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食小雅
《晚熟的人》中,莫言根植乡土,聆听四面风雨,塑造典型,挪借八方音容,用十二个故事讲述获诺奖后的里里外外。十二个故事有喜有悲,有荒诞有现实,从上个世纪到当下社会,从历史深处步入现实百态,壁立千仞,气象万千。这一次,莫言将笔触延伸得很长、很远,但距离你我又是如此的紧密、亲近。
莫言讲故事向来爱用第一人称“我”,《晚熟的人》延续了这一习惯。不同的是,这12个故事中的“我”大都借用了作家本人当下的年龄和身份,莫言真正将自己写进了故事里,毫不避讳地向读者敞开了获得诺奖后的生活。
扩展资料
莫言所写的时代,其中就有我们所处的二十一世纪。不同于以往所有的作品,莫言第一次引入了当下社会的“新人”。在《红唇绿嘴》中,莫言塑造了一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的人物——网络“大咖”高参。
高参深谙互联网运作规律,最擅长胡编乱造、添油加醋,靠贩卖谣言发家致富。她手下有上百个铁杆水军,让咬谁就咬谁,让捧谁就捧谁,将网络玩弄于股掌之中。高参有一句名言:“在生活中,一万个人也成不了大气候,但网络上,一百个人便可以掀起滔天巨浪。”
这依旧是以高密东北乡为背景的故事,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个用童年经验和想象力织造的高密东北乡早已一去不复返。对于故乡的变化,莫言很坦然:“将逝去的留不住,要到来的也拦不住。”时代变了,故事照讲,《晚熟的人》又带回了我们熟悉的那个“说书人”莫言。
lucaminiya
算是跨年读完了莫言老师这本《晚熟的人》,最初看到封面诺贝尔文字奖授奖辞——“莫言的想象飞越于整个人类的存在状态之上”时不免有些惊讶,而当我读完这本书后,更深切地感到,他的目光洞察了所有人的灵魂深处。 书中《诗人金希普》《表弟宁赛叶》里的人物是一个个普通人,在平凡的世界里却有着不平凡的“成就”,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圆滑世故,抱着阿Q的精神胜利法不曾有丝毫放松。 比如,《诗人金希普》中的金希普对莫言先生说“我知道您对我有很深的成见,您也许认为我就是一个、混子、油子……我不解释,就像高山人从不解释,就像大海从不解释。……我必须实事求是地对您说:我是有才华的,我是会写诗的,我不仅能写新诗,我还能写古诗……” 《表弟宁赛叶》中宁赛叶严肃地说“我认为金希普的才华远远超过你,他之所以没你名气大,是他没赶上好时候,他如果逢上八十年代那文学的黄金时代,哪里轮得上你猖狂!不说金希普,就说我,三哥,你说良心话,我的才华,在你之下吗?” 读到这两段时,我脑海里立即浮现出许多壮志未酬、庸庸碌碌的人,在他们抱怨生不逢时或者嫉妒别人只是运气好时,那不甘、嫌弃或者无奈的表情里,总能看到鲁迅先生笔下阿Q说出“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时瞪着眼睛的神情和“心满意足
堇安年zqy
现成的研究综述,找来看看:陈吉德的《穿越高粱地——莫言研究综述》(《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78-81);黄萍的《莫言小说研究述评》(《新世纪论丛》,2006年第1期,171-173);马艳艳、裴秀红的《莫言小说研究综述》(《现代语文》,2006年第6期,66-67);房赋闲《莫言创作研讨会综述》(《文史哲》,1989年第1期,99-102)。此外,莫言主要研究专著及资料汇编:《莫言论》,张志忠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怪才莫言》,贺立华、杨守森著,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出版;《莫言评传》,叶开,河南文艺出版社2008 年 4 月版;《莫言研究资料》,贺立华、杨守森编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莫言研究资料》,杨扬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莫言研究资料》,施战军、路晓冰编,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出版。
【摘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会计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的观点被人们广泛接受,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从会计假设转变为会计目标,本文就国外和国内对会计目标的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作为安全管理论文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引用参考文献往往是决定安全管理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下文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安全管理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未来能源十步走 人类将摆脱对石油的依赖据7月号《大众科学》(注:中文版《科技新时代》)报道,石油价格一路上扬,“石油危机”成为目前最流行的词汇,很多人甚至产生了
正如一条颠簸在大海中的航船,始终会在浪尖与谷地起伏一样,前行在写作之路上的作家们的创作状态无疑不可能稳定如一。余华也不例外。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余华在1995
论莫言《生死疲劳》叙事方式的得失叙事方式与语言情绪 普通叙事方式问题主要涉及:(一)关于叙事的可靠性;(二)关于叙事中的心理内容;(三)关于叙事的视野。我们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