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80

辛燃arzue
首页 > 学术期刊 > 脑腔梗药物治疗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桃色蔷薇

已采纳

临床上,常见的脑梗塞病人,主要病因在于,脑部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动脉管腔狭窄、闭塞,导致该动脉供血区局部脑组织的坏死,旧称脑血栓形成,又称脑梗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脑梗塞临床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要】 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 经验 、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是循证医学和循证保健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循证护理正在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临床护理中,其中,脑梗塞护理效果最为显著。本文中,笔者将对循证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临床实践进行探讨

【关键词】 循证护理 脑梗塞护理 临床实践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 编号】 1671-8801(2014)03-0273-01

当护理人员在对护理过进行计划的过程中,慎重地、合理地将临床经验、病人需求与科研结论结合起来,把获取的证据作为依据进行临床护理决策,这就是循证护理,也叫实证护。它的主要目的是告诉人们现代的护理实践需要可靠的科学依据,在仅凭临床经验或者滞后的、不完善的理论来处理护理实践中的问题已经成为历史,在制定任何护理决策时都要遵循和应用科学合理的证据,以利于取得预期的护理效果。笔者选取了2013 年1~12 月经CT 诊断明确患有脑梗塞并入院治疗的病人50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病人23 例,男性病人27 例,年龄在40~75 岁之间不等,均在发病24小时内入院,住院时间为8~60天。

1 对象

研究对象为在2013 年1~12 月期间,经CT 诊断明确患有脑梗塞并入院治疗的病人50 例。其中,女23 例,男27 例,年龄在40~75 岁之间不等,均在发病24小时内入院,住院时间为8~60天。

2 步骤

2.1 随着当代护理知识的不断更新以及实践分析的精确度的不断提高,为解决临床实践中的护理问题提供了更加可靠而准确的依据。我们知道,在抢救患者时为了提高成功率,减少病残,溶栓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使脑梗塞患者发病至溶栓的时间缩到最短,确保病人安全的前提条件是做好溶栓的护理观察工作。帮助神经系统能够尽快建立新的联系的最佳 方法 是进行早期的康复训练。在脑梗塞护理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与医生做好配合进行CT 病例筛选,严格按照医嘱输入溶栓药物,降低颅内压以及早期康复训练等等。

2.2 为了找到来源于研究领域的实证,根据所提出的问题,应对文献进行系统的查询。通过对相关的文献数据库进行查询,对关于脑梗塞治疗的护理方面的国内外文献进行系统查找,结果表明:目前,国内外尚未找到一种确切的根治脑梗塞患者的方法。在目前各种治疗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溶栓治疗、光量子疗法以及血液稀释等,其中,对于急性脑梗塞来说,溶栓疗法可能是目前最有效、最可靠的治疗方法。关于静脉给药和动脉给药两种途径哪种途径效果更佳的问题尚未得到定论。有人认为动脉给药比静脉给药更有优势,也有研究表明两者没有明显差异。姜寿葆认为,在甘露醇降颅内压的应用中,临床上要求快速输入甘露醇,一般情况下250毫升的20%的甘露醇,要求在30分钟内输完,为此有效的渗透梯度的建立是非常有必要的。张宜等认为,若输入甘露醇时的速度较慢会减少自由基,不仅使血液粘度有明显的降低而且持续持久,而快速输入则降粘作用差且作用时间短。还有人认为,针灸有助于脑、肢体动脉弹性的改善,降低其紧张度,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从而促进脑肢体氧分压的提高,对脑病灶及其周围脑细胞和瘫痪肢体肌细胞的营养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加快组织的修复作用。另外有人认为,脑梗塞后中枢神经系统不仅在结构上有一定的重组能力,在功能上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适宜的条件下,神经元可以部分再生。通过对北京三所综合医院的180例脑梗塞偏瘫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结果表明:进行早康复与进行晚康复的脑梗塞偏瘫患者具有完全不同的效果。

2.3 通过对以上科研实证进行谨慎评审之后,将获得的有效、实用的实证与临床护理经验、专业知识、患者的需求以及我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出合理的护理计划,对研究脑梗塞的治疗护理系列的文献的科研设计的严密性、结论的有效性、科研受到的限制等进行评审,将其中设计严密的科研成果推荐到实际应用中。将获得的有效、实用的实证与临床护理经验、专业知识、患者的需求以及我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推荐做法是:患者入院后医生应尽快为病人做CT 进行病例选择,争取在黄金时间内进行溶栓;将患者置于有空调的,温度、湿度适宜的重症病房中进行监护,避免患者由于外界原因出现烦躁情绪;为患者尽快建立静脉通道,治疗溶栓(30分钟滴完溶栓药物),与此同时要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在输入甘露醇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高血压病人要先慢滴后快滴;伴随早期针灸以及功能锻炼。在患者病情稳定之后,要以语言、坐、站、走等训练为重点训练。溶栓2小时后,要观察病人是否有不良反映,如头痛、呕吐、言语不清、血压升高、脉搏缓慢洪大、呼吸慢而深、肢体又出现活动障碍等情况,还要警惕脑出血的可能性。还要注意是否发生出血积压等现象,一旦发现出血,立即停止用药并控制出血。

2.4 将最可靠的、最有根据的实证结果应用于临床实践,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实施相应的护理计划,每天要按时进行评价。经过2天的治疗,能独立行走的溶栓患者有11 例,治疗时间为7天的有13 例,14天的有20例,30天的有5 例。其中有1例患者治疗时间达60 天,能坐起但不能行走。

3 结语

随着医学条件的不断提高,对医院护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人员要具备循证护理素质,护理人员要进行继续深造、阅读大量的文献和资料去寻找证据,及时更新理论知识,做到讲证据、讲理论,及时纠正一直依赖临床经验而采用的非正确的临床 措施 ,让患者更愿意接受采取的护理措施并提高措施的可实施性,不仅有助于医护人员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护理质量的提高,还有利于找到最佳治疗方法,减少病人的医疗费用。

参考文献

[1]怀玉珍.循证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临床实践[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22:266-267.

[2]陈玉兰,赵连菊,杨艳丽.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实践[J].齐鲁护理杂志,2005,05:440-441.

[3]莫永兰.循证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临床实践[J].医学文选,2003,03:404-405

[4]李爱群,区美琼,潘秀娟.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08,03:438-440.

[5]纪桂芳.循证护理在急性脑梗塞致昏迷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5:214.

[6]吴双红,刘志军.脑梗塞患者循证护理的临床初探[J].卫生职业 教育 ,2006,08:147-148.

【摘要】目的: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3例脑梗塞后遗症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23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经过临床护理后,治愈15例,好转7例,死亡1例,死亡率4.3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在患者生理、心理方面给予支持干预,能够大大提高康复效果,降低致残及致死率。

【关键词】脑梗塞后遗症;临床护理;老年患者

1 临床资料

将2013年5月~12月本院老年病区收治的23例脑梗塞后遗症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23例脑梗塞后遗症老年患者中,男9例,女14例,年龄67~92岁;患者病程最长11年,最短9个月。

2 心理特点

2.1 挫折与依赖心理

脑梗塞是在老年人群中常见的严重的疾病。脑梗塞具有致残率高的特点,因此脑梗塞后遗症极易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因此,这就意味着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在生活上依赖别人。同时,脑梗塞具有恢复较慢的特点,因此,脑梗塞后遗症很容易导致患者产生挫败心理。

2.2 抑郁心理

抑郁心理是因为周围环境的空寂、压抑而导致。因为疾病导致突如其来的变化会产生老来无用的感慨和连累亲人的担心,所以,老年脑梗塞后遗症患者产生抑郁心理是很常见的。[1]

2.3 自卑感

现代老年这一代,男性大多都是年轻时候主持家务,赚钱养家的一代。通常都拥有自己的事业,而脑梗塞后遗症有的导致患者偏瘫,有的导致患者失语,严重甚至截瘫,生理功能或者肢体的不完整都会给患者带来自卑感。

3 护理方法

3.1 心理干预

对于有抗拒心理的患者,应该使患者意识到脑梗塞后遗症不进行护理的严重性,使其配合临床护理工作;对于自卑心理严重的患者,应该进行不断的鼓励和积极的引导;对于抑郁心理严重的患者,应该进行开心治疗,使其注意到生活中除疾病以外其他有趣的事情,使其放松心情,轻松治疗。病人由于身体上的不便,生活不能自理,一定会产生焦虑、急躁、对生活失去信心等不良心理状态。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跟患者的交流,为患者详细介绍治疗过程及效果,耐心的为患者做好心理安慰。帮助患者适当做些有益康复的功能锻炼,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给予患者精神安慰,为患者讲述心理治疗取得奇迹治愈的成功案例,让患者明白其康复不仅仅只依靠药物治疗,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决心与勇气,在治疗中积极配合医生。

3.2 积极构建有效的交流 渠道

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不仅是护理工作的必要工作,也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秘诀。因此积极构建有效的沟通渠道是做好护理工作、通往患者健康的的必经之路。交流渠道的建立方式也应根据不同的患者建立不同的交流渠道,比如,对于失语的患者,可能患者心里所想的无法完全表达出来,所以我们可以采用肢体语言交流或者书面语言交流。对于理解能力有困难的患者,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复杂语言,所谓复杂语言,就是专业名词汇集的学术语言,取而代之的应该是通俗易懂的生活语言。对于表达能力有困难的患者,我们应该采取二选一的方式提问,也就是说采用有或者没有,是或者不是,要或者不要等的问句提问。此外,为了减少患者的孤独感、失落感、挫折感,我们可以安排适量的适合脑梗塞后遗症患者进行的活动。为了方便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可以采用特殊符号记忆法,也就是说将每天的日常活动,比如:吃饭、测量血压、输液、排尿等用特殊的符号或者特殊的语言记录下来。[2]

3.3 用药护理

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应密切观察,不同患者所用药物不同,因此,用药护理方式也不同,比如,静脉滴注药物的时候要根据药物性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滴速。其中,静脉滴注扩血管药物,滴速应以每分钟30滴左右为宜。又比如,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可能会引起发热等的过敏反应。因此,护理人员应具有扎实的药学知识,结合临床药师的专业建议,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适时的合理的用药护理。

3.4 康复护理

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的生活护理主要体现在基本日常起居的护理和饮食护理。其中,饮食护理是重点,因为脑梗塞患者大多是老年患者,因此低盐低脂的饮食是脑梗塞患者的最佳选择。对于年岁较高的患者,糊状流质食物有利于吞咽和消化。对于并有糖尿病的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应采用无糖食物。合理地控制膳食营养,及时补充维生素和钙。一般护理要达标。一般护理中首先要保证患者所处环境的安静和整洁。要制定标准化的病区清理制度,并且按照 规章制度 进行清扫工作。其次,要保证患者及其家属生活的便利性,比如,在病区应该安置适合数量的扶手和座椅,以便患者自我锻炼。安置简单便利的饮水点,以便患者及家属使用。第三,要保证病房的质量。一间病房不能放置太多的床位,以免患者及家属生活不便利。病床的高低和枕头的高低都应该适度,不宜太高也不宜太低。病房内应该配备急救药物。第四,要保证护理服务的质量。所有的护理人员都应该是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护理人员,都应该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和高超的护理水平。

4 结果

23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经过临床护理后,治愈15例,好转7例,死亡1例,死亡率4.35%。此外,心理干预护理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患者不良情绪减少了很多,积极配合护理工作。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估结果显示,在经过一系列护理之后,所有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的有效率达到100%。

5 结论

脑梗塞作为老年人常发的突发性疾病,具有病程长、易复发、恢复慢及致死率高的特点。[3]通过对患者心理特点的分析,研究表明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在患者生理、心理方面给予支持干预,为患者创造及提供一个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能够大大提高康复效果,降低致残及致死率。

参考文献

[1]汪梅朵,李红 .2341 例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J].中华护理杂志,2009,9(44) :779-782.

[2]纪桂芳.循证护理在急性脑梗塞致昏迷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29(15):124-125.

182 评论

伊斯忐忑

问题一:脑梗和腔梗有什么区别? 病情分析:腔梗是脑梗的一种,只是腔梗是微小的脑梗,一般没有什么症状,悄悄地就发生,老人家去检查一般都会有指导意见:平时的话就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话要及时治疗这些病 查看原帖>> 求采纳 问题二:腔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病情分析:你好,腔隙性脑梗塞主要是由于血压高,血脂稠造成的。指导意见:现在可以输液治疗,用活血化瘀和营养脑细胞的药,平时注意控制血压和血脂,减肥,不吃肥肉,辛辣 *** 的食物,多吃青菜。 问题三:得了腔梗是不是完了 您好! 得了腔梗,如果是急性期,应住院治疗。如果体检发现,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就要做好预防,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口服他汀类、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至于是否每年输液保养,主要看是否有新发的症状。没有您想象的那么严重,去正规的大医院好好治疗一样可以康复的! 问题四:我得了腔梗,还可以上班吗 20分 如果是近期发生的梗塞建议你最好住院治疗为好,由于合并高血压这样症状, 不好会加重梗塞和脑水肿引起病情加重的.. 如果处于恢复期了,建议你口服正规降血压药的同时可以静滴奥扎格雷,参芎注射液等等.对于降压可以选择尼福达,坎地沙坦等等,必要时还需要配合拜阿司匹灵口服..注意一下病情变化,宜住院为好,定期复查血压,注意饮食清淡,禁烟酒保持心情舒畅 问题五:得了脑腔梗应该如何保养 坚持服通筋活血的药,积极锻炼身体 问题六:腔梗如何区分是刚得的还是以前得的 你好, 脑腔梗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就是通常所说的腔隙性脑梗塞,属于脑梗塞(脑血栓、脑栓塞、腔隙性脑梗塞、多发性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一种特殊类型,多发生在基底节区。是在高血压、动脉梗化的基础上,脑深部的微小动脉发生闭塞,引起脑组织缺血性软化病变。其病变范围一般为2-20毫米,其中以2-4毫米者最为多见。临床上患者多无明显症状,约有3/4的患者无病灶性神经损害症状,或仅有轻微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轻度头痛头昏、眩晕、反应迟钝等症状。部分多发性脑腔梗,可影响脑功能,导致智力进行性衰退,最后导致脑血管性痴呆。 对于“腔梗”的形成原因大多认为由高血压所致的脑内细小动脉硬化,进而引起深部脑组织点状缺血、坏死、液化并由吞噬细胞移走而形成一个小孔隙,即是CT片上所见的小低密度影。中年以上(一般指45岁以上)有高血压病的,如果再有糖尿病、高血脂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出现这样的小“腔梗”是很多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问题七:腔梗该挂哪个科室_腔梗 编辑这篇文章在门诊我们会经常接待不少一脸紧张和不知所措的病人或其亲属,风风火火地拿着一大摞颅脑CT或MRI (磁共振)检查片子前来咨询,并不厌其烦地叙说着自己得了脑腔梗,脑子已经像烂苹果一样没治了,并伤感今后的日子咋过呀?显示出来的满脸紧张、无奈和悲观情绪实非一般。说真心话,要三言两语说清楚这个问题还真不行,还得听我细细说来。腔隙性脑梗死(简称脑腔梗),临床上非常多见,实际上就是脑梗死中的一种,因其梗死面积很小(直径一般不超过2 - 5mm)而得名,少数直径在10-20mm者称为大腔梗。现多认为是因高血压所致脑内细小终末动脉的硬化和阻塞,或因颈动脉里的粥样硬化软斑掉下来的微粒栓子进入脑部所致的动脉栓塞,引起深部脑组织的点状缺血、坏死和液化所形成的一个个小腔隙(窟窿) ,即在CT或MRI片子上所见到的一些小病灶。病变一般呈多发性,常易发生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粘度血症、高同型半眈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肥胖、吸烟、过量饮酒和喜爱咸食者的发病率更高。由于脑腔梗受损的脑组织范围较小或很小,临床症状往往较轻,一般多表现为轻度的肢体无力或麻木、头晕、头痛、行走不稳、记忆力下降,重症者可表现为咬字不准、吞咽困难或看物成双等症状,也可毫无症状而不易引起病人和医生们的警觉,甚至很多病人常因其他原因做头部CT或MRI检查时才被发现。在思想上,首先要克服认识上的两个误区。一是对脑腔梗的极端恐惧,自以为患上了非常严重的疾病,思想压力很大和紧张万分。实际上脑腔梗比脑出血和较大面积脑梗死的危险性要小得多,预后一般均很良好,经治疗后多数可在一至数周内好转或痊愈,甚至恢复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二是因为症状轻微甚至无症状而易被轻视,如此类病人以后再多次发生脑腔梗和多个小病灶的融合后,就有可能发展为多发性和较大的脑腔梗,导致病情逐渐加重或发展成为严重的脑梗死,引起持续性肢体麻木或瘫痪、吞咽或言语障碍等临床症状,甚至智力衰退和血管性痴呆等严重后果。在医疗上,应积极而定期地进行脑CT或MRI复查,以了解脑腔梗的病情发展情况和有利于防治方案的及时调整;同时还应定期地进行血压、血脂、血糖、同型半胱氨酸、尿酸、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计数等上述致病危险因素的检测,以提高预防效果。治疗原则与其他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同,主要是服用降低血压、血脂、同型半胱氨酸、尿酸、血粘度和血小板聚集药等进行病因治疗,不断改善缺血脑组织的血液循环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措施。抗凝、溶栓药不宜应用(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病的老年人),因有引发脑腔梗灶性出血的危险。在生活上,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平衡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吸烟、凶酒和肥胖,坚持低盐和低脂饮食习惯等,这些都是积极预防和控制病情发展的重要措施。鉴于此类疾病目前已出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如中青年人出现以上情况时即应及时就诊。(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 粟秀初教授) 问题八:脑梗和腔梗有什么区别? 病情分析:腔梗是脑梗的一种,只是腔梗是微小的脑梗,一般没有什么症状,悄悄地就发生,老人家去检查一般都会有指导意见:平时的话就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话要及时治疗这些病 查看原帖>> 求采纳 问题九:腔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病情分析:你好,腔隙性脑梗塞主要是由于血压高,血脂稠造成的。指导意见:现在可以输液治疗,用活血化瘀和营养脑细胞的药,平时注意控制血压和血脂,减肥,不吃肥肉,辛辣 *** 的食物,多吃青菜。 问题十:得了腔梗是不是完了 您好! 得了腔梗,如果是急性期,应住院治疗。如果体检发现,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就要做好预防,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口服他汀类、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至于是否每年输液保养,主要看是否有新发的症状。没有您想象的那么严重,去正规的大医院好好治疗一样可以康复的!

163 评论

我是丽香

可以积极溶栓等办法治疗,后期一般主要是服用药物治疗,比如阿司匹林、脑心通等药物,功能障碍可以配合针灸等康复治疗,如果有高血压或者高血脂等疾病都应该长期服用药物,定期检查

179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治疗脑梗塞的最新研究论文

    我不知道真假,但很多科学家研究也算是有点念想吧

    queenielove多儿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脑梗死诊治综述文献论文

    自己去维普或万方搜综述~

    肥嘟嘟的哲妈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脑梗塞康复治疗研究进展论文

    详细的跟你说说啊首先,青年梗塞的最常见原因是心脏问题,比如最常见的卵圆孔未闭,当然也可以一些瓣膜病或者其他有明显赘生物形成的心脏病。其次,常见感染导致的血管炎性

    阿籽猫77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中药治疗脑卒中的研究进展论文

    脑卒中应该如何治疗?脑梗死治疗原则:超早期、个体化和整体化原则1、超早期治疗:发病后力争于治疗时间窗内选用最佳治疗方案。2、个体化治疗:根据病人年龄、病情严重程

    linalingxj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脑梗塞康复治疗研究进展论文文献

    临床上,常见的脑梗塞病人,主要病因在于,脑部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动脉管腔狭窄、闭塞,导致该动脉供血区局部脑组织的坏死,旧称脑血栓形成,又称脑梗死。下面是我为

    汤包sama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