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雨洋依
就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而言,水环境污染、水资源浪费和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完善是比较突出的问题。这几方面的问题都与水资源的可再生能力有密切联系。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会使污水处理成本大大增加,污水循环利用率降低,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使得可更新的水资源总量减少,水资源可再生能力也随之减弱;高效的水资源管理水平是提高水资源社会可再生能力的关键,不完善的管理体制则不能使水资源循环的各个环节得到有效保障。
8.5.1建立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大幅度提高我国用水效率首先是革新观念,其次是采取经济、技术、法规政策和公众参与。早在20世纪末,原水利部水政司司长、教授级高工柯礼聘就在《地下水》杂志上发表了“掀起一场提高用水效率的革命”的文章[14]。文章指出:许多国家,不论是富水国还是贫水国,已逐渐认识到,加强需水管
理而不是不断去满足需水要求,实施全面节水,向节水型社会、节水型经济转变,不断提高用水效率,是平衡水的供需矛盾的最经济和最有利于环境的措施;同时,可以推进或避免建设昂贵的供水工程设计和污水处理费用,节约资金,保护环境,而且毫不影响经济和生活水平。但是,这场提高用水效率的改革目前主要还是局限于发达国家中开展,在多数发展中国家尚未普遍引起重视。
由于我国北方水资源相对缺乏,因而关于北方地区用水效率和节水的研究(特别是在农业领域)文章较为多见。而文献[15]则从分析我国南方地区的农业用水与水费制度的关系出发,研究了在有水权水量约束和无水权水量约束下,按单位耕作面积水价征收水费时的水的利用情况和卖水可能时水的利用情况,根据水利用的均衡原理和利润最大化的拉格朗日函数分析,得出了只要农业部门向外部卖水(水权水量),无论是农业部门还是非农业部门都能增加经济效益的结论。近年来,我国节水灌溉发展较快,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16]。一是节水政策研究不够。节水灌溉方面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农业灌溉用水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机制的要求。二是节水灌溉技术水平低。目前,我国节水灌溉面积还不到有效灌溉面积的一半,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灌溉等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喷灌和微灌等节水灌溉方式仅占灌溉面积的2.6%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三是农业灌溉水价偏低。低水价难以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不利于节水灌溉的推广。四是资金投入不足。五是认识不到位。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严重性,水资源短缺对生态环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还远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一些地区为了眼前利益和短期经济效益,仍在过量引水或超采地下水,搞大水漫灌。有的流域由于上游用水得不到控制,已造成下游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
关于城市用水效率方面,文献[17]对国内外城市用水水平、供水损失量和用水效率作了比较研究。认为,当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家庭生活各种用水器具均已装备,家庭生活用水量将不再继续增长,将会稳定在一个相应水平上。我国目前城市家庭除水冲厕所外,洗浴设施、洗衣机、洗碗机等用水器具和热水系统还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人均家庭生活用水还将逐年有所增加。但是2002年我国城市人均家庭生活用水平均指标已达到150.5L/d,已接近欧洲13国的平均值,同时某些城市甚至超过了200L/d。这从另一侧面说明,我国居民生活用水某些浪费用水方式和习惯应该摒弃,节约家庭生活用水还有潜力。另据4个不同供水检漏公司对我国179个城市的20731.6km供水管线实际检漏结果计算,平均单元管长供水实际漏损率为1.55L/km·h。约为欧洲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比各国平均值还高62%。而在总体取用水资源效率(单位取用水资源量产生的GDP)方面的数据表明,我国2002年数字比美国1998年的数字还多800亿m3左右,但GDP仅为美国的1/64,我国总体用水效率,仅为发达国家的1/10~1/20。因此,我国目前形成的浪费用水模式和用水效率的低下必须警惕。我国节约用水的潜力还很大。
8.5.2大力开展污水资源化工作
污水是被污染、使用价值不高的水资源。污水资源化(也叫污水回用)是指生活污水和达标排放的工业废水经深度处理后,作为可再生资源回用到适宜的位置,它是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人口的膨胀和工、农业的发展,目前我国资源性缺水和质量性缺水问题都很严重,人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危机。水资源危机的解决有赖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污水资源化正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措施。城市的污水是一种水量稳定可靠的水资源,将污水资源化是必要和可行的。
8.5.2.1污水的利用方向
面对如此严重的水污染现状,缓解水资源短缺,改善水环境质量,使水量枯竭和水质恶化尽快得以解决已势在必行。污水经过处理以后,有以下几个利用方向王建新:对我国污水资源化的思考.见 365.com。:①用于市政公益事业。污水经过处理后,外观有了很大的改善,不再发黑发臭,但里面仍有不少有害物质,不能饮用,但这些水体可以用于道路洒水,公用设施清洗,浇林绿化,还可以排放到公园作为景观用水。这样做,在“变废为宝”的同时,又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②工业废水的回用。工业回用水是指一定期限内被用过的水,经适当处理后再用于系统内部或外部其他用水过程的水。大量的工业冷却水,经过一定处理,可以用于工厂内部的其他部门使用。③从污水中提取有用物质。污水中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如油类、氮磷物、金属与非金属、水资源热与气能等。显然污水是很宝贵的综合性再生资源。将这些有机质与无机质提取出来用于工业或其他事业,既可以防止水污染,又可以废物利用,一举多得。④污水回灌。污水地下回灌是一种污水间接回用的方法,又是一种土地处理污水方法。满足一定要求(经过一定处理)的污水渗透到地下与地下水混合以后,就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也可以作为饮用水。这样做还可以防止地面沉降和海水倒灌以及污水对城市建设管道、楼房的破坏。⑤“中水”技术。“中水”技术是实现污水资源化有效途径之一,其已在世界上许多城市广泛采用。顾名思义,中水是介于上水(清洁的水)和下水(污秽的水)之间的一种水质,不能饮用。把一个地区居民的生活用水集中起来,经过去污、除油、过滤、灭菌等处理,输入中水管道网,可以用来冲厕所、洗车、浇草坪、洒马路。用1m3的中水就等于少用1m3清洁水,少排1m3污水。中国大连1992年就建成了示范工程,日产水10000t。目前,北京、天津、昆明、青岛、长春等缺水城市也都建成中水利用工程,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⑥在污水灌溉农田,生物净化污水养殖,污水重用供暖节煤等方面也可以实现污水资源化。当然,在污水回用过程中,必须满足一定的水质要求,避免二次污染。
8.5.2.2污水资源化的对策
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刘坤一:论城市污水资源化的开发利用及其对策.见。:①要确立污水回用在水资源中的地位。过去人们在寻找水源时,总是优先选择地下水,次之是地面水,就近没地面水,就长距离引水。但一般都不把污水回用和这几种水资源平等对待,在规划水资源时,往往不把污水看做是资源,而看做是废水。客观评价水资源的顺序,应是地下水、地面水、城市回用污水,最后才是长距离引水。规划部门今后在规划评价工程建设的同时,对水资源部分应加上城市污水回用的可能性,否则是不完善的。②关于污水回用的运营费用和收费政策。一般城市污水二级处理的费用,按照传统的活性污泥法计算,处理成本为0.33元/m3水(不计折旧)。如作为工业冷却水的水源,尚需再作补充处理,按照一般的常规处理,混凝沉淀(石灰法)、过滤、消毒,处理成本为0.13元/m3水(不计折旧)。则最后1m3回用水的总价为0.46元,比目前自来水售价1.5元/m3(居民用水,工业用水价格更高)低一些。但是还有一种计算方法,二级处理的费用0.33元/m3,不向工厂收取,只收后一段补充处理的费用,只有0.13元/m3,这对工厂有更大的吸引力,其价格政策起到了鼓励回用的作用,这就意味着对城市污水处理实行国家财政扶助政策。③加强污水处理与回用的科研与技术交流。污水回用是个复杂的技术课题,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及各种工业污水处理涉及技术问题也十分复杂,如设备腐蚀问题、微生物结垢问题……。为了减少技术事故的发生,维护回用水的声誉,必须深入开展回用水技术课题的试验研究,建立全国性的学术组织(污水回用协会),在有关学会专业委员会领导之下,进行学术交流,技术经济政策分析,参与各大城市的水资源规划,协调科研设计任务,搞好国内外技术情报交流,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8.5.3充分利用雨洪资源
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除了必要的节水措施外,还必须积极探索新水源的开发,如对暴雨洪水的利用——洪水资源化。洪水资源化是指在不成灾的情况下,尽量利用水保工程,水库拦河闸坝,自然洼地、人工湖泊、地下水库等蓄水工程拦蓄洪水,以及延长洪水在河道、蓄滞洪区等的滞留时间,恢复河流及湖泊、洼地的水面景观、人类居住环境,最大可能地补充地下水[11]。科学合理利用洪水资源,可获得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如补充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区域性水资源承载力、发挥水库多年调节作用,开展养殖及灌溉、旅游业等。因此,洪水资源化、雨水回用不仅可以起到减灾的作用,同时还能补充水资源,使水资源得以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再生能力,缓解供需水的矛盾。
洪水是洪灾形成的前提条件,但洪水并不是灾害,它是大气降水在短时间内汇入河槽而形成的特大径流,其本质具有淡水资源的属性。将洪水作为一种资源,合理地加以储积、利用,不仅可以缓解我国淡水严重紧缺的局面,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起到“防洪减灾”的作用,兴利除害,一举两得。李长安等[18]对此提出了4条措施:①加强水库建设;②退田还湖和退耕还湿;③人工控湖;④充分利用水库、湖泊和湿地蓄积长江汛期洪水以供枯季北调。由于我国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降水年际、年内分布极不均匀,经常出现旱涝同期异地发生和同地持续发生的情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水的关系,必须防汛抗旱相结合,从洪水资源利用上下功夫。文献[19]提出了3个方面的建议:①建立水库、湖泊风险调度机制;②充分发挥河道蓄洪作用(北京、胶东有成功范例);③建立流域或跨流域的洪水利用措施(河道串联和洪水利用社会保障体系等)。在山区,可以把雨洪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土保持结合起来,如修建坡面水系工程(沿山排洪沟、蓄水池、拦沙池、塘坝等)和水窖工程[20]。
雨水回用也是水资源开发的新途径。它具有水质污染轻、建设费用少等特点,而且具有广泛的作用。雨水回用可以改善自然界的水循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减缓城市洪涝灾害,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压力,补充地下水资源等。总之,雨水回用在城市工业、民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12]。
参考文献
[1]曾维华,杨志峰,蒋勇.水资源可再生能力刍议[J].水科学进展,2001,12(2):276~279
[2]李春晖,杨志峰.水资源社会可再生性及其基本理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6):54~55
[3]杨志峰,沈珍瑶,夏星辉等.水资源可再生性基本理论及其在黄河流域的应用[J].中国基础科学·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2002,5:5~6
[4]冯尚友.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7:3
[5]郭其浅主编.广东省梅州市江河流域(区域)综合规划报告书[R].梅州市水利局,2000.6:60~63,158
[6]赵西宁,吴普特,王万忠等.生态环境需水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5,16(4):618
[7]李广贺.水资源利用与保护[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6:13~14
[8]沈珍瑶,杨志峰,刘昌明.水资源的天然可再生能力及其与更新速率之间的关系[J].地理科学,2002,22(2):162~165
[9]丁晓雯,沈珍瑶,杨志峰.黄河流域典型城市水资源社会可再生性评价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1):72~73
[10]孔庆雨,卞艺杰.广东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J].广东水利水电,2000,12(6):33~36
[11]管延海,魏占起.缓解区域水资源短缺与洪水资源化[J].吉林水利,2003,4:19~20
[12]侯建涛,朱达力.雨水回用[J].科技园地,2003,2:30~31
[13]王中根,夏军,刘昌明等.水资源量可再生性的量化方法研究[J].资源科学,2003,(7):31~36
[14]柯礼聘.掀起一场提高用水效率的革命——谈21世纪我国水资源战略问题[J].地下水,1999,(12):141~145
[15]陈绍金.南方地区农业用水效率分析[J].人民长江,2004,(1):46~48
[16]刘更另.水·水资源·农业节水[J].中国工程科学,2000,(7):39~42
[17]宋序彤,许俊仪.我国城市用水发展和用水效率分析[J].建设科技,2004,(6):40~41
[18]李长安,殷鸿福.充分认识和利用洪水的淡水资源属性——解决我国淡水资源紧缺的出路之一[J].科技导报,2001,(7):3~5
[19]胡炜.充分利用洪水资源,努力解决缺水问题[J].中国水利,2001,(4):88
[20]徐相怀.浅谈山区洪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治淮,2002(10)
善美梅子
谢树森,男,1940年10月生,福建省福州市人,中共党员,2003年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激光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是我国生物医学光子学学科学术带头人与医学光子技术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基于道路照明的LED阵列光照度分布研究,《照明工程学报》2009年 第1期α-(8-喹啉氧基)单取代酞菁锌的单态氧量子产率,《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08年 第4期聚焦光声鲜红斑痣诊断技术的模拟实验研究,《光电子.激光》2008年 第11期三种卟啉类光敏剂的荧光量子产率,《光电子.激光》2008年 第9期解Klein-Gordon方程的基于光滑分片Lagrange型插值的Galerkin方法,《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8年 第3期乳腺组织温度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 第3期激光和照明白光共轴传输的鼻咽镜成像系统,《光电子.激光》2008年 第5期热作用致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对KTP/Nd:YAG激光的吸收和散射特性变化,《激光生物学报》2008年 第2期如何正确诊治猪痢疾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河南农业》2007年 第21期夏季新母鸡病的探讨与防治,《河南农业》2007年 第15期白癜风皮肤的光学模型,《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6年 第1期外科手术中激光的消融效应,《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7年 第5期解Burgers方程的迎风加权交替分块显-隐方法,《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8年 第1期用去卷积法提高超声调制光学成像的空间分辨率,《激光生物学报》2008年 第1期双层组织模型中漫反射光与内层光学参数关系,《光电子.激光》2008年 第2期人体组织拉曼光谱研究进展,《激,《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 第1期手臂三维热传递的有限元分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 第6期Determination of human skin optical properties in vivo from reflectance spectroscopic measurements,《中国光学快报:英文版》2007年 第3期正常青年体表温度分布的红外热像分析,《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7年 第4期功能型光敏剂的研究进展,《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7年 第3期基于红外热像技术的经络现象及其时间相关性,《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7年 第5期蒙特卡罗方法确定生物组织体内温度分布,《光电子.激光》2007年 第10期Burgers方程的Wavelet-Galerkin方法,《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7年 第4期乳腺组织温度分布的有限元分析,《生命科学仪器》2007年 第8期人体鼻咽组织的三维自体荧光光谱特性研究,《光电子.激光》2007年 第4期脉冲CO2激光的离体猪颞骨组织消融,《光电子.激光》2007年 第4期人体鼻咽组织的时间分辨自体荧光光谱研究,《激光生物学报》2007年 第4期正常乳腺温度分布的有限元分析,《激光生物学报》2007年 第4期人体鼻咽组织的时间分辨自体荧光光谱研究,《激光生物学报》2007年 第4期正常乳腺温度分布的有限元分析,《激光生物学报》2007年 第4期红外热成像新技术及其乳腺疾病评估的初步研究,《生命科学仪器》2007年 第7期合理改善猪舍结构 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河南科技:乡村版》2007年 第8期633nm激光辐射沿心包经脉线传输特性的实验测量,《光电子.激光》2007年 第9期基于OCT技术的鼠皮肤激光热损伤修复过程的监测,《激光生物学报》2007年 第2期Wavelength dependence of soft tissue ablation by using pulsed lasers,《中国光学快报:英文版》2007年 第4期Raman spectroscopy of Chinese human skin in vivo,《中国光学快报:英文版》2007年 第2期Theoretical analysis of backscattered polarization patterns of turbid media containing glucose,《中国光学快报:英文版》2007年 第2期皮肤组织血液含量对皮肤光谱的影响,《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7年 第1期白癜风皮肤的反射光谱及其Monte Carlo模拟,《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7年 第1期图像处理技术在白血病诊断中的应用,《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6年 第10期利用“挣得值法”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吉林水利》2006年 第12期块状生物组织体准直透射率的直接测量,《光电子.激光》2006年 第12期热凝固致人肝组织光衰减和光穿透深度的变化,《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年 第9期人血液荧光的光谱特性及其物质来源,《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年 第7期光动力学诊断肿瘤中光敏剂光漂白特性的研究,《激光生物学报》2006年 第3期IPL作用下鼠皮形态改变的显微观察与初步分析,《激光生物学报》2006年 第3期生物组织光热响应及其实验研究,《激光生物学报》2006年 第3期一维Burgers方程的一类交替分段并行算法,《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6年 第B05期一维Burgers方程的一类交替分段并行算法,《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6年 第B05期鼻咽癌定位分光系统光电信号处理技术初步研究,《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 第2期Steady state and time-resolved autofluorescence studies of human colonic tissues,《中国光学快报:英文版》2006年 第6期量子点在生物学中的研究进展,《激光生物学报》2006年 第2期荧光法成像系统信噪比的实验研究,《激光技术》2006年 第2期生物组织激光消融阈值的光谱特性,《激光生物学报》2006年 第1期
么么哒哒啦
报刊代号 报刊名称 刊期种类 级别 订阅参考单价 全年价2-183 水利学报 月刊 中央 12.00 144.002-426 水利水电技术 月刊 中央 8.00 96.002-427 中国电力 月刊 中央 12.00 144.002-428 水力发电 月刊 省 6.00 72.002-430 水文 双月刊 中央 8.00 48.002-781 水利建设与管理 月刊 省 10.00 120.002-784 水利发展研究 月刊 中央 6.00 72.0012-396 吉林水利 月刊 省 6.00 72.0012-403 东北水利水电 月刊 省 4.60 55.2014-82 水利天地 月刊 省 4.50 54.0014-316 水利科技与经济 月刊 省 10.00 120.0018-191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双月刊 中央 20.00 120.0028-19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季刊 中央 12.00 48.0028-244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双月刊 中央 10.00 60.0028-252 水利经济 双月刊 中央 6.00 36.0038-49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月刊 中央 10.00 120.0038-110 水利水电快报 月刊 中央 6.00 72.0038-111 水电能源科学 双月刊 中央 12.00 72.0042-330 湖南水利水电 双月刊 省 8.00 48.0052-71 陕西水利 双月刊 省 8.00 48.0082-54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季刊 中央 10.00 40.0082-690 中国水利 半月刊 中央 8.00 192.00
还可以啊,看你对论文的期刊要求了。
2000年以来,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承担或参加科研项目15项,发表专著5部,并参加多本教材和学术著作的编写工作。其成果曾获得国家能源部、国家教委和吉林省科委
散文征稿篇一:散文投稿 《上海闽东人》E-mail: 转载]投稿信息(最新统计)(共享) (2011-01-2615:13:37) 宁德晚报文化随笔 乡土人文
2021年5月。《人物画报》(半月刊)创刊于2008年12月,是由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管、意林传媒集团主办的人物画报。人物画报杂志上旬刊停在2021年5月。
2个。广东省水利厅水电勘测设计院和广东省水利厅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它们都是广东省水利厅直属事业单位,分别承担水利工程的勘测、设计、研究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