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38

香蕉君诶嘿嘿
首页 > 学术期刊 > 交通与其影响研究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思念你的情意

已采纳

交通方面的硕士论文

导语:那马路上一幕幕令人心痛的画面,留给我们的是心灵的震撼和对受伤无尽的痛惜。以下是我为大家分享的交通方面的硕士论文,欢迎借鉴!

摘 要: 交通安全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驾驶员自身的素质,包括性格、情绪、驾驶习惯等都会直接影响驾驶的安全。另一方面,交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又可通过作用于驾驶员的心理而影响交通安全。因而,在日常的行车中,要特别注意这些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责任感,从主观和客观上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更多交通运输论文相关范文尽在top期刊论文网。

关键词: 交通运输论文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随着交通道路的不断改进,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有车一族”,汽车迅速成为了人们的代步工具。至今为止,中国的汽车生产量已经跃居至世界第三位。但是,由于车辆的不断增加,交通事故也开始不断地增加。交通事故在我国已成为危害人民财产安全的社会公害,危害性则是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会阻碍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质量降低,进而影响社会的安定。从交通事故原因分析来看,人为的因素占有大部分。

1 酒后驾车

驾驶员心理:

⑴是自以为酒量高。半斤不脸红,一斤不心跳。二斤倒不了!酒驾者都有超乎寻常的“自信”,觉得自己就是喝了酒,在遇上突发的事情时,也能从容应对和处理。他们显然已经忘记了酒精会使人神经麻痹、迟钝的亘古不变的真理。等出了车祸,悔之晚矣。

⑵是自以为经验老到,车技高超。岂不知,酒精入体之后,它并不认得你有几年驾龄。而事故却恰好会因为驾龄高、自持高,从而重视度低、防范心理差而多发。

⑶是侥幸心理作祟。有些司机酒驾,总以为“不会那么巧被交警撞上”,或者在节日之前,觉得“交警也要过节”,认为过节相关检查就会少,于是借着酒劲儿开车上路。

酒后驾车的`危险:喝酒时酒精的刺激使人兴奋,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喝多,当酒精在人体血液内达到一定浓度时,人对外界的反应能力及控制能力就会下降,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也随之下降。对于酒后驾车者而言,其血液中酒精含量越高,发生撞车的几率越大。驾驶者血液中酒精含量达80mg/100mL时,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是血液中不含酒精时的2.5倍;达到100mg/100mL时,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是血液中不含酒精时的4.7倍。即使在少量饮酒的状态下,交通事故的危险度也可达到未饮酒状态的2倍左右。

2 疲劳驾驶

形成疲劳驾驶的主要原因:⑴生活环境;⑵睡眠质量;⑶车内环境;⑷车外环境;⑸运行条件;⑹身体条件;⑺驾驶经历。

危害:驾驶人疲劳时判断能力下降、反应迟钝和操作失误增加。驾驶人处于轻微疲劳时,会出现换档不及时、不准确;驾驶人处于中度疲劳时,操作动作呆滞,有时甚至会忘记操作;驾驶人处于重度疲劳时,往往会下意识操作或出现短时间睡眠现象,严重时会失去对车辆的控制能力,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预防驾驶疲劳可采取以下措施:⑴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效果。⑵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身体素质。⑶科学的安排行车时间,注意劳逸结合。⑷注意合理的安排自己的休息方式。⑸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3 超载超限

⑴车辆超限超载严重破坏了公路基础设施。由于超限超载车辆的荷载远远超过了公路和桥梁的设计载荷,致使路面损坏、桥梁断裂,使用年限大大缩短。

⑵车辆超限超载,质量增大而惯性加大,制动距离加长,危险性增大。如果严重超载,则会因轮胎负荷过重、变形过大而引起爆胎、突然偏驶、制动失灵、翻车等事故。另外,超载还会影响车辆的转向性能,易因转向失控而导致事故。

⑶驾驶人驾驶超限超载的车辆,往往会增加心理负担和思想压力,容易出现操作错误,影响行车安全,造成交通事故。

4 超速行驶

⑴超速行驶影响车辆的安全性能。

⑵超速行驶影响驾驶人及时、准确地操作。

⑶超速行驶有时会使驾驶人的思维判断失误。

⑷超速行驶给注意力转移带来困难。

⑸超速行驶时,超车、会车的机会增多,行驶间距缩短,车外情况应接不暇,驾驶人心理能量和重量能量消耗很多,易感到疲劳,时间一久还会瞌睡,极易引发事故。

⑹超速行驶时,驾驶人对速度的判断能力下降。

⑺超速行驶减弱了驾驶人对空间的认识能力。

⑻超速行驶时驾驶人不能全面、正确感知车内外的变化。

5 道路原因

由于很多公路是修建在高山上或沙漠中或江河边,道路情况多变,驾驶条件比较恶劣,很多驾驶员不熟悉当地地形或驾驶技术不娴熟就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对于高速公路,道路条件好,会经常做保养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所以发生交通事故的事故率要比普通公路低,高速公路一般不发生事故,一旦发生事故就是大事故,死亡人数也比普通事故人多。因此要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就要改善道路情况还有驾驶员要多积累一些驾车经验。公路要多做保养,改善道路情况,多添加一些警示标志,加强道路设计的合理性。

综上所述,交通事故的发生会受到人和道路方面等因素的影响。正确处理好各个因素,保证交通安全,安全行车,让交通系统可以稳定可持续发展。

151 评论

抖抖小姨

道路交通论文

道路交通安全相关的论文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整理的道路交通论文,欢迎参考阅读!

摘要 :

交通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公路设计作为公路交通建设中关键的环节,其科学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公路通车以后的使用性能,必须在公路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对交通安全的影响。通过分析交通安全中公路设计因素的影响作用,探讨了改善公路设计的措施,以确保公路交通自设计之初就消除不必要的隐患,进一步提升公路交通安全。

关键词 :

交通安全;公路设计;线形设计;视距

引言

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中,公路设计是最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公路设计是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其科学性直接影响着道路以后的使用性能。公路设计过程中如果未对公路线形、抗滑系数等充分考虑,就可能在以后的车辆行驶过程中引发安全事故。因此,探讨公路设计中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1公路设计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公路交通作为交通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安全性能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公路设计是公路交通建设的关键步骤,设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公路的使用性能。通常情况下,公路交通安全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在公路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进而在设计之初就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公路交通系统的可靠性。

1.1平面线形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公路线是公路交通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平面线形设计也是公路交通安全中首要考虑的因素。公路平面线形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驾驶员在道路行驶过程中的心理和视觉感受,因为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驾驶员在车辆行驶中的安全稳定性。实际上,每个驾驶员在车辆驾驶中的习惯和操控手法都不一致,这里主要考虑驾驶员的共性习惯问题,并兼顾个性效应。此外,设计中还应考虑紧急情况出现时驾驶员能够做出的控制和反应,以应对不同紧急状况的发生,从而在公路设计过程中就加强对交通事故及严重交通事故的预防。平面线形设计的优劣能够直接影响以后道路行驶中驾驶员的视觉效果,在设计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对以上因素的影响[1]。1.2视距设计对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所谓视距,通常包括平面视距和纵断视距。视距对于驾驶员安全行车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良好的视距设计可以在驾驶员的行车过程中营造舒适的外在环境,并在紧急情况出现时能够有更加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采取措施,及时操控车辆到安全的区域。公路设计中的视距设计根据内容又可以分为停车视距设计、会车视距设计及超车视距设计,其中最应该引起重视的是超车视距,因为超车通常是最容易引起交通事故的操作之一。超车视距也被认为是最长的视距,交通意外风险最高,在行车过程中需要的时间和空间最多,因此必须在超车视距设计中给予充分的考虑。

1.3纵断面线形设计对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纵断面的公路设计通常对视距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同时也是公路设计中影响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2]。公路的线形设计中纵断面设计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特别是出现较长或者大型纵坡的情况时,公路纵断面的影响必须完全考虑。在公路上行驶的车辆一旦遇到长或大的纵坡,车辆载重量又较大的情况,就会保持长时间的低档行驶,进而对车辆造成一定的影响。除了大纵坡以外,还有一些其它方面的情况需要认真考虑,由于涉及到道路危险,因此纵断面的线形设计至关重要。

1.4平纵组合设计对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平纵组合设计是影响交通安全的又一重要因素。组合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道路行驶过程更人性化,更符合驾驶员的习惯,也是帮助行驶车辆能够更好地协调。只有设置了相应的平纵组合设计,才能够尽量避免或减少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由于不适应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平纵组合的设计对于公路交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要充分考虑到驾驶员的行车习惯及在各种路段行车过程中产生的惯性心理及其影响。

2改善公路设计中对交通安全影响因素的措施

公路交通安全关系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需要公路设计过程中充分地考虑到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公路交通安全系数的提高,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公路设计。

2.1改进公路平面线形设计

公路直线路段过长就容易引起驾驶员的视觉疲劳,同时也可能导致驾驶员的车速过快,因此,公路支线路段在设计长度上应尽量避免连续过长的路段。为了确保公路路段前后线形性能的稳定性,选择曲线半径时通常要用到比最小半径大的半径,且一般不超过1000m。此外,行车路段中出现比现行路段更复杂的情况后,应充分考虑车辆面临突然的变化采取习惯性制动措施的情况,一方面应尽可能通过曲线技术指标将路段科学过渡,留给驾驶员充分的时间做好预防突发状况的准备。此外,公路不仅仅是供人们通行的基础设施,同时也是周围环境的营造者,公路设计中也要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行车外在环境。

2.2改进公路视距设计的方法及措施

在改进公路视距设计中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分析[3]:首先,驾驶员在公路上行车要实现超车就必须具有足够的超车时间和空间,视距设计时就应考虑到为车辆超车提供行车净空的标准要求,并在以后的施工中严格保证净空的规范质量,以确保车辆行进过程有序地完成。其次,公路设计的过程中任何设计方案的提出都要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特别是高等级公路和主干线公路,必须满足在该路段标准车速行驶的状态下完成超车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保证。最后,公路路段中如果出现人工构造物或者边坡时,除了要保证相应的空间以外,还应该考虑到构造物对驾驶员视线的影响,可以适当设置交通标志以提示驾驶员可能要面临的路况,以尽早采取制动或其它措施来应对,预防和减少交通意外的出现。

2.3改进纵断面线形设计的措施

纵断面线形设计主要是针对长、大纵坡的路段,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长、大纵坡等实际情况。路段中出现较长或者较大的纵坡路段时,就需要对该路段进行爬坡设计,除了相应的受力计算外,也要保证各种行驶车辆在该路段爬坡时车辆的性能稳定性,绝不可采取极限值计算并应用于设计中。因为如果采取极限值法进行设计,一旦车辆性能受到影响就会发生不必要的交通事故。如果必须要采取极限值时,也应该辅助以相应能够有效降低车速的措施,或者设置醒目的道路警告交通标志,提前向驾驶员提示预警,让其尽早采取措施以减少由于特殊路段行车不当而引起的交通安全事故。

2.4改进平面组合设计的措施

组合设计的目的通过平面上直线与曲线的交叉或者其它方式的纵断相接,为驾驶员提供良好的行车环境,以预防和减少交通意外的出现。例如,公路路段中出现急转弯或者连续陡坡的情况时,通过平面曲线设计将道路平曲线设置的长于平面竖曲线,可以有效降低车辆行驶该路段过程中的不适应,从而降低交通意外的发生概率。直线纵断面在驾驶员行车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视觉上的阻碍,在公路设计中应注意避免,同时,还应考虑到驾驶员突然采取制动措施时的车辆可能行进状况,设置相应的平面区域,以降低紧急意外引起的事故发生率,确保公路交通安全。

3结语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公路交通作为我国的主要交通形式正在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公路设计是公路交通的关键步骤,良好的公路设计能够为交通安全及早地剔除隐患,减少重大交通事故的出现频率。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安全越来越受到公众的重视,公路设计工作者需要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提高公路交通的可靠稳定性。

259 评论

相关问答

  • 通风对甲醛的影响研究论文

    通风除甲醛方法的有效性不必多说,但其他除甲醛方法也应同时使用,多种方法同时进行,以加快甲醛的降解,特别是在初期,集中处理甲醛可以保证高效率。我们要做的就是擦亮眼

    常陆院尼美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顶棚对自然通风的影响研究论文

    建筑标准中对通风的要求 建筑通风方式比较国家颁布的《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规定:6.9.1 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厅)、厨房不应布置在地下室;

    贝壳里的海22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城市交通与交通需求管理研究论文

    在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交通体系不断发展,社会对交通的需求持续增加,直接促使城市轨道交通开始成为交通的主要环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川猫之介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温度对通道蛋白的影响研究论文

    温度对蛋白结合水的能力有很大影响,主要影响是:①分子热运动增加,水分子随着温度提升而流失。②蛋白随着水分的缺失而发生聚集,进一步减弱对水的结合作用。③蛋白和水的

    zeeleemoon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沟通对绩效管理的影响研究论文

    因工作需要,设计师、产品经理、程序员、运营等人员难免需要沟通。如果决策方给的需求模棱两可,在没沟通清楚的情况下,按自己的理解去做工作,极易踩雷,改稿成必然。沟通

    Sophie小蕉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