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陶瓷
生活中的数学“对我来说什么都可以变成数学。”数学家笛卡儿曾这样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我国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华罗庚也曾下过这样的结论。的确,正如两位前辈所说,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的脚步无处不在。 2006年已经接近尾声了,迎面而来的是新的一年——2007年。行走在繁华的大街上,随处可见商家打出的“满400送400”,“满300送300”的促销招牌。“这真实惠!”消费者们蜂拥而至,商场里人山人海,抢购成风。此情此景,真让人以为回到了物资短缺的年代。实际上商家心里早打好了如意算盘。俗话说:只有买亏,没有卖亏,“满400送400元券”只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其中暗藏着数学问题,暗藏着商业机密,暗藏着许多玄机。 去年,我们一家三口,也在新年之际在商场里“血拼”,当时是满400送400元券。我们先用980元买了一件苹果牌的皮夹克给爸爸,送来了800元购物券。我们并没有过分浪费,花了300元券买了一件298元藏青色的李宁牌棉袄,又用剩下的500元券中的488买了一件太子龙男装(由于是购物券,不设找零)。到底便宜了多少?298+488+980=1766(元)——这是原来不打折时需要花的钱。980/1776,所打的折扣大约是五五折。 我的姑姑和姑夫从前也做过服装生意,我对服装的进货成本与销售价的关系也有些了解。服装的进价一般只占建议零售价的20%~30%。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商场促销力度越来越大,为了保持利润,商家或厂家还不断地把衣服的建议零售价标高。就如前几天在电视中看见的一位消费者所说,某一品牌同一款式的一条尼料的裤子,三年前建议零售价还只是299元,今年标价变成了999元。这么一算,进价大概只有商场里售价的10%~20%。就算打了五五折,商家还稳赚三至五成的毛利。 广告,广告,便是广而告之。许多人一窝蜂似的赶来抢购、血拼,商场的人流量多了,商品销售量也快速增长。就按人流量是平时的三倍算,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数学问题。假设平时人流量少时,一件商品按8折销售。8折减去进价2折,标价部分的6成就成了毛利。虽然现在“满400送400元券”时同一件商品可能只赚三至五成,但销量起码是平时的三倍以上。就按三成毛利和三倍销量来计算,3×3=9,与平时的6成毛利相比,一天能多赚50%。虽说这样卖每件单位毛利率有所下降,毛利额却因销售量的增加而增长,更因大量销售而加快了资金周转,带来额外的收益。 商品标价和促销中有数学,购物消费中有数学,装修房子有数学,织毛衣中有数学……总而言之,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
王大锤哇
一、操作中学习———主动体验
操作中学习,或称做中学,是着重寻找解决问题过程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探索和研究的活动,是一名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历程.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指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方法是做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做中学不仅是个体的学习过程,也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数学活动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学生只有在自己亲自动手探索的过程中,才能对物质材料有充分的感知和兴趣,才能对材料有所发现和疑问.数学探究的意义正在于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操作、体验与思考的过程。
例如苏教版一年级“认钟表”一课,我就把认钟面改为做钟面,小组合作来完成.我准备了学具,每个小组都有一个硬纸片,印好时针与分针,一个圆周,里面有12个均分的点.我让4人小组合作,组长安排,做个钟面.合作开始了,只见有人剪时针,有人剪分针,有人剪外形,有人写数字,组装成了一个钟面.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了解了钟面有时针、分针和秒针,明白了钟面上有12个数字,均匀地分割了整个钟面.学会了你做一部分,我做一部分,再整合成一个钟面的合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知识的渗透,也有合作中人际关系的处理,学会在小组中发表见解和倾听小组同学的意见.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操作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它应该是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着的,能让他们亲手接触、亲自动手的事情记忆会更深刻.操作学习中和同伴的交流也会更加自由,而同伴或老师的不同看法和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能促进学生不断思考,完善自己的想法或建构新策略
.因此我们应给学生更多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来经历数学,例如可以通过制作长方体、正方体等感知几何图形,通过剪纸学习对称,通过制作年历感知和学习年、月、日的相关概念等.操作中学习,能帮助学生更深刻主动地经历数学,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二、生活中学习———经验迁移
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小学数学教育理应回归到儿童的生活中去.荷兰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必须植根于生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我们不妨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实例,把学习与儿童自己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处处与生活同在.同时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他们在学校之内、之外都做些什么事情,对什么比较感兴趣.
1.在生活中发现数学
让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在生活中经历“数学发现”,会使抽象的数学变得通俗易懂,让课本上的“数学”和孩子们变得更加贴近,使学生们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数学,会发现一些新的数学内容.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也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如教室排列的座位、体育课上的队列、本教室在学校各个教室中的相对位置等;生活中到处可见的几何形体,门、柱子、柜子、各种球等;人们生活中的吃穿住行包含着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假如能把这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搬进课堂,学生们就会感到非常真实、有趣,同时学生们也会充分地认识到数学并非枯燥无味,会感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生活中的数学发现不仅是一种数学学习的“预习”或者“复习”,它更是数学知识建构的桥梁.如寻找生活中的几何图形,联系生活中实际事物的过程使几何表象更加清楚,有利于建立对应的几何概念.
2.在生活中解决问题
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目的.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源于生活,课本上的数学知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蓝本.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使得单一的数学练习更富有现实意义,也更加有综合性,可以说是更多地还原了数学的本质.如让学生记录自己和家人的一次超市购物过程:买了哪些东西,单价多少,每种物品花了多少钱,总共花了多少,什么东西最贵/便宜,吃的物品有几种,用的有几种,等等.这样一个过程涵盖了多个数学知识点,不仅是加减乘除的练习,也是统计等概念的渗透.另外,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计算家里一年的`水电费,了解水电费的计费方式;记录并计算出行、旅游的交通费用;学习比例时,将自己家房屋结构平面图画出来;学习平均数,可以统计班级各科考试的平均分等.如下面两道题就是很好地利用生活资源来进行数学学习的案例:
(1)在下面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单位、数或词语填在横线上.你的身高是138(米、分米、厘米),体重是36(吨、千克、克),你每天步行去上学从家到学校要走20(时、秒、分),你每分钟走50(千米、分米、米),你的家到学校有(100、1000)米,来回一趟要走2(千米、分米、米).如果学校8:45上课,你8:30离家去上学,你(一定、可能、不可能)会迟到,因为.
(2)请你计算一下你家客厅的面积.如果客厅用边长为5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设需要多少块?
3.在生活中养成数学眼光
在新课程中体现了这样一种理念:学生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掌握,或者是学生解决习题的能力,我们同时也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尝试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生活.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地提出问题,不会恰当地提出问题,数学就会枯竭.使学生从小就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是把数学学习更多的内化为学生的一种主动意识,这是我们不能遗忘的一项数学教学任务.
数学本身是一门抽象的科学,小学生由于自己的生活经验的缺乏会觉得数学离自己很遥远,很陌生.当我们把数学学习的方式变成有趣的情境、可以动手操作的实物,或他们所熟悉的生活情节和事物,让他们在经历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成就感,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每天的生活中之后,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就能以更轻松和喜欢的态度参与、建构、获得提升.
注册不太麻烦
前天下午,我做完作业后,坐在窗前看书。看着看着,我发现乌云密布,天色渐渐暗了,像锅底一样。我推开家门,跑了出去。只见空中电闪雷鸣,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倾盆大雨,豆粒般的雨点打在我的脸上,就像刀割一样。我跑回家,把敞开的窗户关上后,才想到:妈妈没有多穿衣服,会很冷,雨下得这么大,她又没带伞,会被雨淋湿了,回来肯定成“落汤鸡”了。每当下雨时,我在学校大厅避雨,走来走去,心急如焚,可是,我刚要冲进雨幕时,却朦胧地看见一个面容憔悴的阿姨,听见一声温柔的声音:孩子,妈妈来晚了,我们回家吧!这时,我才发现她是我的妈妈。路上,妈妈把伞撑开,打在我的头上,她淋着雨,我让妈妈也打上伞,可是妈妈很‘倔强’……这时,我发现妈妈的两鬓又增添了许多银丝……想到这里,我决定要给妈妈温暖——给她送厚衣服和雨衣。我准备好后,便去妈妈单位门口等着。我看见别的叔叔阿姨有的打着伞,高兴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有的没带伞,急匆匆地往家赶。厂子里空荡荡的,加上打雷的声音,我有些害怕了。焦急地说我:“怎么看不到妈妈出来呀?”我心里想:妈妈该不会是留在厂里加班了吧?不会的,我一个人在家,妈妈不可能不回来。我等了20分钟,就抓耳挠腮,心里非常着急,于是,我就去妈妈的办公室了。我透过细细的门缝,看到了慈祥的妈妈目不转睛地盯在那一篇篇论文上,我心里想:妈妈太辛苦了,把心血都花在了工作上,居然忘了回家。我已经摆好了口形,就差发出声音了,可我停住了,是怕影响妈妈工作。于是,我一声不响地站在门外等候着。等妈妈干完活儿后,已经6:20了。她走出办公室,发现了我,我高兴地看着妈妈,赶紧说:“妈妈,今天下着倾盆大雨,您只穿了一件T恤衫,我给您带了厚衣服和伞,我们回家吧!”妈妈看着天真幼稚的我,笑了,并且挺惊讶,说:“谢谢你,孩子。你是一个关心父母的好孩子……”我们一边走一边说。路上,我感觉到妈妈高兴地哭了。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很多,我以后还会做更多有意义的事,回报父母的爱。
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了,回首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欢笑,有悲伤有成功也有失败。进入大学以来,我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自我的全面发展为努力方向,一直严
我有一本书电子版的 《数学的美》吴振奎 写的,次数比较系统介绍数学美。徐利治先生的书也不错 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数学奇异美现在正在写着呢。不要忘记给我加分
《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园课程的整合》 【摘 要】主题教育活动打破了学科领域之间的界限,使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促进了幼儿园课程的整合。主题教育活动设计中
毕业论文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你知道本科数学论文题目都有哪些吗?接下来我为你推荐本科数学毕业论文
第一页写作者信息(包括作品名称,作者姓名等),第二页先写标题,再写摘要,关键词,然后是正文,结尾注明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