十级的小姨来我家做客。她好像看出我对学钢琴的迷惑不解,可她并没有苦口婆心地说教,而是随即弹奏一曲《天空之城》。短短几分钟,随着律动的钢琴声,我仿佛看到那个熟悉的电影画面,那个没有硝烟、宁静安详的世界。琴声在屋子回荡,它时而轻盈、柔婉,如冬日里的一缕阳光,唤醒人们内心对美好生活、对和平世界的向往;时而强烈、粗狂,如一把利剑,仿佛是在痛泣残酷无情的战争。
一曲终了,我久久沉浸在钢琴声里,仿佛在无痕中受到一次精神的洗礼。那一刻,我才恍然大悟,学钢琴不仅仅为了得到别人的羡慕,而是为了安慰那些受伤痛苦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并且让他们随着美妙的琴声看到不一样的世界。醒悟的我,内心仿似更强大,一股无形的动力鼓励我继续前行。于是,我每天准时练琴,不用父母催促,不单一味地练习一些老师布置的曲目,一些充满温暖的歌曲也常被我努力自学着,只有我自己才知道那些曲子给我带来的震撼与安慰。
对于学钢琴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尽管一开始,我只是抱着让别人羡慕的稚嫩动机,中途想放弃时也只是为了不致于遭到父母责备而苦苦挣扎坚持,可最后自愿为此努力,还是钢琴本身的魅力,是它让我懂得艺术的深沉含义与无穷的渲染力。
艺术,不仅仅是艺术,它是世界的,同时世界也是它的;艺术,不仅仅是艺术,它改变了你,提升了我,也无声地改造了世界;艺术,不仅仅是艺术,在这个躁动的世界里,它如一方净土,孕育着天然、纯净的精神食粮。我愿随这永恒的追求,在成长的路上不懈地努力。
钢琴的魅力初三议论文800字篇三
我是四年级开始学钢琴的。那时,周围的同学都学了点儿东西,有的学舞蹈,有的学声乐,有的学长笛,有的学古筝,好像不学点什么就是稀有动物。我也在妈妈的百般劝说之下选择了学钢琴。
我选择钢琴并不是因为我喜欢弹钢琴,而是钢琴本身比较有趣儿。如果你把琴盖打开,可以看到一个个小木槌儿象一只只小鸡整整齐齐地排成一排,随着旋律,不同的小木槌儿会弹出来,仿佛一只只小鸡在啄食,就象一个自动化养鸡场,真是太有趣了。
可是这一选择,却让我付出了代价。我再也不能象以前那样下学后随意玩耍、任意做手工了。每天要至少练一个小时的琴。而且那些音符总是那么调皮捣蛋,连我的手指都不听我使唤,我只有想着钢琴里那一只只可爱的小鸡,才能勉强地弹下去。渐渐地,老师的批评和妈妈的抱怨使我对钢琴的兴趣几乎荡然无存。就连那自动化养鸡场也不能引起我的兴趣了。
就在这时,我以前的钢琴老师要离开深圳,我听到后欢呼雀跃。可是从不轻易善罢甘休的妈妈就像如来佛手掌那般,就算我能飞三十万六千里,也逃不出她的手心。她又费劲周折给我找了一个新老师,我就像一只无助的小虫子一样,又被粘在了老师精心织成的蜘蛛网上。
而妈妈自从读了《郎朗的传记》,也显然有了许多心得。她说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郎朗,但学习音乐对儿童来说是很重要的。从此她跟我一起上课的时候,笔记做得更仔细了。我练琴的时候她也总给我提出一些建议,使我的练琴效率提高了很多。渐渐的,我不断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鼓励。而钢琴里那些小鸡们也好像死而复生了,为我的曲子增加了许多活力。平时我每天弹两个小时,放假时每天要弹三个小时以上,但我并不觉得枯燥和失去自由,想象音乐背后的故事和作曲家的性格使我得到了更大的乐趣。有一次弹肖邦的小夜曲,其中一段很忧伤,我立刻想到了刚看过的肖淑妃和王皇后的故事,弹的时候,就有了如泣如诉的感觉。
现在,我再也不讨厌弹钢琴了。而学琴不到两年,老师已经给我八级的曲子弹了,也给了我很大的鼓舞。我感谢老师的蜘蛛网,感谢妈妈的魔爪,还有,钢琴里那一只只陪伴我的小鸡。
钢琴的魅力初三议论文800字篇四
小草在阳光的沐浴下发芽长叶;花朵在阳光的沐浴下绽放笑脸;我也在阳光的沐浴下茁壮成长。
在我的书桌上排放着一个相框,上面是一张照片,照片中的我穿着一件黑色的小西装,脖子上系着一条蓝色的小领结坐着弹钢琴。黑白的琴键多么醒目,我的神情是多么投入。我喜欢弹钢琴,从第一眼看见就喜欢上了。
那时我才五岁。一天跟妈妈路过一家钢琴店,店里有人在表演弹钢琴,悠扬的琴声深深地吸引着我,我痴迷地站在店门口倾听,仍凭妈妈怎么拉拽,我都无法挪动脚步。就这样妈妈给我报了钢琴班,我的学琴生涯开始了。
刚开始上课时,学的是简单音符。我在兴趣的推动下学的很快,钢琴在我的小手下很快能弹出简单悠扬的节奏。学习不单是快乐的也有艰辛。上了几节课之后,课程逐渐加重。五线谱上的那些小蝌蚪密密麻麻的,像调皮的青蛙似得上蹿下跳,我常常把它们几个兄弟姐妹弄混了。它们不仅让我花费了许多精力和时间,也让我变得心烦意乱。不但如此,那些复杂,变化多端的节奏更是让我手忙脚乱,特别是双手合奏,左手右手不一致;大脑和小脑配合不当的时候,我更加地顾此失彼,蕉头烂额,再加上那长时间枯燥无味地坐在钢琴前,弹着那些重复又重复的练习曲,当初学琴的那种动力渐渐地消失了。
那段时间不管妈妈怎么威胁,哄,甚至最后拿着棍子坐在我旁边,我都没办法重新找回当初的信心。渐渐地,我的课程落下了很多,那时我沮丧极了。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了当初跟我一起学琴的小朋友都弹得非常好,那黑白相间的棋子在他们的手中弹出,流入了我的心田。这时我不禁想到:“为什么他们能做到的事,而我不能做到?我并不比他们笨啊?”就这样我重拾信心,不断学习,不断攻克一个个困难,不断进步着。
现在的我不仅能弹奏一首首动听的乐曲,而且在弹琴的过程中我享受着音乐的优雅,陶冶着自己的情操。
学琴,不仅丰富我的生活,也锻炼我的意志。世上无难事,坚持就会成功。
钢琴踏板的运用--我的毕业论文 “踏板被人称为钢琴的灵魂。”从鲁宾斯坦的这一名言我们不难看出钢琴踏板的运用在钢琴演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论是水平粗浅的初
之前也是为为论文苦恼了半天,网上的范文和能搜到的资料,大都不全面,一般能有个正文就不错了,而且抄袭的东西肯定不行的,关键是没有数据和分析部分,我好不容易搞出来一
钢琴踏板的运用--我的毕业论文 “踏板被人称为钢琴的灵魂。”从鲁宾斯坦的这一名言我们不难看出钢琴踏板的运用在钢琴演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论是水平粗浅的初
论文开题报告基本要素 各部分撰写内容 论文标题应该简洁,且能让读者对论文所研究的主题一目了然。 摘要是对论文提纲的总结,通常不超过1或2页,摘要包含以下内容:
当然这也不能片面的理解为只能在和声变换的地方更换踏板,如吴祖强的《水草舞》的引子部分8个小节,但只换了1次和声,如果只换一次踏板的话,就会声音获得过多的泛音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