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38

sherilyxia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古代汉语毕业论文研究意义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西兰花007

已采纳

墨子德育思想对大学生品质养成教育的启示[摘要]墨子德育思想的核心是“兼爱”与“相利”。这些思想与儒家思想有着明显的区别,在当代大学生品质养成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在教育方法方面,墨子的实践示范方法和环境渗透的管理方法也很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墨子;德育;启示 [作者简介]方钫妍,华南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讲师,硕士,广东广州510006 [中图分类号]B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6-0148-03 墨子是我国先秦时期具有较大影响的重要思想家和教育家,由墨子所创的墨家学派,在先秦时与儒家并称显学,《韩非子·显学》日:“世之显学,儒墨也。”墨子认为凡是能够实现“兼爱相利”的人便是具有高尚品行的人。他赞赏“兼士”而反对“别士”,认为“兼爱”与“相利”是联系在一起的道德要求。从“兼爱相利”的品德扩展开来,道德境界再上一个台阶,墨子又提倡“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 一、墨子的德育思想及启示 概括来说,墨子的道德含义,主要为兼爱与相利两个方面。众说周知,孔子的道德含义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己不所欲,勿施于人”,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由此可见墨子的道德观与孔子的儒家思想有着明显的区别,具有独特的价值,可以在大学生品质养成教育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一)“兼爱”思想 “兼爱”是墨子道德思想的核心。它包含两个基本的内涵。一是视人若已,爱人若爱己。墨子说:“爱人若爱其人,视父兄与君若其身,视人之室若其室,视人身若其身,视人家若其家,视人国若其国。”二是爱另Ⅱ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墨子以孝子尽孝道为例,指出:“吾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后期墨家概括为:“有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为什么“兼爱”?墨子以求因的方法,对“不相爱”的后果作了分析,他认为:天下一切祸害的根源“起不相爱”。“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悔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为什么不相爱?墨子认为:凡“不相爱”均产生于人类自私性的放纵。他说:“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而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而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那么人怎样才会首先放弃个人的私欲而爱他人呢?墨子提出,应以“三表”为准绳,:AA的行为结果是否符合“兴利除害”的道德效果论出发。他认为:“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与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相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然则崇此害亦何用生哉。”也就是说,当社会公利受到损害,社会公德失范,就谈不上私利的满足,更谈不上建立一个理想的、和平的社会共同体。 在现代,我们可以理解“兼爱”是一种人本主义思想。首先,墨子认为“兼爱”是社会层面的要求。就是说,应当不分厚薄亲疏,都施以同样的爱,不但要爱一切人,而且要给一切人同等的爱。其次,墨子认为“兼爱”亦是感情层面的要求,强调人们相互地、平等地爱,己与人双方都要承担“爱”的义务,也都享有“被爱”的权利。如果人人都能将别人的身体、家庭、国家当作自己的一样认真对待,那么这个社会就不会有不孝不义不忠之事。这里,墨子体现出理想主义的一面,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呼吁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我—你”关系,打破当时的“他一我”关系,突破了儒家尊尊、亲亲的一面。但在以家庭为社会基础的国家中,爱是有层次和等差的,无差等的泛爱在现实中是无法实现的,墨子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爱的差别性和等级性,这是他的历史局限。 墨子的“兼爱”思想是实现人与人之间诚信友爱的社会根基,对加强当代大学生品质养成教育很有启示。当前大学生群体存在着不少令人担忧的社会现象,如有的人际关系脆弱,群体性对抗事件时有发生,有的处处表现唯我独尊,对他人缺乏同情和关心。针对这些现象,德育工作者应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遵循“视人若已”换位思考的原则,切忌以自我为中心,从而更好地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同时,要关心弱势群体,建立普爱原则。目前社会上存在大量的多构态的弱势群体,即使仅在高校中也存在诸如贫困生、综合素质比较低的学生、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学校有责任借鉴墨子的“兼爱”思想,引导大学生关心帮助身边的弱势群体,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从而将这些学生同样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他们在校园这个环境中得到应有的尊重。 (二)“相利”思想 墨子是先秦诸子中唯一直截了当地大谈功利的人,他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作为墨家集团的奋斗目标。墨子以利人作为道德评价的标准,要求人们“兼相爱,交相利”,提倡“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倡导“有道相教”,认为叫人耕织者,教天下以义者,强说人者,其功劳和贡献非常多。他还主张“义利统一”,“合其志功而观焉”,即从动机和效果两个方面评价人们的道德行为。这些思想是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实质的。 墨子所言之功利和杨朱的“为我”大相径庭。他所说的利不是利己而是普天同利,所追求的不是一己之私而是大众之利。“利”包含着十分广泛的内容,只要能使人喜欢的事物,都可以归入利的范畴。但由于墨家代表当时手工业小生产者的利益,他们劳动和生活简单、实在、朴素而不尚繁琐、虚浮、奢华,墨子本人也过着“量腹而食,度身而衣”的生活。因此“诸如衣食、舟车、住宿、工艺品等物质材料才是墨家之利的重要内容”。所以说,墨家所言之“利”非常朴素具体,以“实在”合于“民用”为主体,其实质为天下百姓人民大众之“利”。 [1] [2] 下一页 本文选自591论文网591LW

305 评论

美梦似路长!

汉语,又称中文、汉文,其他名称有国文、国语、华文、华语、唐文、中国语,普通话,还有唐话、中国话等俗称。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分析语,有声调。汉语的文字系统汉字是一种意音文字,表意的同时也具一定的表音功能。汉语包含书面语以及口语两部分。古代书面汉语称为文言文,现代书面汉语一般指现代标准汉语。现代汉语方言众多,某些方言的口语之间差异较大,而书面语相对统一。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方言情况复杂。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是至今仍通用的使用语言时间最长的语言。汉语的历史演变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汉语的书写系统——汉字,非表音文字,不能如表音文字那样直接知道同一个字历史上的发音。幸运的是,在汉字(特别是形声字)、诗歌的韵律以及对外国名人的翻译中可以找到有效的信息。

144 评论

yyh心随我动

265205894098489484

259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古代汉语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有关语言的专业,其对语言文字的修养及其能力也是相对较高的。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汉语言文学的毕业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重视汉

    仟木源家居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古代汉语平仄研究3500字论文

    其实很简单,汉语有四个声调(实际上八个,每个还分阴阳),平(平调)、上(升调)、去(降调)、入(短调)。上去入都“不平”,所以统称为仄。现代由于历史原因,普通话

    微笑面对一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古代汉语多义词研究论文

    一、文字部分 《说文》部首的文化学研究(贝部研究、女部、玉部) 《说文》部首研究 《说文》省声研究 《说文》中农业文化探讨 《说文》重文研究 《说文

    小黑君kk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古代汉语词汇研究论文选题意义

    古代汉语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古代汉语词汇教学是古代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古汉语论文,供大家参考。 古代汉语戏剧文学教学【1】

    花花洒洒洒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古代汉语毕业论文自述

    为啥选古代汉语啊,好难写呢!我也是和你一样,中文系的,写古代汉语很费时间和脑力,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哦。选题确实是要选细的,越细越好,我觉得你可以研究古代各地方言,

    鸡汁小笼包包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