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76

有心便是海
首页 > 学术期刊 > 秸秆生物质能利用研究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向娟宅女

已采纳

一、秸秆直接还田秸秆直接还田不仅具有良好的压草、保墒、增温等效应,而且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改善农产品品质,增加土壤蓄水、保水、供水能力。特别是在土壤瘠瘦的地区实施更会收到奇效。主要方法与技术要点有:1、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有水源保证的区域,农作物收获后,将秸秆平铺在田面施用腐熟剂。腐熟液(剂)配制:亩用“瑞莱特”微生物催腐剂5克/包(每350公斤秸秆准备1包),用清水500克浸泡24小时,然后兑水50公斤喷雾或泼浇于秸秆上,或用“腐秆灵”腐熟剂2公斤均匀撒于秸秆上(以下施用秸秆腐熟剂的方法与此相同)。该项技术已推广多年,具有省工节本增产增收、效益显著的特点,但在秸秆腐熟剂的使用上,一定要选择在全市推广三年以上,农户已掌握使用方法、简便省时、省工、示范效果好的产品。施用腐熟剂后均需淹水泡田二天再浅水抛钉秧苗,其它管理同免耕抛秧技术相同。2、秸杆深压还田技术:水稻收后将稻草运至田块四周,小麦、油菜播栽前按2.0~2.5米开厢,挖一条深25~30cm,宽30~35cm的沟,沟土起至两边厢面。然后将稻草顺沟压放25cm左右厚(一亩地的稻草就基本可压完),边压稻草按比例施入“腐熟剂”,最后覆盖稻草至土面平整,在沟两边的厢面上播小麦、栽油菜,小春收后栽水稻前将已腐烂的稻草掏出并均匀铺盖在收获小麦的厢面,再进行翻耙,栽秧或免耕撬窝栽秧,水稻用肥按当地习惯用量进行,可适当减少钾肥用量。小麦收后将稻草运至田块四周,水稻播栽前按2.0~2.5米开厢,挖一条深25~30cm,宽30~35cm的沟,沟土起至两边厢面。然后将麦草顺沟压放25cm左右厚(一亩地的麦草就基本可压完),边压麦草按比例施入“腐熟剂”,最后覆盖麦草至土面平整,在沟两边的厢面栽水稻,水稻收后播栽小麦、油菜前将已腐烂的麦草掏出并均匀铺盖在收获水稻的厢面,再进行翻耙,播栽小麦或油菜,小麦、油菜用肥按当地习惯用量进行,可适当减少钾肥用量。3、田边、地角堆沤秸秆还田技术:在田边、地角选择适当位置,挖方形、园形或其它形状的地坑(大小视秸秆多少而定),将作物秸秆(能铡碎的尽量铡成15~20cm的短秸秆),踩压于坑内,边踩压边按比例施入“腐熟剂”,同时泼入清粪或水,将田内秸秆压完为止。最后用泥土覆盖并拍严实(也可用厚型塑料薄膜覆盖,边缘用泥土压实),经过1~3月堆沤,秸秆被腐烂,用时先将腐熟秸秆均匀撒于土表,再翻耕,或顺厢垄撒施一层,并起厢作垄覆盖后栽植作物,其它管理可按常规进行。4、机械翻压还田技术:在有条件的地方利用旋耕机械将平铺于田面并施用了秸杆腐熟剂的秸杆翻压入土,淹水泡田,移栽秧苗。5、果树秸秆覆盖还田技术:全县果树面积大,品种多,其品质好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密切相关。在果树生产上搞好秸秆覆盖还田,既可有效的利用好秸秆,达到改良果园土壤,改善水果品质,又能减少露地燃烧给空气造成污染。在春、秋结合果树追肥,沿果树树冠的滴水线挖深30cm、宽25~30cm的环形沟,将麦秸、稻草、玉米杆或蔬菜老藤叶,踩压于沟内,数量根据果树的大小而定,5~20公斤/株不等。深压后,施用腐熟剂,再用清粪水或水泼湿秸秆,然后回填沟土盖严,经一个雨季可腐烂成为果树利用的有机肥源,其它追肥按正常施肥进行。二、秸秆作原料生产食用菌1、稻草、麦秆、玉米秆(蕊)粉碎栽培菇类食用菌技术将收获后的以上秸秆充分晒干后,用普通饲料粉碎机粉碎,按10%棉壳,80%秸秆粉,10%米糠,3%石灰。主要用于栽培菇类(姬菇、平菇、金针菇、菜花菇等)食用菌。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出菇管理,收获均按食用菌生产的常规进行。待食用菌收获完后,将废菌袋运至空田,地内或地边(角),除去塑料袋,弄碎菌料,按每亩1000公斤左右均匀撒于田、地内,经翻耕还田作为有机肥。2、桑、果木秸秆粉碎栽培耳类食用菌技术将秋冬修剪下的果、木、桑枝桠,用QS450-4(或QS550-4)枝桠切片粉碎机粉碎,按20%棉壳、60%枝桠料、10%米糠、10%玉米蕊、3%石灰配料,主要用于栽培黄背木耳系列食用菌,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场养、方可管理、收获,均按耳类食用菌的正常程序进行,食用菌收获完后,把废菌袋运至田地内(或边角上),除去废塑料袋弄碎菌料,按每亩1000公斤左右均匀撒于田、块内,经翻耕还田成为有机肥。3、稻草、麦秆整料堆沤栽培蘑菇技术在蘑菇播种前的25天,选用新鲜、无霉变、腐烂的稻草、麦秆、玉米秆,最好是碾压一次或脱粒机打断(主要指玉米秆),使其破裂。用水预湿24-48小时,使草料变软,含水量为70-72%。然后以一层草料(15-20cm厚)一层粪肥(浓度较高的人畜粪水),堆成宽2.0-2.5m、高1.5-1.8m,长度视计划所栽面积而定。用厚型塑料膜密闭,约一周后第一次翻堆。并按栽菇要求添加其它的辅助材料。经三次以上翻堆沤制达到:料质柔软,无生草,手握有弹性,不粘手、呈褐色或灰褐色,无异味或酸味,PH7.5左右,手抓一把料握紧后有2-3滴水为最好。再根据地蘑菇栽培场的技术规程,进行辅料栽培地蘑菇,蘑菇收获后的废料再还田。使秸杆能重复利用,增加附加值。以上栽培食用菌后的菌渣可腐熟直接还田,可生产饲料达到过腹还田,亦可制造有机商品肥料而还田。这是典型的多层次利用秸秆的形式,均能达到改良土壤质地,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强土壤保肥、持水、供水能力。三、秸秆作畜牧饲料金堂县是生猪、牛、羊产量大县,年需要相当数量的饲料。1、直接作饲料。全县有相当部分秸秆如玉米、红苕等秸秆可直接作饲料。2、青贮作饲料。据测定每6公斤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就相当于1公斤精饲料粮。青贮饲料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具有芳香味、酒味、营养损失少,调剂青饲料淡旺余缺,保存时间长、消化率高,猪、牛爱吃等优点。牲畜饲用后形成大量的有机粪肥直接用于农作物的再生产,达到过腹还田的目的。利用作物秸杆、藤叶加工青贮饲料方法简单,其技术要点是:(1)适时收获:在秸杆产量高。营养未损失时进行收获。如收嫩玉米后的玉米杆,嫩红苕藤、蔬菜老叶等。(2)切碎晾晒,控制水分:用于青贮的秸杆,将其铡为1.5-2cm以内的短秸,晾晒到含水量约70%,青贮效果最好。(3)装袋(缸窖地):选用无毒的厚型塑料袋(缸、窖、池应购买或自建),无漏气现象,每袋装450-500公斤为宜,保证约25cm空间,以利扎口封盖,装袋时每装20-30cm厚时就压时一次,由四周依次压到中心,尽量排除青贮料间的空气,然后严封袋口(或缸、池、窖口)。(4)青贮时间和饲喂:青贮饲以冬季为主。一般30天以上能成熟取喂。如发现腐臭发霉、黑色,粘结成块或烂如泥表示青贮失败,不能做饲料。青贮饲料不能单独饲喂牲畜,必须搭配精料,用量由少到多,取料后的袋口(缸、池、窖口)要立即严封,否则会氧化变质。四、秸秆作原料进入沼气池发酵沼气的发展是农村燃源的一次革命。沼气既是煮饭的新燃源,又可用于照明等。它改变了柴的燃烧方式,成功地减轻了柴直接燃烧造成的污染。经过发酵的秸杆又形成了很好的有机肥,可直接还田使用。一家农户(3-5口人)建一个10-15立方米的沼气池(结合修建猪舍最好),每次可进稻草、麦杆、蔬菜老藤叶400~500公斤加入20~30担人畜粪,配之足够的水,密封一周后开始产生沼气。可连续产气1~3月,供一家人三餐煮饭用。是一举数得的农村利用秸杆还田的好途径,也是开发农村新能源的重要步骤。五、秸秆作工业原料将主要农作物秸秆采用秸秆打捆机打捆后,储存,待农忙过后销售给企业作发电、造纸等原料,每亩秸秆打捆后仅一立方米左右,便于储存。

316 评论

Candy526368302

生物质是指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农作物秸秆是生物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世界上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在世界能源总消费量中占14%,预计到本世纪中叶,采用新技术生产的各种生物质替代燃料将占全球总能源的40%以上,如何让秸秆生物质能源发挥最大的效益,是科学家们重点关注和研究的课题。1秸秆生物质利用的现状秸秆生物质具有多功能性,可作为燃料、饲料、肥料、生物基料和工业原料等。秸秆生物质利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种植(养殖)业综合利用秸秆:秸秆快速腐熟还田、过腹还田和机械化直接还田、生产优质饲料和食用菌。二是秸秆能源化利用:秸秆生物气化(沼气)、热解气化、固化成型、炭化、纤维素制燃料乙醇。三是以秸秆为原料的加工业:生产非木纸浆、人造板材、包装材料、餐具等产品,以及秸秆饲料加工业和秸秆编织业。1.1国内现状我国农民对作物秸秆的利用有悠久的历史,秸秆除少量用于垫圈、喂养牲畜,部分用于堆沤肥外,大部分都作燃料烧掉。但随着省柴节煤技术的推广,燃煤和液化气的普及,秸秆大量富余。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纤维素生物质资源丰富,总量在12亿t以上。目前,农村秸秆综合利用率仅达到28.7%,与国家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中的年利用率达到60%,力争到201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0%的目标要求有很大差距。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生物质能发展迅速,具体表现在:生物质发电从无到有;沼气建设一路高歌;燃料乙醇产量跃居世界第三;生物柴油困境中寻求突破,得以快速发展。1.2国外现状国外生物质能技术开发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的,现在已有了很大进展[7]。秸秆直燃发电的先进设备已投放市场,热解气化技术也飞速猛进,燃料乙醇等多项技术装备已进入规模化和商品化阶段。丹麦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秸秆发电的国家。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以南的阿维多发电厂建于20世纪90年代,是全球效率最高、最环保的热电联供电厂之一,每年燃烧15万t秸秆,可满足几十万用户的供热和用电需求。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以北的农业区,每年在收割季节,玉米收割机一边收割一边把玉米秆切碎,切碎的玉米秆作为肥料返到田里。在日本,主要有两种秸秆处理方式:混入土中作为肥料,或作粗饲料喂养家畜。近年日本地球环境产业技术研究机构与本田技术研究所共同研制出从秸秆纤维素中提取酒精燃料的技术,向实用化发展。秸秆在美国的用途很广,可作饲料、手工制品,还用来盖房。有关秸秆与纤维素乙醇的提炼问题,则是秸秆综合回收利用在美国的最新进展。2秸秆生物质的能源化应用国内外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经过2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其能源化应用主要有:已经普及的节能灶、小沼气;处于示范、推广阶段的厌氧处理粪便和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处于中试阶段的生物质能压制成型及其配套技术;正在研究中的纤维素原料制取酒精、热化学液化技术、供热发电和燃气催化制取氢气等。可提供的能量主要有电能、热能和交通能源。2.1电能生物质能发电主要有两条工艺技术路线,即气化发电和直接燃烧发电。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秸秆发电项目的开发,将其作为21世纪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战略重点和具备发展潜力的产业。丹麦已建有130多座秸秆发电站,秸秆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已占该国能源消耗总量的24%,丹麦BWE发电技术也在西班牙、英国、瑞典、芬兰、法国等国投产运行多年,其中英国坎贝斯的生物质能发电厂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秸秆发电厂,装机容量3.8万kW;其它如日本的“阳光计划”、美国的“能源农场”,美国有350座生物质发电站,总装机容量达7000MW,提供了大约6.6万个工作岗位,2010年美国生物质能发电达到13000MW装机容量;印度有“绿色能源工厂”等,秸秆发电技术已被联合国列为重点项目予以推广。我国的秸秆发电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国内在建农作物秸秆发电项目136个,分布在河南、黑龙江、辽宁、新疆、江苏、广东、浙江、甘肃等多个省市。根据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提出的目标和国家发改委的要求,至2020年,五大电力公司清洁燃料发电要占到总发电的5%以上,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要超过3000万kW。2.2热能秸秆生物质通过液化或固化等方式制造成燃料可直接供热,或是制造成秸秆清洁煤炭等等。秸秆煤炭是一种新型的生物质再生能源,环保清洁,远远低于原煤的成本和市场价格,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可以代替木柴、原煤、液化气,广泛用于生活炉灶、取暖炉、热水锅炉、工业锅炉等。但是如何将生物质燃料像煤、煤气和天然气一样在老百姓的生活中普及,还需大力宣传和推广。2.3交通能源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碳、氢、氧等元素,有机成分以纤维素、半纤维素为主,其次为木质素、蛋白质、脂肪、灰分等,用秸秆转化的生物燃料如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作为交通能源,同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化石燃料相比,最大特点是可再生性和对环境更友好。国际上生物交通能源技术相对成熟,主要路线是:谷物、秸秆、其它植物等发酵生产乙醇-车用油、乙烯、无毒溶剂及上百种化工、原材料产品等;我国秸秆交通能源技术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日趋成熟,有些正形成小型规模和商品化。3秸秆生物质能源化应用技术秸秆生物质能源化应用技术主要包括秸秆沼气(生物气化)、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秸秆热解气化、直燃发电和秸秆干馏等方式。3.1沼气发酵生物法(生物气化)秸秆生物气化是秸秆在厌氧条件下经微生物发酵而产生沼气和有机肥料的技术工程,可利用稻草、麦秸、玉米秸等多种秸秆,并可与农村生活垃圾、果蔬废物、粪便等混合发酵,原料组合非常灵活,来源充足,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秸秆沼气技术分为户用秸秆沼气和秸秆沼气集中供气两种形式。秸秆入池产气后产生的沼渣作肥料还田,提高了秸秆资源的利用效率,气化效率通常可达70%~80%。秸秆沼气技术的工艺流程为:秸秆预处理#堆沤#投料#加水封池#点火试气。由于秸秆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木质素,导致分解速度较慢,产气周期较长。若将秸秆直接入沼气池进行发酵产气慢、气量少、不经济、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为了提高产气量,主要应解决预处理技术和发酵菌种及适合秸秆物料特性的高效厌氧发酵反应器研制等问题。沼气发酵的优点:(1)菌种在适合的情况下,发酵及供能速度快;(2)原料简单易得,利用率较高;(3)前期投入少,不需要大型机械和复杂环境。沼气发酵的缺点:(1)建厂条件高,需要配套的小项目多,投资成本高,短期内效益低;(2)小型沼气工程存在产气不稳定及发酵速度慢、相对效率低的问题;(3)大型沼气工程技术要求高,推广难度大。3.2秸秆气化炉气化法(热解气化)秸秆热解气化是以农作物秸秆、稻壳、木屑、树枝以及农村有机废弃物等为原料,在气化炉中缺氧的情况下进行燃烧,使秸秆在700~850∃的气化温度下发生热解气化反应,产生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可燃气体用于工业发电、热电联产、液体燃料合成、居民集中供气、工业燃气锅炉、工业干燥和采暖供热等方面。秸秆热解气化的优点:(1)秸秆燃烧充分,基本没有烟熏,残余灰烬少;(2)热值高,2t秸秆的热值相当于1t煤,燃烧温度高,火力强,节省时间;(3)燃烧的火焰温度、热能强度可控制调节,并实现开、关两位操作,使用方便;(4)不受季节约束,可实现不间断供气;(5)不需要辅助能源或化学添加剂。秸秆热解气化的缺点:(1)热解气化过程中挥发出多种有机化合物和焦油,若不加以回收利用,易造成环境污染和二次污染;(2)只利用了单一的可燃气,资源利用率低,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经过近20年的努力,我国生物质热解气化技术日趋完善。我国自行研制的集中供气和户用气化炉产品已进入实用化试验及示范阶段,形成了多个系列的炉型,可满足多种物料的气化要求,在生产、生活用能、发电、干燥、供暖等领域得到利用。现已研发出突破性的生物质能源联产综合利用技术,即在气化炉内将生物质材料在限制供氧的条件下燃烧,发生一系列燃烧反应,同时回收产生的气、液、炭和热水。热解产生的气体主要含有甲烷、乙烯、一氧化碳、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可将其输入燃气轮机发电或直接向用户供气;产生的液体中含有酸类、醇类、酯类、醛类、酮类、酚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可用作家畜、家禽饲养中的消毒杀菌液、除臭剂,或用作促进作物生长的叶面肥,在有机农作物种植中施用;产生的固体生物质炭经过处理可作为工业用炭、生活用炭、有机复合肥、肥料缓释剂等;冷却炉体产生的热水可用于工业或民用,这项技术具有良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3.3直接燃烧法直接燃烧法是直接将收集的秸秆生物质原料集中、粉碎、干燥后投入锅炉中燃烧发电,可以采用锅炉-蒸汽-蒸汽轮机-发电机的工艺方式,也可以采用热电联供的方式以提高系统效率。该技术基本成熟,已经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对于秸秆发电厂来说,给料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切碎给料,一种是整包给料。以6MW秸秆直燃发电系统为例,该系统采用汽轮机组进行发电,发电效率20%,自用电率10%,碳转化率90%,系统总供电效率18%。直接燃烧法是目前在秸秆生物质能源化利用中最简单方便也是唯一实现规模化应用的方法。但缺点明显:其热效率仅为气化的三分之一,且投资大;由于秸秆燃料中碱金属以及氯元素的含量相对较高,燃烧后将产生较强的高温腐蚀,并引发床料聚团、结渣等问题;燃烧面积大,不能充分利用资源;生物质燃烧过程产生的细粒子影响城市和区域空气质量,降低大气能见度,损害人体健康,甚至影响区域和全球气候。根据国外生物质发电厂运行实绩统计以及我国权威部门测算,生物质燃烧发电成本远高于常规燃煤发电成本,约为煤电的1.5倍。尽管如此,大力发展秸秆发电,不仅可以减少由于在田间地头大量焚烧、废弃秸秆所造成的污染,变废为宝,化害为利,而且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截至2008年8月底,我国共上马了生物质能发电项目136个,总装机规模220万kW。3.4液化乙醇法乙醇作为替代能源,已在巴西、美国、瑞典、中国等得到应用。传统的由玉米秸秆制备乙醇的工艺包括预处理、水解、发酵3个步骤。通过预处理分离木质素等不利于发酵的成分、破坏纤维素的束状结构、提高纤维素水解效率、降低纤维素酶的成本、开发木糖发酵用的微生物菌种和优化生产过程等,均是生产乙醇的关键。而最近研究出的木材液化过程中,木质素首先被液化,其次是半纤维素,最后才是纤维素,这就有可能将秸秆中木质素等不利于发酵制备乙醇的成分与纤维素分离,达到秸秆预处理的目的。分离的程度是制备乙醇的关键。利用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生产生物乙醇,同时联产重要的碳四平台化合物丁二酸。丁二酸可生产新型可降解塑料PBS等新材料,有着极其广阔的投资与应用前景。据了解,我国每年约产生1.5亿t玉米秸秆,利用纤维素转化利用技术,可生产1500万t生物燃料及1800万t加工产品,相当于4500万t石油产生的价值。秸秆乙醇项目还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纯生物流程生产。其生产过程基本不消耗化学能源,每6t秸秆纤维大约产生1t乙醇、1t二氧化碳,除去损耗的余渣约3.5t,可代替煤用于锅炉。整个流程将是真正意义上的取之自然、用于自然、回归自然的纯天然过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麦秸、玉米秆、稻草经过生产加工,最终都可以变成能够替代石油的燃料乙醇,可逐步替换目前的石油制品燃料,降低中国过高的原油依赖度,对缓解我国能源短缺、提高农民收入、保护大气环境等均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国家发改委宣布:中国将在未来使用更多的非粮乙醇燃料来替代原油,具体包括2010年开始每年使用超过200万t非粮农作物提炼出来的乙醇燃料以及20万t生物柴油,而到2020年分别增加至1000万t和200万t。3.5压块固化燃烧法植物细胞中除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外还含有木质素,木质素是具有芳香族特性的结构单体为苯丙烷型的立体结构高分子化合物,其常温下不溶于任何有机溶剂,但在200~300∃时会软化液化,此时如施加一定的压力可使其与纤维素紧密粘接,并与相邻秸秆颗粒互相胶接,冷却后即可固化成型。秸秆制煤、制炭技术是以玉米、大豆、棉花、水稻等农作物秸秆,以及废弃的花生壳、锯末、杂草、稻壳、树枝等为燃料,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快速处理成秸秆炭,经粉碎后,再与粘土和其它粘合剂混合,压制成蜂窝煤型或炭棒型。压块固化燃烧的优点:(1)通过生物质压块机等进行短时间内的转化,非常方便省时;(2)密度大,燃烧时间长,体积缩小6~8倍,密度为1.1~1.4t%m-3;(3)热值高,方便运输和贮藏。压块固化燃烧的缺点:成本较高,尚未能推广用于电厂,多为小范围的供热等。压块固化是极具投资价值的高回报技术。秸秆煤炭应用范围广,可以代替木柴、液化气,能广泛用于生活炉灶、取暖炉、热水锅炉、工业锅炉等。根据农业部的目标,2010年,结合解决农村基本能源需要和改变农村用能方式,全国将建成400个左右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应用示范点,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100万t左右;到2015年,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2000万t左右。3.6其它方法目前,还有将秸秆通过固态微贮水解预处理和催化产氢即利用氢能并通过氢能发电的研究。4展望据专家预测,如果将秸秆利用技术产业化,以50km为半径建设小型秸秆加工厂,那么按秸秆到厂价40元%t-1,农民每亩就可增收200元以上;如果我国每年能利用全国50%的作物秸秆、40%的畜禽粪便、30%的林业废弃物,以及开发5%的边际土地种植能源作物,并建设约1000个生物质转化工厂,那么其产出的能源就相当于年产5000万t石油,约为一个大庆油田的年产量,可创造经济效益400亿元并提供1000多万个就业岗位。今后我国秸秆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将在以下方面发展:高效直接燃烧技术与设备、集约化综合开发利用、新技术开发。希望国家各级政府和部门加快推进秸秆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详情请咨询 河北浩瀚农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官网

115 评论

萤火虫696969

不可再生能源是在自然界中经过亿万年形成,短期内无法恢复且随着大规模开发利用,储量越来越少总有枯竭一天;未来将面临自然资源耗竭及生态环境恶化之威胁,甚至断送人类的永续发展.因而不可再生能源的科学开采、合理利用,对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那我们怎么做到这些呢?我认为:一、节约利用化石能源不随意浪费能源,不断开发能耗小的新型生活用品、交通工具和动力机器等.二、新能源的开发如: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三、生物质能的综合利用如:沼气等 我相信人类将用自己的智慧把更多更新的能量开发出来满足高度繁荣的社会,而人与自然的关系将更和谐,世界将变得更美好.

350 评论

相关问答

  • 人类生存能量物质研究进展论文

    能源未来的发展之路 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在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能源的出现和先进能源技术的使用。在当今世界,能源的发展

    晚点寿司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植物秸秆的再利用研究论文

    摘 要:中国加入WTO将推动农业参与全球化竞争,在为中国农业发展提供更多机遇的同时也将使中国农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和风险。当前,在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问题已不可回

    达达1110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关于秸秆论文范文资料

    可以去这里找一下

    七碗爱玉味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微生物发酵秸秆工艺优化研究论文

    发酵有时也写作酦酵,其定义由使用场合的不同而不同。通常所说的发酵,多是指生物体对于有机物的某种分解过程。发酵是人类较早接触的一种生物化学反应,如今在食品工业、生

    奇异果香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秸秆毕业论文绪论模板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

    Crystallam88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