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01

海上花的故事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物流园区投资价值研究报告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寻找美食的虫

已采纳

物流业发展调研报告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物流业发展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齐奎时期,我们通过实地考察和书面调查的方式,对全省17个城市的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实地考察了青岛、烟台、临沂、日照等8个城市,介绍了50多家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的物流业发展情况。本文就政策环境、主辅分离、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影响物流业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相关调查报告如下:

一、我省物流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和特点

近年来,特别是随着《山东省现代物流业振兴发展规划》的颁布,我省物流业的发展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物流需求快速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今年以来,随着我省国民经济整体复苏的不断发展,现代物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xx年底,全省社会物流总量10583、1亿元,同比增长22、7%;物流业增加值2871、4亿元,同比增长19、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2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9、9%。社会物流总成本7081亿元,同比增长12、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降至17、9%;物流业完成投资2190亿元,同比增长25、7%。全省各种运输方式货运量27、45亿吨,同比增长12、34%。从行业发展来看,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物流市场需求增加,物流企业快速成长。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升级,物流运作模式也在不断变化。制造企业加快资源整合和流程再造,不断释放物流资源。目前,全省80%以上的规模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分离外包物流服务职能,建立了一大批以服务企业集团为主,逐步服务社会的物流企业。对物流的需求不断增加,分离设立物流中心、合资合作物流公司、全面外包主辅剥离物流公司配套设施等不同形式的两个产业联动发展模式初步形成;贸易和物流发展加快,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和传统批发市场升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进城,农资和日用工业品下乡,带来巨大的物流需求,推动物流企业快速成长。20xx年,全省物流总量同比增长22、7%。全省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超过1、7万家,其中骨干企业661家,全国百强企业23家,享受国家税收优惠的试点企业62家,被评为“山东服务名牌”的企业69家。物流企业向标准化经营和专业化服务延伸,专业化物流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由多种所有制、不同经营规模和多种服务模式组成的具有行业特色的物流企业集团。

(2)工业物流发展迅速,专业化物流服务水平不断提高。20xx年以来,全省具有行业特色的物流企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钢铁、煤炭、轻工、石化、汽车及零部件、纺织、医药、农产品等行业不断整合物流业务,与物流企业形成战略合作联盟,扎实推进物流供应链一体化。东营市完善以港口、油田、炼油厂为基础的石化物流供应链建设,加快储运等石化产品供应链管理。兖州整合煤炭资源,建立了煤炭产品加工、储存和配送的供应链体系。寿光建立了以农产品为重点,发展冷链物流一体化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淄博建立危险化学品物流跟踪监控体系,加强危险化学品行业物流的推广和管理。随着工商企业资源的整合,专业化、集成化物流供应链模式逐步形成,涌现出一批专业化物流企业,如以危险化学品物流为重点的工厂化物流、烟台德化物流利用国际集装箱罐车运输化工产品、临沂新华印刷物流集团以图书物流为重点等。物流企业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推广应用供应商管理库存、供应链金融、卡车飞行、保税物流等新的服务模式。

(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物流信息技术得到充分应用。20xx年,全省物流相关产业投资2190亿元,同比增长25、7%。据调查,我省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正在加快,多种运输方式的多式联运和转运枢纽规划建设正在加快,物流业振兴发展规划在各地实施,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建设进度正在加快。全省有245个物流园区,94个在建园区,37个新园区和407个物流中心。物流园区资源逐步整合,信息化水平和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园区内积累了大量物流企业,刺激了社会就业,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山东格士物流、德州大云物流等一批重点园区显示出良好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物流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采购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90%以上建立了内部局域网,20%针对部门业务流程。企业资源规划(erp)和供应链管理(scm)软件的应用已经普及,rfid等物联网技术已经应用于车辆监管、物品定位管理、自动识别和分拣、配载和配送以及路径优化技术。物流信息平台、物流服务平台、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平台、电子报关等一批先进适用的信息化项目,为物流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4)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我省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起步早、发展快、成效显著。近年来,根据省委、省政府剥离二三产业的部署,加快了制造企业物流需求的释放,剥离了物流服务环节。20xx年,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实施意见》,首批启动40个项目,开展全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示范工程。根据调查,实施意见促进了供应链的一体化运作,示范项目发挥了明显的作用。85%以上的制造企业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实施流程再造,在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实施物流剥离、合作、服务外包,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20xx年,社会物流总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9%,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社会效益增加276亿元,物流运行效率不断提高。潍柴动力、山东海化集团、首钢东兴、冰轮集团、鲁南制药、济钢集团等制造企业实行主辅分离,实行供应链一体化管理,企业物流成本平均下降11%以上。张裕集团物流外包产品每吨公里运费比过去下降了45%;在推进水铁联运和供应链整合后,上港集团每年降低物流成本3亿元。山东立信物流与龚琳沃尔沃共同开发并提供供应链管理的综合服务。经过联合开发合作,20xx年将为龚琳沃尔沃节省30%的物流成本。

二,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应进一步加深对现代物流业重要性的认识。近年来,随着物流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物流业的作用、地位和社会意识都有了显著提高。然而,据调查,相当一部分物流企业和部门并不理解现代物流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新的组织技术为工农业商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物质供应和保障的概念。以信息化为支撑,将生产资料的供应、运输、加工、仓储、配送、包装、金融服务、回收等环节进行整合,旨在降低物流成本,最终实现物流供应链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理念。对现代物流在转变模式、调整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和提高服务业比重方面的作用缺乏认识,制约了物流资源和功能的释放,制约了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不利于物流业的推广和发展。

(二)物流企业成本上升的压力越来越大,物流行业税收不合理。首先,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加了。随着人力、土地和燃料成本的上升,影响物流企业运营的各种因素的价格都在上升。此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物流服务效率难以提高,物流企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调查显示,20xx年运输物流企业的燃料成本和过桥费用约占总成本的30—40%,20xx年第一季度已增至55—65%,其中燃料成本约占40%(运输营业税与新增燃油税重叠),过桥费用约占20%;另外,有些运输企业的营业税要征收2、5%的所得税,不管有没有利润,企业都要提前征收,存在只能征收不能返还的情况。一些物流企业处于高成本、低利润、微利的状态,缺乏发展潜力。二是物流税收管理和税收不合理。首先,目前从国家到地方政策都没有统一的物流税目。现行营业税将物流业务分为运输(包括运输、装卸、搬运)和服务(包括仓储、代理等)两大类。)、前者的营业税税率为3%,后者为5%。在实际操作中,综合物流企业的各项业务相互关联,相互重叠,很难区分运输和服务收入。税务机关按照“高不低”的原则征税。其次,还有双重征税的现象。比如一个物流园区租一个仓库,要交5%的营业税和12%的房产税,合计17%。此外,还必须缴纳土地使用税,约占收入的25%。过度不合理的税负严重制约了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的发展。三是非核心物流业务剥离导致制造企业税负增加,未落实同级财政扶持补贴政策,影响主辅剥离积极性。根据一些制造企业的说法,物流业已经从制造业中剥离出来。虽然增加了地方税,培养了地方财力,但就企业而言,所有税费都是统一计算的,剥离后比以前高10—20%。没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引导,物流业务与主营业务分离的积极性会受到影响,物流市场不会得到更有效的释放。四是地方税源流失严重。一些运输企业和物流公司由于不具备开具税务发票的资格,且相关政策尚未配套落实到位,开具税务发票有困难,选择有优惠政策的省份开具发票,进行公司注册,造成地方税源流失。

(三)物流标准需要规范和提高。一是物流学科标准不规范。物流市场主体多,物流企业集中度不高,竞争秩序不规范,信用体系建设有待加强。物流企业专业化、精细化和供应链一体化的服务水平不高,呈现小、散、乱的特点,无法形成标准化运作和规模化发展,迫切需要标准化和统一标准的整合。二是物流技术标准不规范,各种运输方式无法有效衔接,物流信息尚未共享,导致物流企业之间、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

(4)物流园区建设标准化差,相关服务功能低。物流园区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在一些市县,物流园区的建设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不相匹配。综合型园区很多,但有产业和地方特色的专业园区相对较少。公园服务功能低,定位不清。研究发现,近年来,在一些城镇规划建设物流园区时,无论是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物流规模,还是与当地产业集群和产业特色的结合,都是为了建设物流园区而建设的。单纯认为商贸市场是一个综合性的物流园区,盲目跟风建设,结果是一方面无法满足适合物流企业发展需求的土地,另一方面不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导致园区土地的浪费。如何防止重复建设和土地资源浪费,合理规划和整合物流园区建设,不断完善物流园区功能,是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

需要提高专业化物流和精细化服务的水平。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物流市场的专业化细分加快,制造企业对物流服务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一般的运输仓储服务很难满足专业生产所需的专业化、定制化、集成化的供应链服务。物流与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结合,物流与制造业、农业、流通、金融的联动与融合,是加快物流业发展的关键。

三、加快物流业发展的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制造主辅分离,将物流资源释放给物流企业。据调查,现阶段物流发展势头较好的物流企业主要是从大型制造企业中分离出来的企业物流实体,即具有集团(企业)二级法人的物流企业。这些企业具备制造企业专业化生产所需的配套服务,有条件投资建设专业化物流园区,能够很好地将园区与当地产业发展融合,形成生产前物流供应服务与企业内部流程再造相匹配,生产后与商业物流相衔接的供应链综合服务功能。因此,要进一步优化支持制造企业主辅分离的政策环境,落实《关于加快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实施意见》(郑路办发〔20xx〕51号),采取切实措施,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加快制造企业主辅分离,释放物流服务社会化需求,促进物流企业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1、加快工农物流产业和商贸流通业联动发展。在20xx年制造业与物流联动发展示范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联动领域,推进农商贸流通物流联动发展。扎实推进钢铁、煤炭、石化、汽车、农产品、医药等行业物流供应链整合,有效整合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全面提升我省物流产业与传统产业联动发展水平,加快建立综合物流服务体系。

2、落实和完善税收扶持政策。尽快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物流试点企业税收政策的通知》,让物流企业享受差别税收等政策;尽快设立物流税目,整合与物流业务相关的各类发票,引入物流行业统一发票,建立物流企业统一纳税体系;根据物流一体化经营的需要和税收公平的原则,物流业运输、装卸、搬运、仓储和代理的营业税统一调整为3%。;对物流业务已成功脱离主营业务的物流企业,对各级政府保留的新增营业税等税收,给予50%的奖励,支持物流企业发展(江苏、福建、广州等省将返还40—60%),避免因进销存和在省外设立分支机构造成地方税源流失。

3、加强运输管理。全面清理过街桥梁的收费线路、标准和收费期限;严厉打击公路“三乱”,避免企业不合理负担;加快大型运输车辆等特种运输车辆标准修订,彻底解决特种运输车辆超限限制、乱罚款和“大车小标”问题;研究相关管理措施,方便城市配送车辆的停放和装卸作业;加快建立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服务体系,支持运输发展;参照客运行业制定最低货运保障限价政策,从经营税中扣除燃油税,优化物流运价,制定货运行业燃油成本补贴制度。

4、规范物流企业用地。对纳入省级规划的物流园区征地给予重点支持。重点物流项目使用的土地,地价等于或低于工业用地,相关费用按下限或知晓、豁免、先退等相关政策收取;物流企业在用原划拨土地改建物流项目时,应优先办理用地手续。

(2)规范物流园区的建设和认证管理。物流园区建设要从实际需求出发,充分考虑物流市场的需求,将现有物流资源整合与新的物流项目有机结合,规划建设一批布局合理、节约用地、产业集聚、功能整合、集约经营的大型物流园区(中心)。原则上,每个城市将建立2—3个综合公园和3—4个专业公园。在产业集聚区,有针对性地建设石化、建材、钢铁、汽车及零部件、医药、农副产品等产业的物流中心。在县级交通枢纽城市建设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在乡镇建设物流配送站,形成省、市、县、乡四级物流运营网络;加强物流园区认定管理,尽快出台我省物流园区认定标准和程序,规范和理顺现有物流园区管理。

(三)协调解决物流企业融资困难。很多物流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迅速,自身资本积累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很难获得金融和担保机构的贷款支持。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在防范资本风险的前提下,放宽物流企业贷款融资条件,降低其融资成本;建立物流业融资担保体系,协助中小物流企业获得贷款;推广物流金融新模式,围绕产业链上下游资本交换开发供应链融资解决方案;对区域性重点物流企业,对物流园区、基地、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给予投资补贴和贷款利息补贴。

(四)加大财政支持力度。“xx”是我省现代工业体系发展的关键时期。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工业物流社会化,物流业不仅要发挥支撑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的作用,还要通过资源和供应链的整合,促进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为落实山东省“xx”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共选择六大类739个重点物流项目,其中在建项目375个,待建项目364个,总投资约2817亿元,预计年新增营业收入4750亿元,实现利润260亿元,利税162亿元。建议省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物流业发展,每年拨款5000万元(据了解,青岛已经安排1000万元,淄博安排1500万元,东营安排500万元),用于支持xx计划确定的重点物流项目,加快提升物流业发展水平,促进我省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五)支持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物流标准化是加强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支撑。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对这两个领域的投入和引导。加快我省物流企业和物流园区标准的制定、宣传和推广,规范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的建设和管理,打造一批具有区域优势的专业化物流园区和中心。重点支持国家和区域物流节点城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建立平台间信息交流标准,完善平台间互联互通机制,推进跨区域、多领域信息网络联盟合作。

(6)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支持重点院校与国内外企业、行业、协会合作,采用订单式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物流专业培训和职业认证;以先进适用的现代物流知识为主,培养能统筹规划、服务物流管理的专业人才。加强校企合作,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支持企业为大学生实习提供便利,增强其就业适应性。

297 评论

yyyycl9920

前瞻网摘要:物流园区是指为了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和物流运作共同化,或者出于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的目的而在城市周边等各区域,集中建设的物流设施群与众多物流业者在地域上的物理集结地。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于2012年对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进行了第三次调查来看,入选《2012年度中国物流园区(基地)名录》的各类物流园区共计754家。对比2006年的207家,增长264%;与2008年的475家相比,增长58.7% 前瞻网发布的 中国物流园区布局规划与经营模式分析报告‍ 物流园区数量分布的结构性变化既受外在经济发展的影响,又有园区自身调整的原因。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空间上产业转移速度加快。以纺织服装出口业为例,为充分利用中西部地区资源优势,东南沿海地区大量服装企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对当地区域经济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客观上对物流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另外,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经济区,服务创新速度较快,部分地方政府开始综合考虑园区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实现物流园区的优胜劣汰、优化整合,从粗放式发展走向优化提升,从而表现出园区数量有所下降的现象。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降低 流通费用10项政策措施。据悉,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起草的《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有望于近期出台。作为我国首个物流园区行业规划,规划有望在金融、用地、水电、交通等配套设施方面出台相关配套政策。目前,流通产业发展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而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政策也落到实处,细化措施或将陆续出台。随着《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的出台,物流园区经营成本将进一步降低,这将为相关公司带来实质利好

143 评论

汉口小霸王

6万平方米信息化物流配送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信息化物流配送中心2、项目性质:新建3、项目建设单位:重庆市双桥区桥北机械工业有限公司4、项目负责人:黄国才5、项目配套对象:重庆重汽集团6、建设地址:重庆市车城工业园区7、占地面积:10公顷(150亩) 8、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9、投资规模:6850万元人民币8、投资形式:企业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合伙投资、股份合作等。9、建设周期:一年二、建设内容:库房、办公楼建设,设备购置,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区域内的供电、供水、燃气及电信管线的安装。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主要配套对象重汽集团2000年产销重型汽车5000辆,2002年达到12600辆,二年的平均增长率为58.75%。2003年正在向着20000辆的目标迫近,至少将可达到18000辆。由于重庆重汽与“湘火矩”和新疆德隆公司的合资合作成功,新组建的红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在6年内重型汽车产销量将达到50000辆。现行的物流管理方式不能适应于生产规模扩张和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信息化物流管理体系,采用国际先进的管理模式进行需求预测、库存控制、物料仓储、搬运和配送,为重汽集团将当日需要的汽车零部件准确无误地送达装配线。有利于重汽集团实行“零库存”管理,减少企业资金占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经济效益。四、投资估算1、征用土地10公顷(150亩),750万元;2、平整土地150亩,600万元;3、工厂设计及工艺设计,60万元;4、6万平方米库房建设,3000万元;5、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的办公楼建设,250万元;6、内部道路建设,250万元;7、电力、水、天然气设施安装,20万元;8、购置运输设备(叉车20台),200万元;9、信息工程费用(软件及硬件),购买、安装及培训费用200万元;10、购置工位器具(货架、托盘),1500万元;11、消防设施安装,20万元;12、合计投资:6850万元,五、项目建设的条件(一)地理位置重庆市车城工业园区在重庆市双桥区境内。双桥区是重庆市的一个远郊区,处于“渝西经济走廊”的中心地带,距成渝高速公路6公里,距重庆市中心80公里,东与永川接壤,其余三方与大足县毗邻,沿大邮(等级)公路向北30公里可到达世界名胜古迹大足石刻,是成渝线各地到大足县和大足石刻的必经之地。(二)自然条件双桥区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区,四季分明,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年平均温度18.70C,年平均降雨量924.7mm。重庆市车城工业园区地质构造无断层、破碎带、滑坡及软结构等不良地质,属于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三)公共设施重庆市车城工业园区的工业、商贸、交通、通信十分发达,水、电、天然气等资源非常丰富,基础设施完善,市容整洁,环境幽雅,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名列重庆市各区县榜首,人们尊崇教育和社会文明,具有较高的投资和消费能力。政府十分重视招商引资和发展地区经济,投资的软、硬环境都十分良好。(四)产业及技术支持双桥区全区人口5万人,城镇人口占50%,幅员47平方公里。双桥区内有我国三大重型汽车生产基地之一,重庆重型汽车龙头企业--重庆重型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汽集团2002年实现产值41.亿,实现利润1.97亿,预计到2005年将达到60-70亿产值,利税3-5亿。双桥区生产汽车零部件具有30多年历史,除重汽集团母公司外,还有重庆红岩专用汽车制造厂、重庆红岩汽车传动轴厂、重庆红岩汽车车厢厂、四川汽车制造厂车附件厂、四川汽车制造厂配件厂、重庆群利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重庆永升避震器有限公司等二十余家汽车摩托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年总产值己达到3.5亿元。双桥区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和管理基础,在渝西区县中处于优势地位。200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68624万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一年度增长12%。区域财政收入完成9850万元,同比增长35.2%。200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可达到10亿元。重庆市车城工业园区是双桥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平台,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而重汽集团及区内相关企业为区外商家来区办厂提供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技术支撑。(五)享受各项优惠政策在重庆市车城工业园区建厂可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渝委发[2002]28号文《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意见》规定的各项优惠政策;双府发[2002]102号文《重庆市双桥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鼓励投资的办法》规定的各项优惠政策。在土地征用、税收、建设配套费、行政性规费等方面都给予最大程度的优惠。如:从投产之日起,4年内给予所得税区级所得部分的财政支持,第5-7年给予区级所得部分的50%的财政支持;3年内给予所得税区级所得部分的财政支持,第4-7 年给予区级所得部分50%的财政支持,3年内给予其他各税区级所得的50%的财政支持等。六、预计经济效益当重汽集团汽车产销量达到5万台时,汽车零部件的总重达50万吨以上,进出配送中心的汽车零部件按装车总量的50%计算,为25万吨,货物价值达50亿元,仓储、配送管理费率按1.35%收取。预计年产值可达6750万元,税后利润1000万元,投资回报率14.5%,投资回收期7年。%c5%e4%cb%cd%d6%d0%d0%c4%bf%c9

231 评论

相关问答

  • 微博广告价值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关于开题报告的写法建议:开题报告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要紧密结合你所选的研究问题的背景和意义去写。如《嵊州领带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的选题背景,这样写:浙江产业集群

    密果儿小YO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论文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的区别

    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毕业论文区别如下: 自然科学研究大致上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理论研究又被称为基础研究,以认识现象、发现和开拓新的知识领域为目的,一般

    桃色蔷薇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疫情下的科技投资价值研究论文

    您好,我就为大家解答关于科技创新论文3000字2020,科技创新论文3000字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科技小论文范文环境与光污染一

    耀眼的小日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投资价值的毕业论文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资本黄金投资探讨【摘要】黄金市场是我国金融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连接黄金开采、冶炼、经营和金融企业的纽带。目前,我国黄金市场面临着管理体制落后、

    小牛丫头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研究论文

    什么时候需要?

    smilejune52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