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fect颜
多灾多难的中国近代史1840年,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获取更多财富,借由林则徐虎门销烟,发动鸦片战争。这场标志着中国百年屈辱史的开端的战争,导致林则徐被罢免;签订了中国第一份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政府财政负担,使本就生活艰苦的老百姓更是生不如死;开放五处通商口岸,打开中国沿海门户,使得西方国家的商品大量倾销,破坏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协定关税。鸦片战争是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是中国多灾多难的近代史的血色开端。列强的欲望是填不满的。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隔不远,又一场血腥风暴像中国袭来。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浩浩荡荡的进入了北京城,将圆明园付之一炬,大量珍宝被抢走,而且签订的《天津条约》同意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十几处通商口岸。随之英法联军有逼迫清政府签下了《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了。列强放肆的笑容背后,是中国百姓食不饱腹的生活。随后的甲午中日战争更是一场血与泪的悲歌。1894甲午中日战争,黄海大战中,管带邓世昌用船去撞击日本军舰,后与船同眠与海底;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国被迫签定《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极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 ,重庆, 苏州 ,杭州为通商口岸;许日本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此时,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列强势力深入内地,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中国的灾难时到达最为悲壮的顶峰。中国,流着血哀嚎着,一个古老的文明古国,危在旦夕。中国人民是有血性的。义和团的众将士,赤手空拳的冲向列强的枪林弹雨,虽然愚昧,但是你不得不为他们的大无畏精神所感动。真是这样震撼人心的反帝运动,招致了有一场风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侵略者进入紫禁城,坐在了皇帝的宝座上,与此同时,慈禧带着光绪逃到了山西。清政府与侵略者签定了《辛丑条约》——赔白银4.5 亿两,本息共计9.8亿两;以中国的关税和盐税作抵押,中国税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国控制;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 使馆界 ”,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拆毁北京至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与列强“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这张战争标志着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镇压人民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yuyanyanbobo
战争与和平是相伴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始终的一对孪生姐妹,人类社会有多久,战争就存在了多少年。战争中孕育着和平,和平中又潜伏着战争。一.关于战争古往今来,铭刻在人们的意识中印象最深的往往是世界的征服者;有许多大人物是因为战争而铸就不朽之名;辉煌的历史多是在战争时期或是达到了顶峰,或是化为废墟;………对于战争,不同的人都各自有着自己认为最合适的解释。英国17世纪哲学家霍布斯认为:战争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自然状态,他就像人体的疾病一样,偶尔要发一发,以去处痼疾,协调身体。二战风云人物巴顿坚定地认为:战争是人类所能参加的最为壮观的竞赛,战争会造就英雄豪杰,会荡涤一切污泥浊水。甚至一位科学家曾讲到:“我不知第三次世界大战用什么武器来打,但我知道第四次,那一定是用石头和棍棒。”在众多人的眼中,战争是一种灾难,是可怕的,是万恶之源。它杀戮无辜人民,抢掠他人财物,毁坏繁荣城市,抹去地球上那历尽沧桑,日积月累起来的文明。然而,什么是战争?为什么会有战争?战争的本质又是什么?对这几个问题,上述的三种人物,因个人思想原因或客观条件制约,都没能准确而合理地给予解释。直到卡尔·冯·克劳塞维茨高声地吼到:“整个民族的战争,特别是文明民族的战争,总是在某种政治形势下发生的,而且只能是某种政治动机引起的。政治贯穿于整个战争行动中,并在战争中起作用的各种力量所允许的范围内对战争不断发生影响。”“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如果说战争有特殊的地方,那只是它的手段特殊而已。”他在著作中所提出的“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手段的继续”这一至理名言,揭示了战争的本质,还原了战争的本来面目。回顾历史,不难发现:越接近现代,战争则越像克劳塞维茨所说的那样。从最初远古人类因个人、部落利益而战,逐渐发展到为一个国家、一个共同体而战,甚至席卷全球,形成世界级的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究其原因不过就是两大军事集团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起的,一方是新崛起的势力,想坐上霸主地位;另一方是老霸主,想极力保住原有地位。又因为在当时,国际和谈等手段并不流行,本来经过和谈或许就能解决的政治问题,最终以塞尔维亚青年的一声枪响而爆发。从而造成1000万人死亡,3400多亿美元的损失。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继续,又造成5000万人死亡,1.1万亿美元的损失。而此后的四次中东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则是大国因政治、经济利益去控制、指挥小国去攻打小国,甚至直接出兵的政治手段。由此可见,战争的的确确是政治手段的一种延续。然而在战争实施过程中,战争手段日益扩大化、丰富化,逐渐显现出超信息化、高科技化、隐蔽化以及局部化等特征。有资料显示,美国正采取实际行动,有计划地落实其独霸太空的图谋。俄罗斯也在加紧研制自己的太空装备,声称在2008年前做好太空战准备。虽然战争有时会在客观上刺激科学的进步、生产的扩大,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显而易见的,人们对战争的恐惧和憎恨从来都没有改变过,制止战争,保持和平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呼唤。二. 艰难的和平之路每当战争一开始,总会有一种力量阻止它,直至战争隐退,它才显现,那就是和平。现代世界,维护和平主要是靠国际间相互达成的法规,以及由多数国家组成的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即联合国安理会。近代战争公约是从海牙公约开始的。海牙公约,即“海牙法规”,是1899年和1907年两次海牙和平会议所通过的13个公约和一些声明文件的总称。主要是限制作战手段或作战方法。1928年生效的日内瓦议定书,全称是《禁止在战争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气体和细菌作战方法的议定书》,在法律上禁止使用化学和细菌武器。1929年生效的非战公约在国际法上,特别是在确定侵略战争为非法方面,是最重要的法律根据。特别是1979年,《埃以和约》的签定,结束了埃以两国30多年的战争状态,把世界和平又向前推了一步。199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全面禁止核实验条约》把国际裁军与军控推向一个高潮。2000年,韩朝两国领导人会晤,进一步推动了朝鲜半岛的缓和进程。这一系列的公约和行动,似乎都在预示着:世界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然而,战争危险依然存在,小规模的战争也时有发生。世界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战争并存的局面。为什么会这样呢?一方面,个别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而一些国家和地区随着旧的格局被打破,地区间种种矛盾突现,战争不可避免。另一方面,由于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政治具有独立性及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故而无法从根源上消除战争。再一方面,战争与和平本身就是统一的。在和平中走向战争,在战争中走向和平。1917年的平安夜,打了近10个小时的英德军队全部放下武器,手牵手,高高兴兴地开了一个“篝火晚会”,虽然他们明天仍要拿起武器相互拼杀。余 言既然战争是无法从根源上避免,我们要做的,也是唯一能做的是:在国内,努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在国际上扩大和平势力,以尽量减少战争的爆发。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消除意识隔膜,不论是何种国家体制,都应亲如兄弟姐妹般团结起来。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正如约翰·堂恩所说的:“谁都不是孤岛,自成一体;每个人都是那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如果海浪冲刷掉一个土块,一个海角,世界就少了一点;如果你朋友或你自己的庄园被冲掉,也是如此。任何人的死亡都使我受到损失,因为我包孕在人类之中。所以别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它为你敲响。”因为珍爱和平,我们回首战争也正是由于对那该死的战争的回顾,我们才更应该珍爱这来之不易的和平。要和平不要战争战争永远是残酷的.再完美的战争,也有它致命的缺陷----总会有人因为战争而离开.看看近代的中国,南京大屠杀,那悲惨的一幕幕,相信作为中国人的我们还历历在目吧.1973年冬, 侵华日军蓄意制造了惨绝人寰、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30多万百姓惨遭杀害,数以万计妇女横遭强暴,日军的暴行比二战中纳粹屠杀犹太人更加残忍。尽管铁证如山,但近年来,日本国内不断发生妄图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事件。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战争所带来的后果,它是悲壮的,是令人愤奋不平的.想到了南京大屠杀,那我们是否还应该想想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当犹太人被纳粹活埋时,痛苦便伴随着他们,战争带来了什么,带来了更多的无奈,更多的痛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波兰人曾在24个地点对犹太人进行了至少30次屠杀,杀害了上千名犹太人。二战前,波兰共有350万犹太人,其中大约有300万人死于纳粹的大屠杀,目前波兰的犹太人仅有约2万人。许多波兰人一直都认为他们是纳粹的受害者,对于自己的同胞曾屠杀犹太人的说法难以接受。当这些战争所带来的恶梦已慢慢开始随着时间逝去,新的恶梦又突如其来地爆发了.美国与伊拉克的战争又带来了更多的无奈,美国士兵虐待战俘,更是令人胆寒.据报道,美军用来虐待战俘的方式至少有20种之多,其行为的非人道性和恶劣程度骇人听闻,令人发指。用美国陆军的一份内部调查报告的话说,这是一些“残忍、无耻、下流的虐待犯人行为”。不仅如此,对此事件负有不容推卸责任的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还透露说,现在已经揭露出来的虐俘情况只是一部分,还有更多的照片和录像带,可能使这场丑闻变得更加严重。有报道说,这里还有凶杀、强奸等明显的犯罪行为。诸多的战争带来了诸多的恶梦,可我们想要的是和平,只是和平,只有和平.当我们生活在现代,我们更应该珍惜和平,维护和平.
品名暂无
你自己得选择一个主题啊,,如果你只是应付的话,就选择一个大众化的题目,世界近代史的话,大众的可以是世界的发现与世界市场还可以是其他的,。如果想另类点,可以走科技史,从不同的层面分析世界近代历史
楠辉之恋
所谓“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性质: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发生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被认为是中国现代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思想源头。它 新民主主义革命[1]的直接起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在巴黎举行的讨论战后问题的国际会议。参加的有英、法、美、日、意等二十七国,苏俄未参加。会议名义上是拟定对德和约、建立战后世界和平,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宰割战败国、重新瓜分势力范围。中国是战胜国之一,代表团由北京和广州派官员联合组成,有北京外交总长陆征祥、驻英公使施肇基、驻美公使顾维钧、驻比公使魏宸组及广州的王正廷等。会上中国代表向会议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取消中日“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德国在山东占有的各项权利等要求。但会议被英、美、法等国所操纵,不在乎中国的合理要求,只将山东问题列入会议讨论。和会最后签定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其主要内容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如何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该约第156、157、158条中,规定把德国在山东侵占的全部权益“让与日本”,从而遭到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强烈的爱国主义导致了这场由学生发起进而发展到全国各阶层的抗议运动。它同时引发了各种新思潮进入中国,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21年,毛泽东等12 人代表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经历了北伐战争(1924-1927年)、土地革命战争(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和全国解放战争(1945-1949年)四个历史阶段。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赢得了抗战胜利。但1945年,国民党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经过三年解放战争,最终于1949年推翻了国民党政府。历史条件国际环境 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世界已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这就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国际环境。这是转变的时代条件。经济条件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欧美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互相厮杀无暇顾及中国,且欧战各国需从中国进口原材料和农产品等因素的影响,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政治条件 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及欧战结束后的外资企业的增加,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也随之壮大;到了五四运动后期,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工人阶级的壮大,开始形成为一支强大的、最富有革命性的新的社会力量。思想条件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民主主义思想的深入;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的爆发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深入传播。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这个转变的转折点,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编辑本段指导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 新民主主义理论科学地回答了中国革命的性质问题,以独创性的内容和鲜明的中国特色,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突破了世界近代史上的革命要么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要么是社会主义革命两种模式,创造了第三种革命类型,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落后国家,无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新课题;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以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国家为中间站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构想,解决了经济落后国家在夺取政权后,如何建设新国家,创造条件,以最小的代价和平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难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论和革命转变论。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如何进行共产主义运动,如何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为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架起一座桥梁,打开一个通道。编辑本段性质 无产阶级领导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无产阶级将“三民主义”取代的革命斗争,也是中国社会制度倒退的象征。编辑本段革命对象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其中,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是最主要的革命对象。官僚资本指四大家族及军阀控制的资本。编辑本段胜利法宝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 1.统一战线 2.武装斗争 3.党的建设历史意义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首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数千年来,中国的历史是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近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又凭借坚船利炮,把中国一步步拖入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但是却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中国人民为了自由、民主、独立和统一整整奋斗了一个世纪,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此,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国际影响 其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使帝国主义殖民制度遭到一次致命的打击,从而大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中国从帝国主义统治的后方基地变成了反帝斗争的前哨阵地,大大增强了世界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的力量。中国革命的胜利,大大激励了许多类似中国这样遭到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剥削压迫的国家的人民,增强了他们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它对国际局势的发展和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也具有深刻而久远的影响。推翻三座大山 最后,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自鸦片战争以来,无数志士仁人前赴后继为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而奋斗,但都未能取得革命的成功。只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下,中国人民才顺利地推翻了三座大山在旧中国的统治。由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被公认为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毛泽东同志被公认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思想被公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总结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所形成的这些基本结论,成为中国人民的巨大精神财富。编辑本段基本经验正确方向 首先,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是由于她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向。这是党的一条最基本的经验。自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近80年的时间内,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从来都是没有停止过的。但是,中国人民没有什么思想武器来抵御帝国主义,只是在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为传播起来,中国人民才有了新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它的生命力正是在于它是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在于它能够在实践中为人们认识真理开辟道路。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独立自主地来思考和解决中国的问题,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成功地使其具有了为中国人民所理解接受和喜闻乐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形式。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深深地扎下根来,并被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转化为对中国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伟大的物质力量。可以说,没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就不会有中国革命的胜利。正确的领导 其次,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时刻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的先进政党的坚强领导。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并且把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任何反动势力也没有可能战胜的伟大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尽管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也经历过重重的挫折,走了许多弯路,但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依据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所得出的一个科学的结论,是他们基于自己的切身体会所确认的伟大真理。广泛统一战线 再次,建立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对象是极其残暴和凶恶的,同时,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人口的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因此,无产阶级如果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争取和联合广大的中间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信这一点,并且坚持了在革命统一战线中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原则,从而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下,把全国各族和各阶层人民紧密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历尽千辛万苦,战胜了许多艰难险阻,最终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另外一条重要的经验。历史必然 最后,在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必然。在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曾经实验过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但是,它们最终都失败了。事实证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就是因为以人民民主代替了资产阶级民主,以人民共和国代替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正如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28年来的经验时,所指出的:“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我们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民主专政这个武器,团结全国除了反动派以外的一切人,稳步地走到目的地”。这是对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革命斗争经验的深刻总结。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封建制度与神权政治的来源PASSANT520 罗马帝国衰微之际,基督教会的势力却正在增长。教会大体按照罗马的行政区划,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逐级管
多灾多难的中国近代史1840年,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获取更多财富,借由林则徐虎门销烟,发动鸦片战争。这场标志着中国百年屈辱史的开端的战争,导致林则徐被罢免;签
中国近代史论文选题有哪些。1、蒋介石对付其他政敌的法宝为什么对付不了共产党和红军?2、张学良为何不战而放弃东北?3、平型关大捷真相。4、张治中:揭开八一三淞沪抗
在最近将近三十年的时间中,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与其他人文科学的学科一样,学术上的发展是巨大的。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古代文学史论文参考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939年经济危机的起因过程有哪些错误以及影响后果。看起来有些广泛,但是因为时代较近,题型较为经典,所以资料很好搜集。如果你不熟悉经济,你可以选政治话题,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