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58

WaimanTong
首页 > 学术期刊 > 模具论文范文参考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寳呗颖1

已采纳

模具钳工专业技术论文篇二 试论装配钳工的技术要点 摘 要:钳工是一种传统的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到目前为止已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许多钳工工艺已经实现了机械化操作,但是装配钳工的加工操作仍然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机械制造中不可缺少的工种。该文简单介绍了装配钳工的基本技术要点。 关键词:装配 钳工 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TG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a)-0080-01 与机械加工相比,钳工操作工作强度大、化工精度低、效率低下,尽管如此,机械加工中许多机械难以完成的加工工序都要靠钳工来完成,对于一些特殊的零件制造来说,钳工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装配钳工,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产生极大影响。所以我们要掌握装配钳工的技术要点,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工艺规程进行操作,确保产品品质。 1 装配钳工的基本技能 1.1 划线 依照图纸和实际的加工需求在毛坯或者半成品上通过划线工具划出相应的点、线、面等,作为加工基准界限。划线操作必须保证所划线条或者所划点、面的清晰度,尺寸定位精确,以保证加工精度,通常划线精度要求在0.25~0.5 ram之间。通过划线能够更加直观地确定工件的加工余量,加工尺寸界限一目了然,同时还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不合格工件。划针、划规、钢直尺、划线盘等是划线操作常用的工具。划线工具的使用过程中,为避免工具划伤或损坏,保证划线精度,尽量使划线工具与毛坯间保持一定距离。此外,还要注重划线工具的保养和维护工作,出现生锈、脏污现象及时处理。 1.2 锉削 锉削的使用范围比较广,不仅能够对平面、曲面进行锉削处理,还可以锉削沟槽等形状不一的复杂内外表面,锉削精度可达0.01 mm。锉削时,操作手法十分重要,一般是由右手握住手柄,掌心由柄端部分撑住,大拇指按住柄的上端,其余四指握紧手柄。左手中指和无名指将锉刀前端部分捏住,用拇指按住锉刀的刀头,食指和小指自然回拢。操作时,注意重心的控制,站立自然,使锉刀处于水平直线运动状态,同时注意力度大小的控制,锉削频率通常在40次min左右。 1.3 锯削 顾名思义,锯削就是采用锯对工件进行锯削的过程。操作时右手握住锯弓的手柄,用拇指压住食指,左手注意力度大小的把握,控制锯弓的方向;左手的拇指压在弓背上,其余手指扶住锯弓的前端部位。在锯条的推进过程中,左手保持上翘状态,右手用力下压,在回程时,右手抬起,左手随着锯弓做跟回操作。锯削频率与锉削频率基本相同,每分钟锯削40次左右。值得注意的是,锯削时控制好用力的大小,以免用力过大折断锯条,使人体受到伤害;目光与锯条的垂直方向重合,确保直线加工锯削;安装锯条时,避免用力过紧,折断锯条。 1.4 钻孔 为了确保钻孔的精度,在钻孔前在目标位置划好十字中心线,以确定出具体的孔位,同时打好中心样冲眼,与十字中心线重合,若出现偏移现象,要及时矫正处理,钻孔时,冲眼的加工尺寸尽量要小。在加工直径较小或者深度较大的孔时,尽量减小钻头的进给量,同时不断进行退钻排削,以免碎削堵孔损坏钻头。在钻孔即将穿透时,减小钻头的进给力度,降低切削抗力,防止钻头折断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要加强钻头的散热 措施 ,钻孔时加入适量的切削液,尽量减小钻头所受的摩擦力,这样不仅有助于钻头寿命的延长,还可以改善孔的表面质量。钻孔时,有以下注意事项:首先,钻孔过程不可佩戴手套,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第二,钻孔时不可进行检测工作,必要时先停车,再检测;第三,为了防止平口钳对人身造成伤害,要将其手柄端置于钻床工作台的左侧;第四,钻较大的孔时,先采用小钻头开钻,然后通过大钻将孔扩大。 1.5 攻螺纹 通过丝锥在工件孔内部加工出内螺纹的过程就叫做攻螺纹,例如:所要加工的为4×M10的螺纹。开始采用直径为18 mm的点钻对其进行加工,加工出C1.5孔口倒角,之后开钻底孔,最后一步是攻丝4×M10。操作时的注意事项有:第一,在完成底孔孔口的倒角工作后方可进行攻螺纹操作;第二,确保工件的装夹处于水平放置状态;第三,在丝锥切入的过程中随时检查并矫正丝锥的垂直位置,确保加工精度;第四,在丝锥攻孔出现障碍时,及时退出丝锥,将孔内的铁削清理干净,防止丝锥受损或者加工深度不符合要求。 2 装配常用量具 游标量具和百分表是装配中主要的两种量具,作为装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量具,游标卡尺不仅能够测量工件的长度、厚度等参数,还可测量孔的内外径、孔深、中心距等。使用游标卡尺时,先观察标尺零刻线附近的整数,找出从零刻线开始与尺身某一刻线重合的刻线,精度值与这一刻线数值的乘积为1 ram的小数部分,再将读出的整数与小数加起来,所得的结果即为最终测量值。在使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时,首先将工件的毛刺去除,避免刮伤卡尺。 3 装配图 装配图是机械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参考依据,是装配钳工不可缺少的参考工具。通过装配图可以充分反映出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和机械部件的工作原理。设计者将各个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和具体的结构以及零件的结构等实际情况通过装配图显示出来,装配图为装配、检验和安装过程提供可靠的尺寸和技术指标。因此我们要在充分了解图样中零件尺寸、性能的前提下,再进行安装。 装配图的步骤为:首先,观察标题栏内容,对零件功能、名称、材料、数量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遇到陌生或者复杂的装配图,查阅相关技术资料和技术 说明书 等,掌握该零件的具体功用和结构特点。第二,观察研究视图,通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等掌握装配图的表达目的,理清各个视图间的关系。第三,进一步研究视图,头脑中构想出结构和形状。第四,明确装配图的尺寸要求,研究分析各个尺寸要求,在满足设计工艺要求的前提下,确定尺寸基准和尺寸种类标注的具体形式,确保装配过程的合理性。最后,根据技术要求,对全图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和掌握。 4 滚动轴承轴向间隙调整 首先,通过向心轴承在轴的两侧留出一定的空隙(通常在0.2~0.4 mm左右),并且此向心轴具有间隙不可调性。第二,图样中对于径向间隙可调的滚动轴承的轴向间隙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第三,通过调整螺钉螺母来控制轴承的轴向间距,此外,还要对塞尺和百分表进行测量调整。第四,双列圆锥滚子轴承轴 向间 隙的调整。第五,四列圆锥滚子轴承轴向间隙的调整。 5 拆卸的注意要点 根据实际结构的不同,应采用不同的拆卸顺序,明确拆卸要点;拆卸时注意工具零件的保护,合理选用工具;拆卸好的零件按不同型号有次序地放置,按原来结构套在一起,并做好标识。 6 结语 总之,装配钳工是一项精度要求严格的手工工艺,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因此,我们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在实际生产实践中不断积累 经验 ,提高技术的掌握程度,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景田.钳工的装配技术要点[J].机械加工制造,2012(4):15-17. [2] 李振仁.浅谈钳工的基本技术与基本操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9):29.看了“模具钳工专业技术论文”的人还看:1. 模具钳工简历范文 2. 模具生产管理论文 3. 钣金加工技术论文 4. 模具生产实习心得感受 5. 电火花下切割加工技术论文

106 评论

雨虹阳光

模具钳工技术论文篇二 提高模具钳工的技术水平 摘 要: 模具钳工在我国模具生产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从事数控设备操作工作,越来越少的人愿意从事钳工工作。所以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模具钳工的从业人员的数量在锐减,并且模具钳工从业人员的质量也在不断的下降,这使得我国的模具制造企业面临着较大的钳工缺乏的问题,并且当前企业所具有的钳工也存在着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于提高模具钳工技术水平的重要性进行了介绍,对于提高模具钳工的技术水平从专业技术角度以及钳工专业的建设、钳工的学习和培训以及钳工的工具的标准化以及改善其学习、工作的环境及为其提供学习资料等方面来提高模具钳工的技术水平。 关键词:模具钳工 专业化 培训 工具 环境 中图分类号:T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1-0277-01 我国模具的技术水平和国外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 不论是模具的使用生命周期, 或者是在模具的精度方面以及在模具生产的制造成本方面都和国外有着不小的差距。当然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模具钳工的技术水平不高是造成这一问题的最为关键的原因。 一、提高模具钳工技术水平的重要性 根据笔者从事多年的钳工生产实习教学及对企业生产制造过程的调查发现, 随着越来越多的老工人的退休以及新工人的进入, 模具钳工这个工种并没有引起企业领导足够的重视, 所以给模具钳工所配置的工具不标准甚至是严重的缺乏, 这大大降低了钳工的工作的效率, 造成模具制造的质量并不是很高。尽管现在的技术进步了,出现了先进设备如加工制造中心、数控机床以及高精度的电脉冲加工技术等,这使得模具加工的精度又往前迈进了很大一步。但是这并不能够完全代替模具钳工的工作,模具钳工对于模具质量的提高还是有着很大的作用,至少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是这样的,所以要对模具钳工的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即使是模具设计人员的水平再高在设计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疏漏,设计人员所设计出来的模具也就可能会存在着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不会暴露在设计的过程中,往往要经过模具的加工或使用才会真正的暴露出来,所以说碰到这些问题发现这些问题的往往是加工模具的钳工师傅。也正是因为如此才需要较高水平的模具钳工工作人员,接下来本文对于提高模具钳工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二、提高模具钳工的技术水平的几点思考 1.钳工分工细化、专业化 一个技术或者是专业如果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那么就要对其进行分学科分方向的建设和研究,比如可以按冲压和拉伸两个方向来进行专业的细分、研究以及建设。任何的学科的发展都是这样,从学科本身出发创造各种和本学科交叉的学科,然后针对每个方向进行研究和发展。专业的细分以及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的基础,只有模具钳工这个专业更加的细化,那么才能够建立该学科完整的体系结构,才能够实现专业化,那么相应的钳工技术水平在培养的过程中才可能得到确实的提升。 2.钳工的培训 钳工在入职之后最为重要的就是对入职的员工进行专业上的培训。专业化的培训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企业模具钳工的技术水平,使其技术和能力都得到相应的提升。由于从事钳工工作的人员大多没有较好的学历基础,所以对其进行培训需要掌握技巧,在培训的过程中利用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对于理论的讲解也要深入浅出,和钳工工作的实际结合起来。对于模具钳工的培训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介绍有关模具的相关的知识,第二个方面介绍模具钳工所具备的基础的理论知识,第三个部分用来进行实践操作将在第二个部分学到的技能一一的应用到。模具制造是技术密集型的技术,应设立技术指导小组,避免像以往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模式,该种培养模式局限性较多,采用技术指导小组的培养模式可以发挥众人的技术优势,加快对新模具钳工的培训速度,也便于同事之间的交流,共同提高模具加工技术水平。 3.钳工应该配置的标准的工具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一个模具钳工来讲标准化配备的工具是不可或缺的,模具钳工必须要能够熟练地使用这些工具,并利用这些工具较好的完成相应的任务, 这是衡量一个模具钳工技术水平的重要的标志。接下来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将一个模具钳工应该配备的工具进行了相应的介绍: ① 对于钳工来讲老虎钳是必备的, 并且其钳口应该是平行的, 其钳口应该是平稳的。钳口的齿纹可以利用其它工具抹去,否则有可能对模具面造成损伤,并且作为钳工自身来将出现了问题自己应该会对其进行修理。 ②作为钳工来讲应该具有单独的工作台,并且工作台上配有护网。 ③应该具备各种断面的锉刀,如果锉刀的某些齿面会伤害到模具那么可以将其磨平,可以较快的对各种面型的模具进行加工而又不造成对于模具的损坏。 ④ 定制或者是自制锉刀,使得模具生产出来之后具有较为精确的尺寸。 ⑤应该具有热处理的相应的平行的夹板一套,在对模具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夹板将模具夹住然后再进行施工,这样不仅操作起来方面而且还能够使得模具生产的精度更好。 ⑥具有夹持器,并且具有多种型号的可以方便钳工对多种零件进行组合加工。 ⑦要有标准的角度样板,这样就可以对所加工的模具进行各个方面的全方位的测量。 ⑧ 要有各种断面的研磨板,这种研磨板和可以使用小尺寸的紫铜来制作, 如果尺度较大那么可以使用铸铁来进行制作,以便在对模具进行精加工的过程中作为研磨工具来使用。 ⑨ 要有相应的电动或风动的打磨机,其转速应该在每分钟三万转以上, 通过这种工具钳工可以加装上研磨轮或者是磨头进行相应的操作。由于其较高的转速使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加工出较为光滑的平面。要具有测量精度较高的各种尺子以便对模具的尺寸进行精确的测量。 ⑩ 要具备圆断面的研磨棒。其尺寸应该在3毫米以下, 并且按照其孔径的精度大小来制造出各种精度的研磨棒。如果其尺寸大于3毫米,那么可以根据其尺寸制造出分段精度的研磨棒。可以帮助钳工来研磨孔径。要具备圆柱形以及圆锥形的测量棒器。可以放在相应位置便于钳工对于尺寸进行相应的测量。要具有长柄的钻头和铰刀,钳工可以利用其来进行深孔的加工。如塑料注射模上的冷却水孔以及其他孔等。要具有各种型号的刮刀, 方便模具的加工以及修理。如加工各种各样的面以及各种各样的孔径。要具有喷枪来对模具的面进行喷绘的作业以及合金粉的喷涂等。 上述的这些工具几乎涵盖了模具钳工所工作的各个领域以及工作的各个方面,这些工具对于钳工来将是必备的,只有配备完整的这些工具才能够按时的保质保量的完成上述的这些工作。 4.良好的工作环境、学习环境 良好的工作环境是模具工作人员能够在一个较为舒适的环境下工作,这种舒适的工作环境以及学习环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钳工工作人员的热情。作为钳工的工作的场所应该有必备的各种办公的桌椅以及空调、饮水机等,工作场所配备工具箱并且整齐放置方便对其进行使用,对于工具箱中的工具还要对其进行分门别类。如将量具和各种切刀相互分开,各种刀具的刀口不能够和其他物体进行碰撞如将小锉刀放在盒子里;将图纸文件挡在文件夹中。使得工作起来更加的方便。良好的工作环境是钳工工作人员投入热情提高效率提升技术的外在因素,这种外在的因素对于提高钳工的技术水平也是不可忽视的。另外也应该为钳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的环境为钳工的学习提供较多的技术资料,方便对其自身进行充电,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另外工资待遇也是钳工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提高钳工待遇是提升钳工工作积极性的关键,积极性提高了就会不由自主的投入到对于钳工技术的钻研和学习中去最终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 三、结语 由于模具钳工所从事的劳动是体力和技术的劳动,加之钳工的待遇较低这使得在该领域出现了较多的人才的流失,但是钳工对于模具的生产过程又是不可或缺的,虽然目前技术在不断的发展,模具的生产所需要的人数在不断的减少,但是模具的生产从目前的技术角度来看还缺少不了人工的参与,本文对于钳工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介绍,并且对如何提高模具钳工的技术水平从各个方面进行了相应的介绍,力图为钳工技术水平的提高,为模具钳工在我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运赣.快速模具制造及其应用 第一讲 快速模具制造的重要性及其新概念[J].机械与电子.2003(04) [2]张正修,马新梅,李欠娃,闻希.提高模具技术水平的对策[J].机械工人.冷加工.2003(06) [3]王运赣.快速模具制造及其应用 第五讲 快速模具制造及其应用的前景[J].机械与电子.2004(02) 看了“模具钳工技术论文”的人还看: 1. 模具钳工简历范文 2. 模具生产管理论文 3. 模具生产实习心得感受 4. 钣金加工技术论文 5. 电火花下切割加工技术论文

95 评论

嘎嘎希尔

基于Pro/E毒消柜控制面板的注塑模具设计 梁江波 葛正浩 厉成龙 丁英杰 (陕西科技大学 陕西•咸阳 712081) 摘 要:借绍利用Pro/E软件对消毒柜控制面板注塑模具进行辅助设计的过程,重点阐述应用Pro/E模具模块分模的流程。指明采用模具CAD/CAM软件Pro/E来实现模具三维设计,可以大大缩短设计和制造周期,提高产品设计准确性,降低设计成本。 关键词: Pro/E模具;分模;消毒柜控制面板;EMX4.1模架设计专家系统 3D design of disinfectant tank’s faceplate injection mould based on Pro/Engineer Liangjiangbo Gezhenghao Dingyingjie Lichenglong (Sh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Xianyang, Shanxi, 712081,China) Abstract Introduce the process of designing the injection mould for disinfectant tank’s faceplate based on Pro/Engineer. Expanded the process of parting module on emphases. directed that 3D softwares have got extensive application. the softwares of Pro/E,can shorten the period of mould design and manufacture, it also lowered the product cost. Key words :Pro/E;mould;parting module;disinfectant tank’s faceplate;manufacture 1 引 言 Pro/E是美国PTC公司开发的基于PC平台的CAD/CAM/CAE一体化软件,也是目前我国模具行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设计软件之一。Pro/E有许多应用模块,在注塑模具设计中应用Pro/E制造模具模块和模架设计专家系统(EMX)可以非常方便快捷的设计出模具的全部内容。不仅效率高,而且直观性好,准确性高。本文以消毒柜控制面板注塑模设计为例介绍了由制件到注塑模具的设计成型过程。 2 制品实体造型 消毒柜控制面板采用Pro/E零件模块的成形实体功能,通过创建拉伸、抽壳、复制、阵列、倒圆角、剪切、加强筋等特征命令建立实体如图1-1。 图1-1 消毒柜控制面板的零件模型 3 制品的结构特征分析 制品的材料为ABS,这种通用塑胶易于成型和机械加工,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和低温抗冲击性,良好的电性能、耐磨性、尺寸稳定性、耐化学性,染色性,优良的流动性和良好的综合性能,成型工艺性好。 该制件为ZLD-38型消毒柜的控制面板,如图1-1所示。其上有6个固定孔,用螺钉将其固定在壳体上;有三个按键孔、一个VFD显示孔和一个侧向的门开关孔。控制电路板和电磁门开关在装配时要安装在其腔体内。可见面要求平整、光滑、色泽均匀一致,无气泡、裂纹、收缩、融合纹等注塑缺陷,分型面无飞边、毛刺;壁厚偏差一致,脱模斜度应不大于0.5。在将其安装在壳体上后,其上表面要贴pop贴。为了提高其强度在其内部设有加强筋。 4 零件成型工艺性分析 在模具结构中,采用侧浇口,两点进浇,采取一模两腔的布局,由于采用两点进浇,故减少了熔料在模腔内流动的距离,便于注射成型。顶出方式采用推板脱模,制件的固定柱采用顶管脱模方式。门锁孔采用斜导柱分型抽芯机构完成侧抽,内腔的控制板卡采用斜顶杆完成内侧抽。冷却方式采取水冷形式,冷却水孔布置采用直通式布置,各通道在模具外用软管连接,具体的结构见模具设计部分。 5 模具设计 利用Pro/E软件制造模块(CAM)中的模具型腔子模块进行分模设计,设计步骤如下: (1)打开Pro/E,新建→制造→模具型腔→取文件名(kzmb.mfg) →进入分模界面。(2)将工件作为参考零件装配到界面上,由于是第一次装配,所以可以用缺省装配。(3)通过控制层的图标把参考模型的基准面遮蔽,从而使图面简化。(4)建立工件体积块。可以通过手动草绘,也可通过自动设定参数直接生成。如图1-2所示。 图1-2 工件体积块 图1-3 模具体积块 图1-4 分型面1 (5)设置收缩率。通过用比例方式,对所有尺寸用公式S=1+α进行设置。 (6)创建模具体积块。通过创建球形拉料杆体积块、销体积块、内侧抽体积块,最终生成模具体积块。如图1-3所示。(7)设计分型面。在分模过程中,分型面的设计是最为关键。本例的分型面的建构步骤如下:①新建分型面→复制→制件所有外表面→填补外表面上的所有孔;②与零件底面重合处拉伸一平整曲面;③将复制曲面与拉伸曲面合并,并选对保留侧。分型面设计完成如图1-4、图1-5、图1-6、图1-7所示。 图1-5 分型面2 图1-6 分型面3 图1-7 分型面4 (8)拆模。步骤为:模具体积块→分割→2个体积块→所有工件→选取分型面,将工件分割开来,并分别定义名称rest、rest1、 rest2、rest3。将生成的体积块抽取生成模具成型零件,步骤为:模具元件→抽取。 (9)开模仿真。步骤为:模具进料孔→定义间距→定义移动。如图1-8所示。 图1-8 制件开模仿真图 6 用塑料顾问做模具的流动模拟分析 打开制件文件kzmb_molding.prt,单击应用程序菜单下的塑性顾问,单击 按钮,启动塑料顾问应用程序。对填充质量和压力降做出可视化分析,如下图所示。 图1-9 填充质量示意图 图1-10 预期质量示意图 图1-11 压力降示意图 在菜单条中依次点击Results→summary,打开“Results summary”对话框,制件的加工参数和流动的相关参数见图1-12。 图1-12 加工参数与流动的相关参数 7 制品注射模具的3D总装配设计 调用模架专家系统EMX4.1,选好模架类型和各模板尺寸, 把型腔和型心装进模架,设计完成浇注冷却系统、顶出系统及抽芯滑块装置,并装配好螺钉、导柱、导套等标准件如图1-13所示。 图1-13 完成后的模具总装配模型 图1-14 模具开模状态图 8 开模仿真 .依次点击EMX4.0→模具基体→装配元件→在弹出的“装配元件”对话框中按下 ,将所有的元件装配到模具总装配模型中去,完成后的模具开模状态图如图1-14所示。 9 结束语 本文以消毒柜控制面板为例介绍了利用Pro/E建立实体模型,并进行模具设计的整个过程。通过设计发现基于Pro/E的模具设计有如下优点:①能直接根据产品的三维数据生成模具的型心和型腔,提高设计的准确性。②利用标准模架库,减少了模具标准件的绘制,提高了效率。③实现了全三维的设计,直观,可靠。④统一的数据库使零件修改、模具修改非常方便。⑤根据加工要求可通过数控模块生成刀轨文件,通过后 置处理生成数控程序。 参考文献: [1] 林清安. Pro/Engineer模具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 何满才.模具设计与加工-MASTERCAM[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3] 葛正浩.Pro/ENGINEER Wildfire塑料模具设计入门与实践.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4] 史铁梁.模具设计指导,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 申开智.塑料成型模具,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136 评论

相关问答

  • 模具论文范文参考

    模具钳工专业技术论文篇二 试论装配钳工的技术要点 摘 要:钳工是一种传统的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到目前为止已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

    WaimanTong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模具论文开题报告模板范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范文如下: 模板范文一: 1、选题目的及意义。 演员创作角色时心理活动的正确把握,能让演员更好的掌握角色,帮助演员更深刻的进入所演角色的内心

    后颈伤痕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机械模具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简易压板模具的设计与应用 摘要]针对现在冲压零件上常见的特殊成型工艺,本文详细介绍了简易压板模具的设计和使用方法。通过简易压板模具的使用, 有效降低模具设计和模

    晚上吃白片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模具设计期刊类参考文献

    我觉得这里有很多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无锡白香香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锻造模具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机械设计开题报告范文,希望对你有用! 机械设计开题报告范文篇1 论文题目:左接头锻造工艺分析与模具设

    湛蓝世纪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