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鬼魅
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可谓是这几年最热门的词汇之一,就在几年前,可能很多人根本都没有听说过低碳经济这个名词,可是到现在,这个词汇却已经无处不在,甚至连街坊邻居大妈的口中都会说出这个词汇。所谓“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就是把生活作息时间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成为人们推进潮流的新方式。它给我们提出的是一个愿不愿意和大家共创造低碳生活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要注意节电、节气、熄灯一小时……从这些点滴做起。除了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烦。人类意识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尽管仍有学者对气候变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由于“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因此“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低碳生活”理念也就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低碳生活的出现不仅告诉人们,你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你可以怎么做。在这种生活方式逐渐兴起的时候,大家开始关心,我今天有没有为减碳做些什么呢? 在北京的八达岭,一个碳汇林林场已经成形。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节水,从点滴做起。有人说,在二氧化碳减排过程中,“普通民众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如今这种力量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比如我的一个同事从去年开始就随身带着水杯、筷子,他说这样既卫生也减少了使用一次性水杯和一次性筷子;比如周末钓鱼一个钓友说他一周就花了5角钱,他骑自行车上下班,在家吃饭,只花5角钱坐了一次公车。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 减碳是每个人的责任。对我们来说,生活方式描绘了每个人的“碳足迹”,即产生、使用和消费一些东西共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低碳生活就是简约的生活方式,从衣、食、住、用、行都可体现低碳生活。我身边有很多低碳的榜样,我自己也有一些低碳的生活习惯,比如夏天很少使用空调,尽量双面打印文件;比如我昨晚考虑低碳生活呢,晚饭全素,注意节水,没看电视、没开电脑,9点就睡觉了。呵呵。我想,低碳方式生活,就是不过分追求物质生活,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中,“低碳”还得能带来心灵上的宁静呢。其实,低碳生活也是低调生活。 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只要你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你就可以成为低碳一族、环保达人。当然,低碳并不意味着就要刻意去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低碳不以影响身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为代价,只要你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约、不浪费,同样能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 以前,我真的是不注重环保,电器用完没有随手关闭的习惯,有时人还不知道在哪呢,电脑伴着音乐一直大开着;手机电池只要插到电源上,就好像粘贴到502上了,不用电池根本想不起电池还在电源上插着呢;空调就更不用说了,总是把温度调到最低,恨不能进了家就结层霜。 看了低碳生活,才发现原来这些细节上的不注意,不仅给家庭带来了看不见的开支消耗,还严重地排放了二氧化碳,虽然微量很小,但聚集起来的的危害也是不容小觑的。原来,电器开着,就连小小的手机电池在插座上插着时都会排放出可怕的二氧化碳,只要充完电就应该将电池立刻取下。原以为,二氧化碳只有汽车尾气、煤炭燃烧这些大功能的排放,没想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微弱的“碳”在侵害着我们的生活和地球。 知道这些以后,我们就要养成随手关闭电源的习惯;空调尽量少用;用步行来代替交通工具;将生活中的一些能量消耗尽最大的可能降到最低的状态,把罪魁祸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最低限度。 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的生活都讲究“低碳”,而我们倡导的低碳生活方式就是指节水、节电、节油、节气。可是光说不做可不行,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表现出来。但这“低碳”生活究竟要怎么“低”? “低”到哪才行呢?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些低碳小窍门。 1、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启用“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关掉不用的程序和音箱、打印机等外围设备;少让硬盘、软盘、光盘同时工作;适当降低显示器的亮度。 2、我们在家用洗衣机洗衣服时,用同样长的洗涤周期,但 “柔化”模式比“标准”模式叶轮换向次数多,电机启动电流是额定电流的5—7倍,所以,用“标准”模式洗衣服,更省电。 3、开车时尽量避免突然变速,选择合适档位,避免低档跑高速;定期更换机油,轮胎气压要适当和少开空调。 4、夏天,我们在家用空调时,不要频繁的开启,用了几个小时后,就关掉,再开电风扇。这样就能省50%的电。 5、在冰箱内存放食物时,食物的量以占容积的80%为宜,用数个塑料盒盛水制冰后放入冷藏室,这样能延长停机时间、减少开机时间,更节电。 6、用微波炉加工食品时,最好在食品上加层无毒塑料膜或盖上盖子,这样被加工食品水分不易蒸发,食品味道好又省电。 其实,低碳生活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平时生活习惯稍微注意一点,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低碳”。
飞天小杨杨
最佳答案《我的低碳生活》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作为地球的主人,就应该好好保护地球。现在城市正在倡导文明环境,只要我们不污染地球的环境,不浪费地球的能源。就能让城市变得更绿色,更环保。有想法就要有行动。于是,我和父母开始了一段低碳生活。夏日炎炎的时候,我觉得家里闷,开着空调又太浪费。于是,我想和爸爸一起去游泳。爸爸对我说:“我们开车去吧。”我摇摇头,说:“开车去耗能源,游泳池离这儿不远,不如步行去吧。”爸爸称赞说:“好主意,你真是个懂得节约的好孩子。”于是,我们就骑着自行车来到了游泳池,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节约了能源。真是一举两得。有一次,我们去较远的地方购物,妈妈挑选了少量的东西,正准备去付钱,爸爸连忙上前阻止,说:“购物太少不太好,尽可能地一次性购足,就少了几次购物,也就省了车油。”妈妈说:“这是个好办法。”因此,我们就尽量把所需的东西一次性买足,这真是省时又省力。平常,我们家总是把水循环来使用。平时,我妈总是用淘米剩下的淘米水来浇花浇草。而淘米水对花草而言更比清水有营养,这样,不但节约了水,而且还能让花草更好地生长。还有我家在用洗衣机洗衣服时,总是将后面几遍洗衣后较干净的水用一个大盆里收集起来,用它不拖地板,还用它来冲刷抽水马桶,虽然这样多费了一些功夫,但是因为能更充分地利用水资源,我们总是乐此不彼。同学们,朋友们做到低碳环保只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从节电、节水、节碳、节油、节气这种小事做起,一起去建立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只要我们大家一起去行动,就一定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低碳环保,从而让我们共同的地球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低碳生活宣传海报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个愿不愿意和大家创造低碳生活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要注意4个节:节电、节水、节油、节气,从这些点滴做起。除了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烦。但关心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们却把减少二氧化碳实实在在地带入了生活。 转向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便利”是现代商业营销和消费生活中流行的价值观。不少便利消费方式在人们不经意中浪费着巨大的能源。比如,据制冷技术专家估算,超市电耗70%用于冷柜,而敞开式冷柜电耗比玻璃门冰柜高出20%。由此推算,一家中型超市敞开式冷柜一年多耗约4.8万度电,相当于多耗约19吨标煤,多排放约48吨二氧化碳,多耗约19万升净水。上海约有大中型超市近800家,超市便利店6000家。如果大中型超市普遍采用玻璃门冰柜,顾客购物时只需举手之劳,一年可节电约 4521万度,相当于节省约1.8万吨标煤,减排约4.5万吨二氧化碳。 在中国,年人均CO2排放量2.7吨,但一个城市白领即便只有40平居住面积,开1.6L车上下班,一年乘飞机12次,碳排放量也会在2611千克。由此看来,节能减排势在必行。 如果说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节约能源这些环保理念已成行为准则,低碳生活则更是我们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虽然是新概念,但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世界对此问题的共识日益增多。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态环境。人类意识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尽管仍有学者对气候变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由于“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因此“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低碳生活”理念也就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低碳生活的出现不仅告诉人们,你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你可以怎么做。在这种生活方式逐渐兴起的时候,大家开始关心,我今天有没有为减碳做些什么。 在北京的八达岭,一个碳汇林林场已经成形。如果你想抵消掉自己碳的排放量,就从小事做起吧。。。
Magic侠女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今年世界环境日发布的两份报告给出的答案出人意料——实现“消除碳依赖”这一目标也许比想象的要容易:你只需采用气候友好的生活方式,这不会对你的生活方式造成太大改变,更不用做出什么大的牺牲!这两份报告中的一份名为《改变生活方式:气候中和联合国指南》(Kickthe Habit:TheUNGuideto Climate Neutrality),是以低碳生活方式为目标的概略性指南;另一份名为《旅游业如何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and Mitigationinthe Tourism Sec-tor),是由同UNEP、世界旅游组织合作的专家们共同编写的。6月10日,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发布了《中国生态足迹报告》,表明在中国推行低碳生活方式、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形势紧迫。报告指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持续增长了约两倍。中国如果希望减少生态赤字,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即从简单的事情做起和优先解决见效慢的问题。接踵而至的这几份报告,从不同角度呼应了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一方面表明如果人们能够改变传统的高排放生活方式,那么对于低碳经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凸显,在全球变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世界各国正努力减少碳足迹,以推进低碳经济发展。中国人均生态足迹:50年增长两倍《中国生态足迹报告》是受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和WWF(中国)的联合委托,由全球生态足迹网络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合作完成的。报告分析了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早期总体开始出现的生态赤字,指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创新路径,以实现其长期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报告分析指出,作为一个国家,中国消耗了全球生物承载力的15%;尽管生物承载力不断增加,中国的需求仍是其自身生态系统可持续供应能力的两倍多。报告指出,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是1.6全球公顷,也就是说,平均每人需要1.6公顷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土地,来满足其生活方式的需要。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在147个国家中列第69位,这个数字低于2.2全球公顷的全球平均生态足迹,但仍然反映出中国面临的重要挑战。事实上,中国消耗的资源已经超过了其自身生态系统所能提供资源的两倍以上。报告的结论显示,中国如果希望减少生态赤字,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即从简单的事情做起和优先解决见效慢的问题。从简单的事情做起,能够产生快速的、短期的收益,推动社会向着降低生态足迹的方向发展。而要彻底减少中国的生态赤字,需要考虑到现在所做出的很可能会有长期影响的决定。报告还提出了减轻生态足迹的“CIRCLE ”方式:压缩城市发展(C)、个人行动(I)、减少潜在废弃物量(R)、碳减排战略(C)、土地管理(L)和提高能效(E)。报告也指出,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亚太区的人均生态足迹相对较低。然而,庞大的人口数量使得本地区的总生态足迹在世界居于首位。低碳生活方式:小举动带来大变化生活在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快速发展的城市里的人们可以马上“消除碳依赖”——实际上,这并不难。《改变生活方式:气候中和联合国指南》指出,只要采取一些很简单的措施,就可以减少一个人每天一半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如果像电力公司、汽车制造商、以及航空设备制造商这样的企业也努力实现绿色经济,那么我们可以削减更多的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表明,如果每个飞机旅客将携带的行李减少到低于20公斤,就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削减200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其他在家里或在旅行中可以采用的低碳生活方式包括:——鼓励航空公司提供免费公交车或铁路奖励里程,而不是免费的飞行里程,以便促进旅客采用更环保的交通工具;——使用传统的发条闹钟,取代电子闹钟,每人每天可以节省48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选择晾晒衣物,避免使用滚筒式干衣机,每天可以减少2.3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用在附近公园中的慢跑取代在跑步机上的45分钟锻炼,这样可以节省近1公斤的温室气体排放。开始你的“低碳的一天”:将碳足迹减半《改变生活方式:气候中和联合国指南》中有很多小的“不后悔的选择”,可以帮助减少每天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这些方法的使用者可能来自澳大利西亚、欧洲或北美洲——这是历史上造成全球变暖的几个主要地区,采取以上方法有可能将人均排放量从38公斤减至14公斤。这些建议对人们生活舒适造成的影响很小甚至没有,同时也可能部分地与一些发展中国家、城市、部门和人有关,因为他们的碳足迹正在急剧升高。造成温室气体排放的一半是我们可以人为控制的,例如我们的驾车方式、航空旅行方式、房屋的能源以及取暖方式。在余下的个人难以控制的50%中,有大约一半间接来源于为我们的工作提供能源,有10%以上来源于对基础设施和政府部门的维护,剩下的大约20%来自于商品的生产。《改变生活方式:气候中和联合国指南》提出,应怎样开始“低碳的一天”呢?在你关掉发条时钟后,穿上日晒干燥的衣服,接下来的刷牙和早餐应该怎么做呢?请考虑以下几方面:——选择非电动牙刷将避免近48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用烤面包机烤面包,而不是用15分钟的烤箱,这样可以少排放近170克的二氧化碳;——用节能灯替换60瓦的灯泡,可以将产生的温室气体减少4倍;——将火车而不是汽车作为日常上下班的工具,仅仅8公里的路程,就可节省1.7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在午休和下班后关掉你的电脑和平板显示器,将使这些设备造成的排放减少1/3;——购买使用节水型淋浴头,不但每分钟会节省10公升的水,而且也将洗3分钟热水澡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削减到一半。如何尽力减少航空旅游排放量《改变生活方式:气候中和联合国指南》指出,跨大西洋的飞行所造成的碳排放相当于驾驶汽车1年。对于经常飞行的人士——不论你是成功人士还是普通游客,乘飞机是目前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短距离空中旅行与铁路相比较,每名旅客产生约3倍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而作为一个行业整体,则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3%。长途公交车可能是市际旅行的很好选择,因为一些新的超高速铁路服务会造成可观的碳排放。同时,技术创新可以帮助提高运送人员和货物的效率。《旅游业如何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报告提出了其他的一些方法,使航空和旅游业可能有助于过渡到低碳经济。除了削减手提行李、削减飞机上的免税额等措施外,专家们还提出了其他建议:——鼓励旅游经营者预订直航航线,而不是那些绕路或是中途需要经停的航线;——鼓励航空公司之间更加紧密的合作,将载客率提高到80%,目前欧盟的平均载客率是65%;——大幅增加公务舱旅客票价,以真正反映其占据的额外空间,这些空间可以被用来运送更多的旅客,从而使飞机更加环保;——制定措施减少服役飞机的平均年龄。在瑞典,飞机的平均年龄刚刚超过10年,而在美国,1/3的飞机的平均年龄是25年。先进飞机可以减少每名旅客每公里高达30%的废气排放量。
密室娱乐小伙伴
选择“低碳生活”是有一些特点的。 有保护环境的目的。40%的大学生认为,环保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与动植物保持和谐相处。他们清楚地了解到许多动植物的锐减与人类的不遵守平衡规则有关,现今生态系统已经不平衡,环保就是为了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35%的大学生认为环保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类现在的生存环境、满足发展的需要。对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倍加关心。52%的大学生最关心的是与水有关的问题,诸如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等,他们意识到了水资源的宝贵性。38%的大学生关心的是全球变暖问题,最近几年气温的异常升高的确值得关注。在这方面,90%的大学生关注问题都是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的,这与他们注重、倡导、实行“低碳生活”是一致的。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穷上升和生孕育发糊口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紧张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世界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紧张风险到人类的生存情况和健康安全,即使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或膨胀的GDP也因为情况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扣头”。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因此我们开始提倡一种新的糊口方式——低碳糊口。所谓“低碳糊口”,就是指糊口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那么低碳糊口,我们该怎么做?首先我们应该先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1、 多运动,少看电视机,少上网,多与家人和朋友聚聚,多出去散散步。 2、尽量吃绿色食品,多喝水,少喝酒和碳酸类饮料,高脂肪高糖等垃圾食品尽量避免 3、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瓦数(功率)尽量低点,照明够了就行,而且房间亮度低点更浪漫更有情趣。 4、近距离外出,尽量使用非机动车(步行或自行车) 5、不乱丢垃圾,进行垃圾分类。 6、没人或没必要的时候,不开灯、不使用空调。 7、多开窗多通风,随手关灯。关紧水龙头,关紧煤气灶关电视,关空调,关电脑, 8、洗菜,洗水果的水在家中预备一个大桶盛起来,可以浇花,冲厕所,做到生活废水再利用。 9、烧饭可以先把米在水里泡段时间再烧,做绿豆汤不用高压锅,晚上把绿豆泡在热水瓶的开水里,早上就可以美美的喝了。 10、手机晚上最好关上,一个省电,一个有利于休息,当然有要紧事情除外。 11、有些包装纸,广告纸反面是空白的可以用来做便签或草稿纸 12、合理使用冰箱,定期除霜。电脑,电视机,音响,人临时离开时,进入待机状态,以节省能源,不用时直接关机。 13、选购商品不要一味追求高档,实用,性价比高就是好商品,避免浪费。 14、能不开空调就不开空调,尽量扇电风扇,或是扇扇子,能手洗衣服,尽量不用洗衣机洗, 15、抽水马桶贮水桶中放一个装满水的大号可乐瓶,减少贮水量。最好能设计两个开关,一个用来冲大便,另一个冲小便。 16、充分利用自然能如太阳能热水器,风力发电,能不用电梯就尽量走楼梯,可以省电又能锻炼身体。但是低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社会上某个单一的群体可以做到的,我们必须联合起来,而作为社会主力军的一些企业单位更是该勇于承担起责任。一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节能减排。 二是大力发展新能源,重点发展核能。三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增加森林碳汇。与此同时,我们应该坚持公平正义,加强国际合作 。气候变化无国界,保护地球人人有责。但全球变暖首先是由发达国家历史上的排放造成的,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统计,大气中现存二氧化碳排放中,约70%—80%是由发达国家产生的。强制减排是发达国家的义务。而我国历史排放少、人均排放低,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成为世界工厂,生产了全球1/4的工业品。当前,我国的首要任务仍是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发展阶段和基本国情,从国家长远利益出发,制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合理目标和政策措施,承担与发展中国家地位相适应的责任。姿态积极但不能冒进,行动主动但不能盲从。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既要坚持原则,又要积极参与同际合作,坚持联合国气候公约“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不动摇。 减排不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已成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博弈的一个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也事关世界各国人民的福祉。我们要在坚持公平正义国际关系准则的基础上,积极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发达国家转让温室气体的减排资金和技术,充分利用清洁发展机制(CDN),推动碳排放国际交易:加强与发达国家在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生物固碳技术等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关键技术领域的交流合作,通过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新机制,引进、消化、吸收先进适用的低碳技术;参与制定行业能效与碳强度的国际标准,共同构筑全球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技术合作平台,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挥出一个发展中大国应有的作用。进行低碳生活,已绝不只是一种理念,而是中国的踊跃行动,很多地区已踊跃开展了一系列踊跃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低碳生活,今天的行动,将成就明日的光辉。参考文献:《中国人民日报》、《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中国科技论坛》。
论文摘要:阐述了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的概念和两者之间的关系。“低碳经济”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
低碳经济 摘要:当前,中国正处于把握经济增长机遇和进行低碳转型的两难选择之中。我们必须 既遵循经济社会发展与气候保护的一般规律,顺应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和趋势,同
低碳生活其实很简单,我们从点点滴滴做起就能拯救地球,赶走二氧化碳带来的危害。全球变暖,是因为温室效应。阳光在射向地球时一部分太阳能被云层和地表反射回去,有一些被
关于这方面的论文在网上可以下载到,你可以试一试。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我的低