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amia小牛牛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城市高层建筑数量日益增多,在建高层建筑亦随处可见。在建高层建筑工地大多位于城市中心,一旦发生火灾势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影响,由于诸多原因,在建高层建筑火灾时有发生。在建高层建筑存在哪些火灾危险性,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笔者结合一些在建高层建筑火灾案例,发表一点浅见。 关键词:在建高层建筑 火灾危险性 火灾扑救 0 引言 随着经济迅猛发展,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由于土地资源的紧缺,高层建筑成为了城市建筑的趋势,而高层建筑建设工期长、各方监管不到位,一旦发生火灾扑救难度大,因此,在建高层建筑的火灾防控就成为了当今消防工作的一个难题。但是对高层建筑在建施工工地火灾却未能引起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近年来,在建高层建筑工地火灾不断发生,成灾率高,经济损失大。透过这些在建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加强对在建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及防控对策的分析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1 在建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分析 一是可燃物多。在建高层建筑工地临时建筑较多,如仓库、工棚等,这些建筑大部分采用竹子、木材、油毡等可燃易燃材料搭建;在建高层建筑周围的防护网、施工的脚手架等大多用可燃材料做成;因施工需要,施工楼层存放大量油毡、木料、模板、油漆、装修材料,存放物杂乱无章,且多为可燃易燃物品,为火灾发生提供了必要条件,只要接触明火等火源,就有可能发生火灾事故。二是建筑施工用电、用气、用火量大。在建高层建筑的各类施工机器、电焊、氧切割等作业都需要大量的电、气,而施工现场的设施往往不按照规范设计、安装,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临时的电气线路布线过多、过乱,很容易引起用电过载或者电线短路,从而引起火灾事故。三是消防设施不完善。由于在建高层建筑本身的消防设施未建成,建筑内部的自动报警、自动喷淋和消火栓等预警设施、消防设施不完善,使初期火情不易被察觉,不能及时控制火灾蔓延,缺水成了最大问题,给消防员内攻近战带来极大的困难,从而延误扑救的有利时机。同时,由于正在施工,建筑内部未进行防火分割,楼梯间、门窗洞、电梯井、各类管道井等未封堵,空气水平、垂直流通迅速,烟囱效应明显。四是在建高层建筑工地环境复杂。由于在建高层建筑作业施工面大,建筑材料堆垛多,建筑内部情况复杂,堵塞了消防通道,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根本无法在第一时间靠近火场,影响灭火战斗展开,不利于扑救初起火灾。五是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管理混乱。施工单位往往将办公区、生活区和作业区混建在一起,很多工人住宿在施工现场旁边或内部,施工单位没有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制定相应的灭火、疏散预案并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演练,许多工地电焊、电工等特种工操作人员缺乏专业培训,不少人是无证上岗,施工时操作不规范,用火用电现场不按要求配备消防器材设施,电焊作业产生的火花、灼热熔珠四处飞溅散落,相当一部分施工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为了方便,往往就地烧火做饭,甚至烧木材取暖,乱扔烟头等火源,非常容易引起可燃物燃烧,酿成火灾事故。 2 在建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 在建高层建筑的建筑特点既有一般高层建筑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一是烟、火蔓延途径多,由于无防火、防烟分隔,电梯井、管道井等未封堵,火灾极易蔓延,飞火从高处散落,引燃防护网和地面的建筑材料,容易形成立体火灾,消防人员难以堵截。二是内部情况复杂,人员疏散难度大。在建高层楼梯无扶手、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等疏散设施,楼面孔洞多,电梯井道口无护栏,楼面穿管预排的凸出物多,现场堆放着各种建材杂乱无章,外围脚手架和防护物多为可燃物,如果发生火灾,容易垮塌,无论是对施工人员还是消防营救人员,疏散和搜救的难度都非常大,极易造成人员伤亡。三是消防部队灭火难度大。在建高层建筑施工现场通道狭窄,由于受到场地的制约,房屋、棚屋之间,建筑材料垛与垛之间缺乏必要的防火间距,甚至有些材料堆跺堵塞了消防通道,消防车难于接近起火点;内部情况复杂,难以掌握内部情况,缺少应急照明设施,消防人员不能及时到达着火层,战斗展开困难。四是消防供水很难保证。由于高层建筑施工工地现场周围环境复杂,加上建筑内部未建成开通自动消防设施,消防用水匮乏,内攻时水压、水量无法满足灭火需要。 3 防控在建高层建筑火灾的措施 3.1 严格把好消防设计审核、验收关。公安消防部门要严格按照《消防法》及建设工程消防监督法规,进一步完善建设工程消防监督工作制度,依法落实消防设计审核技术复核、大型建筑工程项目消防审核验收意见集体会审、疑难问题专家论证等工作措施,提高建筑工程消防行政许可的质效,强化高层建筑落实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源头把关。公安消防部门与建设主管部门要密切配合,建立协作机制,加强对高层建设工程项目各方责任主体的监督管理,在对建设单位审核发放施工许可证时,应当对建设工程是否具备保障安全的具体措施进行审查,施工现场应具备以下消防安全条件:一是施工现场要设置消防通道,建筑工地要满足消防车通行、停靠和作业要求,建筑内应在楼梯间、出入口设置醒目标志和应急照明,及时清理建筑垃圾和障碍物,规范材料堆放,保证消防通道畅通。二是施工现场要按有关规定设置消防水源。应当在建设工地设置室外消火栓系统,并保持充足的管网压力和流量。根据在建工程施工进度,同步安装室内消火栓系统或设置临时消火栓,配备水枪水带,消防干管设置水泵接合器,满足施工现场火灾扑救的消防供水要求。三是施工现场应当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施工现场的重点防火部位和在建高层建筑的各个楼层应配置适当数量的手提式灭火器、消防沙袋等消防器材。四是施工现场的办公区、生活区、作业区和材料区应当分开设置,采取防火分隔措施,保持安全距离,施工单位不得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对不具备条件的,不得颁发施工许可证,以确保施工现场消防安全。 3.2 加强建设过程主体管控,及时发现并清除建筑火灾隐患。针对高层建筑的高火灾风险,公安消防部门要加强对在建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承建单位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疏散通道、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灭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况,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重点工种人员及其他施工人员消防知识掌握情况,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管理情况,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措施落实情况,防火巡查落实情况等;并且要深入开展在建工程建设消防质量、消防产品等专项监督检查,对于不满足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条件、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的要依法督促整改。推行施工单位消防质量信誉监管,强化建筑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等单位的质量责任意识,依法严肃查处违反消防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建设、施工等行为,强力监督各消防质量责任主体在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认真落实国家消防技术标准;施工单位应当制定并落实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消防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方案,并设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动用明火必须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需要进行明火作业的,动火部门和人员应当按照用火管理制度办理审批手续,落实现场监护人,在确认无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动火施工;动火施工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并落实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应有具体防火防爆措施;电焊、气焊、电工等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将容易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严重的部位确定为重点防火部位,实施防火巡查制度严格管理。通过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消除高层建筑火灾隐患,确保高层建筑建设消防质量,降低高层建筑火灾风险。 3.3 强化社会消防宣传培训,增强业主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能力。公安消防部门应结合消防宣传和社会化教育培训工作,加大对消防法规、建筑火灾预防及消防安全管理知识的宣传及培训力度,培训施工单位各个岗位人员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等,通过教育保障施工现场人员具有相应的消防常识和逃生自救能力,增强在建高层建筑权属、物业管理和使用业主的消防安全管理能力,教育引导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落实好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职责,最大限度地预防建筑火灾,减少火灾危害。 3.4 加强在建高层建筑初期火灾扑救和实战演练。在建高层建筑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消防法规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规的规定,建立施工现场消防组织,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演练,公安消防部门应对施工单位消防应急预案的制订、演练进行指导,切实提高施工人员及时报警、扑灭初期火灾和自救逃生能力。针对在建高层建筑消防监督、作战预案制定和演练不足的薄弱环节,公安消防部门要实行防消联勤制度,战训部门、执勤中队和防火监督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在建高层建筑熟悉,通过熟悉建筑内部结构和周边环境,制定在建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应急预案,同时强化技战术研究,解决初战控火、抢救人员、强攻近战、火场供水、消防设施应用、安全防护等方面的问题,用科技的方法和手段,研究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对辖区高层建筑可能发生的火灾等灾害事故,制定完善针对性较强的作战力量出动编成,结合灭火救援行动的各个环节,开展破拆、救生、供水、通信等战术操法训练和灭火救援实地实战演练,掌握灭火救援的主动权。 4 结语 总之,预防和扑救高层建筑火灾还是当今的一个消防难题,在建高层建筑的预防工作,必须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针对在建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特点,立足自防自救,采用可靠的防火措施,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从源头上预防火灾,做到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公安部消防局.中国消防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 GB50045-95(2005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尼古丁00144
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高层建筑日趋增多,严格的防火设计,先进的自动消防系统,使高层建筑的防火、灭火技术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这样高层建筑的消防工作是否就可以高枕无忧呢?我们知道再先进的设备也需要有人去管理和操作,事实证明,消防设施得不到良好的维护管理,安全制度不落实,干部、职工防火意识淡薄,火险隐患就依然消除不了。违章用火、用电等原因,仍是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因此,高层建筑火灾的主要因素还是人的因素和管理的因素,本文就如何做好高层民用建筑的消防管理进行简单的阐述。(一)严格高层民用建筑消防设计建审工作和工程施工管理工作高层建筑消防设计的建审和施工是否符合消防规范,把好这一关不但可以减少火灾隐患,还可为今后安全使用提供保障,其主要工作有:1、设置防烟楼梯或封闭式楼梯,这样既保证人员的安全疏散,又阻止了火灾蔓延。管道井和电缆井等竖向井道,都是拔姻火的通道。为了更有效地阻止火势向上层蔓延,必须采取分隔(每隔一般为2~3层)措施,按要求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材料封堵。管道井或检查井要设丙级防火门。2、应急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应为不燃烧体,其耐火极限不应小于1.00h,走廊等公共活动部分的吊顶应为不燃烧体,其耐火极限不应小于0.25h,墙面和地面的装饰材料应采用不燃或难燃烧材料。如果疏散走道为钢结构楼或钢结构承重,其钢结构表面应喷涂钢结构膨胀防火涂料。3、高层建筑有玻璃幕墙的设置要求是:窗间墙、窗槛墙的填充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无窗间墙和窗槛墙的玻璃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高度不低于0.8m的不燃烧实体裙墙,玻璃幕墙与每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严密填实。对于楼内无排烟设施的玻璃幕墙每层要做活动窗,面积不小于3m2.4、楼内通风管道、空气调节系统,横向应按每个防火分区设置,竖向不宜超过五层,垂直风管应设在管井内,风管道在穿越防火分区的隔墙处,穿越通风和空气调节机房及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处,穿越楼板处,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管段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穿越变形缝的两侧等加设防火阀。管道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其保温材料、消声材料和粘结剂应为不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5、对烟气的控制。首先要合理地划分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500m2,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区。防烟分区一般采用挡烟重壁。隔墙或从顶棚下突出不小于0.5m的梁来划分。同时要严格按要求设计防排烟设施,如防烟楼梯、封闭楼梯、消防电梯、地下室、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重要的房间等都应设排烟设施。6、消防用电应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配电线路和控制回路宜按防火分区划分。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当采用暗敷设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且保护厚度不宜小于30mm;当采用明敷设时,应采用金属管线槽上涂防火涂料保护。消防用水应有充足的水源,必须满足消防设计水量的要求。7、高层建筑工程应严格按照有关消防法规的要求,事先经过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批,抓好施工中的消防管理工作,竣工时须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二)成立消防管理机构,有组织地进行高层建筑的消防管理工作高层建筑的消防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业务技术工作,它涉及到干部、职工消防知识的普及和教育;日常各部门、各单位的协调及组织管理;各类工作人员消防责任制的制定和落实;消防设施的使用、维护、保养等方面。要完成上述任务,从事消防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多方面的消防业务和知识及管理能力,没有一个独立的消防管理机构就很难保证工作正常开展和制度措施顺利实施。因此高层建筑的消防工作必须有一个科学的、现代化的消防管理机构。消防管理机构的组成,一般是由法人代表领导下的保卫部、消防部、工程部及下属的消防管理员、消防值班员、设备维修员等组成。组成管理形式目前有:法人代表领导下的工程部、保卫部共管体制;法人代表领导下的人、物分开消防管理体制;工程部统管的消防管理体制;法人代表领导消防部体制;这几种组织管理形式各有利弊,经过实践证明高层建筑消防管理采用由法人代表领导下的消防部门的管理体制是较为科学的管理模式,各高层建筑使用单位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三)建立防火规章制度,强化防火安全意识,提高消防管理水平现代化的消防管理是以建立健全的法规制度为标志的,依法办事,依法管理,可以克服工作中的主观性、片面性和盲目性,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从而可以大大加强消防工作。由于高层建筑的功能千差万别,其防火规章制度也绝不会千篇一律。制定防火规章制度要切实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并遵守下列原则:制定规章制度要符合国家和各级人民政府颁发的各种消防法规的要求,符合上级有关部门下发的各种消防规则、章程的精神;制定防火规章制度要处理好安全与经营的关系。制定制度是为了保障各项业务的顺利进行,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不能只为了讲安全就行了,安全也有服务意识,规章制度要有权威性,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必须无条件地遵守、制定规章制度要结合高层建筑消防管理的实际情况,规定要适当,要求要合理严谨。防火规章制度主要包括有:值班制度;火源、电源、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管理制度;防火安全检查制度、建筑防火审核制度;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制度;各重点部位、各工种的防火管理制度;消防奖惩制度;火灾事故报告制度等。这些都是高层建筑消防管理中必不可少的规章制度。(四)建立义务消防队,完善自救体系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单靠某一个部门、某一个机构是不行的,要紧紧依靠全体职工的共同参与来完成,在高层建筑内成立不拘一格的义务消防组织是发动群众做好消防工作的有效措施,是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消防工作方针的具体体现。每年对义务消防队员一般集中训练一至二次,达到熟悉安全操作规程,能够检查和发现一些火险隐患,并及时加以解决,懂得扑救初起火灾的战略战术。一个单位如果有一支训练有素的义务消防队伍,不仅可以有效地预防火灾的发生。而且能够在发生火灾时,迅速正确地进行处理,将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建立义务消防队伍应按照少而精的原则进行编制,这样既符合义务消防队不脱产的性质,又能保证队员活动、培训的出勤率,提高培训效果,同时又不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保卫部、消防部、工程部等,他们人员素质好,机动性强,对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设备等情况比较了解,本身又担负着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所以他们应成为义务消防队的骨干力量。(五)建立防火档案和消防应急方案防火档案和消防应急方案是做好高层建筑消防管理的一项管理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业务建设。建立防火档案可及时向决策者提供信息。如果发生火警、火灾。这些资料可帮助分析调查火灾原因,可提供真实可靠的证据,尤其是判断事故责任者时,可提供第一手资料。防火档案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基本情况;消防设备情况;消防组织情况;各种消防规章制度的名称、制定部门、制定日期、贯彻执行情况等;各种登记表;消防安全活动情况;公安消防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发来的有关消防工作的信函批件及有关文件等。应急方案的主要内容有:如何报火警,扑灭火灾的应急措施,疏散方案等。我们记载的每一个资料都是孤立的,偶然的,分散的,但当我们将其进行综合分析时,就可能找出其中具有的必然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使我们找到消防工作的重点,提高我们消防管理水平。消防应急方案必须面对全体人员,组织各部门、各单位人员认真学习和演练,达到熟悉掌握。(六)做好消防宣传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消防宣传教育是高层建筑消防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同火灾作斗争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贯彻群众路线,搞好消防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火灾发生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是人的因素,绝大多数火灾是由于人们思想麻痹、违章操作、用电、用火不慎等原因引起,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增强对消防法规的认识,懂得以法治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高层建筑的消防宣传教育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利用现有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可利用宣传报刊、消防电影、闭路电视、有线广播、标语、横幅、漫画、黑板报等形式,同时结合办消防学习班,上消防课,举办消防知识竞赛、消防演讲、消防展览、消防运动会等形式,进行全方位的消防知识宣传教育,力争使教育活动有声有色,全方位、多层次。(七)经常进行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险隐患高层建筑的消防管理在具备了完善的消防管理机构,建立健全消防规章制度,还应进行经常性的防火检查。通过各种形式的防火检查,不仅能够发现和消除火险隐患,还能够宣传贯彻消防法规,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干部职工的防火责任心,能够对火灾事故实行超前控制,防患于未然。高层建筑开展防火检查主要形式有:各部门、各单位的自查:如科室或班组检查,夜间检查,定期检查。消防管理机构的检查:如互检、抽查、重点检查。防火检查的内容,应根据不同部门、单位、不同季节有所侧重,一般包括的内容有:检查用火、用电、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及其它重要物资的生产、储存、经营和使用过程中的防火安全情况;消防设施、设备运行、维护及管理情况;火险隐患现实问题的整改情况;义务消防队伍建设、教育、训练情况;安全疏散、应急逃生设施是否正常好用;逐级防火责任制、岗位防火责任制和执行情况;对干部职工消防宣传教育、特殊工种的消防培训和考核是否重视和到位;对火灾事故是否按“三不放过”的要求,进行认真查处。为了做到防火检查深入细致,解决问题,一次检查可侧重一两个方面。检查的内容,也应根据检查目的和任务不同而不同,不能千篇一律。(八)正确配置灭火器,是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又一保障高层建筑灭火器的配置,不仅是建筑防火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消防管理的重要内容。灭火器以其轻便、灵活、易掌握,而成为扑救初起火灾最理想的工具。随着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的实施,使灭火器的配置也逐步走向正轨,但目前许多高层建筑灭火器的配置仍存在着不分场所等级,不分灭火器的适用范围,不合理布局等,不统一、不科学的配置问题,在许多场合严重影响了初起火灾的扑救。因此,依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的规定分类配足配齐灭火器材。布置在干燥、阴凉、明显便于取用的地点,并有专人管理,定期检查、更换、维修和保养。这对高层建筑自防自救的消防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演讲稿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文稿,是为演讲准备的书面材料。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演讲稿,为了让您在写演讲稿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我整理的大学生毕业
在建筑工程中,精确的工程测量对于工程建设来讲是不可忽视的部分,而受到内外因素的作用,工程测量会出现精度不足,这会制约工程测量的发展,并直接对工程建设造成影响。下
每逢毕业季,很多毕业生被最后的毕业论文折腾得不行,下面给大家整理了建筑系毕业论文模板,一起来看看吧! [摘 要] 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在不断的发展,城市发展的
高层建筑中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论文 摘要: 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高层建筑在整个建筑体系中所占比例日益的增加。为了避免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失误对工程质量造成重大的影响,不
毕业设计论文施工组织设计文献综述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是对拟建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实行科学的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可以全面考虑拟建工程的各种施工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