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negossard
现金流量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与流出的报表,表明企业获得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是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关键词: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财务分析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变动的报表,反映公司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动态情况。表明公司获得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现金流量表能评估企业取得净现金流入的能力、偿还负债能力、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反映企业用现金或非现金的投资与筹资活动以及向外界提供所需要的现金流量信息,也可分析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制定营运资金计划,以加强财务管理和用好企业的营运资金,是一张很有作用的会计报表。一、分析现金流量表的意义(一)通过现金流量的分析,可测定企业的偿债能力,使其做出正确的筹资决策和投资决策。在某些情况下,虽然企业利润表上反映的经营业绩很可观,但财务困难,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还有些企业虽然利润表上反映的经营成果并不可观,但却有足够的偿付能力。如果有足够支付能力,企业就可以应对各种经营困难,抓住有利投资机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二)通过现金流量表及其它财务信息,投资者可以了解企业现金的来源和用途是否合理,了解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有多少,企业多大程度上依赖外部资金,并判断出未来变动的趋势以及这种变动趋势对企业是否有利,从而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三)通过现金流量表中有关项目的分析,可以对企业有关经济业务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比如从投资活动中流出的现金,投资活动流入的现金,筹资活动流出的现金中,可以分析企业是否过度扩大经营规模;通过比较当期净利润与当期净现金流量,可以看出非现金流动资产吸收利润的情况,评价企业产生净现金流量的能力是否偏低。二、对现金流量表进行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利用现金流量表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主要从现金流量的结构、企业的偿债能力、支付能力、获利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一)现金流量及其结构分析分析现金流量及其结构,可以了解企业现金的来龙去脉和现金收支构成,评价企业经营状况、筹资能力和资金实力。现金流量分为三类: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在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分析时,可分析现金流量及其结构,以了解企业现金的来龙去脉和现金收支构成。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购进商品、接受劳务的现金流出进行比较,在企业经营正常、购销平衡的情况下,二者比较的比率越大,说明企业的销售利润越多,销售回款情况良好。在对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分析时,当企业扩大规模或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时,需要大量的现金投入,如果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补偿不了流出量,则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如果企业投资有效,将会在未来产生现金净流入,创造收益,企业则不会有偿债困难。因此,分析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应结合企业目前的投资项目进行,不能简单地以现金净流入还是净流出论优劣。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方面,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越大,企业面临的偿债压力越大,但如果现金净流入量主要来自企业吸收的权益性资本,则不存在偿债压力。因此,在进行分析时,可将吸收权益性资本收到的现金与筹资活动现金总流入进行比较,所占比重大,说明企业资金实力增强,财务风险降低。(二)偿债能力分析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首先应看企业当期取得的现金,在满足了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现金支出后,是否有足够的现金用于偿还到期债务的本息。在拥有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基础上,可以用以下两个比率来分析:短期偿债能力=经营现金流量/流动负债长期偿债能力=经营现金流量/总负债,以上两个比率值越大,表明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但是并非这两个比率值越大越好,这是因为现金的收益性较差,若现金净增加额过大,即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增加额”项目数额过大,则可能是企业现在的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吸收现有资产,使资产过多的停留在盈利能力较低的现金上,从而降低了企业的获得能力。(三)支付能力分析企业的支付能力是指企业除了用现金偿债外,用现金支付购买原材料、支付职工工资、税金及经营费用等各项开支。支付能力分析主要是通过企业当期取得的现金与各项支出的现金来进行比较。企业取得的现金在支付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支出与本期应偿还的债务后,才能用于投资与发放股利,这表现在现金流量表中“现金流量净增加额”项目上。如果“现金流量净增加额”为正数,说明企业本期的现金与现金等价物增加了,企业的支付能力较强,反之则较差,财务状况恶化。必须注意的是,现金流量净增加额并非越大越好,这是因为现金的收益性较差,若现金流量净增加额太大,则可能企业现在的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吸收现有的资产,使资产过多地停留在盈利能力较低的现金上,从而降低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四)利润质量的分析由于利润表中的净利润指标,是企业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编制的,利润质量往往受到一定影响,它并不能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了多少现金,但通过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与会计利润进行对比,就可以对利润质量进行评价。有些项目,如固定资产折旧、临时设施等资产摊销、大量应收账款及坏账估计等不影响现金流量但会影响损益,使当期的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不一致,但是二者应大体相近。因此,通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会计利润对比可以评价利润质量。三、对现金流量表进行财务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一)现金支出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活动。对于不涉及现金当期收支,但影响企业财务状况或可能在未来影响企业现金流量的重大投资、筹资活动,要注意分析其附注说明。如:用固定资产或外部投资偿债则意味着没有足够的现金偿还到期债务,如果失败则企业有破产清算的可能。(二)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在分析报表时,应在全面阅读报表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分析,不局限于某一方面的指标,全面把握才能为决策提供依据。1、要将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有步骤按层次联系起来分析。仅有总量分析是不够的,还应将每一类别流入与相应类别的流出加以比较分析。从现金流入方面则表明企业销售货款回笼不及时、产品积压、销售难以实现、销售价格下降等问题。从现金流出方面则表明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支出加大,或是偿还以前购买所形成的应付账款,或是购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提高,或是当期购买现金付款的比例加大等等。2、要将不同类别或项目的现金流量进行对比分析。仅将同一类别或同一项目的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进行对比分析还不够,必要时还应将不同类别、不同项目的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进行对比分析,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信息。3、要将现金流量的变化与企业的理财政策联系起来。例如,将筹资活动的现金净流量与企业理财政策的变化联系起来,当筹资活动现金流出项目中分配利润或股利现金流出过少时,与企业利润分配政策联系起来阅读,据此可判断企业是否存在绝好的投资机会而采取了较低的利润分配政策,而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以抓住有利的投资机会促进企业发展,为投资者谋求更为长远的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现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即使企业有盈利能力,但若现金周转不畅、调度不灵,也将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偿债能力。因此,企业现金流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是企业生存的依据。用现金流量表时要注意与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相结合,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
阿囧小胖只
现金流量财务分析毕业论文
在财务会计的学习中,我们通常需要分析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下面是关于现金流量财务分析毕业论文,欢迎阅读。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财务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通过财务分析,有效利用财务数据信息,实现正确经营决策显得愈加重要。本文根据公司最近几年的现金流量表及相关资料,运用一定的方法对其财务报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经分析发现公司目前面临的财务困难,主要在于负债结构不合理,短期偿债能力不足,此外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不足。xxxx年公司通过与银行的合作,适当增加长期借款的比重使上述困难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关键词: 企业,现金流量,财务分析
1公司简介
海特克液压有限公司是一家活跃于国内外液压行业及相关产品应用领域,集贸易于一体的股份制有限公司。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并同美国SUNNY公司进行了友好的合作。目前公司生产的主要(系列)产品有:叶片泵、内啮合齿轮泵、方向/压力/流量控制阀、比例阀等,并承揽各种液压系统/液压装置的设计和制造。为进一步加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现对该公司的财务进行分析。
2现金流量表的分析
2.1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
现金流量结构分析包括流入结构、流出结构和流入流出比例分析,下面以温州市HTK有限公司xxxx年年报为例加以说明。现金流量表分析的首要任务是分析各项活动谁占主导,如HTK公司现金总流入中经营性流入占40.76%,投资流入占19.9%,筹资流入占39.34%,说明经营活动占有重要地位,筹资活动也是该企业现金流入来源的重要方面。
2.1.1流入结构分析
由于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均能带来现金流入,因此,就应着重分析流入结构。在公司经营活动流入中,主要业务销售收入带来的流入占86.6%,增值税占12.39%,由此反映出该公司经营属于正常。
投资活动的流入中,股利流入为0,投资收回和处置固定资产带来的现金流入占到100%,说明公司投资带来的现金流入全部是回收投资而非获利。
筹资活动中借款流入占筹资流入的52.18%,为主要来源;吸收权益资金流入占47.74%,为次要来源。
2.1.2流出结构分析
该公司的总流出中经营活动流出占24.18%,投资活动占28.64%,筹资活动占47.18%。由于公司xxxx年未对股东进行现金分配,故公司现金流出中偿还债务占很大比重,使负债大量减少。经营活动流出中,购买商品和劳务占54.38%;支付给职工的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占10.81%,税费占3.6%,负担较轻,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29.80%,比重较大。投资活动流出中权益性投资所支付的现金占60.74%,而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占39.26%。筹资流出中偿还本金占47.51%,其他为筹资费和利息支出。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企业的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较大,在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中,权益性投资又占最大比例,说明该企业的股权扩张较快。
2.1.3流入流出比例分析
从HTK公司的现金流量表可以看出:
经营活动中:现金流入量42698.9万元,现金流出量32349.0万元。该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流出比为1.32,表明1元的现金流出可换回1.32元现金流入。此值当然越大越好。
投资活动中:现金流入量20850.0万元,现金流出量38331.9万元。
该公司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流出比为0.74,公司投资活动引起的现金流出较大,表明公司正处于扩张时期。一般而言,处于发展时期的公司此值比较小,而衰退或缺少投资机会时此值较大。
筹资活动中:现金流入量41205.0万元,现金流出量63144.9万元。
筹资活动流入流出比为0.65,表明还款明显大于借款。如果筹资活动中现金流入系举债获得,同时也说明该公司较大程度上存在借新债还旧债的现象。
作为信息使用者,在深入掌握企业的现金流情况下,还应将流入和流出结构进行历史比较或同业比较,这样可以得到更有意义的结论。
一般而言,对于一个健康的正在成长的公司来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应为正数,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应为负数,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应是正负相间的,上述公司的现金流量基本体现了这种成长性公司的状况。
2.2比较分析05年与06年1-6月现金流量表
2.2.1现金流量表的比较分析
公司xxxx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负数,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补交了往年的应交税金,致使公司xxxx年该项现金流出大幅增加;二是公司进行了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了生产工序较长产品的产量,相应的在产品占用资金有较大增加;三是xxxx年以来部分生产原材料的价格有一定程度的上涨,对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产生了一定的压力;最后是公司为了保障将来的生产计划,而增加了一定的存货,使公司购买商品支出的现金有较大的增加。
从公司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析,公司xxxx年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产生的现金流入为496,527,784.39元;而同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为412,903,254.22元,说明公司主营业务产生的现金流入能力较去年有很大改善。另外,公司的产品结构调整今年将会逐步到位,预计今后公司的现金流量情况会逐步好转。
公司xxxx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6,851,718.58元,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xxxx年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8,540,561.25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064,629.35元,全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值为4,624,213.32元。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公司全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增加依靠筹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此外对于处于发展期的制造业公司而言,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属于正常的情况。再从公司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析,公司xxxx年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产生的现金流入为496,527,784.39元,而同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为 412,903,254.22元,这说明公司主营业务产生的现金流入能力较去年有很大的改善。综上所述,尽管公司自经营活动中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数,但随着产品结构调整的逐步完成,公司将来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情况会有所改善。xxxx年1-6月,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已得到很大的改善,xxxx年1-6月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2,531,934.57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7,570,120.14元。相信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会有进一步的改善。
公司目前面临的财务困难,主要在于负债结构不合理,短期偿债能力不足,此外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不足。xxxx年公司通过与银行的合作,适当增加长期借款的比重使上述困难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2.2.2偿债能力分析
虽然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也能反映资产的流动性或偿债能力,但这种反映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是因为真正能用于偿还债务的是现金,现金流量和债务比较可以更好地反映偿还债务的能力。
获取现金的能力是指经营现金净流入和投入资源的比值,投入资源可以是销售收入、总资产,净营运资金、净资产或流通股股权等。
销售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销售额
比如,HTK公司的销售额为27632万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1253万元,则:
销售现金比率=1253÷27632=0.045,说明每销售一元,可得到现金0.045元,该比率反映每元销售收入得到的现金流量净额,其数值越大越好。
每股营业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普通股股本
假如HTK公司普通股股本为7500万股,经营现金净流入为1253万元,则,每股营业现金流量=1253÷7500=0.167元/股
这个比率越大,说明企业进行资本支出和支付股利的能力越强,如果企业超过了0.167元/股这一限度,可能就要借款分红了。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是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现金的流入与全部资产的比值,说明企业资产产生现金的能力。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企业资产总额×100%
假定HTK公司全部资产总额为85000万元,则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1253÷85000=1.5%
如果同行业平均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为7%,说明该公司资产产生现金的能力较弱。
2.3现金流量净额的分析
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大小推断企业经营活动的有效性及净利润的质量不一定正确。
实务中,很多人习惯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大小作为分析评价企业经营活动业绩,甚至净利润质量的主要标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大小,确实与企业的经营活动业绩和所实现的净利润质量存在关联,但这种关联是不直接的,也不一定正相关(有时可能是负相关),关联度的大小则主要取决于不同企业、不同期间、不同经营活动项目的具体资金流转情况。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大小,用来分析评价企业经营活动的有效性和净利润质量的可靠性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恰当,为了说明问题,特举例如下:
例:xxxx年度,A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为1350万元,主营业务收人为14 400万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5600万元,公司没有其他业务收入和支出,也没有预收账款;主营业务成本为10 020万元,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4 630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87万元,xxxx年12月31日比xxxx年12月31日存货净增6091万元(其中付现5190万元)。
从上例,我们可以看出,A公司不但收回了xxxx年度实现营业收入所及的全部现金,而且收回了上年度应收未收的现金1 200万元,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的状况应当说是很不错的,因此,至少从销售的角度看,公司的经营活动是有效的,所实现的利润质量也比较高。可是,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却为-1687万元,也就是说公司通过1年的经营活动,不但没有赚到现金,反而拿出了1687万元用于平衡经营活动所需的资金流。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当年实现的净利润的关系。是负相关的这究竟是怎么一同事呢?通过分析xxxx年12月31日和xxxx年12月31日存货的余额,我们找到了答案:
原来公司是一家处于扩大规模过程中的花卉、苗木企业,花卉、苗木企业的特点是存货的周转期比较长。从播种到花卉、苗木上市销售所需的时间,短的需要6个月,长的则需要1-2年。如果没有足够的存货投入,公司的生产经营将难以为继。A公司xxxx年由于存货购入的现金支出比xxxx年净增了5190万元,这是导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数(比所实现的净利润少3 037万元)的主要原因。显然,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公司xxxx年所实现的净利润已经以现金方式获得了较好的回收,而且为2007年及以后年度的生产经营活动作了必要的准备。因此,从总体上说,公司xxxx年的经营活动是有效的,所实现的净利润的质量也比较高,导致公司xxxx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数的原因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的增加(由于购买存货付现引起),而不是经营活动现金流人的减少;且该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的增加是必要的,符合公司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
通过对上面例子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一个很重要的财务数据,但这个数据的具体利用,离不开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所有项目的具体考察,离不开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具体复核及对会计报表附注的具体分析。任何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其他会计信息割裂开来的做法都是不够恰当的,而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单独披露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而不加辅助说明,也会影响这一数据的利用,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还会产生误导作用。
3结论与探讨
综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现金流量表在分析企业财务状况时,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工具。在实际操作中,注意现金流量表分析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财务报表分析相结合,可以更清晰、全面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及发展趋势,了解其与同行的差距,及时发现问题,正确评价企业当前、未来的偿债能力、支付能力,以及企业当前和前期所取得的利润的质量,科学的预测企业未来财务状况,为报表使用者做出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欧阳光中. 项红周.《财务报表分析》
[2]郑兴华. 河北省廊坊市畜牧水产局
[3]刘晓庆 .《现金流量表及其相关信息的利用》
[4]陈光和.《简要合并现金流量表》
[5]陈勇鑫.《现金流量表的分析与应用》
[6]应坦胜.《偿债能力分析与应用》
[7]张林 .《刍议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分析》
[8]黄奕格 .《先进流量表财务分析的意义及结构和偿债能力分析》
[9]赵飞.《如何分析现金流量表》
[10]肖笑.《如何运用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杰爱小吃
企业财务数据的管理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财务数据分析论文,供大家参考。
论文关键词:财务报表 新会计准则 分析 公允价值
论文摘要:我国的财务 报告 体系是经过2006年会计改革以后而建立起来的,我国证券市场在规范中得到长足发展。在资本市场上处于流动状态的投资人成为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 文章 结合新会计准则的有关内容,分析了财务报表的主要变化,认为在现阶段对财务报表的分析,关键是要正确理解报表项目及其内涵的变化,要正确认识公允价值计量带来的影响,关注职业判断对报表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应对 措施 。
一、引言
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程序的组成部分。财务报表一般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其附注。财务报表不包括董事会报告、董事长陈述和 企业管理 层的评论分析以及可能列入财务报告或年度报告中的类似项目。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包括投资者、雇员、贷款人、供应商和债权人、政府及公众。他们对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要求不同。企业管理层对于编报企业的财务报表负有重要的责任。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主要是利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分析研究。
报表使用者利用财务报表有各自不同的目的,均希望从财务报表中获得对自己经济决策有帮助的信息。
(二)研究 方法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法。定性分析法主要根据企业财务报表以外有关企业所处环境、企业自身内在素质等方面情况对企业信用状况进行总体把握。定性分析法主要依赖预测人员的丰富实践 经验 以及主观的判断和分析能力,推断出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方法,属于预测分析的一种基本方法。这类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没有或不具备完整的历史资料和数据的事项。
二、新旧会计准则在财务会计报告规范方面的比较
(一)名称
旧的会计准则的名称是财务报告;新的会计准则的名称是财务会计报告。
(二)内容
旧的会计准则财务报告的内容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 说明书 ;新的会计准则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三)目标
旧的会计准则是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新的会计准则是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三、新会计准则下会计报表的定义及其分类
(一)会计报表的定义
会计报表,是会计主体对外提供的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附表、附注及财务状况变动表。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主要部分,不包括董事报告、管理分析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等列入财务报告或年度报告的资料。对外报表即指财务报表。对内报表的对称是以会计准则为规范编制的向所有者、债权人、政府和其他各方及社会公众等外部使用者披露的会计报表。
(二)会计报表的分类
财务报表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1.按服务对象可以分为对外报表和对内报表
对外报表是企业必须定期编制,定期向投资者、 财税 部门、上级主管部门等报送或按规定向社会公布的财务报表。这是一种定期的、主要的、规范化的财务报表。它要求有统一的报表格式、编制时间和指标体系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都属于对外报表。
对内报表是企业根据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而编制的,供其内部管理人员使用的财务报表。它不要求统一格式,没有统一指标体系,比如成本报表属于对内报表。
2.按报表提供信息的重要性,可以分为主表和附表
主表即主要财务报表,是指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比较全面、完整,能够基本满足各种信息需要者的不同要求的财务报表,现行的主表主要有三张: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附表即从属报表,是指对主表中不能或难以详细反映的一些重要信息所做的补充说明的报表。现行的附表主要有:利润分配表和分部报表,是利润表的附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和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是资产负债表的附表。主表和有关附表之间存在着勾稽关系,主表反映企业的主要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附表则对主表进一步补充说明。
3.按编制和报送时间分类,可以分为中期财务报表和年度财务报表
广义的中期财务报表包括月份、季度、半年期财务报表。狭义的中期财务报表仅指半年期财务报表。
年度财务报表是全面反映企业整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情况及年末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企业每年年底必须编制并报送年度财务报表。
4.按编报单位不同,分为基层财务报表和汇总财务报表
基层财务报表是由独立核算的基层单位编制的财务报表,是用以反映本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报表。
汇总财务报表是指上级和管理部门将本身的财务报表与其所属单位报送的基层报表汇总编制而成的财务报表。
5.按编报的主题不同可以分为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
个别财务报表是指在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具有控股关系的集团中,由母公司和子公司各自为主体分别单独编制的报表,用以分别反映母公司和子公司各自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合并财务报表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会计主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单独编制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由母公司综合编制的反映企业集团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资金变动情况的财务报表。
四、新准则下资产负债表的内容与分析
(一)工具
原来的短期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且有可靠公允价值的长期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的内容分别列示于“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券投资”项目中,而现在按管理层意图,分别列示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项目中。在原来流动负债项目下,新增加了“交易性金融负债”项目。
“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按公允价值计量。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而“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按摊余成本计量的。除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收益外,其余都计入其账面价值。
上述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时将其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影响了企业当期的营业利润;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时将其公允价值计入了资本公积,影响了企业当期所有者权益总额。
(二)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对于原来分别在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中核算可列报的投资性房地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
在企业首次执行《投资性房地产》准则时,企业通常应当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只有在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即有确凿证据表明其所有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才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并按计量模式变更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
上述将原来在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中核算可列报的投资性房地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将影响企业的资产结构,尤其是有大量投资性房地产在存货中核算的企业,执行新准则后,会减少企业的流动资产,降低流动比率。
(三)固定资产
原来的固定资产是按取得时的成本作为入账价值。新会计准则变化较大:固定资产入账成本应考虑预计弃置费用的因素,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的固定资产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等。
固定资产购买价款的现值应当按照各期支付的价款选择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这样会使固定资产价值增大,折旧也会增加,从而导致了利润的减少。
(四)所得税项目
我国所得税会计采用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所得税的会计核算方面贯彻了资产、负债的界限。
从资产负债角度考虑,资产的账面价值代表的是某项资产在持续持有及最终处置的一定期间内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总额,而其计税基础代表的是该期间内按照税法规定就该项资产可以税前扣除的总额,即由于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税前扣除金额之间的差额产生暂时性差异,产生可抵减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因素,减少未来期间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低于按照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产生可抵减未来期间应纳税款的方式流出企业的经济利益,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例如: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为500万元,计税基础为600万元,则企业在未来期间就该项资产可以在其自身取得经济利益的基础上多扣除150万,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会减少,应支所得税也会减少,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意味着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与负债相关的全部或部分支出可以自未来应纳税经济利益中扣除,减少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资产。反之,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该项资产未来期间产生的经济利益不能全部税前抵扣,两者之间的差额需要交税。产生应纳税暂时性的差异。例如: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为500万元,计税基础为350万元,两者之间的差额会造成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的增加,应确定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一项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则意味着就该项负债在未来期间可以在税前抵扣的金额为负数,即应在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上调增,增加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金额,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定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按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分别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
上述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都将会影响企业资产和负债的增加。
(五)所有者权益项目
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其中,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又叫留存收益。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引起股东权益增加;少数股东权益列入所有者权益引起所有者权益增加;因确认职工认股权、辞退补偿形成的负债等导致股东权益的净减少。
五、新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内容与分析
(一)新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内容
原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收支项目,在新利润表中将有关内容进行了合并,其中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则包括了原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和其他业务支出中的税金及附加。原利润表中的主营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利润项目在新利润表中被取消,增加了资产减值损失、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项目。
1.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仅考虑当前实际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份,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分子为归属普通股东的当前净利润即企业当前实现的可供普通股股东分配的净利润或应由普通股股东分担的净亏损金额;分母为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算术加权平均数即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根据当前新发行或回购的普通股股数与相应时间权数的乘积进行调整后的股数,而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和列报主要是为了避免每股收益虚增可能带来的信息误导。例如:一家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由于转换选择权的存在,这些可转换债券的利率低于正常同等条件下普通债券的利率,从而降低了融资成本,在经营业绩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相对提高了基本每股收益的金额。要求考虑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影响计算和列报稀释每股收益,就是为了能够提供一个更可比、更有用的财务指标。
2.资产减值损失
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上市公司不得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人为调节各期利润,或在前期巨额计提后大额转回,随意调节利润,也不得随意变更计提方法和计提比例。计提方法和计提比例的变动属于会计估计变更。除了存货、应收账款、可供出售的权益性工具等有确凿证据证明能够收回的资产减值允许转回外,固定资产、摊销期限明确的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等非流动资产减值不允许转回。
(二)利润表的相关分析
上述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和列报主要是为了避免每股收益虚增可能带来的信息误导;新准则规定除了存货、应收账款、可供出售的权益性工具等有确凿证据证明能够收回的资产减值允许转回外,固定资产、摊销期限明确的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等非流动资产减值不允许转回,使资产减值损失增加,从而减少了企业当期的营业利润;当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时,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从而减少成本,对利润的影响是积极的。
六、对财务报表不确定性因素的进一步分析
(一)分析公允价值的影响
公允价值的引入使会计核算与复杂的资本市场及宏观环境更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当市场利率发生变动时,资产或负债的重估价值随之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
(二)纳税方面的影响
大量公允价值在资产和负债计量中的应用,使按会计准则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更大,在资产负债表递延法下,这些差异的所得税影响将被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所得税费用。如果涉及的是递延所得税资产,还要考虑未来很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
七、应对措施
(一)熟悉和理解新会计准则的内容及其影响
在报表分析时,使用者要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结合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合理准确的评估新准则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影响。即使是有价值的上市股份公司亦是如此,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才是决定股东收益的保证。一方面,企业的价值是变动的,会计政策的变化会对当期利润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会计政策的变化影响会计政策利润,但不会影响到企业的现金流量。因此,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并不会在实质意义上改变企业的内在价值,但用公允价值反映的一些资产的新价值,可能会把投资者误导,从而引来了投资决策方面的风险。另外,在进行会计报表分析时要充分了解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要与报表的数据相结合,才能够比较准确地理解报表反映出的情况。
(二)财务比率的应用
1.财务比率的计算
由于报表的某些项目及其内涵发生了一些变化,原来的一些财务比率要有相关的数据并结合相关的附注才能够计算。比如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现金比率、资产周转率。
2.重视现金流量相关比率的应用
新会计准则施行以后,净利润和净资产对于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性将会下降,而现金流量分析的重要性将会上升。在对报表进行分析时,应重视对现金流量的分析,通过现金净流量等数据与利润指标进行比较。
结束语
本文对新旧会计准则的不同做出了比较,又分别从财务会计报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不同角度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对其产生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在设计过程中,笔者充分体会到了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工作的难度与重要性。这份工作并不是谁都可以担任的。必须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积累和 总结 ,结合相关的会计账簿认真仔细地才能做出一份可观的、有参考价值的财务会计报表,以便于参考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参考文献:
[1] 企业会计准则研究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大连:东北 财经 大学出版社,2006.
[2] 黄世忠.新会计准则的影响分析[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8(2).
[3] 范雪玲,范先国.对会计委派制的疑义[J].财会月刊,1998(10).
[4] 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人民出版社,2008:210-234.
[5] 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M].2005.
[6] 金融企业财务规则[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7] 郭建,魏晓兰.新会计准则对财务分析的影响[J].财会月刊,2007(3).
[论文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 关注科目 分析指标
[论文摘要]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其目的在于确定并提供会计报表数字中包含的各种趋势和关系,为各有关方面特别是投资者提供企业偿债能力、获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等财务信息,使报表使用者据以判断并做出相关决策,为财务决策、财务计划和财务控制提供依据。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对财务报表分析的要点进行了具体阐述。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解读
所谓财务报表分析,就是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采用科学的评价标准和适用的分析方法,遵循规范的分析程
序,通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重要指标的比较分析,从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及其经营业绩做出判断、评价和预测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主要是为信息使用人提供其需要的更为直观的信息,同时对不同的信息使用人,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也不相同。对于投资人而言,可以以分析企业的资产和盈利能力来决定是否投资;对于债权人而言,从分析贷款的风险、报酬以决定是否向企业贷款,从分析资产流动状况和盈利能力来了解其短期与长期偿债能力;对于经营者而言,为改善财务决策、经营状况、提高经营业绩进行财务分析。由于财务报表分析目的的差别,决定了不同的分析目的可能使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侧重不同的考核数据指标。
二、阅读财务报表时我们应着重关注的科目
1.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的增减关系。如果是对同一单位的同一笔金额由应收账款调整到其他应收款,则表明有操纵利润的可能。2.应收账款与长期投资的增减关系。如果对一个单位的应收账款减少而产生了对该单位的长期投资增加,且增减金额接近,则表明存在利润操纵的可能。3.待摊费用与待处理财产损失的数额。如果待摊费用与待处理财产损失数额较大,有可能存在拖延费用列入损益表的问题。4.借款、其他应收款与财务费用的比较。如果公司有对关联单位的大额其他应付款,同时财务费用较低,说明有利用关联单位降低财务费用的可能。
三、财务报表中的重点指标分析
(一)偿债能力指标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包括偿还短期和中长期债务的能力。一般而言,企业债务偿付的压力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一是一般性债务本息的偿还,如各种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和各种短期结算债务等;二是具有刚性的各种应付税款,企业必须偿付。企业偿债能力主要财务指标有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是评价企业用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能力的指标,流动比率过低,企业可能面临清偿到期债务的困难;流动比率过高,表明企业资产利用率低,存货积压,周转缓慢。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反映了企业的资产对债务的保障程度。比率越小,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一般认为资产负债率应小于50%,即负债应小于所有者权益,该比率针对不同的行业标准有所不同。
实例分析:假设上市公司A资产总额中的债权已经占了资产总额的75%,而其债权总额中,应收母公司款项就已经达到了80%以上。2000年7月,A公司的母公司由于严重的资不抵债而面临破产清算的危险。那么此时应如何对A公司存在的债权质量以及对A公司未来的影响做出评价。实例分析:A公司的债权占了资产总额的75%,而其中应收母公司款项达到80%以上,即A公司应收母公司债权超过了其总资产的75%×80%=60%。而目前A公司的母公司面临破产清算,A公司总资产的60%存在坏账风险,故其债权质量极差。
(二)获利能力指标分析。企业必须能够获利才有存在的价值,建立企业的目的是赢利,增加盈利是最具综合能力的目标。作为投资人,主要关注的是企业投资的回报率。而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关心的是企业股息、红利的发放问题,对于拥有企业控制权的投资者,则会更多地考虑如何增强企业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追求长期利益的持续、稳定增长。衡量企业获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销售毛利率和资本金利润率。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收入)指标反映每1元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成本后,能有多少钱可以用于各项期间费用和形成利润。一般来说,销售毛利率越高,反映主营业务获利能力越强,主营业务的市场竞争力越强。资本金利润率(利润总额/资本金总额)可以衡量资产的使用效益,从总体上反映投资效果。一个企业的资产获利能力如果高于社会的平均资产利润率和行业平均资产利润率,企业就会更容易的吸收投资,企业的发展就会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三)营运能力指标分析。营运能力的作用表现为对各项经济资源的价值即资产周转率与周转额的贡献上,然后通过这种作用而对增值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从这种意义上讲,营运能力不仅决定着公司的偿债能力与获利能力,而且是整个财务分析工作的核心所在。通过营运能力的分析,不但可以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也可判断其是否具有获利的能力。衡量营运能力的指标主要有流动资产周转速度指标和固定资产周转指标。其中反映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的指标有: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天数指标。前者是企业一定时期内营业收入净额同平均流动资产余额的比值,即企业本年度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后者是用时间表示的周转速度,称为平均流动资产回收期。流动资产周转率指标为正指标。一般情况下,该比率越高,表明收账迅速,账龄较短;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流动资产周转天数为反指标,一般情况下,该指标数值越低越好。反映企业固定资产周转情况的主要指标是固定资产周转率,它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收入净额同平均固定资产净值的比值,是用以衡量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的一项指标。该指标为正指标,一般情况下,该比率越高,表明以相同的固定资产完成的周转额较多,固定资产利用效果较好。
(四)发展能力指标分析。发展能力是指企业未来年度的发展前景及潜力。反映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主要有:营业收入增长率和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等。营业收入增长率是指企业本期营业收入增长额同上年营业收入总额的比率,它反映企业销售收入的增减变动情况,是评价企业成长情况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该指标若大于0,表示企业本年营业收入有所增长,指标值越高,表明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市场前景越好;该指标若小于0,表示企业产品不适销对路、质次价高、市场份额萎缩。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表明企业利润连续三年的增长情况与效益稳定的程度。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积累越多,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越强。
财务报表分析还要看报表的附注,关注企业的历史及主营业务,关注会计处理方法变更对利润的影响,分析附属企业和关联方对利润的影响,以便全面了解掌握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效果。同时会计报表分析质量也受到分析者经验与业务能力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赵梅。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及其应用之我见[J]时代经贸(中旬刊), 2007, (S3)
[2]张思菊, 陈雯娟。财务报表分析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09, (01)
现金流量财务分析毕业论文 在财务会计的学习中,我们通常需要分析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下面是关于现金流量财务分析毕业论文,欢迎阅读。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
现金流量财务分析毕业论文 在财务会计的学习中,我们通常需要分析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下面是关于现金流量财务分析毕业论文,欢迎阅读。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
浅谈企业现金流量表及其分析 财政部2006年2月发布了39项会计准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新准则正式定义现
写公允价值方面的吧,比较简单。我这里有一篇8000多字的,到时候可以送给你参考。
【论文关键词】现金流量表;财务信息;分析研究【论文摘要】现金流量表已成为世界上通行的重要会计报表之一,笔者就如何根据现金流量表利用比率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