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07

麦当当5188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英寒暄语的不同论文文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林子夕silva

已采纳

- 从中、英、俄问候习俗和见面礼节论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作者:张群, 期刊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 第03期 - 中英问候语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作者:张倩, 期刊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 第02期 - 汉英问候语对比 作者:吴玉花,张发祥, 期刊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01期 - 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对比研究 作者:禹淑英, 期刊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 第03期 -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作者:郑秋蕊, 期刊 沈阳大学学报2008年 第02期 - 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差异 作者:王俊霞, 期刊-核心期刊 学术交流2007年 第02期 - 析言语交际行为中的文化干扰因素 作者:曹曼, 期刊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 第01期 - 英汉语价值趋向与交际文化差异 作者:陈红, 期刊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7年 第18期 - 浅谈"跨文化交际" 作者:吴本琴, 期刊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 第02期 - 正确运用形体语言,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作者:黄雷, 期刊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 第07期 - 中西方文化差异拾零 作者:谢洁华, 期刊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2年 第01期 - 跨文化交际礼貌表达浅析 作者:王庆华, 期刊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05期 - 从交际礼俗规范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作者:徐晓霞, 期刊-核心期刊 长春大学学报2002年 第04期 - 汉英社会习俗对比刍议 作者:彭俊芳, 期刊 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01年 第03期 - 俄语礼貌语中问候语的使用 作者:何雪梅, 期刊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 第01期 - 英汉问候习语之比较研究 作者:熊琴,黄云婷, 期刊 南昌高专学报2007年 第06期 -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 作者:宋晓艳, 期刊-核心期刊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 第12期 - 中西方习俗与语言教学探索 作者:徐文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 第01期 -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 作者:左婷, 期刊 考试周刊2008年 第21期 - 中英文动物词语的不同文化内涵及差异 作者:孔永红, 期刊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 第06期麻烦采纳,谢谢!

298 评论

芯是酸的

问候式寒暄语也称招呼语,通常是人们见面打招呼时所常用的语言,在汉语中比较常见的是 “你去哪?”、“吃了吗?”一类。而英语中常使用“hello”和“How are you”。一般情况下,经过时间沉淀的寒暄用语,有很强的通用性和传统的语言模式,相对简单明了是寒暄的特性。中国人寒暄主要有四个话题:对年龄的询问(例如,孩子们有多大了?),健康状况的关注(例如:最近身体如何啊?)对于行动的关注(例如:哟,忙吗?)和节日的问候(例:过年好啊。)据史书记载上古我们的祖先每天只吃两顿饭。即使这样,穷人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即所谓‘饔飧不继’。所以老百姓见面爱问 “吃了没?”。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食品和服装的问题,是很长一段时间要解决的问题,中国人注意吃,爱谈论吃,所以,“你吃了吗?”,这句话也一直被沿用。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中国人对他人的关注。其次,这句话也反映了中国人对于交际的积极性。

184 评论

绿萝丝藤

这个问题问的面稍微有点广哈,我帮你说几个大概的吧。1,中国人打招呼无非就是2种常见的,一就是“去哪啊”,二就是“吃饭了没”。这个其实我们并不会很严肃认真的去回答,因为对方问你的时候就是寒暄,人家并不真正关心你去哪或是吃了没。(大多数情况)。但是这两点对于那些对中国文化没有丝毫理解的外国人的话,是比较冒犯的(offensive).要理解这个就要理解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详细解释看百度百科词条 我这里需要强掉的是个人主义在交际中往往表现在“隐私”这一方面。因为个人主义文化的要求有一方面就是个人的空间,就是说,不是你的事情你就别管,所以,别人去哪呀,吃什么呀都是人家自己的事情,我们是不应该问的。如果是在中国居住很多年的外国人那一般问这些也不会有太多问题。因为只是寒暄,你真的去哪吃了没我才不关心。2,外国人打招呼一般关系不特别熟的就一句 good morning(afternoon)等等就完事了。或者最简单的hello和hi。美国人的话现在流行说what‘s up,其实就是hello,你也回答一句what’s up就可以了。但是这句也可以理解为how are you或者 how are you doing?如果发现对方有期待你回答的趋势,那就简单说几句,按照how are you的回答就可以。不想啰嗦就说“not much”。英国人的话和他聊天气是最稳妥的。但是有一点要注意不要说一眼就可以看到的事实,比如:it's really raining heavily。因为英国人谈天气往往包含了队未来的一种猜想。可以谈一下眼前的可能,或者加上tag question(反问)。比如: it's raining heavily. i wonder when it will stop.这么大的雨呀,啥时候是个头啊:the rain is gonna stop soon, isn't it?雨夜该停了吧,你说是不?:it's a nice day, isn't it?今天天气多好啊,你说呢?另外就是根据对方在做的事情给予恭维。比如看到别人在洗车不要说:“洗车呢?”因为他们不习惯陈述明摆着事实这种招呼(而我们缺恰恰喜欢这样)。可以说:it is a nice car you got there.(车很赞哦)。其实还是有很多很多的,我的原则就是态度不卑不亢,真诚待人不会有太大差错的。thank you, please这些要时常挂嘴边,西方人一般都是低语境文化,就是你想什么就说出来,只可意会的他们是不懂得,所以你是个有礼貌的人就要把礼貌用语多用一些。另外别人夸奖你的时候不要说no no no,简单的回答thank you就可以了,在他们眼里谦虚不是美德。最后就是不要说my english is poor,即使真的很烂也不说,道理同上。自信心满满的才会被尊重。可以说 i'm still working on it,或者i'm still on my way(我还在继续学习呢。)以上就这样了吧,希望能帮到你。呵呵

201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英文论文投不同期刊

    这样应该是算作“成果重复发表“,是不能这样的,会影响各自的发展,很有可能会被举报为学术不端

    王者堕落天使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寒暄语对比研究论文

    h h g h h j j

    听话呵呵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汉英寒暄语差异研究的论文知网

    一、翻译类毕业论文选题 1.Study on Translation of Trade Marks and Culture 商标翻译与文化研究2.The Soc

    宾格砖家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汉英寒暄语的差异研究论文

    中国和英国的寒暄语的区别主要在于问候的时候问的内容不同。 中国和英国的寒暄语的方式及表达: 1、汉英寒暄语基本都可分为问候式、询问式、漫谈式和告别式。 2、中国

    玉米大叉叉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微寒的中药论文

    中药学是我国医学的一块瑰宝,中药学专业是中医药院校主要学科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药学大专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中药学大专毕业论文篇一:《中药学研究

    j解y语h花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