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32

candy00606
首页 > 学术期刊 > 金锁记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种菜的阿布

已采纳

[1] 熊秋菊. 一曲美丽而苍凉的哀歌——论《半生缘》的审美风格[J]. 沧桑, 2006,(02) . [2] 秦军,王旭.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悲剧人生[J]. 黑河学刊, 2006,(01)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1] 陈坤. 母爱的缺失——张爱玲小说世界的“审母”情结[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 [2] 胡晓虹. 谈《半生缘》的自然主义色彩[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4) . [3] 徐娜. 浅析《金锁记》中女性的命运[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05) . [4] 尹正纯. 张爱玲小说中男性人物形象分析[J]. 保山师专学报, 2008,(06) . [5] 张英. 浅析张爱玲读者接受心理特点[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 [6] 闫云霄,马芳. 电影《半生缘》改编的遗憾[J].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6,(04) . [7] 高园园. 谈《半生缘》的舞台表现手法[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05,(03) . [1] 田春林. 悲欢半生缘苍凉一世情——读张爱玲《十八春》[J]. 青春男女生(少年作家), 2006,(06) . [2] 袁瑾. 永未言尽的苍凉故事——从《半生缘》品读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味[J].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5) . [3] 林幸谦. 《半生缘》再解读:姐妹情谊的反动与女性冲突主题[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1) . [4] 麦凤庄. 救赎与毁灭——以曼桢为例浅谈对《半生缘》的女性价值反思[J]. 贵州文史丛刊, 2006,(03) . [5] 邓筠!96(2)班. 回不去的《半生缘》──张爱玲小说阅读笔记[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0,(01) . [6] 袁瑾. 悲剧人生 苍凉最美——从《半生缘》品读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味[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3) . [7] 熊秋菊. 一曲美丽而苍凉的哀歌——论《半生缘》的审美风格[J]. 沧桑, 2006,(02) . [8] 王朝彦. 读张爱玲的《十八春》及《半生缘》[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03) . [9] 胡晓虹. 谈《半生缘》的自然主义色彩[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4) . [10] 张廷山. 评《半生缘》兼析张爱玲小说的审美特征[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5,(02) .

353 评论

丢了肥膘的猪

金锁记》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曾得到许多评论家的赞誉:傅雷先生誉之为“文坛最美的收获”,夏志清教授则称之为“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我2年前看过改编过的《金锁记》连续剧,印象特别深刻。现在又看原版张爱玲的《金锁记》,算是真正领略到张爱玲的天赋了。但是2者比较起来,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改编后的《金锁记》。张爱玲说过,曹七巧是她笔下惟一一个彻底的人。的确,曹七巧非常彻底,彻底到让人感到心痛。因为曹七巧的彻底就是彻底破坏。她破坏一切一切:破坏那些喜欢她,或算计她的人;破坏她儿子的幸福;她的2个儿媳妇,她们都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她的女儿的因缘也被她破坏,最后七巧当然也把自己给破坏了,这个小说就完了。张爱玲似乎写的是个破坏王,但是,我发现很多读者非但不会对七巧种种变态行为感到厌恶,而是会感到一种直彻心骨的苍凉的悲哀和同情。年轻时候的七巧是个可爱人见人爱的姑娘,那时的她有点单纯有点泼辣,但是她善良而富风情。面对嫂子的刁难,她也没有直接反驳,哥哥是她唯一的亲人了,也不帮着她反而时时护着嫂子来为难她,最后还把她往火炕里推——嫁到姜家,因七巧出身低微,倍受歧视与排挤,还要照顾个患骨痨的丈夫,但毕竟他们是她唯一的亲人了,无论怎样她都是爱他们的,从后来她对哥嫂的照顾就可以看出,七巧是个善良和宽容的人。在小镇上的日子是清苦的,但七巧也有自己的幸福,镇上的年轻男子都围着她团团转,她也大胆地跟那些男子开玩笑,享受着自己的快乐。在那小镇上还有她和三少爷的美好回忆,一旦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七巧就会勇敢果断,当然她也得到自己的幸福,虽然是非常短暂的。晚年的她也会经常回忆起这些往事,无论她以后变得多么极端不相信人性,但她骨子里还是向往幸福的。嫁进姜家后的她,因为出生平民还有个患骨痨的丈夫,因此大家都看不起她,处处排斥她,大少爷更是为了家产处处针对她,这样的钩心斗角的封建大家族里使得她不得不反抗,特别是她丈夫的去世,使七巧的性格极端扭曲。她有如此的悲剧下场完全是环境造成的,她丈夫死前跟她说:“你要变得更凶点。”没有丈夫又没有娘家的依靠,在那个时代的女人只有使自己更加凶狠些才可以生存,结果,七巧为了孩子,她勇于和大伯争自己应得的那份家产,最后她成功了。这体现了七巧拥有那个时代女性少有的坚强和智慧。分家独立出去的七巧却没有得到解放,为了守住那些家产,七巧变得十分极端和恐怖。记得龙福说过:“二少奶奶还是改不了那坏习惯,总是见不得人家好。”的确,七巧因为自己受到了太多的苦最终还是没有得到自己内心向往的幸福而感到不甘,于是她总是见不得别人好。她嫉妒下人龙福过上安稳的日子,她嫉妒儿子和儿媳有幸福的生活,她甚至嫉妒女儿有美好的因缘,她嫉妒一切一切,于是她不由自主地就从中破坏,只要她有能力的她一定破坏。这反映了七巧畸形的性格,同时也反映了她自卑的情结,别人的好使得曹七巧的内心产生了一种内在驱力要改善这种劣势,求得对卑下的补偿,发展了这样的极致,也侧面反映七巧的内心深处真正追求的不是金钱,她真正追求的可能是安稳的日子和心爱的男人,但命运却把她推向姜家,还有那时的社会也使得她不得不守住金钱。另外,七巧身上还有着浓重的封建因素,例如:对女儿长白说:“按说你今年十三了,裹脚已经嫌晚了,原怪我耽误了你。马上这就替你裹起来,也还来得及。”她自己年轻时没裹脚,却不顾一切要裹女儿的脚,其实她是在拟补自己年轻时的遗憾。无论怎样,晚年的七巧并没有摆脱过去的痛苦,反而把过去的痛苦畸形地演变,最终把自己变成了个疯子。这就是我眼中张爱玲笔下的七巧的形象,但我自己更喜欢连续剧里的七巧,因为那个她拟补了我们对七巧的同情和遗憾,那个的她在死前明白了一切也得到了迟来几十年的幸福,这其实就是我们对七巧的期望,因此我更喜欢那个的七巧,她没给我们留下遗憾

309 评论

太阳西边出

周芳芸,《曹七巧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周芳芸,《中国现代文学悲剧女性形象研究》,天地出版社,1999鲁建平,《母性的陨落——张爱玲笔下的母亲形象与母女关系探析》陈慧茹,《母性的沦丧与异化——张爱玲小说中的母亲形象及母女关系探析》,太原大学学报缺失的情爱,一要从当时十里洋场的特殊社会背景去分析,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使得女性不得不以出卖青春、爱情、肉体等方式获得生存,有人心甘情愿做了金丝雀,如《沉香屑》里的葛薇龙,《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二是要从性压抑问题上去探讨女性所受的屈辱,《金锁记》里曹七巧是一个从被人食、到食人,再到自食的典型。还可以讲张爱玲塑造的女性形象与现代文学其他的形象作比较。

331 评论

相关问答

  • 电子锁论文参考文献

    [1] 于殿泓,王新年.单片机原理与程序设计实验教程[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8.[2] 赵文博,刘文涛.单片机语言C51程序设计[M

    キーちゃん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金锁记的论文题目

    论张爱玲的小说迅雨(傅雷)在一个低气压的时代,水土特别不相宜的地方,谁也不存什么幻想,期待文艺园地里有奇花异卉探出头来。然而天下比较重要一些的事故,往往在你冷不

    北条真理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金锁记论文研究创新点

    张爱玲小说的底色是:荒凉。 鲁迅的小说、散文诗写的也是人世的荒凉,那种荒凉是由于传统的朽腐、人心的麻木对于人性觉醒的摧残、压抑,人的世界布满了鬼影,阴森而

    清晨依恋静雪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金锁记论文的格式模板范文

    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论文格式的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论文格式的内容提要

    佳音音乐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金锁记论文主题

    通过对曹七巧一生命运的叙述,既表达了男权社会下,女人被侮辱被损害的遭遇,又表现了女性自身画地为牢的悲剧,借用一句话来说:“女人永远在塔里,这塔或由她自己筑成,或

    晓旭的妈妈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