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meNicole
zhōng yī yào kān wù
中医药刊物是系指有关中医药学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继续出版物,是中医药学界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中医药期刊出现于近现代,据统计,截至1949年10月以前,我国的中医药期刊约有四百余种。清代唐大烈主编的《吴医汇讲》11卷,(1792~1801年),其编辑大旨是“奥词显义,统为求教,长篇短节,并曰无拘”,内容已包括有当时41位作者的94篇文稿,所叙有内、外、妇、儿各科及历代医家论述,经义诠释,随诊笔记,读书方法,药物真伪鉴定等。从编例及内容而言,《吴医汇讲》可以说是近现代中医药期刊的雏形。
中医药期刊开始较多出现是在辛亥革命(1911年) 前后。现知较早的中医药期刊有上海医学公报社蔡小香等所编的《医学报》(创刊于1904年4月),神州医药学会绍兴分会何廉臣等所编的《绍兴医药学报》(1908年6月),广州梁慎余等所编的《医学卫生报》(1908年7月),宁波徐友函等所编的《卫生杂志》(1911年),神州医药书报社余伯陶等编的《神州医药学报》(1913年5月)等。当时的中医药期刊反映了中医药学界锐意革新的思潮,在内容上则中西兼备,在研究探讨中医学术的同时,对西医学知识也多有介绍。这一时期比较著名的中医期刊编撰者有蔡小香、丁甘仁、周雪樵、王问樵、梁慎余、唐乃安、袁桂生、顾宾秋、丁福保、何廉臣、裘吉生、曹炳章、徐友函、余伯陶、包识生等。
“五四”运动前后,到抗日战争以前,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普遍开展,以及由于中医药学界联合起来反对对各届 *** 所采取的歧视、压迫、消灭中医等政策的坚决斗争,在斗争中中医药学界学术风气活跃,中医药期刊也显著增多。据统计,这一时期出版的中医药期刊在250种以上,其中在上海出版者最多,达90余种,其次则为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北京、天津等地。当时中医药期刊发行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有:上海中医学会所编的《中医杂志》(1912年12月),上海中华医药书局所编的《医界春秋》(1926年5月),杭州三三医报社所编的《三三医报》(1923年5月),广州杏林医学社所编的《杏林医学月报》(1929年1月),山西太原中医改进研究会所编的《医学杂志》(1921年6月)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东南亚各国也多办有中医药期刊,如《医药月刊》(新加坡)(1930年2月),《菲律宾医药会刊》(1930年4月)等。这一时期的中药医期刊,按其性质可分为三类:其一是中医药学术团体机关刊物,如中央国医馆及各地分馆所编的《国医公报》;神州医药学会各分会所编的《神州医药学报》以及中医院校所编的院刊等等。
这一类期刊多为各学术团体人撰稿。论文学术水平较高,且多报告了各团体的机构、成员、沿革及动向等。其二是中医药界同人刊物。如上海中国医学月刊社所编的《中国医学月刊》(1928年10月),广州岭南医林一锷社所编《医林一锷》(1931年1月)等,这类期刊的内容广泛,思想较为活跃。其三是中医普及性刊物,如上海中医书局所编的《家庭医药杂志》(1930年1月),健康报馆所编的《学医门径月刊》(1930年5月),广州大众医刊社所编《大众医刊》(1931年4月)等,此外,当时各地报刊如上海《申报》、《新闻报》等,多编有医学卫生副刊,其中亦有特刊中医内容者。这类期刊的特点是宣传中医药卫生知识,读者面大,影响广泛。这一时期中医期刊的内容,一般都是有社论或言论栏。多反映当时中医界讨论中西医关系,如何整理中医学术,中医教育,医学道德等问题; 学说栏多连载篇幅较长的著作和讲义;药物栏介绍各种中药的研究;医讯栏报告各地医疗法令,医学团体情况;问答栏多解答读者学医、治病的各种问疑; 此外还有随诊笔记,医林文艺,杂俎等。这一时期比较活跃的编撰者有何廉臣、裘吉生、曹炳章、樵铁樵、陆渊雷、周学海、章臣鹰、张赞臣、秦伯未、范行准、祝味菊、杨 *** 、刘民叔、余无言、赵燏黄、陈邦贤、陈无咎、张山雷、吴汉仙、陆士谔、谢利恒、张锡纯、朱仁康、杨志一、张子英、杨医亚、朱振声等。
在1937年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期间,新出版的期刊大约有六十余种。除上海及江浙等沿海各省外,各地新刊的中医期刊增多。如重庆出版有《国医月刊》(1939年4月),成都出版有《国医改进月刊》(1941年3月),桂林出版有《复兴医药杂志》(1941年4月),西安出版有《平民医学周报》(1943年6月)等。由于时局动乱,此时中医药期刊一般刊行年代不长。较有影响的是北京出版的《国医砥柱》。
小花匠M
[1]信息[J]. 河南中医,2009,(12).[2]王勇,张金环,王保山,. “中医中药中国行”河南省启动仪式暨郑州站活动隆重举行[J]. 河南中医,2009,(12).[3]李根林,张娟,. 口服吸附剂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研究进展[J]. 河南中医,2009,(12).[4]武辉,王亚平,. 糖耐量受损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J]. 河南中医,2009,(12).[5]王艳,. ICU病人肺部感染的护理[J]. 河南中医,2009,(12).[6]侯中伟,.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与《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文献比较研究[J]. 河南中医,2009,(12).[7]许敬生,. 大医高洁[J]. 河南中医,2009,(12).[8]任雷生,谢扬,. 从肺脾论治变态反应性皮肤病[J]. 河南中医,2009,(12).[9]耿爱爱,张怀镱,邓永琼,吴军,. 水牛角汤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J]. 河南中医,2009,(12).[10]王娟,陈明玲,龚树材,. 应用消托补法治疗扁平疣体会[J]. 河南中医,2009,(12).[11]周锴,林盛毅,周晓珏,. 运用蜈蚣、全蝎治疗糖尿病足[J]. 河南中医,2009,(12).[12]王立伟,秦宝华,唐蕾,周维顺,. 周维顺治疗肝硬化腹水经验[J]. 河南中医,2009,(12).[13]孙迎庆,. 三七总苷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J]. 河南中医,2009,(12).[14]洪斌,纳金玲,. 小儿清热止咳合剂联合氨溴索口服液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58例[J]. 河南中医,2009,(12).[15]刘丽萍,. 中药枳壳的炮制研究[J]. 河南中医,2009,(12).[16]庄美芳,. 胆胃宁颗粒剂的制备、质量控制与临床应用[J]. 河南中医,2009,(12).[17]张巧丽,吴桐,. 败毒散临床应用体会[J]. 河南中医,2009,(12).[18]李光成,. 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 河南中医,2009,(12).[19]徐勤,. 肾俞穴注射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66例[J]. 河南中医,2009,(12).[20]钱红梅,许平武,匡萍,. 针麻与颈丛麻醉复合应用于甲状腺手术临床观察[J]. 河南中医,2009,(12).[21]何忠锅,胡俊义,李丰,邹来勇,. 补肾强筋汤结合温和灸对膝OA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J]. 河南中医,2009,(12).[22]黄漫为,郑锦清,王琼梅,. 针灸牵引配合健康教育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远期疗效观察[J]. 河南中医,2009,(12).[23]康丽,杜东琛,宋丽娟,. 耳穴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机理初探[J]. 河南中医,2009,(12).[24]龚晓强,王梅花,苏永立,黄涛,. 头针配合电针治疗顽固性呃逆54例[J]. 河南中医,2009,(12).[25]王小兰,. 齐刺法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相关性分析[J]. 河南中医,2009,(12).[26]田爱红,高焕萍,高鸿山,. 复律汤联合心律平治疗室性早搏50例[J]. 河南中医,2009,(12).[27]李海音,柴士花,刘天骥,.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J]. 河南中医,2009,(12).[28]黎甲文,王振常,. 中西医结合治疗NSAID相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J]. 河南中医,2009,(12).[29]魏素芳,. 藻甲消瘤汤治疗乳腺增生病63例[J]. 河南中医,2009,(12).[30]徐晓燕,. 阿昔洛韦联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60例[J]. 河南中医,2009,(12).[31]彭亚楠,陈朝霞,. 侧穹窿封闭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50例[J]. 河南中医,2009,(12).[32]孔慧娟,. 宁胆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62例[J]. 河南中医,2009,(12).[33]原春山,. 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96例[J]. 河南中医,2009,(12).[34]魏静梅,马钦惠,曹小丽,. 萝卜汤对剖宫产术后排气效果的影响[J]. 河南中医,2009,(12).[35]庄义昭,. 针刺臀痛穴为主结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J]. 河南中医,2009,(12).[36]朱益敏,. 舒利迭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 河南中医,2009,(12).[37]池雷,. 宁心敛阴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20例[J]. 河南中医,2009,(12).[38]李惠娟,. 辨证、辨体调治痛经33例[J]. 河南中医,2009,(12).[39]李达璟,张武锋,徐星慧,. 结膜自固定显微手术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J]. 河南中医,2009,(12).[40]黄河,刘庆贺,. 疏肝和胃汤治疗十二指肠胃反流病120例[J]. 河南中医,2009,(12).[41]孙广州,屈慧萍,李会霞,. 消乳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症48例[J]. 河南中医,2009,(12).[42]许玢,. 抑清汤治疗免疫性不孕症19例[J]. 河南中医,2009,(12).[43]马志明,. 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骶髂关节错缝39例[J]. 河南中医,2009,(12).[44]余梅芳,韩继忠,. 清利活血益肾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J]. 河南中医,2009,(12).[45]祁营洲,赵红义,郑健刚,焦蕾,. “三步康复疗法”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改善中风患者ADL临床观察[J]. 河南中医,2009,(12).[46]呼敏凤,.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溃疡性胃炎56例[J]. 河南中医,2009,(12).[47]李二虎,. 五虫散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00例[J]. 河南中医,2009,(12).[48]胡建萍,. 丹芪益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48例[J]. 河南中医,2009,(12).[49]石瑞舫,罗静,石瑞香,. 逍遥安寐汤治疗不寐156例[J]. 河南中医,2009,(12).[50]杨维超,万燕丽,王付,. 高血压绿色疗法探讨[J]. 河南中医,2009,(12).[51]陈彩霞,梁勇超,. 原发性痛经在岭南地区的防治探讨[J]. 河南中医,2009,(12).[52]黄春莲,谭畅,何洁茹,邓金凤,韦志辉,. 生脉定志汤治疗糖尿病并脑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J]. 河南中医,2009,(12).[53]刘瑞,周艳丽,. “治癌灵”穴贴及针刺对H_(22)肝癌小鼠抑癌作用的影响[J]. 河南中医,2009,(12).[54]齐红朝,檀金川,. 雪芪通肾汤对糖尿病肾病大鼠尿蛋白定量及TGF-β_1表达的影响[J]. 河南中医,2009,(12).[55]田中岭,张丽萍,. 电针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NGF、BDNF的影响[J]. 河南中医,2009,(12).[56]赵争敏,薛鸾,曹瑶,. 蜂毒对胶原诱导大鼠关节炎TNF-α、IL-1β、PGE_2的影响[J]. 河南中医,2009,(12).[57]崔青荣,周庆伟,. 周庆伟教授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经验[J]. 河南中医,2009,(12).[58]崔炎,李玉凤,安俊彩,. 崔公让教授穴位注射治疗面瘫经验[J]. 河南中医,2009,(12).[59]时增科,刘吉善,. 刘吉善主任医师运用三仁汤经验[J]. 河南中医,2009,(12).[60]李静洁,. 《内经》时间诊断学探析[J]. 河南中医,2009,(12).[61]王红妹,. 经方治疗手足心黄验案3则[J]. 河南中医,2009,(12).[62]麦熙,邓暖繁,. 五苓散加减治疗脾虚痰湿型单纯性肥胖症30例[J]. 河南中医,2009,(12).[63]孙汉屏,杨宁,. 小建中汤加味治愈外感腹痛1例[J]. 河南中医,2009,(12).[64]石静娟,. 小青龙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40例[J]. 河南中医,2009,(12).[65]郑贵良,. 养阴法的形成与发展概论[J]. 河南中医,2009,(12).[66]颜芸,顾勤,. 体质学说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诊疗中的应用[J]. 河南中医,2009,(12).[67]杨兆林,. 仲景治痞特色[J]. 河南中医,2009,(12).[68]何云义,张玉英,. 张仲景咳喘病组方特点浅析[J]. 河南中医,2009,(12).[69]罗勇,. 小议《伤寒论》中疾病自愈而出现瞑眩的机理及其意义[J]. 河南中医,2009,(12).[70]马晓妍,张明雪,. 浅探《金匮要略》之胸痹[J]. 河南中医,2009,(12).
《十月》杂志简介 《十月》杂志是我国著名文学杂志,北京出版社出版,是目前国内唯一集短篇、中篇、散文、诗歌、报告文学于一身的著名大刊,每年6期。自1978
《人民文学杂志(2009年合订本)(套装共12册)(2009年第1期·总第593期)》目录:留言中篇小说4 一树酸梨惊风雨·孙春平28 那个人·罗伟章56 子虚
清风杂志社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白云路99号中共湖南省委党校东区行政办公楼308室
1、读者 《读者》杂志创刊于1981年3月,是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文摘杂志,在广大读者和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帮助下,迄今已走过了
国内核心目前比较认可的只有四种 :南大核心(CSSCI/C刊)、北大核心(中文核心)、CSCD、科技核心(统计源)。 认可度和期刊质量按顺序从前往后依次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