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01

品嵊红木
首页 > 学术期刊 > 前置作业的有效研究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中国式话

已采纳

如何有效的提高小学高段语文叙事性文本的前置作业效果的课题研究一、对研究问题的情境性分析:纵观目前小学语文的作业,不外乎“抄抄写写”,“读读记记”,“做做练练”,学生一做语文作业感觉没兴趣,有甚者还存在厌烦情绪。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学生做我们的语文作业如此“无奈”?笔者对这个问题作了调查研究,简要分析后,发现我们的目前语文作业存在以下一些明显特征:小学生语文作业在质的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从调查情况看,小学生语文作业在形式方面问题较多,主要表现为小学语文作业形式单调、内容机械、应试色彩浓,具体表现为:1. 语文作业现成内容多,实际编写少;2. 语文作业知识巩固多,实践应用少;3. 语文作业书面作业多,口头作业少;4. 语文作业统一任务多,自主选择少。其次,学生反应的语文作业负担过重,这些负担过重的作业都有一些共性:问题提出的单向性;问题答案的绝对性;作业形式的单一性;作业完成的封闭性;作业评价的片面性;更有甚者是成套的试卷。还有就是书本上要求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有很大一部分老师只是走过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对综合实践认识不深,甚至还不明白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也有很大一部分的家长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分数高就认为孩子学得好,兴趣浓淡不重视,能力强弱不好评价也就不做关注,认为成绩能说明一切。确实,目前我们的语文作业形式较为单一,学生兴趣不浓,而且机械重复者多,忽视了语文作业的情感性,这导致学生作业负担过重,自主安排的课外时间太少,童年的快乐缺失,特别是大量的书面与纸面作业对孩子的综合素养培养与实践动手能力交流能力等是很不利的,也严重违背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的理念,基于上述客观存在的作业负担现象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渗入,本人于2010年就在教学实践中改革小学生的语文作业,并且结合年龄心理特点从高段开始尝试,设计了许多综合实践活动式作业,侧重于对学生亲身体验与实践的训练与鼓励,倾向于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的培养,强化作业的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多样性、趣味性、体验性、感悟性、合作性、交流性等特点,既减少了学生机械性作业的量,也提高了综合培养学生的素养与能力的感悟性作业的质,在作业改革层面实现了“轻负高质”的科学尝试与高效实践。本课题将对小学语文高段综合实践活动式作业的设计与实施进行深入研究,并整理成研究论文或者研究报告。二、对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综合实践活动式作业:综合实践活动式作业是指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与感悟为主要内容, 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能力为目标的作业。是对最常见的如抄抄写写,做做练练等书面作业的一项改革,改变以往的作业模式,使学生在实践中增长见识,提高能力,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这是本课题最为核心的研究内容,也是作业改革尝试的主要切入点,本课题研究中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式作业都必须体现学生的参与性、体验性、感悟性、综合性、实践性等要求,大量减少纯粹的纸面桌面和室内作业,设计室外性、活动性、合作性等作业。

99 评论

zhouchang1988127

“作业”的问题,需要从教育质量标准的规范和执行等很多方面系统解决。“作业前置”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可行性策略。将作业“翻转”到教学过程的前端,可在课堂前、单元教学前甚至学期前,或开设“作业超市”,学生将从“被动”变为“主动”,调用自身的学习系统和知识领域的认知、情感和动作,嫁接新旧知识的桥梁,发现问题并自主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增强学习动力和自主性。学生还可以打破教师设计的程序,根据已有的知识领域,开启个性化的、深层次的学习历程。具体策略如下:1.终局思维 前置作业,以提升核心素养为前提,让教学从“知识传递”走向“知识建构”。它不是简单的、重复的抄写过程前移,也不是所有教学内容的前移,而是基于对知识的多维度、多层面的“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和自知”理解的学习任务(《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威金斯、麦克泰格著,闫寒冰等译)。作业设计应置入教学设计中全盘考虑,要对“预期学习效果”有充分的思考和把握,采取“终局思维”,不断反复对“终点”回望的螺旋式递进,摆脱教学聚焦知识灌输、活动表面化与形式化的尴尬。2.评价前置 评价若放在最后环节,其诊断性、激励性和调控功能不能及时发挥。“评价”前置,不仅以“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来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及呈现顺序、教学资源的组织和使用等,同时将作业的评价方式、标准,以及师生共同商定的积分规则与制度,包括允许犯错次数、优先完成作业的“优待”或“豁免”权限的清单等,事先公布,并按周、月、学期进行统计公布,让学生有目标感、方向感。 (1)减分变加分。许多教师的作业批改方式采用“√”和“×”判断,或使用满分下的减分制;这些检测方式建立在纠错和惩罚的观念基础上,造成达到满分很难,屡屡在培养“失败者”。“作业前置”采用加分制,变惩罚为激励;例如,采用保龄球的滚动积分法、竞赛类的晋级制、积分银行借贷制等。 (2)集体积分制。采取个人、小组和集体同时积分制度,个体分数越多,对集体的贡献越大,帮助其他同学得分也给个人积分,不断促进合作和互助,改善竞争关系。例如,香港某学校建造了一套先进的“人力发电设备”,通过人力运动产生电能供给教室基本用电,学生每天体育课的作业是“运动发电”,发电量同时计入个人、班级、年级的成绩,同时每天公布班级、年级的发电量,不仅增强了个体自觉锻炼的积极性,还增进了合作。 3.驱动任务 (1) 利用“ 心流”(Mental flow)。当任务的挑战与能力匹配时,会启动“自我系统”,产生“心流”,才有兴奋、激动和愿意付出努力的冲动,才有“跳起来摘到了桃子”的成就感。前置作业的任务、形式与要求是一种能平衡“太难”与“太容易”的真实挑战情景,能足够吸引并启动学生的学习系统,同时还能让“知识领域”的知识迁移应用并丰富。所以作业应该是任务驱动的项目化、情景式学习,采用的是PBL 的学习方式。例如,初中物理“长度的测量”教学前,布置“至少采用三种方法,测量自己和父母的手指甲宽度,并写出测量发现的问题”。学生愿意尝试使用测量工具、思考测量方法,注意刻度尺的量程与最小刻度,学会读数等,若有问题,在课堂上会特别注意。 (2)利用“通关”。就像“游戏”一样,作业中的问题,从简单到复杂,从有固定答案的结构良好问题,逐步向难以找到固定答案的结构不良问题递增,将复杂任务分解多次去完成。例如,“你想去哪个星球旅行?”要求回答你想去哪个星球旅行?理由是什么?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解决的方法什么?每个问题都有递进关系,每个问题的解决需要知识领域与学习系统的融合,并有一定的激励。 (3)利用“技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业完成情况的大数据记录,通过“自适应”、学习行为分析技术,不断推送个性化作业,提供学习资源、过程调控服务,发现短板及时弥补。 总之,“作业前置”不仅是作业环节的提前,更是教学理念和方式的转变。当教师视“备作业”超过“备课”时,作业问题不再是简单的“作业量”控制问题,课业负担问题的解决,也不是一味退让的方式,它将促进学校教育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推动“学校教育不但应该是一种主流,更应该是一种主导”(《为什么都知道学业负担“过量”,却又“没有什么减得下来”?》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周彬),学生面对“作业”不断有“心流”产生时,对学习的感受不再是一种过重的压力;家长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学校教育,而不是过度依赖校外辅导机构;课业负担过重的社会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275 评论

相关问答

  • 有效作业及作业管理研究的论文

    课堂作业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不懂的可以直接提问 而家庭作业则是让学生对当天学习内容的复习巩固。 作业的量不在多,而在精。

    哼哼郭Eva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初中语文作业的有效性研究论文

    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水平技巧:1.细观察。细致观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金钥匙。只有仔细地观察,才能从生活现象的矿藏中发现碎金璞玉,于泥沙混杂中攫取闪光的宝物。2.多阅读

    zq13301666852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小学生有效作业研究论文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生数学作业的评价是小学数学学习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具有直接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诊断功能。评什么,怎么评,事关学

    追梦小顽童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前置作业的有效性研究论文

    如何有效的提高小学高段语文叙事性文本的前置作业效果的课题研究一、对研究问题的情境性分析:纵观目前小学语文的作业,不外乎“抄抄写写”,“读读记记”,“做做练练”,

    燃情咖啡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小学数学有效作业研究论文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生数学作业的评价是小学数学学习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具有直接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诊断功能。评什么,怎么评,事关学

    西夏唐古特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