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97

journeyjasm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天津工人报的投稿邮箱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长虹饮练

已采纳

张浩

当最后一枚果子离开枝头,冬,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走来了,狰狞的北风吹瘦了草木,吹瘦了田野,吹瘦了小溪,也在我心上翻涌淌过。

在我的记忆中,冬天是真正属于雪的。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就深深地恋上了雪,或许是那个起身推窗,满眼,抑或是第一次被雪球击中面颊,却是稚笑声声,忘记了身在何处的那个午后。

每当我想起雪的时候,记忆里都是浪漫的洁白,且一点一点漫向记忆之外,漫上书桌,漫上窗棂,漫上街道,漫上古老而朴素的故园……

我在江南见过雪。江南的冬天,虽寒还暖。江南的雪,没有北方来得凛冽豪爽。江南的雪,正如江南的女子,温婉动人,清新脱俗又纤巧伶俐。江南的雪,一瓣瓣款款而下,如琼花轻扬,如千蝶群舞,又如情侣耳畔密语,悄无声息。委婉地融入林下苔藓和草地,迫不及待融入了江南的山水,没落入水乡的泥土,高高低低浓浓稀稀地点缀在景色里,将枯燥的冬日装点得圣洁美丽起来。

我在大山里见过雪。绵延的山脉像一条银色的巨龙,盘旋着优美的舞姿,凝聚着冬的严寒和魅力。山中的每一片林木,每一丛枯草,都挂满了雪花,像披上了一层白色的银装,看不到一点绿色。那些奇形怪状的石头,若飞禽走兽,如翁妇孩童,或卧或立,或远眺或沉思,启发无限遐想。连绵起伏的山峦,在雪的覆盖下聚集起来,以致天与山,山与雪,山与山,雪与雪,都融为一体,一眼望不尽的绵延,不是知是山,还是雪?

我在唐诗宋韵里见过雪,在李白、杜甫、柳宗元、李清照、周邦彦、苏东坡的诗文里见过雪。“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诗文中的雪,或文静、或空灵、或俏皮、或沉寂、或冷艳、或含蓄、或猛烈,读着这些诗句,我感觉一步步返回了古代,沿着诗中的白雪小径,又一步一步走进时间深处的故园。

每一年冬天,故乡总会落下几场大雪。故乡的雪,那是怎样的一种洁白啊,让人联想起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空旷明净,联想起雪上空留马行处的超然空寂。雪盖满在屋顶上,铺展在道路上,洒满在田野里。漫天飞舞的雪花,像是无数幼小而不可名状的生命,在苍茫的天空中颤动、沉浮、荡漾。如棉絮,似鹅毛,朦胧一片,不一会儿,大地一片苍茫,笼罩在一片银白的世界里。

雪后的故园,显得格外寂静,修长的冰凌流苏一样垂在屋檐,透明耀眼,犹如晶莹的果实结在树梢。站在故园的村口,远处原野白花花一片,干净清爽的土地,一如被洗过的思绪一样。近处,低矮错落的房屋着了银装,附近的草垛戴上了白帽,那些依风撒欢的炊烟,升腾着、缠绕着对乡村不尽的 情感 ,看见这雪,心底便涌起一股亲切。

故乡的人换了一代又一代,雪下了一场又一场。故园的冬天,依然力守着它最原初的记忆——像一朵雪莲洁白出尘,朴素、纯洁和自然。

我想,尘世如诗,都该如雪花一样冰清玉洁,浑然纯净……

作者简介:

张浩 ,铁路工人,一个诗歌爱好者。有诗歌见于《天津诗人》《天津工人报》《文学青年》《大西北诗人》《风沙诗刊》《清远日报》《吴江日报》《松江报》《兵团日报》等报刊,以及文学网络平台。

《巴蜀文学》出品

主编:笔墨舒卷

达州广播电视报(达州新报)《凤凰楼》副刊选稿基地。

凡在“巴蜀文学”平台上同期阅读量较高优质稿件,将被达州广播电视报刊用。

投稿邮箱:

301 评论

我是基里连科

熊松

母亲和别的母亲一样,是一个平凡的人。

母亲也是家里的勇士。在得知母亲的病情后,我终于有勇气提笔写一写我的母亲。可是,母亲躺在病床上,时日无多。这也是我36年来,自己有意识地主动去陪伴她的日子。可是一切已经太晚了,属于我们共同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到现在才体会到那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没有了欢声笑语,只有强颜欢笑,只有后悔和那无助的眼泪……

现在我才想明白我创业的目的是什么,是想保护身边的亲人,能让他们过得更好,可是一切还没有变得更好,母亲就要去到另外一个世界。我也曾有心理准备,他们终归会老去、逝去,但现实却比预期来得太早太早。我真的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来先来。我的世界一下子崩塌了。

36年来,没曾认真去总结过我的母亲,只是在不停地透支她对于我们的爱,无限地索取。在过去的岁月里,我一直觉得母亲是一位自私、势利、固执、忍耐、包容的女人。

小时候,我们家一直在卖百货。那个时候,还需要从粮站定量供应。为了把家照顾好,让爸爸不在工作上分心,让我们兄妹三人开心地上学,她会在出售的百货上“弄虚作假”,比如:从成都荷花池批发的袜子,回去翻几倍卖;在县城进货的时候,她为了让我们吃包零食,会在进货的时候浑水摸鱼偷藏几包在身上带回来。

记得读初一时,家里出现交通事故,需要赔偿别人一笔钱,为了生存,再次把妈逼到去开饭馆(一个对她全新的陌生的领域)。饭馆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为了节约,只请了一个师傅,一个洗碗工,她却充当了采购、前台、服务员、收银员多个角色。母亲一下子好像有了三头六臂,拳打脚踢地从早忙到晚。而我都是上完早自习再走回去吃早饭。有的时候母亲会给我2块早饭钱,那时总觉得吃不饱。现在才明白,她其实根本就没吃过早饭,都是10点过吃上早午饭,午饭就直接节约了,晚饭也是等我下了晚自习后再吃。现在想来,是不是如今的胃癌在那时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对待家里的亲戚,她不愿意借钱给他们,觉得他们没钱还,也还不起,这一点让我一直以来很是反感,但在那个环境里,自己都顾不过来自己的时候,又有谁有资格去评判所谓的品格呢?雪中送炭,锦上添花,自己总得先有足够的炭,足够的花,才能给别人送炭,给别人添花吧。

以前的事,我其实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只记得她一辈子固执的认为她应该对孩子好;固执的认为作为子女,服侍好老年人是应该;固执的认为自己的身体是铁打的;固执的在乎钱……如果没有这么多固执,她是不是能活的更久些,活的更开心些呢?

回看过去,母亲不是为自己而活,是为家庭而活,是 社会 把她逼成了女强人,逼成了大姐。都是她在包容我们,默默地牺牲着自己。把我们兄妹三人供完大学后,还没来得及好好休息几年,又开始带孙子、外孙,始终为这个家操持着。对于她的病,早期是否有表现症状,我是真不知道,或者说,我根本就没关心过。但也有可能她是有症状的,只是没给我们讲,不想让我们担心。为了孩子们,她把最苦最难的事情,都埋在了心里。所有的伤痛,都靠自己慢慢去疗治。时至今日,我后悔万分,对她的关注太少,自己没有及时注意到那些异常,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

母亲,看着病床上的您,孩儿心如刀割!害怕您会突然离去,害怕您会对我们撒手不管!是不是如果不是我们整日东奔西走,您就不会病得这么重?是不是您要先替我们去另一个世界打下一片天堂?每每看着您痛苦呻吟的样子,我总是泪流满面,恨自己错过了太多太多美好时光,不懂最好的关怀是陪伴!

母亲,您在的话,我们还有来处。您去了,我们只剩下归途,只剩下一辈子的遗憾。

作者简介

熊松 ,原名杨柳,四川平昌人。曾在《天津日报》《天津工人报》《各界导报》《呼伦贝尔日报》《合肥日报》等各大报刊发表文章。

《巴蜀文学》出品

主编:笔墨舒卷

达州广播电视报(达州新报)《凤凰楼》副刊选稿基地。

凡在“巴蜀文学”平台上同期阅读量较高的优质稿件,将被达州广播电视报选用。

投稿邮箱:

特别说明:作者投稿时,须标明“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字样,如没标明或不是原创稿件一律拒用。

213 评论

相关问答

  • 陕西工人报投稿邮箱

    是向报社投稿吧?把写好的名字寄给报社就行,注意要把你的名字和地址写清楚报纸的种类很多,所以报社也很多,请问你想向哪个报社投稿?还有你是什么地方的呀你在网上应该能

    夜雨初晴999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楚天快报投稿邮箱

    一般报纸上的稿件是记者写的,不能投稿吧,如果有投稿的机会的话,下面应该会附带邮箱的!

    我可不是吃素的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四川工人日报滋味投稿邮箱

    电子版上不是有版面编辑的联系方式吗?实在不行你也可以自己百度下华东新闻采编中心孙华艺,自己找找看,加好友的时候说是朋友介绍的。

    陌茉默墨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人民邮电报投稿邮箱

    《人民邮电报》国内统一刊号CN11-0116 邮发代号1-11 ,你可以到当地邮政局订阅。

    b玻璃心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工人日报文化家园投稿邮箱

    中国最全投稿邮箱目录(一)《杨子晚报》都市风情 沈春宁 针对都市中的一些现象评论 《江南晚报》文化点击丁晴 《合肥晚报》娱乐视点曹军 《半岛都市报》娱乐声音龚

    snowwhite白雪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