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41

柚柚滴溜溜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理学中情绪产生的原因论文文献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JasonZhou520

已采纳

情绪的产生是因为自己有了不开心的因素和受到了委屈才会产生的,这一现象也很神奇。

224 评论

LIZHIPINGZHAOBOWEI

心理学有关情绪的论文

情绪管理是心理学和管理学的一个交叉研究,是对个体和群体情绪的感知、控制和调节的过程。本文浅谈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情绪管理,欢迎阅读了解。

摘 要 进化心理学做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取向,探讨情绪从种族进化的角度在生存中获得的适应价值,表明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在进化过程中对个体起着不同的作用。进化心理学给情绪管理以新的启示:(1)调整认知,消极情绪是人类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2)大自然是我们最原始的母体,亲近大自然有利于放松身心;(3)从负面情绪寻找工作的突破口。

关键词 进化心理学 情绪管理 积极情绪 消极情绪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它作为个体一种重要的心理过程,对个体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备受心理学家的重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个体必须面对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承受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快节奏生活方式使个体容易产生紧张情绪。情绪失控对个体的伤害就像钉进木板的钉子,即使拔出来依然有个难以弥合的孔。因此情绪管理在改善个体的精神健康和提高企业效益方面有很大潜力。①

1 情绪管理的界定

丹尼尔戈尔曼最先提出情绪管理,他认为当我们对生活中的事件或矛盾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有效的自我掌控或调节,能以幽默、乐观的态度及时缓解自己的紧张心理状态时,就是有效的情绪管理。②

不同领域对情绪的研究均以否定消极情绪的作用为基点,认为个体应该回避和抵制消极情绪,从而使个体在认识上形成了排斥消极情绪,认为消极情绪只能破坏生活,而对个体没有任何帮助的片面性立场。根据普拉契克的观点,从种族进化的过程来看,情绪不仅是进化的产物,还是一种为了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 情绪做为有机体的一种全身心心理活动,是有机体为了控制和应付生存环境,为了增强生存能力而出现的。③

2 情绪管理的进化视角

2.1 什么是进化心理学

进化心理学是近年在西方心理学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进化心理学的基本理念是:进化心理学是纵向研究,因此过去是理解有机体心理机制的关键;理解有机体心理机制的主要途径为功能分析;有机体的心理机制被假设为是模块性的整体组织;有机体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慢慢演化来的一些特定的心理机制;心理机制与环境互动的共同作用导致有机体的行为。④

2.2 进化心理学对情绪的解读

普拉契克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指出,情绪在发生上处于心理活动前沿,是有机体及时的反应和信号;情绪的变化为个体提供了生理准备;情绪生成的表情外显行为便于个体之间的信息传递,直接构成社会化媒介;人类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个体对情绪的主观体验。因此普拉契克认为情绪是个体在进化过程中为生存斗争产生的适应手段,而非被动或偶然生成的心理副产品。⑤

3 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

积极情绪是有机体的一种愉快感受,而消极情绪是有机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不愉快感受。二者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不同的生理反应,具有不同的适应意义。⑥

3.1 消极情绪

消极情绪对于个体都是唯恐避之不及的对象,如生气、厌恶、愤怒和恐惧等一直被个体所排斥,个体所关注的均是“如何克服消极情绪”。研究表明消极情绪会产生不利于人体的`激素,因此在已往的研究中,消极情绪毫不犹豫地标签为被打击对象。

进化心理学的研究结果为消极情绪洗刷了冤屈,进化心理学认为像厌恶、恐惧和愤怒等消极情绪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个体在抵御外来威胁时产生的适应行为,因此消极情绪是具有适应意义的产物。进化心理学解释,愤怒是个体为了增强生存能力,促使个体快速做出攻击行为而产生的;厌恶是为了使个体利益不受侵害,促使个体快速做出驱逐行为而产生的;而恐惧情绪是个体在面临威胁时为了生存所需,促使个体快速做出逃跑行为而产生的等等。

因此上述可以看出,当个体处于消极情绪时,其思维都集中在引起其产生消极情绪的情境中或事件上,使身心在最短时间内做好准备,以随时抗争消极情境,从而保护个体的生命在可能随时受到威胁的环境中获得生存。

3.2 积极情绪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积极情绪不同于消极情绪,积极情绪是为了解决个体的成长与发展问题,而不是为了解决个体的生存问题。如快乐、满意、自豪、高兴以及爱等积极情绪,虽然表现形式略有不同,但其意义一致。积极情绪的共同效果是它们都能激发个体思维;增强个体智力、体力、心理调节能力与社会协调能力等使个体获得更多个人资源等等。

积极情绪拓展个体的认知、注意和思维等范围,便于个体快速获得信息,合理分析,从而进行更恰当的创造性行为活动。此外积极情绪还能产生积极连锁反应,如处于愉悦情境的个体往往其如智力、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都表现出拓延能力。⑦

4 进化心理学对情绪管理的新启示

本文针对已往研究比较容易忽视的地方提出几点看法:

(1)调整认知,消极情绪是人类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进化心理学认为,消极情绪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具有适应意义的产物,是我们祖先在面对威胁时为增强有机体的生存能力而出现的适应行为。因此消极情绪并非总是无用,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消极情绪。如当自己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产生挫败感时,换一种思维方式,寻找消极情绪的积极意义,使自己从不满、不安等消极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让自己少受伤害。

(2)放松身心,亲近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有利于情绪管理。因为我们的祖先在这里孕育,大自然是我们最原始的母体。法国作家莫罗阿这样形容大自然对人的抚慰:“最广阔最仁慈的避难所是大自然。森林、崇山、大海之苍茫伟大,最能抚慰平复人的心灵创伤。”

(3)从负面情绪寻找工作的突破口。进化心理学将职员工作中的负面情绪解释为个体利益受到侵犯时的适应行为。企业应重视对员工的情绪管理,保护其既得利益。这样既能减少员工的情绪过激行为,也是寻找工作突破口的良好方法。

注释

① 刘朝阳.企业情绪管理现状及对策初探.企业技术开发,2008.4.27(4).

② Walden T A,Smith M C. Emotion regulation Motivation and Emotion[J].1997(2l):7-22.

③ Eisenberg N,Moore B S. Emotional regulation and development [J]. Motivation and Emotion,1997(21):1-6.

④ 许波,车文博.当代心理学发展的一种新取向――进化心理学.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2004.27(1):2-4.

⑤ 乔建中.情绪研究:理论与方法.2003.11:96-98.

⑥ 杨丽珠,董光恒,金欣俐.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大脑反应差异研究综述.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5(3):224-228.

⑦ 孔凡俊.积极情绪在促进成人自我导向学习中的作用.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9.11(3).

245 评论

起名字哈烦躁

当我们谈到“情绪”的时候,我们会习惯性地将它和“本能”联系在一起。因为我们一般会认为,情绪感知能力,往往是一种本能的反应,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我们开心会笑、伤心会哭、遇到困难会皱眉头等等,这些情绪似乎并不需要后天学习。婴儿一生下来,饿了就知道哭,用哭来表达他们情绪;当我们遇到恐怖的事情,我们会心跳加速,血压上升,手心出汗,并且表现出“惊恐”的表情等等,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传统认知,作者称之为“传统情绪观”。传统的情绪观有几个特点:

第一:一个人的情绪会以某些固定的形式表现在外,作者称之为“情绪指纹”,也就是说表现和情绪是一一对应的。我们常说“你的情绪都写在脸上了”,比如你开心时会微笑、放松时身体更舒展、愤怒是拳头会握紧等等。

第二:一个人的情绪在大脑中存在某些固定的“神经回路”。也就是说,传统神经学家认为,大脑的某个部分控制着我们的情绪,比如通常认为大脑杏仁核控制恐惧的情绪,如果杏仁核受损,则没有恐惧的情绪,电影《头脑特工队》情节是以此为基础来设计的。

第三:每种情绪有独特的心理特征,也就是说,情绪表现和心理特征是一一对应的。有一部美剧《别对我说谎》就是通过情绪变化来识别犯罪分子的心理特征的,前几年,也有很多类似的电视节目,心理学家通过阅读嘉宾的表情来识别他们的心理状态等等。

你可能问会,这还有什么错吗?但这本书的作者告诉我们,我们的确错了。为什么呢?

让我们再简单梳理一下传统情绪观的过程,情绪的产生我们通常认为是这样的:我们的感官接受到外在的感知信息 –> 触发某个神经回路 –> 表现出某种内在心理状态 –> 表现出某种外在情绪特征。比如看到一条蛇,会激活大脑的杏仁体,然后心跳加速、手心出汗,然后我们心理会特别紧张,同时我们也会表现出恐惧和害怕的表情。

这个过程看起来是顺理成章,但真的是这样吗?但实际并不完全是这样。

首先,同一种表情,很可能代表不同的情绪。一个人笑可能是极度悲伤,一个人哭也有可能是喜极而泣,所以,情绪和表情并没有一一对应。比如下面这张照片,这个人处于什么情绪中?

绝大部分都认为这个表情是一种惊恐,但其实这是2008年美国网球公开赛决赛中,小威廉姆斯击败了她的姐姐大威廉姆斯后,所表现出的欣喜若狂。

其次,情绪和心理特征也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比如心跳加快并不代表一定是恐惧、激动的情绪,是大脑将身体变化解读为某种情绪。

最后,情绪反应也没有固定的神经回路,通常认为杏仁核控制恐惧的情绪,如果杏仁核受损,则没有恐惧的情绪,但实验证明并非如此。

那情绪是如何产生的呢?作者提出了“情绪构建理论”。我们情绪产生的过程大概是这样的。

首先,我们感官系统接收到来自外界的各种感官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对于大脑来说,都是噪音,并不能直接让我们产生情绪反应。你的大脑会结合你过去的经验来构建一个假设,然后你的大脑根据你的假设,对当前的输入信息进行过滤,然后将过滤后的信息,赋予某种概念和意义,最后产生出某种情绪。

总结起来,作者认为“情绪构建理论”和“传统的情绪观”有几点关键的差异。

第一:我们的情绪并不是一种本能的反应,而是结合了输入的感官信息+过去的体验+你的认知(尤其是概念)的一种综合反应。换句话说,情绪和你当前所在的场景,你过去的体验,你的概念认知都是相关的。

第二:我们是情绪的主动构建者,我们的情绪不是外在信息输入后的一种被动反应。是我们主动在大脑中根据当前的情况和过去的经验模拟了一种情绪,然后指导我们行动。换句话说,情绪反应是大脑的一种模拟和假设。

这样说可能有点抽象,让我们来举个例子。想象一下,一只蜜蜂正在一朵芬芳的白色花朵的花瓣上轻舞,一边授粉,一边嗡嗡叫。如果你喜欢蜜蜂,那么你会张开想象的翅膀,其他神经元也会立刻调整好你的身体准备走近观察,你的心跳加速,汗腺准备分泌汗液,血压开始下降。

但如果你过去曾被蜜蜂蜇过,有过痛苦的经历,那么你的大脑会让你的身体做好逃跑的准备,或者做出一个准备搏斗的动作,你的身体会出现一些与先前不同的变化。每次你的大脑模拟感官输入时,你的身体就会自动出现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会改变你的情绪。

你的蜜蜂模拟想象源于你的心理概念中对蜜蜂的印象,这个概念不仅包括对蜜蜂的认知,比如它的样子、声音,你对它的反应,你的自主神经系统发生了哪些变化导致了你的行动等等。同时也包括其他与蜜蜂相关的概念信息,比如“草坪”“花朵”“蜂蜜”“蜇人”“疼痛”等等。

所有这些信息和你所拥有的“蜜蜂”概念融合到一起,指导着你在特定环境中模拟“蜜蜂”。因此,像“蜜蜂”这样的概念实际上就是你大脑中神经模式的集合,它代表了你过去的经历体验。你的大脑以不同的方法把这些模式结合在一起,感知并灵活指导你在新情境中的行为活动。

根据你的概念,你的大脑会把一些事情集合在一起,而把另一些事情分开。你的概念是大脑的一个主要工具,用来猜测即将到来的感觉输入的意义。比如,概念可以赋予变化的声音以意义,这样,你在听到声音的时候,就不会把它视作嘈杂的噪音,而是将之认定为话语或者音乐。

所以,情绪一种综合的反应,而这种反应是跟场景、过去的体验、你的概念认知密不可分的。情绪并不是一种纯粹的本能,也不存在某种固定的神经回路,当然情绪和表情,或者身体反应也并不存在某种对应的关系。

当我看到这一个观点的时候,也被震惊到了。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情绪很难控制,是一种本能反应,但是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

其实不仅仅是情绪是一种假设,我们过去很多固有的认知都仅仅是一种假设。在《你为什么而工作》这本书中,作者告诉我们,其实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假设”的世界里。比如通常我们认为,工作都是辛苦的,我们为了钱而工作。其实这是一种假设,在“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就提出了很多假设:比如“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每个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假设;比如人性懒惰,人都为钱而工作的假设等等。

但是,因为这种思维根深蒂固了,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很少去质疑它们,而且我们还会不断强化这种假设,比如在工作中遇到不开心或者困难时,我们常常在心理告诉自己,我们是为了钱而工作的,所以不开心是正常的。我们把获得回报和忍受痛苦作为了一种交换,但其实这正是基于,我们对工作的一种假设。但其实,我们有其他的假设,比如那些公益组织的志愿者,他们并没有被假设为钱而工作,但是也可以从中获得满足感和快乐。

其实我们生活中,我们绝大部分认知都只是一种假设,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就像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对于经济体系的假设一样,道德其实也是人类社会共同的一种假设,人类社会就是基于一套套这样的假设而建立起来的。就像著名的历史学家和畅销书作家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说:公司是什么?国家是什么?民族是什么?尤瓦尔·赫拉利给出的答案是:想象共同体。

114 评论

闪灯背后

情绪和情感这两个词我们不会陌生,在生活中这两个词汇经常被我们使用。情绪和情感其实并不完全是统一的一个心理过程,从其产生的基础和特点上分析,情绪和情感在心理学上有所区别。那么在心理学中是怎样体现两者之间的区别的呢?我们一起看一看。首先,情绪出现较早,多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出现较晚,多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婴儿一生下来,就有哭、笑等情绪表现,而且多与食物、水、温暖、困倦等生理性需要相关;情感是在幼儿时期,随着心智的成熟和社会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多与求知、交往、艺术陶冶、人生追求等社会性需要有关。因此,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但只有人才会有情感。其次,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情绪常由身旁的事物所引起,又常随着场合的改变和人、事的转换而变化。所以,有的人情绪表现常会喜怒无常,很难持久。情感可以说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态度体验,如对一个人的爱和尊敬,可能是一生不变的。因为如此,情感特征常被作为人的个性和道德品质评价的重要方面。最后,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人在情绪左右下常常不能自控,高兴时手舞足蹈,郁闷时垂头丧气,愤怒时又暴跳如雷。情感更多的是内心的体验,深沉而且久远,不轻易流露出来。

152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情绪的心理健康论文

    大学生情绪管理1500字论文篇三 《大学生情绪管理策略》 摘要:情绪对大学生身心健康 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阐述了情绪及情绪管理的概念和大学

    一杯清茶NJ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初中生课堂心理和情绪研究论文

    不知道怎么写~你就去参考参考(心理学进展)这类似的期刊呗~多看下文献~总能写到论文的

    所謂尐寧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情绪心理学相关论文文献怎么写的

    情绪是影响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处于青春期后期的大学生,有着丰富的情感体验,情绪波动大,所以他们的心理健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情绪的健康与否。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

    散光女王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关于情绪管理的心理论文题目

    情绪心理学属于心理学范畴,是研究我们人类情绪的一门学科,包括快乐与悲伤、期望与失望以及爱恋与淡漠、愤怒与恐惧、忧郁与焦虑等情感变化的奥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

    小雨叫主子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情绪心理学相关论文参考文献

    情绪是影响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处于青春期后期的大学生,有着丰富的情感体验,情绪波动大,所以他们的心理健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情绪的健康与否。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

    Vivian8685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