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iron.sh
其实各个银行业务种类,利率水平都相差不多。只是国家大行要承担国家的一些维稳的任务,同时国家也会给国营大行一些特殊的支持和帮助。总之一句话,国营大行肯定比较稳,你想去获得超额收益,可关注其它行,但风险、波动也会较大些!! 相对来说工商银行好写。招商银行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龙头代表,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规模仍然较小,发展模式以零售为先,但零售不代表银行业的全部。建设银行号称国有银行中的股份制银行,综合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在6大国有银行中排第一,但是不代表国内银行业的整体水平。工商银行号称宇宙行,规模最大,总盈利规模最大,各项业务发展在国内银行业中的竞争力、发展潜力处于中等水平,风险偏好保守,因此具有代表性。 仅就盈利能力这一项的话,选招商好写。建行、工行体量大,海外机构多,受汇率、当地利率水平、 社会 购买力等影响较大,并表后的影响因素多,盈利能力不便于综合评估。招商是我国股份制银行的代表,成立近40年,管理机制较为完善,盈利水平稳定,个人认为是选题的不二之选。个人建议,供参考。
朵喵喵ljh
金融危机渐去,中国银行家们现在最大的挑战是什么?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与普华永道联合发布《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09》(下称“报告”)显示,74%的中国银行业高管指出,宏观经济进入下行周期给银行经营管理带来挑战,41%的银行家认为“货币政策剧烈变动”让他们在经营中感受到压力。大小银行都迷茫据悉,这是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针对中国银行家进行的首次全面调研,也是危机背景下对于银行业的一次全面回顾。该报告的信息来自于81位银行董事长、行长及副行长的直接经验以及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调查问卷。 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经理朱国晓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报告的确反映了当下中国银行业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该报告负责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上半年银行的放贷冲动,表明银行仍然是以“跑马圈地”、依赖高资本消耗的贷款业务为发展模式。巴曙松认为,经过上半年天量信贷,中国的银行业已经进入了“战略迷茫期”。他解释说,对于像工、农、中、建、交这样的大型银行来说,在许多地方的大型项目占有率已经达到60%以上,再加上国家还鼓励他们做中小企业的业务。“大银行迷茫的是:业务重点在哪儿?”而对于那些资产总额相对较少的中小型银行而言,大项目很难拿到,小项目又赚不到钱,所以只能配合其他大银行剩余的业务进行一些“补丁贷款”,即便如此,还需要提供更优惠的放贷条件。“本打算靠做中小企业业务发展的中小型银行,由于大银行的介入,感觉到自己的业务发展重点有些迷茫。”巴曙松说,经过银行业这一轮洗牌,很多银行会找到新的战略路线。一位股份制银行的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中国的银行业务发展到现在,出现了很多花样各异的产品。但仔细看就会发现,很多银行是在“跟风”,在做“噱头”,并没有搞清楚自身的优劣势。中国银行业之所以会出现“战略迷茫期”,除了自身对核心业务出现的困惑外,银行利差逐渐收窄、经营风险不断加剧以及不良贷款的反弹压力等都影响到中国银行业在未来的战略定位。“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虽然很快,但身在其中,你会发现它一直都比较迷茫。”一位城市商业银行高管认为,“我们之所以能够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不受那么巨大的创伤,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还没有犯错误的机会,还没有发展到利用高杠杆率金融创新来犯这种错误的水平。对这一点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银行家最关心利率市场化事实上,中国银行业传统的盈利手段——“赚利差”正受到着严重影响。“由于净息差的收窄,上市银行多未摆脱只赚规模不赚钱的尴尬局面。”安华证券分析师李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期,上市银行的中期业绩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其中,“天量信贷”和与较前两年大幅“缩水”的利润形成鲜明对比。招商银行发布的2009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实现净利润82.62亿元,同比减少49.83亿元,降幅为37.62%。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影响,银行利差空间进一步收窄,净利息收入下降较快。李明认为,不只是招商,很多银行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幅。净息差大幅收窄导致的“微利”,倒逼中国银行业中间业务快速发展,并推动银行业盈利模式尽快转型。对此,中国银监会纪委书记王华庆认为,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将会受到挑战。过去几年来,银行利差尽管在逐步缩小,但目前我国银行的利差还保持在2%~3%的较高水平。长期来看,这个水平也是比较高的,竞争激烈的国际银行利差要远远低于这一水平。对于这种现象,报告显示,41%的银行家认为货币政策剧烈变动让他们在经营中感受到压力。同时,今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高速的信贷投放也对中国银行业的经营造成了压力。90%的受访银行家认为,利差收窄是2009年经营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报告中提到,利率市场化进程是银行家们当前最为关心的一项政策。他们认为,完全的利率市场化将会导致银行业竞争格局出现真正的分化,一些没有特色的中小银行可能面临严峻的竞争压力。一些受访的银行家认为,在当前情况下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将对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一旦实现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依靠“赚利差”维系的盈利模式将受到冲击,特别是中小银行将受到更大冲击。 一位城市商业银行董事长表示:“面对本轮危机,中小银行只能利用中小企业利润来弥补息差的不足,而大银行通过下调利率抢占市场,造成了恶性竞争。利率市场化后,小银行就可能失去竞争优势,如果再遇到金融危机,我们的生存会受到严重威胁。”过半银行家担忧不良贷款将上升有专家认为,银行盈利模式的变化,可以看作是金融危机给尚显“稚嫩”的中国银行业发出的善意提醒,而如何在信贷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持续保持较低的不良贷款率,则需要考验中国银行业的经营智慧。 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自2008 年11月开始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提出了未来两年4 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计划。在积极财政政策的推动下,中国银行业开始了高速的信贷投放进程。2008 年最后两个月信贷投放额分别为4600 亿元、7700亿元,而2009 年1~6 月投放总额达到7.37 万亿元。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近期在“2009年第三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上表示,贷款高速投放积聚的风险隐患在不断增加。 “根据14家上市银行上半年业绩显示,大规模信贷投放并没有明显增加银行盈利。”李明说。一位国有商业银行总行的高管指出,“目前,银行业在信贷快速扩张过程中暴露出的管理弱化和不审慎行为是存在的,有的还比较严重,正在积聚新的风险。例如,操作风险压力明显增加、信用风险比较突出、房地产及票据融资等与经济关联度高的业务领域风险也值得关注。”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朱小黄则表示,今年3月以后,建行开始放缓信贷投放速度,今年基本实现信贷的先快后慢。不过,他坦言,金融危机没有完全消化掉泡沫,泡沫又开始重新回到轨道上,为未来留下一定隐患。报告显示,55%的银行家认为,未来会出现不良贷款的集中上升和暴露,但80%的银行家预计自己所在的银行未来三年的不良贷款率可以控制在5%以下。一家股份制银行中部地区分行的高管认为,“在持续的信贷扩张下,银行业眼前的收益可能将以损失数年后的利润,甚至影响银行系统的健康和信誉为代价。这一轮金融危机也是对中国银行业商业化改制后的一次大检验,对于2009 年以来的信贷狂潮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到底起了怎样的作用,对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到底有着怎样的影响,3~5年后可能会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评价。”(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毕
建议写“中小银行的目标客户”;“中小银行的风险管理”;“中小银行的产品设置”等均可,资料容易找,内容长短皆可,不知意下如何?
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问题分析论文 一、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问题分析 1、内部审计机制不健全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虽然也开展一段时间了,但是,并没有配
目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信用卡行业进入调整期,疫情加剧。在多重考验下,随着规模和质量的同步提升,广发信用卡已显示出强劲的发展潜力。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不良率为
当前,由于大量农民工提前返乡,部分农村地区出现农产品降价和售卖难等问题,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明显加大。为准确把握金融危机对农业生产影响的深度及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