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23

丸子粉丝
首页 > 学术期刊 > 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劳伦斯仿古砖

已采纳

学校体育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诸多因素,其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它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在培养人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对于我们小学体育老师来说就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力求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整个学练过程中,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笔者个人的教学经历来谈谈如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1、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实现角色的变换。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改“一言堂”为“群言堂”,变主讲为主导。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当然,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能否实现,主动权还是掌握在老师手里。教师只有真正认识了当今时代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教师才能比传统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导趣,引导学生乐学;通过导思,引导学生活学;通过导做,引导学生善学;通过导法,引导学生会学。如此,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教学活动关系,才能把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教师要进行良好的体育德育教育 教师要对我们的小学生进行良好的体育德育教育,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想内涵。良好的思想品质是通过学习教育和一定的社会生活实践的熏陶,经过个人自觉锻炼逐渐形成的。结合体育课有较强的实践性的特点,应有效地进行具体形象化的引导教育。在进行各项体育项目教学时,可讲解各项目的发展史和近期我国在奥运、亚运会上取得的辉煌战果以及我国运动健将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一些伟人、科学家等注重体育锻炼的典型事例。如毛泽东主席畅游长江等。让学生明白:实现理想,体质是成功的支柱,否则,建设祖国、振兴中华就无从谈起。让学生了解到体育课的重要性,从体育课程的学生主体中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切入点。 3、教师要实现教与玩相结合的教育方法 小学生的情趣特点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在小学时期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玩。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同时,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其骨骼硬度小,韧性大,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小,耐力差;心率快,肺活量小,负氧能力差,易疲劳。这些都表明少年学生的运动负荷不能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非但起不到通过上体育课来强身健体的作用,反而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把“教”与“玩”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上体育课过程中有张有弛,无疑是必要的。 4、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主要是指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授课。提高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准确合理地处理教材,安排教法,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如何将教材重点、难点突破,以达到让学生理解、掌握动作的目的?在以往的体育课教学中,动作的重点、难点都要由教师反复示范,着重指出,一堂体育课中要重复多次。遇到复杂、迅速的动作,不利于学生观察和仔细了解每一个动作细节。例如:在前滚翻的教学中,学生初学时,年龄比较小,教师的讲解,学生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对动作的了解多数依赖于观察。但是此项动作迅速连贯,不容易让学生看清楚,分解教学又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误认识,形成分解做动作的习惯,忽视了迅速连贯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授课,就会避免上述存在的问题。教学时教师的动作讲解、示范,直接播放给学生观看,学会的同学可以进行练习,不会的同学可使用控制按钮重复播放动作的讲解、示范。这样,教学的重点难点的体现就十分明显,用特定的声音图标显示,提醒学生注意,反复演示,结合教师的行间指导,形象地解决重点、难点,让学生直观、主动、立体地掌握动作,提高教学实效。 因而,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我们要改变观念,利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250 评论

布丁的信仰

谈培养学生体育能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论文

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谈培养学生体育能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中学体育教学是基础体育教学之一,是连接小学体育和大学体育乃至终身体育的一个关键所在。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这是每位体育教师的职责,也是体育教学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研究课题。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为怎样培养学生体育能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不断献计献策。

一、体育能力

体育能力包括:一般身体活动能力,独力进行锻炼的能力,审美能力,自我医务监督与评价能力,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

二、体育能力的培养是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

(一)体育能力是一个人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素质和体验等诸因素的综合能力,并在参与具体体育活动中可体现出来的各种锻炼方法和健身手段。根据中学生年龄特点,体育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教师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使教学内容和方法服从于目标,服务于目标,教学手段上注重诱导、激发与调节、控制,在不断改进和革新中做到多样化、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激发学生内在力,使自觉参与主动投入,在主动参与中体验成功、感受喜悦,促使能力的形成,巩固并发展。

(二)现代教育强调终身教育,终身体育作为一种新思想,是受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随着体育功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观念、行为的变化而产生的。当代社会人们对体育需求的日益高涨,科学锻炼、终身受益,已形成一股社会体育的新潮流。学校体育应以终身体育为主线,以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着眼未来,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

(三)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和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也就是将学生的个体行为纳入终身体育行为方式,拓宽了学校体育培养目标的内涵,在培养学生个体行为的基础上发展体育特长,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知识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有利于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与提高。

三、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一)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

上好体育课要着眼于逐步提高身体素质,同时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健体,能掌握一些健身的科学方法。例如,我在上排球传垫球一课时,先让学生大胆地尝试、体会,小组互相讨论合作,在尝试中动手、动脑,主动向老师提问,然后经过老师的引导、示范,使学生能领悟新的教学内容,能主动地去继续学习,用自己的语言、动作表达出自己对新知识的看法、观点和主张,并在身体练习中创新学练方法。

(二)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

一般来说,运动能力水平越高,身体的协调性越好,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就愈快,增强体质的效果也就愈显著。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尽可能大量采用多种练习手段,每一节课都应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有目的地发展学生的一、两种运动能力。教学形式上,应尽可能地做到新颖多样,生动活泼,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能够把体育课中所学到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锻炼身体的实践中去。

(三)独立锻炼能力的培养

以往的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上课完全依赖教师,课堂教学始终都是按照“一讲解,二示范,三练习,四纠错,五提高”进行,学生自始至终都在按照教师的意愿行事,使学生离开教师就不知该怎样进行锻炼。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运动技术并不等于具备了独立进行科学锻炼的能力,我们不应过多束缚学生,在把各种技术方法传授给学生后,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按照自己对技术的理解进行活动,并在练习活动中得到提高。

1.教师传授了一定的技术方法后,让学生自己按照对技术的理解进行活动。

2.体育课的准备部分、整理部分可让学生轮流带。

3.课外活动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选择组织。

(四)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技术规格及练习的讲评,提供判别标准,明确练习要求,是培养学生形成自我评价能力的基本方式。有自我评价能力的学生,根据练习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去寻找解决或改正的线索与办法,能更快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

(五)体育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

利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及各种体育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例如让学生参与运动会的组织、编排工作,或担任各种竞赛的裁判工作。通过实践,丰富知识,提高组织管理能力。

(六)体育欣赏能力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将体育欣赏所应具备的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熟悉和了解国内外大型运动会及各类专项体育比赛的基本情况、基本技术和战术要点及裁判法等。要求学生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了解体育的过去和现在,展望体育的未来,什么是体育的精神和宗旨,并崇尚体育道德,树立正确的体育观。

现代学校体育应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着眼于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因此,作为中学的体育,应注意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为奠定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坚实的基础,使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得到更大的创新与改进。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创造有效的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体育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教学活动。教师不仅要掌握如何向学生进行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主要的是能否使学生快而准确地学会并掌握你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这就是体育教学质量的一种具体表现。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加强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呢?下面我结合工作实际,简单谈谈自己在体育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做法。

一,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的教学新理念

学生是主体,是教学的对象。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主要是学生学的情况如何,掌握知识的情况如何,而不是教师讲解的情况和示范动作做如何。当然,正确规范的动作示范和生动形象的讲解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最基本、最首要的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特点和差异,根据他们的特点去组织教学。体育课的学习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认真的练习,才能最终达到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我认为必须让学生成为教学的核心,发挥其主动地位性,成为学习的主人翁。在教学法时,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让学生也体会到自己对教学进度和其他学生的积极影响,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比如在准备活动中,每节课有一组的体育值日小组长带做准备活动,这一组的每个同学带做一节徒手操,并要求后做的`学生不能重复前面学生做过的内容。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给大家带了一节自己掌握的准备活动,也给了其他同学以启发,从而收到了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动起来。中学生处在生长发育的形成时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教学应根据他们这一特点,把活动的安排和他们时期特性结合起来。比如说,在教学中,让动作掌握好的同学为大家做示范,同时鼓励、引导学生探究新方法、新技术。

二,做好课前准备。

1、备教材,备教法

教材是一堂课的依据和内容,而组织教法是如何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才能更好地上好一节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体育教师应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明确教材的意义、任务、特点、内容及要求,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根据教学任务、对象,抓住教学关键,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做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要灵活,手段要多样,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是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效果的基本途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及现有的场地器材,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以愉悦身心为前题,以达到锻炼学生身体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学中教师还应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加强自身修养,严以律已,为人师表;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讲解示范要准确无误;口令清晰宏亮;要精讲多练,给学生以完整美观的、正确的技术动作及概念。

2、备学生、备场地

了解学生、启发诱导、提高兴趣,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根本途径。教师应善于了解学生,研究分析学生的不同年龄、个性、思维特点、心理状态等因素。中学生的有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易集中,容易被一些新的、优美的动作技术吸引,因此,教师应提高业务能力,注重力与美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启发诱导学生分析理解动作的要领,有目的的去完成每个练习。另外,教学中还应注意了解分析学生的个性差异,这就是备学生。要因人而异的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目的。

三,在教学中,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勤练习、快反馈”的课堂教学方法。

1、低起点。首先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的心“磁化”过来,使他们乐学,并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所谓低起点指对部分完成练习有困难的学生放低要求,并适时的鼓励。例如,在跳高教学中,有学生不敢跳,可以放低高度,用橡皮精代替竹竿,还可以在下落的地方置一块海绵垫子,学生跳过了,不要忘了称赞他们“你真行,动作完成的不错。”这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便形成合力,产生“磁化”效应,从而产生师生间的情感共鸣。

2、多归纳。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要给予学生多归纳、总结,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条理性和规律性。如:在前抛实心球教学中,有学生就是不及格,于是我就把她们集中过来,分别叫两位好、差生出来投,叫她们自己比较,归纳。最后一起总结出只有一定的速度和高度才会有远度,球的空中路线是一条抛物线,而不是一条射线。问题解决了,前抛实心球的技术也提高了。又如在太极拳的教学中,学生始终存在着重心高、身体不正、动作太软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在课前制定了一个运动处方,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把问题一一归纳出来,再把如何纠正问题的方法归纳总结,最后把事先准备好的运动处方展现在学生们面前。动作改进了,课堂效率提高了。

3、勤练习。由于学习困难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意注意时间较短,因此单调不变的教学模式易引起原本有意注意时间就短的学生学习注意的分散。于是在平时的课中留有时间给学生自由组合、小组自创,小组练习,小组展示、自我评价或教师归纳等形式交替出现,这样调节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大量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事实表明:课堂活动形式多了,学生中思想开小差、做小动作、讲闲话等现象大大减少了。

4、快反馈。学习困难生由于长期以来受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动作学习往往需要多次反复才能掌握。这里的“多次反复”就是“多次反馈”。教师对于练习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体、个别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手段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同时还要根据反馈得到的信息,随时调整教学要求、教学进度和教学手段。由于及时反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快反馈”既可把学生取得的进步变成有形的事实,使之受到激励,乐于接受下一次学习,又可以通过信息的反馈传递进一步校正或强化。

四,注重学生的学习情绪,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学生是学心的主体,学习情绪是上好课的前提之一和基本条件之一。现代学生绝大多数怕吃苦受累,他们虽然活泼好动,自我意识强,接受新知识快,但大都自我约束能力差。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的各异特征,通过各种方式的心理教育,帮助引导学生克服与消除各种心里弱点及障碍,促使其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自觉主动地发展体育能力及个性,达到创新目的。学习性趣浓厚、信心足、斗志高,从事各种体育锻炼能做到不怕苦、不怕累,学习自觉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

五,加强安全教育,以保证教学效。

加强安全教育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体育课的安全教育。特别是进行器械体育课的教学时,除安全教育外,还必须有一定的安全措施,确保教学的安全。因为体育教学的目的是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故此,加强体育课堂教学的安全教育应贯穿到整个教学中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逐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体育教学的有效性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整体参与,因此,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最大限度的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给每个学生以展示自我的平台,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体育教学最终所追求的目标。

222 评论

相关问答

  • 有关体育教育教学的小论文范文

    体育教学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一门学科。下面我整理了体育教育毕业论文范文,供你参考。 体育教育毕业论文范文一 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

    壹秒钟变rabbiT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

    这个我能够提供的楼主,,自己的

    阿里上市前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体育教学具有健身性论文

    摘要:体育教学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此,新《普通高中体育课程标准》十分重视。要让德育在体育教学中落到实处,既要重视体育技能的传授,又要开

    独行欧洲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教学有效性论文

    目前幼儿园实施的新课程以“体验、探究、交往”为核心。简言之,便是幼儿教师要引导幼儿进行体验、探究,之后教师再进行推动和提升,这样的策略是以幼儿为学习中心,符合新

    高兴儿88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小学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的论文

    课题的提出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册语文教材是以几十篇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为主体。这些作品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典范,是识字的有效途径,是学习

    苏潇若之苏苏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