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李大妈
测绘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是否规范反映作者论文写作经验和治学态度,下同时也是论文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学术研究过程之中对于所涉及到的所有文献资料的总结与概括。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测绘工程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于武盛,王守杰,吕锦有等.辽宁省地表水资源分布及成因分析[J].农业科技与装.2008.4(2):25-29
[2]李智慧,姜延辉,郁凌峰.辽宁省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及对策[J].东北水利水电.2011(11):30-34
[3]赵秀风,弓丨水隧洞洞内消能问题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华北水电学院,2006.
[4]袁丹青,陈向阳,白滨等.水力机械空化空蚀问题的研究进展[J]#灌机械,2009.7(27):269-272
[5]肖富仁,苏玮,消能工的发展及其在工程中旳应用[J].水电站设计,1991.7(1):63-69.
[6]李超,管道内部锥阀水流水力特性及消能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8.
[7]王才欢,肖兴斌,底流消能设计研究与应用现状述评[J].四川水力发电,2000.1(1):79-85.
[8]张慧丽,王爱华,张力春,底流消能及其在工程上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9.2:82
[9]方神光,吴保生,南水北调中线干渠闸前变水位运行方式探讨[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2009.9633-639.
[10]李冰,变水头无压输水隧洞洞内消能和稳定输水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华北水电学院,2007.5.
[11]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力学教研室.水力计算手册[M].水利出版社,1980.
[12]SL20~92.水工建筑物测流规范[S].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
[13]赵昕,赵明登等,水力学[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14]刘亚坤等.水力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15]李桂芬.水工水力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8.9(3):183-189
[16]左东启等.模型试验的理论和方法[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
[17]SL155—95.水工(常规)模型试验规程[S].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5.
[18]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工(专题)模型试验规范(SL156~165-95)[M],水利水电出版社.
[19]电力部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陈肇和等人翻译,泄水建筑物水力计算手册[M],1993.11.
[20]刘士和.高速水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1]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编,水工模型试验(第二版)[D],水利出版社,1985.
[1]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M].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165-171.
[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14-2007.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7.
[3]陈泽民.中国矢量数据交换格式的应用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29(5):451-455.
[4]吴文新,史文中.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算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8-29.
[5]Kang-tsungChang著,陈建飞等译.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43-44.
[6]唐原彬,张丰,刘仁义.一种维护线状地物基本单元属性逻辑一致性的平差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36(7):853-856.
[7]黄杏元,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130-133.
[8]陈先伟,郭仁忠,闫浩文.土地利用数据库综合中图斑拓扑关系的创建和一致性维护[J].武汉大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30(4):370-373.
[9]毋河海.关于GIS中缓冲区的建立问题[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J].1997,22(4):358-364.
[10]张国辉,胡闻达,李慧智.基于GDI+的缓冲区建立及边界描述方法[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0,27(3):292-232.
[11]冯花平,连文娟,卢新明.求缓冲区算法[J].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3):57-59.
[12]张欣,陈国雄,钟耳顺.优化栅格细化算法的`线状地物提取[J].地球信息科学,2007,9(3):25-27.
[13]潘瑜春,钟耳顺,刘巧芹.土地资源数据库中线状地物面积扣除技术研究[J].资源科学,2001,24(6):12-17.
[14]唐原彬,张丰,刘仁义.一种维护线状地物基本单元属性逻辑一致性的平差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36(7):853-856.
[15]尹为华,刘盛庆.ARCGIS在地类面积统计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2:29.
[16]刘洪江,曹玉香.基于ArcGIS实现地类图斑净面积的计算[J].城市勘测,2012(10)114-116.
[17]边馥苓.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和方法[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6.
[18]任娜,张道军.基于空间推理及语义的图斑扣除线状地物面积关键算法及其在土地调查建库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39(35):22013-22016.
[19]计长飞.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矢量化方法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34(4):159-163.
[20]马欣,吴绍洪,康相武.线状地物的区域影响模型及其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地理科学进展,2007,26(1):87-94.
[1]韩绍伟.GPS组合观测值理论及应用.测绘学报,1995,21(2):8-13.
[2]常青等.GPS载波相位组合观测值理论研究.航空学报,1998,5(19):614-616.
[3]王泽民,柳景斌.Galileo卫星定位系统相位组合观测值的模型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3,28(6):723-727.
[4]申俊飞,何海波,郭海荣,王爱兵.三频观测量线性组合在北斗导航中的应用[J].全球定位系统,2012,37(6):690-695.
[5]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报告(2.0版)[R].2013,12:3-6.
[6]邢喆,王泽明,伍岳.利用模糊聚类方法筛选GPS载波相位组合观测值[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6,31(1):23-26.
[7]黄令勇,宋力杰,刘先冬.基于自适应聚类算法的GPS三频载波相位组合观测值优化选取[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1,31(4):99-102.
[8]高新波.模糊聚类分析及其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9]李征航,黄劲松.GPS测量与数据处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10]熊伟,伍岳,孙振冰,王泽民.多频数据组合在周跳探测和修复上的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32(4):319-322.
[11]伍岳.第二代导航卫星系统多频数据处理理论及应用[D].武汉大学,2005.
[12]楼晓俊,李隽颖,刘海涛.距离修正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J].计算机应用,2012,32(3):646-648.
[13]徐军,陶庭叶,高飞.GLONASS三种载波频率组合值研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3,33(1):86-89.
[14]陶庭叶,高飞,李晓莉.一种高精度GPS卫星钟差预报方法[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13-4:56-61.
[15]何伟,陶庭叶,王志平.基于改进FCM的北斗三频组合观测值选取[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已录用).
[16]何伟,李明,阚起源.抗差加权非等时距GM(1,1)模型在大型建筑物沉降预测中的应用[J].测绘工程,2014-3,34-37.
[17]徐军,陶庭叶,高飞,张京奎.基于GLONASS三频组合观测值的周跳探测与修复[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3,33(6):45-49.
[18]罗腾,白征东,过静珺.两种周跳探测方法在北斗三频中的应用比较研究[J].测绘通报,2011(4):1-3.
[19]范建军,王飞雪,郭桂蓉.GPS三频非差观测数据周跳的自动探测与改正研究[J].测绘科学,2006,31(5):24-26.
[20]刘旭春,伍岳,黄学斌等.多频组合数据在原始载波观测值预处理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07(2):14-17.
[21]梁开龙,张玉册.现代化GPS信号的宽巷组合及其求解模糊度研究.测绘通报,2002年第4期:l-3
[22]张成军,许其凤,李作虎.对伪距/相位组合量探测与修复周跳算法的改进[J].测绘学报,2009,38(4):402-407.
[23]刘旭春,伍岳,张正禄.GPS三频数据在周跳和粗差探测与修复中的应用[J].煤炭学报,2006,31(5):334-339.
[24]王帅,高井祥.利用三频组合观测值进行GPS周跳探测与修复[J].测绘科学,2012,37(5):40-42.
南瓜冰妈
2005年10月19日,天高云淡,风清气爽。北京今日美术馆,《李慧英书法艺术展》和《晋城书法作品展》开幕式暨《李慧英书法集》首发式在此举行。在《李慧英书法艺术展》前,一副纵二五六厘米,横六四厘米的四个大字:“大海情怀”,引人驻足,墨色氤氲,大气恣肆,如风起浪涌,波涛滚滚。写这样字的人该有多大的胸怀,何况又是一位女士!怀着一颗仰慕之心我敲开李先生的家门。院内,翠竹亭亭;家中,兰香幽幽。先生贤静和蔼、干练利索,全然不象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说到书法,说到诗词,先生兴致盎然,滔滔不绝——“自幼尊崇王右军,寒来暑往苦耕耘,闻鸡起舞挽残月,梦绕兰亭一缕魂。”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李慧英先生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中。姐弟5人,排行老大。父亲是供销社的会计,字写得不错。母亲原是一位大家闺秀,粗通文墨,这在当时的农村是不多见的。那时,女孩儿读书的少,尤其在农村,老大一般是帮助父母料理家务,照看弟妹。李先生从小对读书就有强烈的愿望和执着的追求。而日子过的很紧巴的家庭也给了她极大的支持。为了借到一两元的学杂费,父母甚至跑遍了半个山村。她也很懂事,并没有让父母失望,在同学眼中的“小不点”各科成绩优异,跳着级的上完高小。待到升入中学,又由于学优家贫,每学期都拿助学金,虽然每月6元钱的助学金常常令人捉襟见肘,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她对学习的兴趣。说起写字,李先生说,对她影响最深的是小学的魏老师。魏老师的隶书规范流畅,深受同学喜欢。她曾暗下决心:一定要像魏老师一样写一手好字。“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是崇高的、伟大的。魏老师成了先生学书法的最初启蒙者和引路人。那时,写仿是小学生的必修课,先是印着格子写。小学二年级时,先生开始临摹欧阳询的《九成宫碑》,专心用功,毫不逾矩。十几岁时,她的字已写得有模有样。新春佳节,左邻右舍常来让先生书写对联。看着自己书写的楹联高高挂起,她的脸上露出了一年中最最快乐的笑容。中学时期,她对文学、艺术兴趣愈来愈浓,不但涉猎广泛,而且积极参与。黑板报上有她的字迹,宣传栏内有她的文章,校文工团中有她的角色,校体操队里有她的身影,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正是这最快乐的青春年华为她以后的书法艺术做了很好的铺垫。“少小即闻书圣名,蹉跎半世学无成。若能悟得兰亭韵,不悔衣宽白发生。”1966年,先生毕业于山西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为山西师范大学)。1968年,成为长治市的一名语文教师。她告诫自己: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首先要写好字,尤其是板书,否则难以为师!虽然身兼班主任、语文教研组组长,教务繁忙,但稍有闲暇,她总喜欢写写画画。手就是“笔”,巴掌大的一块地方就是“纸”,信手写来,日不间断。在教育学生时,她反复强调:“字,犹如一个人的脸面,见字如见人,大家一定要把字写好。”在批改作业时,遇到书写混乱,字迹不整的现象,她会严格要求:重写!八十年代,先生调至晋城钢铁厂。先任办公室主任,后任厂工会主席。虽然行政工作繁忙,她依然临池不辍,业余时间又阅读了大量的古今书论,为日后在书海遨游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她担任厂工会主席期间,成立了晋钢文联,并亲自兼任文联主席。这也是我市第一家企业文联。抓职工文化,办职工书画展、工艺美术展,为企业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不管多忙,每天临帖、练字,成为她生活中的一部分。1988年,先生调入市对台办。1989年,她与硬笔书法爱好者一道创建了晋城市硬笔书法协会,担任协会主席。在她的创意下,举办了有轰动效应的全市“硬笔书法大赛”,并主编出版了《晋城市硬笔书法作品集》。书,心画也。书法是通过汉字线条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的。先生认为,行草书变化丰富,内涵量大,既能反映技巧功底,又便于较好地表情达意。所以在创作中,她写的最多的是行草书。她宗二王、崇米芾、步王铎、学傅山,无论冬夏。在此同时,访甲骨、辨金文、临石鼓、摹篆籀……追根溯源,取法乎上。以帖为形,以碑为骨,融碑于帖,以碑为本,并以性情及学养贯之。了解情况的同道说她:“特别注重对传统的学习和研究”。数十年的浸淫磨炼造就了她深厚的笔墨功底;书体风格和主体性格的契合,铸就了自身书法艺术的灵魂。还有的同道说她“作品的特点是大气,就是堂堂正正,大大方方”。某书家在诗中称她:“回戈凌利出奇势,恣意纵横布险军”“男儿挥洒逞豪气,未必壮怀胜女襟”。先生的书作中,由于时间和学书阶段不同,或楷、或篆、或行、或草,有的古拙朴茂,有的风神秀逸,有的端庄典雅,有的豪放激荡,展示出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为了学书法,先生曾几次赴洛阳拜谒龙门石窟,心摹手追,流连忘返;为了学书法,每次去北京,她必去“琉璃厂”,看着一些大师的作品和艺术品,陶醉痴迷,乐不思蜀,而“北京书店”则成了她掏书的乐园;为了学书法,她与同道们上太原、赴京津、下郑州、走西安、请高手、拜良师……功夫不负有心人。九十年代,她在书法方面有了较大的收获与创新,自成一体,犹擅狂草,形成了浑厚大气而又朴实无华的书风,气势磅礴,变化多端。并创作诗词数百篇,得到专业人士的称赞:“慧英的书法,无论行草还是篆隶,用笔的沉稳遒劲与行进的迟涩内韧,表现着她对书法艺术本身的希翼与渴求,稳健的结字、古拙的趣味,印证出她的执着、严谨与灵性的表达。”(张旭光——中国书协副秘书长)“浏览这位巾帼才女的书法作品,你不能不为她作品的浑厚大气、朴实无华所吸引。她的书法大部分是自作诗词,随情挥洒,随意抒发,使心灵与笔墨交融,作品更显艺术生动。”(刘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面对这些赞誉,她并没有骄傲,虚心向古人学习,同时也向现代人和身边的人学习。每写一副作品,她都要请人来评头论足,虚心请教,谦和认真。她在笔记中这样写道:“学书法,如登山,只有登临山顶,才能一览众山的雄姿。而我现在还在半坡,还要更加努力。”她自嘲居所为“半坡斋。”“朝露晨曦已着犁,晚垂夜幕负重归。几多汗水丰收里,无怨无求自奋蹄。”“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作为晋城市书协主席,先生不辱使命。在她的感召和带动下,晋城书法园地生动活泼,青年书法爱好者如雨后春笋。“太行书法”誉满京城。后记:先生爱好广泛。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喜爱集邮,痴迷多年,曾是市直机关集邮协会副会长;象所有的女人一样,她爱美,总喜欢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她爱音乐,为了看青年歌手大奖赛,在荧屏前连坐20个晚上;她喜欢看足球赛,不时为好球队欢呼呐喊;她喜欢看历史剧,与剧中人物同喜同悲;她爱旅游,为祖国的美好河山感怀万千。闲暇时,她也上网,关心国家大事,纵览世界风云,关注书坛动态,与诗友一道吟咏酬唱。退休后,她又手执教鞭,活跃在老年大学书法教学的讲台上……一个人一生干好一件事不易,对于一个女人则更难。而先生却能将自己的人生书写的如此色彩斑斓!说到家庭与事业,先生感慨地说:“女人想做点事不容易,因为你既要做好妻子,又要当好母亲,还要干好工作。有时候回想过去,真不知道当时是怎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好在我有一个不错的创作环境,有个幸福和谐的家庭。丈夫总是不断地鼓励我,帮助我,他几乎是我每一幅作品的第一个观众和评论员。孩子们也很孝顺,主动承担家务。我的每一微小成果中,都融铸着他们的心血与汗水。当然,还有各级领导和社会各方的支持,同道们的共同努力。我需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了!”一位年逾花甲的长者,一位才气横溢的女人,看书写字已成为她的生活习惯。书,是她的最爱,书房是她最留恋的地方。这个她自己亲手设计的房间,才是属于她的真正天地。“日丽风清,窗明几净,远避尘嚣,静坐书斋,畅游于五千年文化长河,向李白请教,与东坡论诗,怡情益智,此乐何及?”采访中,先生说:“随着高科技的快速发展,有的人不会用笔书写汉字,令人遗憾。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它讲究和谐美,是我们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在此呼吁大家,有时间写写毛笔字,进而学学书法,老年人可以强身健体,青少年朋友可以陶情益智。人在练字,字在练人。在不断的锤炼中,人生也就得到了升华。”翰墨识女人,诗篇秀巾帼。我们期待先生有更多的佳作问世。
写有关古诗词的论文引用古诗词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
参考文献,这是每一位大学毕业生都必须要用到的。当然不仅仅只是大学毕业生,比如要发表一些学术论文等等,都是需要在文中提到参考文献的。那么参考文献到底格式是怎么样的
1955年参加工作,196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并到晋中师专任教。长期从事高等教育工作,先後在晋中师专、山西教师进修学院执教。1966年因错划为右派,被分配
看中国古代最经典的三部书 《黄帝内经》,《老子》,《易经》,其中首推《黄帝内经》,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以前有关天文学、历算学、
2007中国最佳诗歌--宗仁发选本2(2010-01-18 22:11:03)转载标签:文化 分类:诗集选读阿 西: 黄山一游二00七年五月四日凌晨我下了火车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