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iejin(金培)
这种东西网上一搜就能搜出来。摘自:MBA智库“经济学家”条目一、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经济学奖(TheNobelEconomicsPrize),全称是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TheBankofSwedenPrizeinEconomicSciencesinMemoryofAlfredNobel),通常称为诺贝尔经济学奖,也称瑞典银行经济学奖。诺贝尔经济学奖不属于诺贝尔遗嘱中所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而是由瑞典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其评选标准与其它奖项是相同的,获奖者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选,1969年(该银行的300周年庆典)第一次颁奖,由挪威人弗里希和荷兰人丁伯根共同获得。二、约翰·贝茨·克拉克奖约翰·贝茨·克拉克奖(JohnBatesClarkMedal)俗称“小诺贝尔经济学奖”,由美国经济学会评选的,是经济学界除诺贝尔经济学奖外的另一项重要殊荣。约翰·贝茨·克拉克奖由美国经济协会于1947年在美国经济协会创始人、协会第三任会长、著名经济学家约翰·贝茨·克拉克(1847—1938)诞辰100周年之际所设立的。目的在于纪念约翰·贝茨·克拉克提出的边际生产力理论与生产耗竭理论、和研究出根植于边际效用的需求理论。这个奖项1947年设立,每两年评选一次,入选的基本资格为在美国大学任教、40岁以下的学者。三、亚当·斯密奖全美商业经济学协会亚当·斯密奖(TheAdamSmithAwardofNABE),是由全美商业经济学协会(NationalAssociationforBusinessEconomics,NABE)于1982年设立颁发。该奖项的评选是基于经济学家在经济领域的领导力及其提供的理念知识在工作政策上的实用性。每个获奖者将在全美商业经济学协会年会上发表一篇演讲。演讲稿将一些商业经济刊物上发表。四、大卫·威尔兹经济学奖哈佛大学设立的“大卫·威尔兹经济学奖”(DavidA.WellsPrizeinEconomics)五、我国的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中国近30年的经济发展已形成了有别于西方市场经济体系的独特的中国市场经济模式,为经济理论的提炼与创新积累了许多新的素材,中国的“故事”已经吸引了不少西方学者的关注,因而构建这样一个平台,也为中国经济学界走向世界提供了契机。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应运而生。该奖项的前身为“黄达-蒙代尔优秀博士论文奖”,由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元之父”罗伯特·A·蒙代尔(Robert.AMundell)教授和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前校长黄达教授共同冠名,2002年12月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创设。每两年评选一次,逢单年颁奖,迄今已颁发三届,有15位青年学者获奖。为了进一步扩大该奖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评选结果更加公开公正透明,2005年该奖项正式更名为“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Mundell-HuangPrize)。设立“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的宗旨是为了推动中国经济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经济学科研究;搭建中国经济学特别是财政金融学科领域博士培养的国际交流平台;倡导兼容并蓄、学贯中西、严谨求实的学术品格;激励的杰出青年学者为新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聪明才智。为了实现这一宗旨,体现奖项的严肃性、公正性和权威性,“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设定了严格的标准与评选程序。要求参评论文的选题立足学科前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能够反映该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发展状况,在本学科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或接近乃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运用国际通行的研究方法进行探索研究,有新的研究视角和独到见解,并在相应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了保证该奖项的权威性,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聘请国内权威专家组成专门的评选委员会。六、我国的中国经济学奖中国经济学奖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授予个人、对个人长期成就进行奖励的经济学奖项,其宗旨在于通过奖励在经济理论、政策及研究方法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中国学者。该奖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学的“诺贝尔奖”,是中国目前规格最高的经济学奖项。中国经济学奖设立背景:中国经济学奖是由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共同发起设立。其宗旨在于通过奖励在经济理论、政策及研究方法等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中国学者,促进中国经济理论研究的繁荣和政策制定水平提高,普及经济领域基础知识,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玲珑金月
1969年,第一个奖项由挪威弗里希和荷兰丁伯根颁发。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弗里德曼获得了这个奖项。
1969年拉格纳弗里希(Ragna Frisch)、挪威语(1895-1973)和荷兰语(Jan Tinbergen)(1903-1994)
他们开发了动态模型来分析经济过程。前者是计量经济学的创始人,后者是计量经济学模型建设者之父。
1970年保罗·安·萨默森(保罗·萨缪尔森饰)美国(1915-)
他发展了数学和动态经济理论,把经济科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他的研究涉及经济学的所有领域。
1971年西蒙库兹涅茨美国人(1901-1985)
它对研究人口发展趋势和人口结构与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关系作出了重大贡献。
1972年约翰希克斯(约翰希克斯)英国(1904-1989)
Kenneth Joseph Arrow(Kenneth J.Arrow)美国(1921-)
他们深入研究了经济均衡与福利理论。
1973年苏联瓦西里·莱昂蒂夫(1916-)
投入产出法在许多重要的经济问题上得到了发展和应用。
1974年澳大利亚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1899-1982)和瑞典古纳·默达尔(1898-1987)
他们深入研究了货币理论和经济波动,并深入分析了经济、社会和制度现象的互相依赖。
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挪威经济学家芬恩·凯德兰(Finn E.Kydland)和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普雷斯科特(Edward C.Prescott)。
2005年瑞典皇家科学院(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表示,这两位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因为他们“通过对博弈论的分析,加深了我们对冲突与合作的理解”。因此,我们通过对博弈论的贡献来分享这一荣誉。
2006年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埃德蒙菲尔普斯(edmund phelps)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这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通胀与失业预期之间的关系,他为此感到荣幸。
先看看什么样的经济、管理类期刊才是核心吧!找几类看看,就大致知道所谓的类容了。【管理学核心期刊目录】1 管理世界 管理学 B CSSCI来源期刊 社科院核心期刊
幼儿园教研总结 本学期,我园教科研工作在《纲要》精神引领下,在上级教研部门的指导下,在“以老带新、以能培弱”等合作、自主探究的工作方式中,优化了幼儿园常态下的
期刊点评网有投稿者的投稿感受,包括投稿经验/审稿速度/录用速度,等等
宏观经济关于总量平衡的问题,一方面有总需求,另一方面就是总供给的概念。总供给我这里写了两个概念,一个是实际总供给,一个是潜在总供给,实际总供给就是我们最后见到的
假定某经济的生产函数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