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82

向着好吃奔跑
首页 > 学术期刊 > 打工论文题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爱吃土豆儿

已采纳

中学生打工是一个很时尚的话题,关于其利大还是弊大的讨论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打工对中学生是有益的,我赞成中学生打工。 社会是复杂残酷的,适者才能生存。每一位中学生将来都得溶入社会,而学校与社会是有差距的。要在社会中生存,并且是很好的生存下去,必须有一个适应。而简单的打工是中学生所处的年龄已经具备了的能力,又是一个很好的走进社会的途径,因此,中学生有能力也有必要适当地打一些工。 中学生固然应当以学习为重,但社会又何尝不是一间教室?培根说:“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运用的智慧在于书本之外。”在打工的过程中,中学生可以加强自己的实践能力与经验,至少可以得到一种体验。这样的学习,对于书本理论学习也是一种促进。 打工的过程中,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要跟各色各样的人进行交往。在这些过程中,中学生不得不思考如何看待眼前的问题,怎样处理好人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不仅使中学生更加了解社会,加强实践能力,也会让中学生更加深刻地学会处世,同时提高了思维深度。 在许多国家,中学生打工都被视作一种理所当然的活动。我经常可以在外国作家的一些作品中看到送报送奶的少年,他们从父母那里得不到多少零用钱,却通过打工支付不少个人开支。我去年还看过一本叫《我家有个小鬼子》的书,是两位留学美国的中国人写自己在美国长大的孩子的故事的。书中讲到孩子“花钱靠自己”,看电影、买礼物送人、买书都是自己掏钱。钱从哪儿来呢?就是通过除草浇花、卖糖果、洗车等手段打工挣来的。 我们经常听到中国的留学生到了国外,因为空有满腹理论知识而没有社会实践能力遭人鄙视的事件。这是与外国家庭从小让孩子打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分不开的。可见,中学生打工是有益的。 《中国青年报》也曾刊登过一则关于某些大学生缺乏实践、交往能力以致求职应聘时屡屡碰壁,最后唯有选择重新读技校,以求通过学一门技能寻找出路的新闻调查。设想这些大学生们如果在中学阶段便打一些工,恐怕就不会有上述的尴尬了。 当然打工也不总是好事。从媒体的报道上看到,一是某些中学生的方向不对,打工就是为了赚钱;二是某些学生急功近利,搞坏了身体;三是某些学生在打工过程中上当,跳入了“火坑”。相关的实例在各种媒体上比比皆是。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弊端就对打工一概否认。我认为,只要明确目的,充分准备,加强警惕,并注意工作的度,打工对中学生就大有裨益了。 在中国,中学生打工只是一种个别的社会现象。它的存在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沿海地区的中学生受市场经济特别是西方文化、教育的影响,利用假期从传统的校园中走出来体验生活,锻炼自己;一是内陆地区特别是贫困家庭的中学生,为了能够继续上学只有在假期里打工来挣点学费。 对于中学生打工,人们历来就褒贬不一。许多人认为中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打工势必会影响学习,甚至会影响青春发育。他们的担忧不无道理。但有着三内年打工经历的我,对中学生打工有着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作为一名中学生,当然要以学习为主但不能做一台学习的机器。学习的目的又是什么,是为了将来能会“打工,打好工”。而且打工也是一种学习。我们不能把成绩差或其他惨痛的事情归罪于打工。中学生打工,只要会合理安排,反而会促进学习,培养品质,锻炼意志……有益终身!所以,中学生打工是利大于弊的。 中学生打工,首先可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报酬。它符合中国按劳分配的主体原则,有利于增强中学生对付出与收获的切身体会与理解。特别是那些家庭贫苦的中学生,正是打工为求学铺平了道路。千万出身贫困的莘莘学子不正是靠勤工俭学圆了他们的大学梦,走向建设祖国四化的岗位吗?其中成为栋梁之才、有功之士的也不在少数。 中学生打工,可以培养珍惜劳动成果、勤俭朴素的优良品质。当今中学生的铺张浪费现象已引起了有关专家人士的深切忧虑。试问中学生比吃讲穿大挥霍的原因是什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钱是父母挣的!只有自己付出了劳动、洒下了汗水,才会珍惜那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才会懂得生活的艰辛。有人说中学生打工容易受金钱的腐蚀。请问现在问金钱堕落的究竟是那些人?任何一个成功之士、伟人能登上人生的颠峰,无不有着这些优良的品质。纵观古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一直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学生打工,有利于锻炼坚忍不拔的意志。人一声的挫折就犹如那校园小径的铺路石子一样多。一个在少年、青年没有经历挫折的人,就不是一个完全成熟的人。哪怕一点点的打击,就可能击跨他的整个灵魂。而对于一个从小历经磨难,用幼嫩的双手去开拓人生之道的人,这又算得了什么?实践证明了这一点,早年有过打工经历的创业人士更具有坚韧的意志和挑战困难的勇气。 中学生打工,可以培养竞争意识,学会融入社会。现代社会处处充满了激烈的竞争,甚至是勾心斗角。许多大学毕业生因无法适应社会竞争的压力,长期精神压抑,性情郁闷,给事业和前程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有的人放弃竞争,自暴自弃;有的人放弃生命,自己了解。而一个有着打工经历的人他实质上早已在竞争中去胜。他用双手争得了打工的机会,争得了生活的体验。在打工生活中,他已经学会了竞争,学会了生存。 中国的国情,中国的教育影响了人们的观念。而市场经济的客观需求、世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又冲击着这种观念。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了。那些高分低能的人才终要被时代所淘汰的。 中学生应该合理安排时间,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把知识用于实践,在时间中培养品质,锻炼意志,在实践中学习本领,将有益于终身!

109 评论

小墩子921

打工亦是打磨近日,随着央视新闻的一篇《早安啊,打工人》的文章,“打工人”这一称呼引发了人们的热议。有人赞同,也有人认为不妥,部分人认为“打工”一词本身属于低阶层人的行为,这是在强行划分阶层。但我认为,打工亦是打磨,是一种勤奋,坚韧且充满上进心的行为。没有人一出生就凌驾于他人之上,也没有人生来比他人卑贱。以阶级划分等级的时代已然过去,在如今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机会去成为自己理想中的模样。打工,或许也是其中的一种方式。“条条大路通罗马”,谁能说打工人一定无法成功呢?作为高中生的我,认为打工是一个打磨自身的过程,是让初入社会的我们去更好地适应社会,找准自己的目标。因此,打工是一种意义非凡的行为。“打工人”更是一个蕴含巨大能量的群体,他们是社会生活生产的中流砥柱,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同时,他们也是打工精神的承载者,打工人在面临来自生活、工作、社会的巨大压力时,依然能够热情饱满、积极上作文进地去工作,这是一种打磨出来的精神。“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只有经过打磨,一个人才能发挥他的价值,而打工正是一个打磨过程。或许有人会说,有人家产富足,根本无需打工便可轻易成功。那你又可曾见过,哪一个有所作为的人不是从最底层走过来的?人越富有,就越明白打磨自身的重要性。因此如今富二代打工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了。打工也成了一种“高端”的行为。“打工人”这个称呼一定带有嘲讽的意思吗?我看不是。“打工人”这一声称呼更多的是自己对自己的调侃,抑或是他人对你的激励。“抗疫英雄”张文宏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只是一个学医的,当了医生,自然要为病人们打工。”他的“打工”或许具有不同的含义,但不可否认的是打工人对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时代接班人的高中生,不少人也会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去打工,去磨练自己的意志,去打磨自己,让自己渐趋完美。“打工人”愿你不断打磨、雕琢自身,为自己打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223 评论

柏林熊77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下社科类的期刊~像(社会科学前沿)这样的期刊~看下里面的别人的论题是怎么样的~结合自己的写作主题去命名

97 评论

相关问答

  • 体育专业散打论文题目

    1 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 2 新中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3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形成、演变与重构 4 关

    搜奇猎怪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研究打雷的论文题目

    在夏天经常出现雷电交加的现象,而且是闪电过后几秒至十几秒才听到雷声.雷电是云层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电荷在放电时产生的电火花,既有光也有声.只不过雷电中的光和声比我

    linyuzhu313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有关3d打印的论文题目

    3D打印某一个方面的论文具体什么要求 什么时候要 时间不紧的 可以代劳

    FACE家具和设计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实践论文题目食堂打工

    大学生暑假酒店实习报告 作者:佚名 大学生暑假酒店实习报 实习单位:XX新都大酒店 实习时间:200*年7月——200*年9月 序言 终于等到了实习的时

    麦兜籹籹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论文的题目打什么标点

    论文的标题用加书名号吗? 一般来说都是不需要的.除非你们有要求要加上.你可以去看看网上的论 *** 个参考,都是没有书名号的. 书名号一般用于标明书名、篇

    JoJo爱次肉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